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敬之与郭小川诗歌创作比较
2013-01-28营口职业技术学院宁夏营口115000
王 峭 (营口职业技术学院 宁夏营口 115000)
一、郭小川与贺敬之的背景
郭小川(1919—1976),河北丰宁人,从中学的时候开始了自己的创造,1937年在延安担任王震将军的秘书和丰宁县的县长;1949年跟随军队到中南地区工作,在50年代中期就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秘书长等职务。还曾与陈笑雨、张铁夫以“马铁丁”作为笔名编写过大量《思想杂谈》,内容接近现实,充分的体现了青春活力与革命激情,引导读者辨明是非,建立革命的人生观,面向新时代,产生过很大的影响。1955年郭小川面向诗歌创作,他的作品有《投入火热的斗争》《向困难进军》《致青年公民》等组诗。郭小川的抒情诗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政治的抒情诗,诗里面充满了豪荡不羁的气概,用浓厚的热情,激励了政治,他的代表作是《致青年公民》组诗,诗歌里面他说道:“我的诗句是战鼓/要永远永远/催动你们前进。”另一类是面向现实生活的抒情诗,写的题材很广泛,代表作有《致大海》《望星空》,也有《乡村大道》《祝酒歌》《秋歌》等。这几篇代表作虽然写的是现实的生活抒情诗但是读者也可以了解到郭小川对政治的热情,了解到抒情主人公的革命精神和一个共产主义者的胸襟。
贺敬之(1924一 ),山东峄县人。1938年跟着就读学校漂泊到湘北等地。1940年来到延安,就读于鲁迅艺术学院。1942年和丁毅等人一起创作新歌剧《白毛女》,产生很大的影响.建国后担任全国戏剧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等。作为社会主义现代诗人,接近现实生活的诗是《回延安》,从50年代到60年代,他还发表了《放声歌唱》《雷锋之歌》《桂林山水歌》等著作,达到自己诗作的巅峰。“文化大革命”中他也遭受到了不公平对待。直到新时期才复出,在此时他发表了政治抒情诗《中国的十月》和《“八一”之歌》。其中他还有新古体的诗歌,如《故乡行》《富春江散歌》等。出版有《并没有冬天》《放歌集》《贺敬之诗选》等诗歌。对于一个著名诗人贺敬之的特点是具有革命激情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自始至终的保持着昂扬的斗志。贺敬之从歌颂党,歌颂新中国,歌颂英雄战士诗歌形式上进行了创新和改革,追求民族化,普及化,大众化。贺敬之在诗歌创作上做了相应的改革创新,其中他借鉴了外国诗歌的突出特点和创作的节奏鲜明,增强了诗歌的韵律。在这里他的名作之一是《回延安》其中就借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格式,唱出了自己再次回延安的心情表现。而《放声歌唱》这篇诗歌更是借鉴了前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的“楼梯体”,并有力的彰显了我国讲究的对仗、排比及韵律地特点,也创造了富于民族特色的“楼梯体”。
二、郭小川与贺敬之的诗歌比较
郭小川与贺敬之的诗歌在表现形式上有共同之处,列如贺敬之把马雅可夫斯基的“楼梯式”节奏与我国古典诗赋的对偶、排比的和谐韵律结合在了一起这样既增加了参差起落的韵律,又继承了我们民族传统的对仗原则。语言上更具有了感染力既《放声歌唱》。陕北民歌信天游被贺敬之发展成了一种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两行行诗体,既《回延安》《桂林山水歌》。而郭小川的诗在某些作品上也用到了许多的对仗作品,比如《祝酒歌》《秋歌》等。虽然在风格形式上有所改变,但是情感更加鲜明,句式也更加的突出这与贺敬之的诗歌有所相似,尤其是在韵律和节奏上更为突出。对郭小川的诗歌平心而论,要比贺敬之在感情上更加有渲染。。这主要是由于郭小川的生活背景所致,郭小川生活在革命动乱的背景下,曾经被认为是反革命的奸细被压入牢房在经受过摧残的命运的经历下,他的诗歌很鲜明的表现了诗人的崇高精神境界和广阔的思想视野,他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美好。而贺敬之的诗歌的时代特色比郭小川更为明显。贺敬之在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后就开始大胆的改造自己的作品,主要目的使作品大众化。有的类似于顺口溜的作品最后被集结成书,如(朝阳花开)(南泥湾)所以在建国初,贺敬之就没有创作新的诗歌。直到1956年,又重新开始了诗歌创作,不同于以前的作品,这个时候他的作品可以说是在“规范”之下产生的。
三、总结
读者在读郭小川的诗时有一种泛舟于闪光的河流,无时无刻的不惊异它的绚丽多彩。郭小川早期的创作带有明朗欢快的元素,具有开过之初的奔放豪迈,60年代的颠沛汪洋,70年代的曲折坎坷。他的诗在不多的变化,但是外变不离其宗。他的诗跟人一种视野宽广、深思睿智,激情澎湃,激昂慷慨以及情真意切的感觉。
继承发扬时代革命战士的风貌。这也是他全部诗的一大特色。这首先表现在,他不是丰功伟绩的大英雄,更不是社会的流浪者,而是爱其所爱,恨其所恨,敢于向社会乃至全世界做斗争。在社会主义时代,他呼吁年青的朋友们以百倍的的毅力和勇气向困难进军。
贺敬之的诗歌特点是他在艺术上不断的追求与探索。四十年来,从他的第一本诗集上我们能感觉到,他的艺术正在逐步的走向成熟,并呈现出自己独特的风格。在同时代的诗人中,他最能表现重大的政治材料题材的作品。这主要反映在建国后的政治抒情诗歌创作中。他的熔描写、抒情、结合在一起,鲜明的揭露了他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观念,奔放和高昂。政治抒情诗抒的是政治之情。贺敬之政治抒情诗之所以有着巨大的感染力是因为它赋予了抽象的政治性命题以及具体的生动形象,用或虚或实的描述方法来表达,从而造成了动人心弦的美感诗歌境界。
1.朱先树.一种新诗体的形成与发展——也谈政治抒情诗[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0.2)[C];2010年.
2.霍俊明.新诗史叙述中郭小川与贺敬之的经典化变动[A];“中国当代文学史:历史观念与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孙绍振.张伟栋.孙绍振访谈:我与“朦胧诗”论争(上)[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0.2)[C];2010年
4.王铁生.从《士不遇赋》看董仲舒的理想人格[A];董仲舒与河北历史文化研究[C];2007年.
5.陶东风.文化创伤与见证文学[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