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2013-01-27陆明
陆明
(旬邑县环境保护局环境监测站 陕西旬邑 711300)
建设项目完成后开展的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属于一项重要的环保管理工作。开展验收监测工作时技术是否先进,管理水平如何直接影响着环保行政主管单位在建设工程完成后开展验收审批过程中的客观性以及公正性,同时也对企业内部针对环境管理水平进行的评估及其不断完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 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中出现的问题
1.1 技术方面存在的不足
(1)对设计以及施工环节的环保设施未能进行严密监控。要严密监控施工以及设计等各个阶段内的所有环保设施是不可能的,再加之监测采样口及其相关平台未能提前准备,这就提升了增加了规范监测采样过程中的难度。(2)未能深入掌握公众看法,原辅材料的使用,企业附近环境以及环保管理制度等情况。(3)验收监测过程中超过75%的生产负荷要求监控力度严重不足。
1.2 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1)企业认识不够深入,管理部门监督力度严重不足,验收监测涉及到的环保设施未能落实。建设项目完工后开展的环境保护验收工作属于项目投产前一定要做的一项工作,可是因为部分企业忽视环境影响报告书,致使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有的环保设施不能落实到位,有的尽管得到了落实可是却大打折扣,只包括了一部分污染物。(2)建设项目的具体建设状况和批文之间的出入对验收监测带来一定影响。现场踏勘过程中总是存在这样的情况,即部分新建以及扩建或者是改建项目由于资金有限或者是市场影响,新批复项目通常都规模较小,有的企业因为担心生产规模扩大后再建设治污设施会严重影响到生产区布局和企业日常生产活动,因此一次建设了最终建设规模治污设施,致使开展验收监测工作时治污设施出现“大材小用”的问题,这极大影响了验收监测工作对治污设施效率所做的评估,此外由于排污总量批复是以最终生产规模为对象的,因此验收监测报告就不易于对总量控制进行评估(3)建设方的验收数据相比于日常监测数据,二者存在较大区别。按照《关于建设项目环保设施完成验收监测管理相关事项的通知》的有关规定,现场监测过程中,生产负荷工况相关要求的满足程度务必超过75%,由于电源以及安全措施,建设方应该积极配合以为操作平台做事先准备,所以开展验收监测工作时,作为监测单位,应该事先和建设方积极沟通,这样建设方才有足够的准备时间,这样生产以及环保设施才能保持最佳状态,一般来说验收监测结果都是所有污染物都达标排放。
2 对策
2.1 严格管理以及监督
环保行政主管机构要以“环境影响评估法”等相关法律的规定针对环境影响评估质量实施强有力的监督以及管理,分析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涉及的治理以及环保要求的具体操作性。作为建设方,应该在环保设施设计时就将设计方案以及治理工艺的基本原理交给环境管理机构,作为环境管理机构,要安排人员进行评估,施工过程中建设方要在固定时间以书面形式向环境管理部门说明当前环境保护设施的实际建设情况,而环境管理部门则要根据要求开展定期检查,以确保环评中的污染物预防和治理措施真正落实到位。
2.2 延长采样间隔
在提前和建设方进行交流,做监测开口,电源,安全措施以及操作平台等方面的准备工作时要通知企业监测时间。在开展验收监测工作时在采样频次较为稳定的前提下,延长采样间隔,以确保各类参数下建设项目治污设施的监测数据稳定达标。
2.3 验收监测过程中的深度调查要加强
验收监测过程中需要针对企业当天的产品量,生产耗水电量,设备工作情况,生产记录以及原辅材料使用量开展深度调查,以了解验收监测过程中生产负荷的具体情况,与此同时还要对试生产三个月内的水电用量,产品量,原辅助材料使用量,生产总天数及其记录进行调查,以明确全年总排污量有没有符合控制要求。
2.4 修改以及补充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批文
关于改建以及新建或者是扩建项目,需要对其已建但是没有满足批文建设规模以及已经停止生产的原有部分,由环保管理部门负责开展复审并再次核定排污总量,同时在原有批文之上给予必要的修改以及补充,最后再行文以为验收监测提供依据。
3 结语
总之,验收监测过程中不仅存在管理方面的问题,而且存在技术方面的问题,环境管理机构需要在环保设施设计期间就开展定期检查,严密督促,正确指导。不断规范验收监测采样工作,对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同时开展大范围深度调查,以使验收监测工作的报告结论更加公正准确。
[1]周佩德.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的内涵、缺陷及对策[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31(9).
[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环发(2000)38号),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