APP下载

论 “意境”在石涛山水中的体现

2013-01-28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广元628017

大众文艺 2013年10期
关键词:石涛水墨笔墨

曹 斌 ( 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四川广元 628017)

大多数认为“意境”这个词的提出是唐代刘禹锡在《董氏武陵集记》中提出的“境生于象外”。“境生于象外”并不是指表面的艺术形象,而是包含着比“象”更具耐人寻味的东西,如艺术家的情感、人生经历、以及对世界的认识等。同样,“意境”也存在于老庄哲学中。老子提出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庄子的“天籁”“天乐”也是对“意境”的诠释。

五代绘画理论虽然没有正式提出“意境“的概念,但谢赫在《古画品录》中写道:“若拘以形体,则未见精辟,若取之象外,则方见高腴”,也即是说,绘画并不是描绘物体外在形象,而要“取之象外”,传达自然之道,生命之气,这与老庄的思想具有一致性。宗炳也说了,“至于山水,质有而趣灵”,画山水,不仅要有外在的形象,而且要传神、要有灵气。宗炳的《画山水序》,是我国正式山水画论的第一篇,对后世影响极大,体现了“道”“理”“神”“灵”“圣”,认为在画山水时应当“应目会心”,即在画山水时,要有自己的主观情想,才能达到“万趣融其神思”。与宗炳一样,王微也受老庄思想的影响。在《叙画》中,“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也体现了其对山水画的欣赏,这与宗炳的 “披图幽对”“畅神而已”非常接近。

到了宋代,郭熙、郭思在《林泉高致》中,提出了“画之境外意也”“画之意外妙也”,它的意思是画画不仅要画出自然景观,更要构建“意外景”“意外妙”的艺术境界。在宋代,由于文人画的兴起,画家重视诗、书、画、印一体,“意境”的表现也转向抒情和痛快淋漓的写意。他们都突出“象外”之意,更加重视诗情画意。在此以后,孙礦提出 “真境”,李日华提出“妙境”,唐志契提出 “佳境”,笪重光提出“神境”等等。

石涛绘画精神是“一画”,他从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得到启发,主张亲近自然,走进山水,石涛曾题诗云:“黄山是我师,我是黄山友,心期万类中,黄峰无不有”“搜尽奇峰打草稿也”。创作要深入实践,走进自然,以自然为师,在自然的山水中得到精神享受,使人感到自然生命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做到情景交融,物我统一。老庄哲学崇尚自然之美,其思想是一种“虚”与“实”的统一,“有”与“无”的统一。这种“虚”“实”“有”“无”,并不是指外在的客观物象,而是追求一种比外在形象更深邃的“境界”。正如张璪所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深入大自然提高艺术修养。

笔墨作为中国画的灵魂,而“意境”的表现也离不开笔墨。石涛的笔墨观是和他的”一画”紧密相连的。以自然为师,以自然滋养“笔墨”,创造富有个性的风格,以”一画”为基础,“搜尽奇峰打草稿”,来表现自然的千变万化,笔墨都以自然为基础,强调对自然的真实感受。石涛在《苦瓜和尚画语录》中,“墨受于天,浓淡枯润随之;笔操于人,勾皴烘染随”,把笔墨作为天地万物的工具,它可把天地万物的精神融于绘画当中。“有笔有墨”,才能更好地表现自然,才能更好地表现画面的灵魂—“意境”。“纵使笔不笔,墨不墨,画不画,自有我在”,说明了以”法”将笔墨和自然沟通和联系起来。

在中国绘画中,王维水墨山水对石涛的影响也非常巨大。王维,唐代著名诗人,书画亦妙。王维开创了水墨画之先河,对后世影响极大。王维提出“水墨最为上”,水墨画开始正式出现。由于水墨的成熟运用,在表现山水“意境”时,更加自由。这得归功于水墨具有的强大表现力。水墨,这种中国特殊的绘画(工具和材料的特殊),纯用水,用墨,不用颜色,在中国特制的宣纸上作画,以表现万千造化。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记载,“是故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意在五色,则物象乖矣。”绘画物象的表现,并不需要丹青,尽用水墨即能表现万物之道,用水墨也最能表现画之“意境”。苏东坡在赞王维诗画中所表现的意境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品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说明诗画具有相同的“意境”。而石涛把笔墨观又上升了一个高度,即将笔墨的“法”和自然之间紧密的联系起来了。荆浩在《笔法记》中,“王右丞笔墨婉丽,气韵高清。巧象写成,亦动真思。”可见水墨最能表现画家的情思,也最能表现画面之“意境”。董其昌也说,“自右丞始用皴法,用渲染法”,说明水墨最能表现画面的“意境”。石涛在画山水时纯用水墨,勾线、皴、点、染,通过墨色的变化,烘染出白云,淡墨泼墨画出远山,气势酣畅,正好印证了古人的“墨即是色,色即是墨”。可见,用墨的重要性。王维成为“水墨”的开创者,对后世的影响不言二喻。

