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2013-01-26
首台云计算机:17秒就能存储20G高清电影
近日,全球首台云计算机“紫光云计算机”亮相,向世人解开了它的神秘面纱:一体质感黑色的机箱,闪耀着或蓝色或翠绿的指示灯。
单台紫光云计算机(紫云1000)的CPU处理器数量可扩充至65535个,存储空间可扩充至85PB。其吞吐量为1.2GB/秒。紫光云计算机相关技术人员告诉记者,可以做这样一个类比,普通电脑只有一个CPU处理器和一块硬盘,其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极其有限。目前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是国防科大研制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有32000个CPU处理器和48000个协处理器,12.4PB容量的硬盘阵列(相当于12400块1TB硬盘的容量)。而紫光云计算机的CPU可扩充至65535个,存储空间可扩充至85PB,即相当于85000块1TB硬盘的容量。
吞吐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成功地传送数据的数量。1.2GB/秒有多快呢?一部2小时左右的1080P(1920×1080分辨率)全高清电影需要20GB存储空间,紫光云计算机只需17秒的时间就能将整部电影存储下来。
紫光云计算机主要用于政府、企业等行业用户的IT系统,以及智慧城市、物联网、智能交通、智能医疗、食品安全、智能电网等大数据应用领域。目前这些领域主要采用X86服务器,存在一些问题,如每台服务器上只运行一个程序,导致服务器的资源利用率很低。与此同时,其运营成本却日益攀升。
甲骨文13.9亿美元收购营销软件开发商Responsys
据路透社报道,甲骨文12月20日宣布,将以13.9亿美元收购网络营销软件开发商Responsys,充实自主云计算业务。甲骨文将以每股27美元的价格收购Responsys,这一报价相比后者周四的收盘价溢价38%。该交易已经获得Responsys董事会的批准,预计将在明年上半年完成。受此消息推动,Responsys股价周五在纳斯达克交易所上涨7.88美元,报收于27.40美元,涨幅达到40.34%。
甲骨文一直专注于云计算软件,以此抵挡Salesforce.com、Workday等灵巧对手的竞争,后者提供的网络产品价格常常低于甲骨文。Responsys开发的云计算软件能够让企业使用电邮、移动设备和互联网管理他们的营销活动,客户包括LinkedIn、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等。
Responsys这笔交易是甲骨文今年以来第七项收购,也是自今年2月份17亿美元收购网络设备制造商Acme Packet以来最大的一笔收购交易。
IBM收购大文件传输技术公司Aspera 推进大数据战略
IBM12月19日宣布,将收购由私人控股的大文件传输技术公司Aspera。Aspera专注于大型数据文件的快速传输技术研究,收购Aspera后,其将成为IBM推进大数据战略的关键组成部分。IBM表示,未来Aspera的技术将帮助客户轻松实现将数据复制到IBM的云服务中去。IBM预计该交易将在明年第一季度完成,但其未透露双方交易条款。
Aspera的传输技术,能够削减大型数据文件的传输时间。一份容量为24GB的大型数据文件,如传输到地球另一端通常情况下需要的传输时间为26小时,但Aspera的技术仅需30秒。Aspera采用的高速传输技术名为“fasp”,打破了当前制约宽带传输速率的瓶颈。据悉,在Aspera当前的客户当中,同时还包括了一些视频服务商,比如Netf l ix和环球影业等,这些视频服务商都不希望自己的数据在传统的网络上受阻。
跟IBM展开的许多收购一样,其目的是为获得Aspera的大型数据传输技术,并将获得的技术融入到公司的产品销售渠道。Aspera技术的服务对象主要涉及生命科学、媒体公司和游戏领域,这与IBM的服务对象基本一致。
联想移动互联产业基地武汉落成 最高设计产能1亿台
2013年12月19日,联想集团在湖北省武汉市举办落成开业仪式,宣布中国最大的移动互联产业基地——联想移动互联(武汉)产业基地正式落成开业,该基地未来将成为联想移动互联技术和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中心。
据悉,联想移动互联(武汉)产业基地位于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建筑面积20万平米,它是联想移动互联产品的制造中心,覆盖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全系列产品,能够满足全球市场的供应需求。预计2014年,基地的产量将达到3000万台。整个基地的最高设计产能达1亿台,在未来将创造近万个工作机会。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联想移动互联(武汉)产业基地建立了“MIDH武汉实验中心”,搭建出全面的移动互联终端性能检测及可靠性测试平台,并建有EMC电磁兼容实验室、OTA天线实验室、射频一致性实验室等八大类专业实验室。
除了硬件设备之外,联想还在不断加强生态系统方面的创新和投入,软实力在不断升级。据官方资料显示,在联想的乐商店平台上拥有40万个应用,平均每天的下载量超过了2000万,总下载量更是超过了40亿。在活动现场,联想自主研发的一款高清视频通话软件——“友约”在会上演示,支持用户在个人电脑、平板电脑、手机和智能电视等终端设备上无缝实时沟通交流。安装友约后,用户不仅可以和亲人、朋友免费进行高清视频通话,还可以在通话中实时编辑、共享图片。
国内3D打印研究院成立
12月10日,南京3D打印研究院在紫金(江宁)科创特区正式挂牌成立。该研究院是江宁区政府与西安交大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卢秉恒院士共同发起创建的非盈利性机构,专门从事3D打印技术、装备及应用的科研和成果转化。
卢秉恒院士介绍,3D打印技术作为“一项将要改变世界的技术”,目前大部分应用集中在军工领域的开发与模具的制造上。未来5到10年,3D打印技术将在医疗康复领域大规模普及应用,对人的身体健康也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他举例说,很多父母都想给肚子里的胎儿留下照片作为纪念,目前的拍摄水平是模糊的平面影像,利用3D打印技术,可以拍摄到清晰的立体形象。“细胞打印”领域也有广泛应用,比如通过3D打印技术打印出一条可降解的动物腿的骨架,然后在上面培育细胞,细胞成活后,原先的骨架会慢慢降解,越来越成熟的细胞会自己生长出肌肉组织和骨架,最后便形成了一条新的腿。目前这个技术还在实验阶段,但未来很可能会运用到人的器官培植上。3D打印将成为我国医疗、民用等产品开发的主要途径。
曙光称计划三年内在中国完成云计算战略布局
日前,由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和曙光公司联合举办的“曙光一号”高性能计算机诞生20周年纪念活动在京举行。曙光公司宣布,计划三年内在中国完成云计算战略布局。
中国第一台对称式多处理机(SMP)“曙光一号”于20年前问世,它是在国家“863”计划支持下,推动了中国高性能计算机正式产业化发展的第一步。1993年10月,智能中心自主研制出了中国第一台SMP(对称式多处理机)结构计算机——曙光一号计算机,打破了国外IT巨头对中国信息技术的垄断。曙光一号诞生第三天,西方国家便宣布解除10亿次计算机对中国的禁运。
2004年,曙光4000A系统峰值超10.2万亿次,成为中国第一台进入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前十的计算机;2008年,曙光5000A再次入选TOP500榜单前十位,成为亚洲最快的超级计算机;2010年,曙光星云系统峰值每秒3000万亿次,实测峰值达每秒1271万亿次,位列世界第二。目前,“曙光星云”超级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已经相当于20年前“曙光一号”的400多万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