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废弃场地再开发的土壤环境评价与修复研究
2013-01-27张鹂
张 鹂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
引言
工业废弃地是指受工业生产活动直接影响失去原来功能而废弃闲置的用地及用地上的设施。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许多污染工厂进行了迁移,产生了大量污染场地。这些污染场地的存在带来了双重问题:一方面是环境和健康风险;另一方面是阻碍了城市建设和地方经济的发展。解决工业废弃场地的土壤环境问题的最直接方法是场地修复。
1 工业废弃场地再开发的土壤环境评价
1.1 污染土壤类型
1.1.1 重金属污染场地
主要来自钢铁冶炼企业、尾矿,以及化工行业固体废弃物的堆存场,代表性的污染物包括砷、铅、镉、铬等。
1.1.2 持续性有机污染物(POPs)污染场地
工业化学品:包括多氯联苯(PCBs)和六氯苯(HCB),如含多氯联苯(PCBs)的电力设备的封存和拆解场地以及一些曾经生产杀虫剂的废气工厂,杀虫剂中含有五氯酚钠,可目前五氯酚钠的生产没有找到可以替代的生产工艺。而对于二恶英、呋喃的生产等涉及到我国的钢铁、有色金属、垃圾焚烧、水泥、造纸、化工等众多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并且在废弃工厂中的一些已经废旧的电器设备没有得到有效管理,有些不知去向,有些多氯联苯已经泄露,造成土壤环境污染。
1.1.3 以有机污染为主的石油、化工、焦化等污染场地
一些土地含有有机污染物的废弃工业用地,污染物以有机溶剂类,如苯系物、卤代烃为代表。也常复合有其它污染物,如重金属等。
1.2 土壤危害的分析
1.2.1 重金属污染
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隐蔽性、潜伏性,不可逆性和长期性,因此其后果十分严重而且具有长期效应钢铁企业在生产、冶炼和尾矿处理中产生的大量污染物,特别是Cu、Pb和Zn等重金属污染物,通过大气沉降及废渣渗滤等方式进入废气工业区周边土壤,导致土壤严重污染,土壤质量迅速下降。
1.2.2 持续性有机污染物(POPs)污染场地
POPs在土壤中的降解率、温度、植被覆盖,生态系统碳循环都极有可能对POPs在大气-土壤的交互作用和归趋产生重要影响。在土壤水环境中,POPs污染物将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行为,其中一部分污染物降解或转化为无害物质,一部分通过挥发等途径进入其它途径,还有一部分会长期存在于水环境中,进而对环境产生长期和深远的影响。
1.2.3 以有机污染为主的石油、化工、焦化等污染场地
在一些废弃工厂的土壤中可以检测出多种有机污染物,其中包括多种多环芳烃,是通过焦化作业以烟尘、煤粒、焦末以及外排废水形式迁移而污染大气、土壤和水环境。这些有机物会迅速渗透到土壤中,将土壤中的微生物杀死,对土壤成分进行改变,严重污染土壤。很多研究表明,一些石油烃类进入动物体内后,对哺乳类动物及人类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作用,危害人类健康。
2 工业废弃场地再开发的土壤修复的探讨
2.1 概述
修复技术是修复行业普遍关注的重点,然而一个全面、系统、切合实际的修复方案其实更为重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许多城市为调整产业布局而实施“退二进三”、“出城进园”战略,原来处在主城区的工业企业纷纷搬迁至城外。这些工业企业大多高能耗、高污染、生产工艺落后,生产早期缺乏相关的环保设施,厂区搬迁遗留下来的工业场地对周边居民存在巨大环境风险。同时,综合考虑城市自身规模逐年扩张因素,这些工矿企业搬迁腾出的污染地块,大多已处于城市商业中心地段,土地价值高,土地再开发利用的市场预期强烈,污染场地二次开发的市场规模急剧膨胀。如果这些工业污染场地没有纳入相应管理程序或经简单处置就急匆匆进行土地用途变更,会严重影响土地二次开发利用的环境安全,如何评估污染场地风险并科学开展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工程已成为备受政府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必须对工业废弃用地进行认真细致的诊断,而不是采取盲目的修复方法。
2.2 土壤修复技术的种类
主要包括热力学修复技术、热解吸修复技术、焚烧法、土地填埋法、化学淋洗、堆肥法、植物修复、渗透反应墙、生物修复。
3 结语
由于城市土地快速开发再利用的需求,污染场地修复治理的时间越短,土地投入运营的速度就会越快,资本收益也就越高.为此,业主及土地开发商要求修复过程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完成,因而更偏向于短期快速的修复方式,这些追逐快速化修复场地的方式可能对环境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所以在工业废弃场地再开发与修复中必须选择合适的方式,最大程度的进行工业废弃厂的开发以及合理的利用。
[1]张胜田.林玉锁.华小梅.徐亦刚.田猛.江希流.中国污染场地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年06期.24-26.
[2]程国玲.李培军.石油污染土壤的植物与微生物修复技术[J].环境工程学报.2007年06期.33-34.
[3]谢红彬.林明水.杨英武.城市褐色土地再利用经验思考[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9年02期.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