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农村就业问题研究
2013-01-26李红霞
陈 华 李红霞
(1.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思政部,广州 510303;2.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经贸学院,广州 510225)
近年来,在大学生就业的规模压力和结构性压力较大、农村建设和发展又急需人才的双重背景下,大学生到农村就业成为受关注的热点,各级政府和高校也早已开始不遗余力地对大学生农村就业进行了探索与尝试,但是一直以来的成效并不尽如人意。有研究显示,即使是农村籍的大学生,毕业后愿意回到县城和乡村就业的也不超过5%[1]。2012年12月,笔者对广州地区2所普通高校的2013届234名大学毕业生进行了有关农村就业的调查,以期通过对调查数据和访谈情况的分析,从大学生的视角对农村就业和农村就业环境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该次调查选择的调查对象的分布情况为:男生76人,占32.5%,女生158人,占67.5%;文科大学生102人,占43.6%,理工科大学生101人,占43.2%,艺术类学科的大学生31人,占13.2%;本科生177人,占75.6%,大专生57人,占24.4%;农村户籍的大学生157人,占67.1%,城镇户籍的77人,占32.9%。
一、大学生农村就业的现状
农村的建设与发展情况最能体现中国的国情。我国30多年前开始的改革开放发端于农村,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新一轮农村发展与改革的启动,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发展农村工作的决定》进一步加快了农村改革的步伐。当前,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思路与措施已然成为新阶段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强劲动力,而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仍在农村。农村的发展与建设关系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关系着我国社会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和成败。农村的发展与建设任务艰巨,难度很大,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全方位的投入与支持,而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人才的支撑,包括农林方面的科技人才以及大量的社会管理人才和文化建设人才的支撑。
我国高等教育自2002年起整体进入大众化阶段,2008年起部分地区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0%,开始由大众化向普及化阶段迈进[2]。在短短的10年之内,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到大众化再到普及化,这种变化所带来的不仅仅是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带来了教育理念的改变、教育功能的扩大、教育模式的多样化,以及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的一系列变化。在这一过程中,社会所面临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恐怕是人们最能够直接感受到的影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2011年已达到660万人,是2001年的6倍;2012年达到680万,2013年达到699万,就业形势相当严峻。同时,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正进入新的阶段,国家层面的经济结构正处于战略调整期,所以大学生就业在规模压力不断增大的同时,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和压力也愈加突出和复杂。
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规模不断扩张的高等教育需要大量的就业岗位。于是,大学生到农村就业成为将这两个方面很好结合的一个看点。各级政府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从2005年开始,中央和一些地方政府先后出台了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帮扶农村的政策和措施;2007年党的十七大以及2008年以来的每年的“两会”都明确提出,要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选聘到村任职的工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人才、积蓄力量。因此,作为一个在理论和应用层面都很有意义的重要课题,大学生农村就业问题受到了高校就业指导人员和相关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有关大学生农村就业问题的研究,除了对鼓励大学毕业生到边远、基层就业的政策进行分析、阐释、提出意见和建议之外,较多的是集中在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上。例如,从政府、市场、政策、学校、专业、学生自身等方面分析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从建立救助机制、完善就业政策、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大学毕业生自身竞争力等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目前,无论是政策实施的实际情况还是相关研究的结论都显示:从总体上看,大学生农村就业的现状和前景并不乐观。虽然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日趋多元化,但是希望到大中城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国企工作而不愿服务于社会基层的仍然占大多数。社会发展的趋势是城市化和工业化,所以大学生农村就业不大可能成为主流。而指责大学生没有社会责任感,批评他们急功近利、好高骛远,对解决大学生不愿到基层就业的问题也并无实际意义。
彻底、有效地解决我国的农村问题是一项长期的社会建设任务,需要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来完成,不能靠短期的运动来解决问题。因此,大学生到农村就业也不能靠运动式的动员,更不能靠临时措施的短期诱导,而是要靠逐步配套的政策和完善的机制从根本上增强农村对人才的吸引力。城市化无疑是一种进步,也是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所以城市对大学生就业的吸引力是不能消解的。但是,可以换一个角度思考,即从解决“为什么农村不能吸引大学生来就业”“什么样的农村才能吸引大学生来就业”等问题入手。这不但有利于解决大学生农村就业问题,也有利于新农村的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二、大学生农村就业的认识误区
