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国际合作与科技创新助力深化水利改革与发展——访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司长高波
2013-01-27轩玮,王永军
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尤其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水利科技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同时,我国水利已全面走上国际舞台,在推动全球水领域交流与合作中逐步发挥建设性作用。日前,记者采访了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司长高波。
中国水利: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请问水利科技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和进展?
高波:这一年水利科技工作紧密围绕水利改革发展需求,全面深化项目顶层设计,着力开展科技创新,切实加强科技管理,不断推进水利科技创新体系和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强化水利技术监督,为水利中心工作提供了坚强支撑和保障。
一是全面强化顶层设计,重大研究取得明显进展。组织调研论证,梳理出七大流域40个重大水利科技问题。新增“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高效灌溉技术研究与规模化示范”等4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巨型机组水电站建筑结构关键技术”等4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强涌潮河口曹娥江大闸工程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等49项科技成果获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
二是加强先进技术引进,促进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依托水利部“948”计划、科技推广计划和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计划,引进“复频超声波除藻技术”等60余项先进技术和设备,推广转化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等百余项先进实用科技成果。编辑发布《水利科技成果公报》和《水利先进实用技术重点推广指导目录》。
三是完善项目管理措施,提高科技管理水平。对在研科技项目开展中期检查和打分评估,委托专业机构对部分重大项目外协经费进行延伸检查审计。改进科技项目验收和成果鉴定方式,集中验收、鉴定198项科技成果,提高科学性、公正性,减少会议数量70%以上。科技项目基本实现按期完成、按期验收。严格执行科研诚信制度,暂停4个单位和7个负责人科技项目申请资格。
四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结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积极推进南京水文自动化所等4个转制科研机构重新分类定性,努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稳步推进国家、流域和地方三个层次水利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积极争取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建设试点。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大坝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顺利通过科技部验收,正式运行。
五是完善标准体系建设,强化水利技术监督。修订《水利技术标准体系表》,预计列入标准800项(减少150项);全年发布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63项,现行有效标准覆盖率提高4%。坚决清理严重滞后标准项目,建立健全标准退出机制,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监督检查。积极推进18项工程建设关键标准英文翻译出版和国际化工作;完成24家水利质检机构的国家计量认证评审。
此外,部科技委组织开展5次水利重大问题调研,其中与民盟中央共同完成的“南水北调受水区地下水压采回补保护”调研报告经中央领导批示,提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中国水利:在过去的一年里,围绕水利中心工作,在拓宽和深化水利国际合作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
高波:水利国际合作以服务水利重点工作、服务外交大局为导向,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平台、多双边合作机制、政府非政府渠道,细密谋划,精心组织,积极开展水利外交,广泛宣传中国水利改革发展成就,深入阐述新时期中国治水方略、发展举措和相关建议。
一是抓住“国际水合作年”契机,大力开展多边合作交流。以2013年联合国“国际水合作年”为契机,积极参与制定2015年后国际发展议程涉水目标,积极参加联合国秘书长水与卫生顾问委员会等重要国际组织水事活动。中国再次当选国际水文计划政府间理事会成员,成功组织召开第35届国际水利学大会、中欧水资源交流平台高层对话会等重要会议,中国水利专家广泛参与国际水合作年各项活动。中国水利全面登上国际舞台迈出新步伐。
二是巩固定期交流机制,深入开展双边合作。陈雷部长作为国家主席特使和中国政府特使出席加纳和厄瓜多尔总统就职仪式,圆满完成国家外交使命,并以高层外交带动水利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组织召开10次双边交流会议和活动,新签署2项合作协议,积极探索与发达国家和国际金融组织在发展中国家开展三方合作新模式。我国与8个国家联合声明(或领导人通信)中,充分肯定双方水利合作重要作用和显著成效。
三是认真贯彻中央周边外交方针,稳步推进跨界河流涉外工作。中俄跨界水合作为黑龙江流域防洪减灾做出积极贡献,两国元首会见及两国总理两次通话和一次会见中对此予以高度评价。中哈霍尔果斯河友谊联合枢纽工程竣工运行,冰湖处置以及跨界河流水量分配基础性研究等工作有序推进,两国元首联合宣言给予高度赞赏,为习主席成功访问哈萨克斯坦作出积极贡献。在中印两国总理见证下,与印度续签雅江报汛备忘录,新签《关于加强跨境河流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与湄委会续签报汛协议,兼顾下游国家合理关切,开展澜沧江梯级水电站科学调度工作,部领导率团到湄公河流域国主动做工作。水利国际合作已成为周边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境内外媒体宣传跨界河流开发利用保护以及对外合作情况,努力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四是对台合作成果丰硕,外事管理进一步加强。双方开展多轮事务性磋商,大陆向金门供水工程达成重要共识并取得积极进展。在第五届海峡论坛等平台下组织了两岸水利科技、多砂河川整治、水利发展政策等交流活动。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规范因公临时出国的意见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出台水利部加强因公临时出国管理《实施细则》。举办外事联络员培训班,组织开展出国(境)团组出访报告评审工作。
中国水利:随着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的日益提升,水利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请问2014年国际合作与科技的重点是什么?