石涛山水画中常用诗词对“意境”进行解读。由于石涛特殊的身世,虽然家族悲剧对他的心灵受到极大的创伤,但其与清政府并没有直接的厉害冲突。石涛主观上想与清政府搞好关系。但是,清政府并没有对他轻易地委以重任。这对石涛来说打击非常大,最后不得不放弃这条走不通的仕途路,一门心思地画画。石涛擅长诗文,喜欢在画面上题诗,尤其是在他仕途不得意时,更喜欢在画上题诗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他曾在画上题诗“诸方乞食苦瓜僧,戒行全无趋小乘。五十孤行成独往,一身禅病冷如冰。”石涛想谋求一官半职,有所作为,但他的梦想破灭了,只能“诸方乞食”,彻底心灰意冷。这样,把石涛当时的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也更好的印证了画面的“意境”。苏轼曾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们从画上所题诗中,看的“诗外之画”,从绘画作品中,看的”象外之象,景外之境”。我们能从石涛的画中,看到他的不平凡的身世。漂泊、孤独、对统治者的失望,只有以画来展现自己的抱负,来展现“我法”。

石涛山水中对田园生活向往,充满美好“意境”。由于石涛对清政府完全失望,由此转向绘画,向往、追求陶渊明似的田园生活。石涛在《陶潜诗意图》中,可以看出他对统治者失望后,进而转向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带月荷锄归”“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等款,都可以看出石涛在与陶渊明进行精神交流,从中汲取灵感,从而丰富画面的“意境”。“拈诗以为画意”“画即诗中意”,也正好印证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

石涛山水画常用独特的构图营造画面”意境”。中国传统山水画用“三叠”“两段”构图。所谓“三叠”构图,即在画的下方先画坡地或山石;然后在坡地或山石间画树木和房屋;再在树木房屋上画远山。“两段”构图,在画的下边画景物(山石、树木、房屋),然后在上边画山峦,山峦与景物(山石、树木、房屋)之间留出空白,表示云。这种”三叠”“两段”构图,也是传统山水的构图,体现了构图的多样、变化、统一、虚实等关系,能够更好地营造画面“意境”,能够更好地“入神”,画面中的景、山、树、石,虚实相生,皆成“妙境”。在石涛的画中,打破了“三叠” “两段”构图传统样式,或截取一局部小景,删除繁琐的东西,来进行“意境”的再创造。在石涛《黄山图》中,可见石涛奇妙的构图,并不是常见的”三叠”“两段”构图,而是采用截取法,或自半腰处截取,或蜿蜒道中截取,或仅仅取一松一石,犹如马远的“一角山水”。这种看似不合章法的构图,正是石涛的独特之处,正好地营造了画面的“意境”。

石涛也善于用点、线为主的程式语言丰富画面的“意境”。在中国画中,点、线条成为表现作者意念、思想、情感的手段,这是由中国画特殊的物质材料决定的。当然,中国画的点、线的作用远远超出了塑造形体的要求。“点”不是抽象的、几何学意义上的点,而是有生命、有情感、表达了自然生命的艺术符号。在早期,他的山水画中用笔谨严收敛,受到同时代的梅清、戴本孝、程邃的影响,石涛用笔收敛细谨,晚年笔墨娴熟,营造酣畅淋漓的笔墨意境,甚至产生败笔,当然,这并不影响画面效果。元代王蒙、倪瓒,宋代李公麟对其也有影响。其著名的《山水清音图》采用”三叠”构图,近处一条小路蜿蜒通向远方,在画面的中段,松树、小溪、房屋,远山隐隐约约,此画纯用水墨,画面笔墨酣畅淋漓。墨由笔出,笔由墨现。用笔用墨是浑然天成的。石涛说:“黑墨团中天地宽”,在画面中,采用披麻皴,用线条的粗细、长短、干湿来表现山石的阴阳向北,从石涛的用笔中,中锋为主,中侧并用,也可以看出“书画用笔同法”。特别是在点苔的运用中,点苔尤为纵姿,石涛点苔用笔气势充沛,不同的点形成不同的气势韵味。正如石涛自己说“夹水夹墨一气混杂点”“有墨无墨飞白如烟点”。点的干湿、浓淡、大小、疏密。远山用墨的浓淡变化,云的留白,一幅美妙的画境展现在眼前。

诚然,“境”不止于“意”,也不止于“象”,而是延伸于、超越于“意象”之外,并创生、幻化出另一番“境界”对意境的追求,不仅是古人,也是当今中国画家终身奋斗的目标。

[1]李建盛《艺术学/关键词》[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330页

[2] 贺志朴《石涛绘画美学于艺术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90页,193-197页

[3] 沃兴华《本中国书法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28页

[4] 潘公凯《中国绘画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3-4页

[5] 潘运告《中国历代画论选》[M]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

[5]《四僧画集》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版.

[6]《石涛画集》荣宝斋出版社,2003年版.

[7] 陈传席《六朝画论研究》[M] 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猜你喜欢

石涛水墨笔墨
笔墨童年
水墨
清朝画家石涛“北漂”记
朱良志
——石涛研究三著
泼尽水墨是生平
当代水墨邀请展
《苍松秋色》
水墨青花
洗礼
为练笔墨才写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