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科学发展 勇于开拓创新——记上海博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13-01-26
上海博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000年3月创立于上海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是经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资格认定后成立的一家科技型民营企业。公司以自主知识产权为基础,专门从事特种高分子材料及制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及销售,并不断开拓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范围。
上海博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前身是上海申海工贸公司下属的工程塑料厂,组建于1996年4月,在研制船舶端面密封装置时,4805工厂科学技术研究所专门派出专家参与指导高分子材料的研制工作。在大家的勤奋努力下,从基本的MC尼龙开始,不断研制出EMC、MCS、MCG、MCF等合金高分子新材料,最终研制出了适合船用端面密封装置中使用的新型高分子材料,并在之后的动态试验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实船使用,完全达到要求。1997年新型材料在俄罗斯3条货轮及三航局拖轮上作为艉轴套应用,反馈信息表明客户非常满意,同时也表明新型材料的研制取得了成功。2000年上海博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后,公司先后获得了上海质量体系审核中心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中国CCS、挪威DNV、美国ABS、法国BV、英国LR、德国GL、意大利RINA、韩国KR、日本NK等船级社型式认证。2002年11月,公司研发的高分子材料正式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号为ZL98122098.3的发明专利。2009年3月,“博立天龙”品牌获得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颁发的商标注册证。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船舶的艉轴承、舵轴承。为了扩大产品的适用范围,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也为了满足国内其他企业的需求,打破国外企业的垄断,在做了一系列的市场调研、产品研发及相关测试工作后,“博立天龙”轴承材料已经形成系列产品,可在矿山、冶金、石化、交通、轻工、电站等行业,作为轴承、轴套、支撑滑块、齿轮、滚轮等使用。对使用环境要求也较为宽松,海水、河水、污水中皆能使用,且能在弱酸、碱、盐水等解质中使用而不受腐蚀。
2010年初,上海博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南汇工业园区建立了研发、生产基地,公司的科研人员并未以过去取得的成果而满足,于同年自主研发出了高硬度自润滑耐磨轴承材料,其物理机械性能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该材料有着机械强度高、软化点高、磨擦系数低、耐磨损、自润滑性、吸震性、消音性、耐油、耐弱酸、耐碱等特点。由于是采用一次性浇注聚合成型,材料的均质性好,从而提高了耐震性能和耐冲击性能。新型配方有效降低了对轴承磨擦系数的影响,该轴承材料摩擦系数仅为0.03~0.08。材料内所含有的特殊材质在摩擦热的作用下,能逐渐转移到工作表面起着内润滑的作用。高硬度自润滑耐磨轴承材料的切削性能良好,可像金属材料一样,采用车、铣、镗等工艺进行加工,安装方便,轴承与座孔为过盈配合时,可采用压入法和冷冻法。除具有原先材料固有的各项良好机械物理和电气性能外,还具有特别优异的水、油润滑摩擦磨损性能。从摩擦学的角度分析,具有如下一些优异的特性:相容性、磨顺性、转移膜的形成、自动调位性、异物埋没性、亲水性能。我公司2011年就以上项目已经申请了国家专利,专利受理号:201110076955.1。同时该项目还获得了国家科委、上海市科委及浦东新区科委创新基金的支持。
要维护公司在国内外客户中良好的形象及口碑,除了先进的产品性能,还需要稳定的产品质量。公司在积极听取客户反馈意见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技术优势,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上进行自主创新,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技术革新项目。同时,公司加大对员工素质培养的投入,提高了生产员工的整体素质,建立起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为保证产品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是依靠以上这些工作的保证,公司与中海工业有限公司、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公司、大连船舶工业公司等一些国内知名企业建立起了长期、稳定、良好的合作关系。生产的高性能材料被应用于“辽宁”号及最新建造的海监船上,为国家海洋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一份贡献。
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细胞,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能否健康持续发展的核心是要保证企业的竞争力,而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则在于保证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与稳定的质量,而这一切需要企业全体员工共同的努力。上海博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全体员工将继续以科学发展、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以先进的理念及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共同为把公司建设成为国际一流企业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