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店煤矿创新经营管控模式探讨
2013-01-26高启稳翟东亮
高启稳 翟东亮
(1.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鲍店煤矿,山东省邹城市,273513;2.兖矿集团南屯煤矿,山东省邹城市,273515)
煤矿作为资源型企业,经营管理工作有其显著的行业特色。当前,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传统产业增速逐步放缓,产能过剩现象加剧,煤炭低价竞争愈发激烈,买方市场信心不足,短期市场难有好转。面对严峻经济形势,鲍店煤矿创新经营管控模式,构筑 “三大体系”、深化 “四项重点”、强化“五项措施”,探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煤矿大经营格局。
1 构建“三大体系”
1.1 构建经营活动分析体系
建立经营管理定期分析改进机制,坚持用客观详实的数据引导决策,强化各类资金、财务报表管理,实现经营信息数据化、网络化,科学监管资金计划、指标完成、费用超支等情况,及时预警。每月召开经营计划会,每季召开经营分析会议,定期分专业听取各单位经营管理工作情况,全面总结经验,深入查找问题不足,制定针对性改进措施。每年由总会计师牵头,召集经营考核部门集中封闭办公,紧密结合生产接续实际,全面分析经营形势和增支因素,科学测算各项指标,超前研究制定经营管理工作思路措施,制定年度经营管理工作意见,作为经营管理工作指导性、规范性、纲领性文件。
1.2 构建内部控制规范体系
根据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搭建矿井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立内部信息传递、报告评估、控制监督机制,变自上而下的外部控制为自觉自发的内部控制,全面规范5项控制环境、7项控制活动和8项控制手段,找准单位内部、专业内部重点经营环节和关键控制点,规范经营行为,强化内部控制,防范各类风险,提高财务信息质量,提升经营效率和效益。
1.3 构建目标责任考核体系
深化经营目标责任管理,完善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专业科室—区队—班组五级经营责任落实体系,强化事前、事中、事后控制,划小核算单位,逐级签订经营管理目标责任书,一级抓一级,一级保一级,层层分解落实。实行成本费用总承包,将全矿材料费、电费、综机租赁费等23项可控费用细化分解到分管领导和区队。完善生产经营承包单位的考核管理,实施一厂一策。对井下区队实施以工作量、成本费用为主的考核;对生产经营承包单位实施以产值、收入为主的考核;对机关科室、后勤服务单位实施以费用总额承包为主的考核。实施台阶式考核奖励办法,优化累计考核、月度兑现、逐季递增、全年通算的考核方式,不断强化经营目标责任的分解、分析和考核。强化薪酬管理,实行 “433”结构工资制和抵押金制度,坚持工资分配向效益型单位、向苦脏累险岗位、向外部创收单位适度倾斜,将工资收入与职工个人绩效挂钩,实行浮动分配。
2 深化“四项重点”
2.1 深化风险预控抓防范
健全风险组织机构,开展风险管理知识培训,增强干部职工风险意识,坚持以防范安全、经营、市场、法律等风险为重点,严格落实财务管理、审计监督、内部控制等措施,全面提升辨识、防范和控制风险的能力,有力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2.2 深化全面预算抓执行
不断深化全面预算管理,建立全面预算管理资金定期通报制度,对各单位可控费用进行规范,对超支项目认真组织分析,维护计划的严肃性。按照“有预算不超支、无预算不开支”的原则,扩大预算考核范围,实行分类管理、分段考核,进一步提升预算编制质量、执行质量和考评质量。
2.3 深化对标管理抓单耗
按照设标要全面、追标有措施、达标严考核、创标重奖励的 “四步走”总体思路,科学实施对标管理。与高等院校合作开发对标管理软件,强化对标知识培训和日常监督管理,确保对标管理系统良性运行。从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党群工作3个方面40余项指标入手,收集、整理、确定各类对标值3000余个。充分发挥对标管理优势,将单项消耗列为重要指标项,进行全面对标。鲍店煤矿15类333项矿井对标指标中,206 项完成考核计划,32项指标创造了新标值;130 项材料单耗对标指标,达标104项,达标率为80%。
