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牧区工矿开当中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2013-01-27红花阿拉坦宝力格
红花 阿拉坦宝力格
(内蒙古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71)
内蒙古乌拉特后旗,隶属内蒙古西部的巴彦淖尔市,是自治区内矿产资源富集地区之一,是西部地区的资源居中点。但由于近几年来矿产资源开发迅猛,对地下矿藏的掠夺式开采使得乌拉特后旗草原牧区生态环境正在逐步的沙化和退化,这些问题不仅威胁牧民的生存问题,也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 工矿开发与生态环境
矿产资源开发对草原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问题。矿产资源开发的主要对象是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赋存于地壳内或地表的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自然富集物作,因此它的开发利用形式往往是带有投资大,规模大,能源消耗量大,排放物多等特征。因此,对相关地区的生态环境必定带来不良影响。矿产资源开发业首先要占据一定的土地面积,其表土和植被遭到破坏或退化,改变了原本的草原地貌。如露天矿产开采过程中,由于消除矿体表层土壤,破坏了地表植被,加速和扩大了自然因素所引起的土壤破坏,造成水土流失,沙漠化等。
其次,侵占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的开发占用了大量土地用来修建道路,固定井架,建立材料厂及必需的生活设施。同时,除了露天采挖直接破坏土地外,采矿排出的废石,废渣,废水等不仅侵占了大量土地,并且产生的废水如果环保处理不当而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质污染,还会使矿区地下水位下降水均衡受到了影响。
2.2 工矿开发与草原牧区
据调查,乌拉特后旗草原牧区矿产开发利用对于牧区畜牧业经济发展也带来了诸多的变化和影响。随着矿产业开发与发展,地方财政收入增加,对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加大,整体上得到了较好的改善。虽然矿产资源开发使地区经济飞速发展,但给草原牧区牧民和牧畜带来的压力不容忽视。伴随大规模的矿产资源开发,草原牧区人口压力日益加大。在牧区深处,只要有开矿的地方就有大量的外来人口,然而一方面大量牧民在生态保护的名义下被强制迁出,另一方面是大量外来人口无序地涌入,草原牧区同样承受着人口的压力。
同时,随着工矿开发在草原牧区的展开,大规模的城镇化进程也开始了。目前在乌拉特后旗搞城镇化的途径主要是将原有的城镇扩容,或利用生态移民的机会兴建新的城镇。然而集体的集中生活直接导致了人口增加而过分集中,水资源消耗过大,城镇周围的草场急剧退化,生态环境的压力加大等等新的环境问题。生态移民是以生态保护的名义进行的移民,就是将草场退化严重地区的牧民移出另做安排。乌拉特后旗从2000年开始实施生态移民工程。通过实施生态移民,扩镇移民,退牧还草等项目,在西部铜矿周围的获各琦苏木现已转移出729户2588人,占牧业人口的80%。但随着移民项目的推进,移出以后的新的生活方式并没有给移民带来预期的前景,移民后的日常生活由于生产收入的下降,再加上定居生活的水、电、煤等的支出,部分移民的生活质量有所降低。也不得不从事一些副业来补贴家用,劳动时间及强度比以前增加了许多,生活变得越艰难起来,有些人家还出现了负增长。还有,退牧还草项目区的牧户从草原上退出来真正安置的只占三分之一,其三分之二的退牧人口还没有生产安置,随着退牧补贴期限的逐年到期,没有生活来源的退牧户也要重返牧区的现象等等,原本以生态保护的名义进行的移民反而起到了副作用。
3 工矿开发与社会利益分配
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矿产资源的经济利益分配问题是最为重要的。草原牧区既是畜牧业地区,又是矿产资源富集地,也是生态脆弱地区。因此,草原牧区具有三种不同价值,即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作为当地各族人民生存发展的空间价值。这三种不同的价值对应着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当某种价值被发现或大力挖掘的时候,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也发生重大变化,深深改变着牧区与外部,牧区内部的利益关系[1]。据对当地牧民的调查所知,工矿开发并没有完全惠及到广大牧民。矿产资源开发地牧民没有从矿产资源开发中获得利益,反而要为矿产资源开发支付土地,水等环境资源成本,而且是一种投入之后无法回收的成本。工矿开发所得的财富收入往往被少数的人得到,而工矿开发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却由当地牧民来承担。同时城乡收入差距越来越拉大,工矿开发区农牧民不得不承受资源开发造成的环境污染、物价上涨等外部影响,不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矿产资源开发业快速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部分改善了社会基础设施,对于社会发展与进步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以不可再生资源开发为动力的经济发展,随着资源的枯竭,必然会带来环境、生存各方的问题。因此,当地政府与相关企业在工矿开发与利用的同时应当最大限度地重视当地自然环境,发展的同时应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尤其是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应避免破坏我们最基本的生存环境。避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才能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达林太,郑易生著《牧区与市场-牧民经济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2]乌拉特后旗二0一一年统计年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