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水墨动画的现状与发展
2013-01-28李勇智东华大学上海00000泰尔弗学院上海00000
李勇智 吴 忱 ( .东华大学 上海 00000;.泰尔弗学院 上海 00000)
一、中国水墨动画的审美特征
中国水墨动画是20世纪六十年代出现的一种新的动画艺术形式,以中国特有的水墨画技法作为人物造型和环境空间造型的表现手段,结合动画技术手段来传达动态的审美语义,呈现的独特审美意境和轻灵优雅的画面,为中国电影艺术实现民族化、大众化、国际化开辟了一条新道路,在国际上曾经享有很高的声誉。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牧笛》《山水情》曾在国内外电影节上屡获奖项,体现出上世纪80年代美术片的最高水平。中国水墨动画具有以下几个艺术特征:①画面笔墨以讲究意境为先。中国水墨动画计白当黑,通过墨色和空白的气韵变化,寻求绘画表现上的意奇则奇、意高则高、意远则远、意深则深、意古则古的艺术个性,其审美意境区别于具象和抽象特性的动画形式,呈现出一种自成体系的意象艺术形态。②角色造型讲求以形写神、意象合一。动画师通过自身的职业敏感去捕捉、观察、提炼、概括角色对象,不仅要求形似,更要求角色的物象表现上升到神似,表现出的一种“灵动”之气,追求意象合一的艺术境界。③画面构图讲究散点透视。中国水墨动画并不局限于某个固定的时间或空间,而是以较为灵活的方式,打破了时空上的限制,把处于不同时空中的物象,依照动画师的主观感受和艺术创作的法则,重新组合,构造出一种观众心目中的时空境界。④独特思想内涵的表达。设计者可以通过熟练驾驭笔墨的能力,通过大胆的以意写形,直抒内心情感,在动态叙事上弱化被描绘的客观实体,充分发挥观者的无限遐想空间,通过寓意的、凝练的画面表现和叙事结构使其在表现内涵上达到一种哲学的高度。由此可见中国水墨动画不是动画艺术和中国水墨画艺术的简单嫁接,它不仅要具备“势”“气”“形”“力”“韵”等含蓄空灵的意境,引起人们无限的联想,也含有其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复制的艺术特征。
二、中国水墨动画的市场困境
中国水墨动画在经历了曾经的艺术高峰后,随着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外动画对中国市场的冲击和中国水墨动画自身技术的限制等多种原因,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民族性的误读:中国水墨动画创作一直秉承民族化的宗旨,选题与风格的单一性阻碍了创作的多样性发展,90年代后的中国动画,在所要传达的意境上都没有再达到《山水情》那样的高度。整个中国社会在大众化、娱乐化、快餐化的冲击下,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和影响,儿童与青少年这一主要收视群体,被后殖民主义下的外来文化逐渐吸引、同化,市场影响力也逐渐减弱。②技术性的瓶颈:中国水墨动画从色彩给人的直观感觉来讲,中国水墨动画内敛和含蓄的色彩倾向,缺乏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感,其制作过程繁琐,制作技术复杂,尤其利用独特的中国水墨画作为人物造型和环境空间造型的表现手段,缺乏数字化动画制作的技术支持,使其呈现出独特的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难以形成快速消费的现代商业动画的量产模式。③人才培养的断层:随着90年代国家政策倾向于国外动画代工,造成中国水墨动画人才培养青黄不接,一方面由于缺乏灵活的师资引入制度,造成水墨动画专业师资力量匮乏,另一方面由于缺乏产学研的合作机制,较多老一辈水墨动画前辈都绝缘与教育之外,难以培养高端的动画原创人才、艺术管理人才与市场营销人才,这些因素都制约了中国水墨动画的发展。④市场运营的缺位:中国的动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一直没有自己的市场运作模式,水墨动画这种带有文人气息的产物就更是如此。面对八十年代初进入国内的动画发达国家,美国和日本的动画商业文化冲击,导致原先就市场狭窄的中国民族动画在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回顾中国水墨动画的辉煌历史,由于后殖民主义审美对中国水墨动画的一种“投射性欣赏”的阅读模式,和以上所述的种种制约因素成为了中国水墨动画未能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
三、中国水墨动画的发展趋势
在当代审美意识逐渐多元化的思潮影响下,中国水墨动画的发展面临着全球化语境与本土文化资源互动共生的境遇,中国水墨动画的民族性不再是一个单一、静止的范畴,其审美意识形态应呈现兼容并蓄的开放姿态。中国水墨动画未来的发展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坚持多元的创作思路。在选题上可借鉴美国、日本等动画较为发达国家的经验,在故事创作和角色设计上拓展思路,既可以表现正义进取的儿童少年,顽皮的拟人动物,缠绵的爱情故事,也可以表现神奇的太空与魔幻的未来世界等等,近年来推出的《李宁飞甲篮球鞋》《池塘》等中国水墨动画作品,由于适应了当代审美意识、计算机数字技术的市场要求,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市场认可。②传统艺术和数字技术的结合。随着当今新媒体数码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使水墨动画的画面实现有了更多的可能。从目前三维水墨动画的试验结果来看,三维水墨动画在较好的体现了中国水墨画艺术效果的基础上,既节约了制作成本,又在画面效果,空间转换等艺术表现上有较大的突破,使动画片的艺术格调得到很大的提升,成为了中国水墨动画一个新的发展趋向。③加强相关人才的培养。采取灵活的师资引入制度和产学研的合作机制,使更多的中国水墨动画前辈和企业师资参与到教学中来,为培养优秀的水墨动画制作、动画管理与市场营销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④科学的市场运营手段。在动画产业日益国际化的今天,中国水墨动画在体现其独特的民族特色的同时,也应综合考虑国际市场和观众的欣赏习惯,构建优化的动漫产业链,培养一支具有国际化专业水准的动漫商业营销的团队,努力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道路。事实证明,只有将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和思维观念、动画技术、人才培养、营销手段等相结合,中国水墨动画才能彰显出其独特的民族特色、艺术魅力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逐步恢复它昔日的辉煌。
①张松林.《中国电影年鉴—独树一帜的水墨动画片》,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6.
②陈犀禾.《跨文化视野中的影视艺术》学林出版社,2003.5.
③高路动画.《脱俗的水墨Maya》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