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2013-01-26
广东:广州已投4.24亿改造农村泥砖房
今年广州“十件民生实事”提出,要完成9.88万平方米城市零散危破房和1万户农村泥砖危房改造。目前,广州全市农村泥砖房危房开工10598户,开工率105%,全年改造任务已顺利完成。政府共投入补助资金42360万元,泥砖房改造规模居同类城市第一。
广州市国土房管局相关负责人透露,农村泥砖房危房改造全部实行拆旧建新模式,即在政府帮助下,2013年有1万户困难家户提前10年—20年住上了新房,圆了盼望许久的新房梦、安居梦,在解决房屋安全隐患的同时也为全国、全省农村住房保障体系建设起到投石问路的作用。
广州市国土房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从今年起,广州通过4年时间改造全市3.7万户农民的泥砖房,预算一共耗资13亿元。今年已花4.24亿元用于补助3.7万户符合条件的贫困农民家庭,让他们拆掉危房重建新房。
据称,有两类农民可以申请这个补助项目——即泥砖房是农户唯一住房,或住在危房的低保低收入农户。广州解民困、惠民生,泥砖房危房的市、区(县级市)两级财政补助总额为:低保低收入家庭5万元/户、非低保低收入家庭3万元/户,是中央补助标准的4—6.6倍,是省补助标准的3—5倍。这些补助通过市、区两级财政支付。
据悉,政府会通过“启动重建拨50%、拆旧建新拨50%、收工验收付20%”的“分期付款”方式将补助拨入农民帐户,目的就是为了监督农户将危房拆掉重建。
北京:明年保障房竣工10万套
为了进一步改善中低收入群众家庭住房条件,明年北京市将通过新建、改建、扩建、收购等多种方式,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7万套,竣工10万套。
近日从北京市政府了解到,建设保障房的主要责任单位包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发改委、市规划委、市国土局和各区县政府。在任务确定后,北京市政府将加强考核问责,对落实不力的部门进行约谈并责令整改。除了保障房之外,明年改善群众居住条件的重要实事还包括继续对老旧小区进行节能保温等综合改造,共计1000万平方米;在城六区开展棚户区改造和环境整治,共108个项目;完成8万户农宅抗震和节能改造。
明年的拟办实事更加注重群众切身感受。例如改善三环内100处公交站台换乘条件、多种方式提高群众收入、建设200公里生态绿道、创建百家健康学校等实事,办成后大家能够直接从中受益。在解决突出问题方面,针对“养老难”问题,北京市决定建设80个养老照顾中心和16个社区服务中心;针对“住房难”问题,计划筹集保障房7万套、竣工10万套;针对“停车难”问题,打算利用人防工程提供1.8万个停车位;针对“看病难”问题,计划开展4000个家庭健康培训,建设60个中医药社区科普团队。
浙江:浙大建设智慧型节能校园
近年来,浙江大学运用信息化手段,着力建设智慧型节能校园,校园能耗大大降低。相比“十一五”末期,学校在学生人数、建筑面积和科研经费均增长的情况下,“十二五”前两年,实现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比下降14%,人均能耗下降11%,人均水耗下降21%,每年节约能耗费约1000余万元。
一是完善组织架构,智慧节能有支撑。成立节约型校园建设技术支撑专家委员会,由相关学科的专家组成,运用信息专业技术为新校区规划建设和老校区的建筑节能管理与改造提供决策与技术保障。二是开发监控系统,智慧节能有新招。集成网络、信息、控制、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开发出“节约型校园建筑节能监控系统”,通过安设于校园的6000余组能耗传感器,每天上传10万余组能耗和用能设备实时数据,运用可视化的能耗图表、定量化的能耗分析手段,全方位、立体化地实现对校园能源、供水、供暖、空调、路灯、可再生能源系统的能耗进行实时监控、集约管理。三是改造现有系统,智慧节能有成效。采用自主研发的能源塔热泵技术改造蒸汽供热系统,大大节约能源。在每个独立的供水区域和大楼安装智能远传水表,并通过互联网将每个用水点的瞬时用水量上传至节水管理平台。
湖南:首创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事故预警软件
12月12日,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主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事故预警软件研究》课题验收评审会。验收委员会认为,本课题研究的系统和开发的软件为国内首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一致同意该课题通过验收。
课题研发单位湖南华顺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张月洪介绍,这款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事故预警软件,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通过实时监控施工现场全过程,有效发挥现行行业规范、标准的作用,对施工可能存在的质量、安全隐患进行识别、预判、警示,并提出建议处理措施,为各方责任主体提供一个即时沟通、同步关注的信息平台,将质量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利用这一软件,可最大限度降低监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影响,最大限度发挥现有规范、标准及案例的作用,从而缩小监管水平的地域差别、监理单位之间的差别,提升整体监管水准。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事故预警软件已在40余个建设工程项目试用成功,并获得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国家知识产权局也已受理其专利申请。
山西:在全国率先开展城乡住房调查
为摸清城乡住房现状和住房保障对象底数,科学制订住房发展规划政策,山西省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全省城乡住房调查工作,在调查基础上研究撰写了《山西省城乡住房调查报告》,并依据调查结果编制了省、市、县3级“十二五”城镇住房建设规划。
为保证工作顺利完成,山西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开展全省城乡住房调查的通知》,召开了全省城乡住房调查电视电话会议,成立了由16个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各市、县人民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县长任组长的调查领导小组。山西省还将城乡住房调查纳入各市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并组织5个督导组对全省11个市119个县(市、区)的调查工作进行督促和指导。此次详细制订了调查方案,设计了18种调查表格,并开发研制了城乡住房调查网络数据录入汇总处理软件。全省共有10.6万名调查人员参加。
山西省充分运用此次调查结果,深入分析住房保障和房地产业发展形势,科学编制了省、市、县3级“十二五”城镇住房建设规划。
陕西:首次立法保护50年以上历史建筑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近日召开《陕西省建筑保护条例》等宣传贯彻电视电话会议,明确从12月1日开始,建成50年以上的重要历史建筑将认定为重点保护建筑,如果该建筑被认定为文物保护单位或不可移动文物,便按照文物保护法律法规执行。
此次陕西省首次以立法形式明确规定,凡建成50年以上具备以下五种条件之一的建筑都是重点保护建筑。譬如,建筑类型、空间、样式、施工工艺和工程技术等具有建筑艺术特色或者科学研究价值的,反映本省历史文化和民俗传统并具有时代特征、地域特色的,在产业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坊、商铺、厂房和仓库等,历史名人故居、旧居,以及其他具有历史、科学、文化、教育、艺术价值的建筑。
根据条例,重点保护建筑根据其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完好程度划分为四类实施分类保护。一类重点保护建筑不得改变建筑的立面、结构体系、平面布局和内部装饰,二类重点保护建筑不得改变建筑的立面、结构体系、基本平面布局和有特色的内部装饰,三类重点保护建筑不得改变建筑的立面和结构体系,四类重点保护建筑不得改变建筑的主要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