2.4 深化班组核算抓精细
建立健全节能减排指标考核体系,积极淘汰高耗能设备,逐步实现节能环保工作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控制转变。合理安排生产检修时间,避峰填谷,控制用电增量。逐步推进经营核算点下移,在重点采区、主要工作面和掘进迎头安装计量设施,建立单头单面计量考核制度,实现关键区段成本单独核算。细化班组考核标准,做到人人肩上有指标,实行班结班清,引导全矿干部职工共同参与到经营管理、费用控制中来,形成齐抓共管工作合力。
3 强化 “五项措施”
3.1 强化煤炭生产组织
以兖矿集团公司 “6632”工程为动力,超前规划生产接续方案,科学摆布采掘关系,依托成熟的综采放顶煤工艺,优化劳动组织,调控生产节奏,集中高效均衡组织煤炭生产,创出了全国网下放煤的最好水平。对主井提升系统、井下运输系统和选煤厂洗选系统等进行全面升级改造,矿井科技装备水平、综合配套能力大幅提升。坚持绿色精细开采思路,建立了以正规工作面开采为主,边角煤、薄煤层工作面为辅的长期科学合理配采的生产布局。日产量稳定在2万t左右,动态产量变化实现一周内可调,年产量基本接近核定生产能力,为其他各项经营指标的顺利完成提供了有力保障。
3.2 强化 “三零”工程建设
牢固树立精品名牌意识,深入推进 “三零”工程长效机制建设,严抓源头生产、洗选加工、精煤除杂等环节管理,确保了煤炭质量稳定受控。狠抓洗选发运工作,优化品种结构,合理确定回收率与精煤产率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选煤厂 “摇钱树”、“聚宝盆”作用。强化配煤工作,精确控制发热量和灰分含量,杜绝质量过剩。按照 “先火车、后地销”原则组织发运,努力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深化两场标准化建设,组织开展 “服务零距离”等系列活动,不断提升 “兖矿煤”品牌形象。目前,矿井精煤万吨含杂率稳定在1.2kg左右,毛煤含杂率稳定在80kg以下,批合格率100%,实现 “零赔付”。
3.3 强化资金计划落实
严格资金计划编制、审批和执行,加快各类资金计划落实,积极推进各项技改、基建工程,争取早投入、早见效。强化资金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督考核,建立重点工程后评价制度,对完成的项目逐一组织质量验收和效果评估,坚决杜绝重复性投入;没有按照计划落实的项目,责任部门和单位进行书面分析,追究责任。
3.4 强化回收复用管理
以“大清理、大整顿、大提高、大改观”为重要载体,完善回收复用长效机制,加大回收复用力度,对于废旧物资,能循环使用的要循环使用,能自己加工修复的配件不准外委,能复用的材料不准报废,未经审批擅自外委的,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严格回收复用修前鉴定和修后验收考核。建立井下回收复用基地,回收复用物资分类存放,码放整齐,实行定置管理。强化库存管理,严把材料审批领用关口,提高领用计划性,实现精确控制,减少浪费。定期开展库存物资集中式、拉网式大清查,动态掌握库存信息,强化资源共享、物资调剂、清仓利库力度,最大限度盘活存量资产。
3.5 强化生产过程中的经营管理
坚持以工序控制和工效管理为突破口,推动成本管理由总额、结果控制向阶段、过程控制转变。
(1)提高单进降成本。全面提高掘进单进水平,优化劳动组织,提高人工效率、设备运行效率和安全系数,努力降低材料消耗和人工成本。
(2)优化支护降成本。充分考虑巷道的用途、使用年限、地质构造,进而采取不同的支护方式,优化支护参数,降低支护成本,杜绝质量过剩。科学设计降成本。建立测绘、技术、通防部门与采煤、安装及下一使用单位之间的密切联系,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就超前考虑,确保一次成巷,避免因返工造成巨大浪费。
(3)技术创新降成本。深入转变观念,重视科技创新,紧紧围绕生产过程优化和生产工艺技术改进重点,大胆设想,小心求证,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深入开展增收节支点创建、技术创新和小改小革活动。
(4)设备管理降成本。加强设备管理和日常维修维护,把开机率和设备的损坏率作为重要考核内容,督促各单位保证维修质量,提高设备开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