我国农村的社群、社情状况非常复杂,既承载着中国千百年来的传统积弊,又聚集了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所积累的诸多矛盾。因此,要对农村有一个清晰、准确的认识非常不易,对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来说尤其困难。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对农村以及农村就业的认识存在误区。
(一)高估自己,眼高手低
缺乏实践、动手能力不强、脱离社会实际是大学生自身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一些大学生既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农村,却眼高手低,觉得自己了不得,到了农村立即就能使农村旧貌换新颜。调查发现,一些大学生刚到农村挂职就提出要发展农村旅游、帮农民发展绿色经济、教农民使用电脑、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等,而不考虑农村和农民的实际情况。所以一旦受挫,大学生受到的打击就会很大。同时,农村的情况很复杂,改革与发展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一方面,地方政府、乡镇企业、基层干部、农民等都应客观地认识与对待大学生农村就业,不应指望来几个大学生就能使许多问题迎刃而解、使农村的积弊药到病除;另一方面,大学生应该知己知彼,明白自己不是“救世主”,认识到自己到农村不一定要扎根,但是工作一定要扎实。此外,国家要健全相应的配套政策,尽量避免大学生靠一股激情、一阵冲动到农村就业。
(二)不恰当的专业意识
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经济尚不发达,就业空间不大,能够提供的专业技术岗位主要是农林养殖和加工、医疗卫生、教育等。同时,不恰当的专业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限制大学生的农村就业。例如,一些专业的大学生过于强调专业对口,而认识不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在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的同时,更需要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素质综合人才,包括社会管理、文化建设等方面的人才,以推动乡村社会的进步。笔者在调查中发现,艺术类大学生的专业意识较强,一些学生认为自己是“学钢琴的,到农村能干什么”,所以“宁肯在城市漂泊也不愿意到农村就业”。
(三)对农村的认识片面、一知半解
调查发现,大学生对同一个农村问题的描述和认识相去甚远。这一方面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十里不同俗”的乡村文化现状,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大学生以偏概全的认识局限。对农村的认识,大学生所谈到的往往只是一己之见,缺乏全面性和客观性。笔者在调查中发现:接受调查的64名大学生中有27.4%认为农村的生态环境很重要,好的生态环境可以吸引大学生来就业。但是,对当前农村的生态环境状况,大学生则持不同的看法,有一半学生认为农村的生态环境差,已经遭到严重破坏;而另一半学生认为农村的空气新鲜、山清水秀、环境良好,并认为这是农村吸引大学生来就业的优势。同样,有的学生认为农村的治安状况不好,农民素质低下,偷盗、抢劫等情况比城市严重;但是,也有的学生认为农村乡风淳朴,邻里和睦,甚至路不拾遗。在调查中,笔者发现这些看似矛盾的对农村的认识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大学生较少接触农村社会,缺乏必要的农村社会实践,对农村不够了解;而另一方面农村的复杂情况远远超出普通大学生的认识与把握能力。
此外,调查发现,对农村的认识,农村生源与城市生源的大学生并无较大的差别。农村生源的大学生到城市读大学之前,几乎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对身边的人情世故并不十分了解,对国家和本地的有关农村政策也不大清楚。而城市生源的大学生更缺乏了解农村的机会,他们所获得的有关农村的信息大多来自于新闻媒体、影视作品和道听途说。
三、大学生农村就业的制度环境
(一)城乡差异对大学生农村就业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认为排在前5位的城乡差异依次是:农村的交通、通讯、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于城市,认同的学生占50.4%;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的整体素质存在一定的差距,认同的学生占35.5%;个人和家庭的收入水平在城乡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认同的学生占32.9%;与城市相比,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更不健全、社会保障水平更低,认同的学生占29.1%;农村的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就业空间和职业发展前景都不如城市,认同的学生占27.4%。
从调查结果看,大学生对城乡差异的认识虽然比较感性,但所反映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是真实存在的。例如,有调查对象在谈到社会保障问题时表示,农民起码还有自己的一份土地作为最后的保障,而到农村去就业的大学生有什么保障呢?再如,在谈及社会治安时,有调查对象认为农村的社会治安不好,即使“打110报警也最多是等警察来收尸”。这虽然有偏激之处,但也反映了农村个别地方的现实问题。此外,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城乡居民家庭收入的差距在3倍以上,2011年是3.13∶1;而农林牧渔业在“十五”“十一五”期间都是平均工资最低的行业,明显低于其他行业[3]。
虽然城乡差异的产生有历史原因,也有政策原因,但是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了人才和财富从农村到城市的单向流动,进而不可避免地加剧了我国城市与乡村的差异。因此,城乡间的巨大差异势必对大学生农村就业产生负面影响。
(二)政策因素对大学生农村就业的影响
