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在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作用
2013-01-26徐月兰何德开
徐月兰,何德开
(1.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江苏 苏州 215104;2.苏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培训指导中心,江苏 苏州215000)
目前,中、初级技能人才主要靠职业院校来培养,一些高等职业院校和技师学院已经培养出具备高级工资格的毕业生,他们是企业技能人才的主要来源,也是优秀高技能人才的预备对象。但是,由于培养与使用在规格和数量上的不协调,许多企业不能将职业院校毕业生安排在相应岗位,甚至还要重新培养,这不仅浪费宝贵的教育资源,也使院校的教学工作非常被动。为此,建立起校企合作的正常机制,使企业能够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的全过程,并对教育效果进行具有权威性的评价,将职业资格认证与教学评价有机地统一起来。
企业在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中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笔者就职业院校该如何培养企业所需的高技能人才做了探讨。
1 帮助职业准备者完成职业生涯设计
职业教育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帮助未曾走上职业岗位的青年学生完成职业生涯设计,根据职业个性特征确定职业方向,最终实现职业理想。目前,一些职业院校以实现毕业生初次就业为重点,只考虑某一企业、某一岗位的特定需要,而忽视职业生涯中的一般需要和长远需要,导致毕业生难以转换职业或者长期从事技术要求低、薪酬待遇低的工作,不能成长为优秀的高技能人才。因此,企业应充分参与其中,着重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实施全面职业指导。职业指导不等同于就业指导,不仅是简单地发布一些需求信息或传授求职技巧,而是以促进从业者终身职业成长为目的的教育活动,是职业教育职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职业指导活动必须作为正式课程列入教学计划,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进行相应的考核,采用专兼结合的方式,聘请企业人员共同实施职业指导课程。
(2)实施全程职业指导。完整的职业指导过程应该包括入学前、学习中和毕业后几个阶段,是一个前后衔接、不断递进的教育过程。入学前主要通过招生咨询使考生根据职业兴趣和职业个性完成职业选择,为以后的职业发展确定正确的方向。学生入学后除学习必要的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外,还可通过定期参观、走访企业及工学结合坚定职业理想,养成高尚的职业道德。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还应了解他们的岗位适应情况和职业成长的进展并进行追踪指导。
(3)实施全员职业指导。职业指导是对从业者职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的综合性教育活动,不仅仅是少数几个专职教师的任务,更不是专门职业指导机构能够包揽的工作,每一位教师包括企业兼职教师都应该在日常的专业教学中渗透职业指导要求,将专业教学内容与职业指导内容科学地融为一体,使职业指导成为一种随处进行、随时进行的常规教育活动。
2 培养从业者必要的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关键能力
德国“双元制”的实践表明,完全依靠“做中学”存在较大的缺陷,不利于从业者的职业成长,特别是在信息化的条件下,许多传统的操作技能被程序所取代,纯粹的操作技能性工作已经越来越少,从业者必须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才能适应技术发展的需要。职业院校采用班级授课制度,教学效率较高,适合于传授通用性的知识和技能,培养跨职业的通用能力。根据我院的经验,为增强培训效果,需要重点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采用工学结合的培训模式。实践证明,如果仅在课堂上课,然后再去工厂实习,教学效果很不理想。最好的方式是选择在工作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工作任务,让学生按照工作过程的需要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同时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习惯,锻炼合作能力、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这样可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工学结合过程中,学生去企业学习,企业起到主导作用,学院可派遣专业教师随行,便于总结经验。学院在课程开发中可采用“三主体模式”,由课程专家、企业专家和教学专家联合开发工学结合课程。课程专家负责制订开发方案,指导开发过程,评价课程质量;企业专家负责职业分析和工作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作为培训内容确定的主要依据;教学专家负责教学分析,按照教学规律将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归类、排序和转化,最后变成可以实施的课程。
(2)建立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由于“双师型”教师培养难度太大,建立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是一种可满足需要的现实选择。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由院校的专任教师和企业的兼职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专任教师侧重于教学组织和理论指导,而兼职教师主要负责实践指导。这种方式既弥补了专任教师数量的不足,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3)建设生产性的校内实训基地。实训基地是实施工学结合课程的必要物质条件。高技能人才培养需要有一定的职业环境,无论是学习职业知识还是学习职业技能,都需要配备足够的实训设备。学院在特定的条件下,引进校外企业投资的生产线,生产满足市场需要的真实产品。这种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实现了培训资源与生产资源的交互利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3 职业资格认证与教学评价有机统一
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转变职业教育理念,主动适应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教育可与职业技能鉴定接轨的第一步是职业院校直接引用经过论证的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比较成熟工种的考试大纲、教材来制定教学计划,先在教学上接轨。校企双方通过合作共同修订、编制职业技能鉴定中还不成熟、不完备工种的考试大纲、教材,做到职业技能鉴定机制与学校教学评价体系有机结合,进而实现全面接轨。
4 开展职业培训理论研究,促进职业培训制度的完善
我国的职业培训还处于探索经验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在培训模式、课程开发、教学方法特别是实训教学组织等方面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索。但是,与德国强大的职业教育研究机构相比较,我国职业培训研究机构力量显得十分薄弱。但是,职业院校在开展培训理论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大量成果,这些都是推动我国培训制度完善的重要力量。
5 结束语
企业在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是工学结合、工学交替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没有一批好的企业做支撑,工学结合课程就难以有效实施。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企业兼职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实施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
[1]陶正娟.工作结合模式下高职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J].广西轻工业,2009(11):174.
[2]金根中.基于实训过程的考核模式研究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9(1):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