高波:2014年,水利国际合作与科技工作要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方针,面向现代水利发展需要,认真研究国外水资源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模式,为我国水利改革发展提供借鉴。同时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要求,全面推进水利科技体制改革和水利技术监督工作,服务于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在全面完成各项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拓宽双边合作渠道。进一步挖掘国际合作潜力,扩大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内涵,完善合作机制。继续坚持高层次的交流与务实合作,坚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并重。积极落实与芬兰等国的合作谅解备忘录,举办中巴等双边定期交流会,落实2013年高访活动达成的合作意向。结合水利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学习引进国外先进的理念、技术和经验教训,避免工作中走弯路。进一步深化南南合作,展示负责任大国形象,同时推动中国水利技术的输出。
深入参与多边国际合作。精心组织参加联合国机构有关会议等重要国际水事活动。积极参加第七届世界水论坛筹备工作,跟踪了解论坛筹备信息。积极支持我国水利专家担任国际组织职位后开展工作。继续充分利用中欧水资源交流平台,结合水利现代化试点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精心策划政策对话、科研交流、商务合作各方面的活动。
做好对港澳台交流和引进国外智力工作。进一步巩固现有的农田水利、多砂河川、水利科技交流等机制,探索创建防灾减灾等新的交流机制。积极指导有关地方水利厅局做好金门供水的商谈工作。根据涉港澳事务调研,继续做好对港澳涉水交流合作。组织好境外培训和引进国外高端人才项目的实施工作。
切实加强境外安全管理。继续在制度建设、安全教育、防范措施以及应急预案制定等方面下功夫。对各单位贯彻落实《水利部关于加强部属单位境外机构和人员安全的若干意见》精神的情况以及所实施的具体对策措施等进行检查,督促各单位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确保“走出去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
加强外事管理制度建设。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及相关部委有关外事管理文件精神,结合水利部工作实际,研究制订国际会议、证照管理等办法,健全外事管理制度体系,规范有关程序和要求。加强因公出国境计划管理,严格按照批准的计划执行。继续定期举办外事联络员培训班,充分发挥外事联络员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加强水利重大问题研究与应用。继续加强流域与行业共性重大问题的调研论证,组织凝练出一批流域与行业共性重大科技项目。加强水利重大基础研究,在行业科研专项经费中,设立重大基础研究专项。围绕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建设前期论证中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积极争取科技部设立重大科技支撑项目支持开展研究。围绕水旱灾害综合治理、节约用水、水资源保护、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与管理等方面加快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
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密切跟踪国际水利科技发展前沿和热点问题,不断扩大国际合作与技术交流的领域和范围。继续做好“948”技术引进计划的实施,积极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支持和鼓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利技术和产品出口,参与国际竞争。支持鼓励我国水利科技人员在国际水事活动中发挥更大作用,扩大在涉水国际组织中的话语权。
加强科研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推进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建设,加强协同创新。进一步加强已建国家级与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加强科研仪器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实现科技资源共享和高效利用。
创新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协助相关司局继续指导做好科研机构的分类改革,加强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建设,协调有关部门,努力解决转企改制科研机构的遗留问题。健全完善人才培养、选拔和任用机制,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继续加强水利科技管理机构自身建设。
切实加强水利技术监督工作。正式印发新版水利技术标准体系表,指导今后水利技术标准制修订工作。继续强化标准编制管理,基本根除标准编制进度滞后问题,进一步提高标准编制质量。继续加强水利技术标准国际化工作,开展标准英文版翻译出版工作。积极探索水利标准化管理工作新模式。继续开展计量认证评审等质量监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