1999年,海南省率先启动了大学生“村官”计划。之后,四川、河南等省也相继实施了大学生“村官”计划。2005年,中央出台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要求每年招募高校毕业生到乡镇开展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许多部门和省市为了落实这一精神,纷纷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和配套措施。这些政策措施以及主流舆论的大量赞誉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以及到农村就业的行动选择都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目前我国已有约20万大学生“村官”。调查结果显示,有20.1%的学生认为政府的协助和政策支持是大学生选择到农村就业的最重要条件,其中大部分学生明确表示国家在考公务员、考研、升职等方面给予大学生“村官”的优惠政策有利于激励大学生到农村就业。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在制度不健全、市场不完善、城乡差别巨大的情况下,要求大学生主动选择到农村就业是有悖人才流动规律的。因此,各级政策制定者和落实者都应该认识到,无论是鼓励学生到农村就业还是短期对农村进行帮扶,都应该重视政策的长期性、有效性和衔接性,要避免出台的政策在解决一个问题的同时却引发了更多的问题。例如,当前一些地方的“村官”政策存在执行走样的现象,或者因难以为继而引发矛盾。又如,目前对“村官”大学生和帮扶农村的大学生实行的考研加分、考公务员优惠、提拔优先等政策,其实际和长远的效果是把人才从农村吸引出来,而不是把人才真正吸引到农村去。这说明只有短期吸引大学生到乡村就业的政策是不够,还必须有能长期留住大学生在乡村就业的政策,并且还要有能保证其来去自由、进退自如的保障制度。
四、解决大学生农村就业问题的建议
解决大学生农村就业问题,应遵循短效与长效相结合的原则,使大学生对到农村就业“认得清”“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
(一)加强实践教育和就业指导,使大学生对农村“认得清”
高校除了应在思想观念层次上增强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就业的信心,还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教育和就业指导,使他们在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和满足社会需求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对农林类专业的大学生,高校应加强专业技术方面的实践教育,使学生真正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具有一定的技能特长,到农村以后能够真正运用所学直接参与社会实践和实际操作,直接为“三农”服务。对其他专业的大学生,高校应通过就业指导,使学生在结合社会要求和自身现实的基础上做好职业规划;应通过组织学生接触农村、了解农民,培养他们对农村、农民的感情,使他们能够既满腔热情又理性地投身于新农村建设。
(二)加大政策引导和激励的力度,使大学生“下得去”
针对大学生不愿意到农村、基层就业的现状,中央和各地政府出台了“三支一扶”等相关政策及配套措施,并按照大学生农村就业的年限和具体岗位进行薪金补贴、减免学费,还在考公务员、考研、升职等方面对在农村就业的大学生出台了优惠政策。应当说这些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政策与措施已经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而且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也还会继续发挥作用。
同时,笔者认为,笼统地提“大学生到农村就业”不如明确提倡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回乡就业”。因为回乡就业的目的更明确,且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农村生源的大学生回自己的家乡就业、创业,远比城市生源的大学生去农村就业更有优势,因为他们更容易熟悉和融入农村的环境,也更容易为当地农民和多方人士所接受。但是,目前针对大学生“回乡就业”的政策环境尚不完善,仍需要政府创造一定的就业条件、大学生自身转变观念,以及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4]。
(三)加大支持和扶植的力度,使大学生“干得好”
政策制定者应该认识到,为了激励大学生到农村就业而出台的减免学费以及考公务员、考研、升职优先或加分等优惠政策并非长久之计,因为从长远来看这不但不利于激发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与文明进步。青年大学生对实现自身价值充满憧憬,真正关注的是自身的职业发展空间。目前,虽然还存在诸如社会发展不平衡以及一些职业的发展机会少、空间小等不争的事实,但是价值多元化已经是显见的趋势,当公务员、考研虽有吸引力但也绝非大学毕业生仅有的就业选项。所以,要吸引青年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关键是要靠事业的发展前景,要使农村真正成为大学生展示才华的广阔天地。因此,笔者认为,各级政府应大力扶持扎根乡村的各类企业,使其为大学生的就业创造更多的岗位和物质条件;应对在农村创业的大学生提供资金、技术以及政策方面的支持。同时,政府和社会组织要为大学生农村就业做好配套服务,营造有利于事业发展的良好的小环境。
(四)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使大学生“留得住”
目前,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都需要大量人才,而大学生需要就业岗位和职业发展空间。这就需要各级政府通过制度创新、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等,为广大大学毕业生踊跃到农村就业和创业创造良好的外部坏境以及提供切实的基本保障。因此,笔者认为,应从更为根本的社会管理制度的调整和完善入手,真正消除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例如,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体系,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农村就业人员在收入、医疗、教育、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待遇,改善工作条件,提高生活水平,进而缩小乃至消除城乡差距,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此外,要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大学生在区域间和城乡间的自由流动,真正实现人力资源的市场配置,使大学毕业生在市场竞争中找到就业的最佳位置。
[1]章思.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2:17-18.
[2]王凌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反思与展望[N].科技日报,2008-02-28(7).
[3]马小丽.走共同富裕之路[J].时事报告:大学生版,2013(增刊):136-156.
[4]张付丽.以新农村建设为导向的农村生源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林区教学,2012(12):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