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视觉文化中的“老照片”现象

2013-01-25文丨许

中国传媒科技 2013年6期
关键词:格瓦拉老照片符号学

文丨许 港

浅析视觉文化中的“老照片”现象

文丨许 港

在考察视觉文化和视觉表征的各种思想之后,本文选择从“老照片”这一独特文化现象的流行趋势入手解读其人文审美的意义。通过“老照片”在符号学视野下的新解与其在历史传承、文化意蕴上等不同怀旧话语的分析,使其为当代视觉文化研究灌注新的生机与活力。文章最后,结合摄影师的文化态度表明“老照片”的文化立场,真正使其上升为社会责任与担当。

视觉文化; 老照片; 符号学; 人文美; 历史记忆; 文化态度

视觉是自然赐予人类用来了解世界的直接途径,而眼睛的寻找就成为了人类最不可忽视的行为习惯。当今社会,图像这种视觉文本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用视觉的语言向我们转述世界,成为继语言学之后文化关注的新焦点。正如所说,视觉文化本质上是看与被看的关系,摄影行为通过相同的逻辑关系构成了图像拍摄者、被摄者、观者的权力关系,建构出一种结构性传播符号,使得图像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社会生产力,甚至渗透到政治的、经济的、历史的生活中,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在视觉文化的大观园中,“老照片”这一文化现象的流行着实给其注入了一股新鲜的力量,非常值得在文化研究的范围内进行解读与品位。

1 符号学视野下的“老照片”

图1 《传奇总统肯尼迪》

当今社会物欲横流,大众的文化精神处在一种接近饱和的状态,从而引发了人们对于复古怀旧风尚的向往,房屋建筑、流行时尚、汽车制造、饮食习惯等社会文化都开始重新回归古老自然的方式。在此背景下,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老照片”作为视觉文化的怀旧现象也逐渐开始流行,到如今更是引发了出版界和收藏界的“老照片”热潮,使得我们不得不思考这一现象。美国著名摄影家苏珊·桑塔格说:“所有的照片都会由于年代足够久远而变得有意味和感人”。这种颇具意味的深远性使得“老照片”由普通的非语言符号系统成为了特殊的有影响力的文化符号,我们可以用符号学理论去解读“老照片”的诸种意涵。符号学领军人索绪尔认为符号由能指和所指两个部分组成,能指是符号的形式,表现为声音、文字或图像,而所指则是一种心理概念,是符号所代表的对象,即被联想到的实体化的事物。基于此种理论范式,“老照片”的所指即时间意义的绵远留长性。在罗兰·巴特的观点中,“老照片”就是用历史时间将人的本体与物的本体划分区别。所以,“老照片”表现的是早于现阶段的生存时代,这样就在其特殊环境中严密地保持了“历史”的趋向和分界。巴特的符号学理论建立在索绪尔理论的基础之上,同时又远远超出了索绪尔的模式,他将索绪尔对于书面及口语的符号学扩展到了对视觉文化,即以同样的方式来处理图像。以下图肯尼迪的这幅照片为例,这幅照片拍摄于1961年7月25日,肯尼迪在椭圆形办公室向全国发表讲话。肯尼迪西装革履,打着领带,正襟危坐,这在符号层面就意味着视觉的交流。我们可以看出的不仅是“他”作为公众人物的身份,更意味着“他”想要以什么样的形象展现给观者。在这样的场合下,如此着装就恰到好处的彰显了拍摄瞬间主体人物在此种心情下与之相契合的环境因素。再看图片中作为另一符号的领带,领带的本身的确不具备任何实际功能,但是却能充当一个很重要的能指。无论是领带的结扣方式、还是其选择的花色样式都具有表面之外的深层次内涵。当然,领带只是穿戴的一个符号化例子,我们从这张照片中还可以分析出更多的关系,如肯尼迪的发型,面部表情以及照片背景等等,这些所有的符号由能指和所指联合又构成其他事物的能指,形成了“神话”。“老照片”用最简洁明了的方式向人们诉说了往事,当文字与声音说谎的时候,我们也可以从“老照片”的各种符号中分析出事情的本原,甚至是分析出其中蕴含的被建构的意识形态。

图2《切·格瓦拉之死》

斯图亚特·霍尔认为图像本身没有意义,意义的生产需要的是“老照片”中存在的表征系统,即“老照片”作为一种由若干符号组成的“神话”符号被摄影师编码,再由观者进行解码,在人们建构的框架内去理解“老照片”,图像中所选择的字符、标志或其他东西,都是有意识地象征着别的事物。编码过程就是将多元复杂的意义凝缩为对潜在的观者来说最具观赏价值的主题。“老照片”符号的情景再现就转化为对观者有所触动的语言,诱发他们对当时情况的想象。如图3《切·格瓦拉之死》,由于切·格瓦拉不遗余力地在玻利维亚发起穷人和被压迫者的革命,在1967年,玻利维亚国家军队逮捕并处决了格瓦拉。但在把切·格瓦拉尸体埋进一个秘密坟墓之前,他们聚集在尸体四周,拍了上面这张有目的性的照片。他们想向世界证明格瓦拉已经死了,希望他的政治运动与他一起消亡。可是,照片中的切·格瓦拉此时还睁着眼睛。所以,对于这张照片的理解,人们更愿意解读为他在自己的革命理想还未完成时就牺牲了,死不瞑目的是切·格瓦拉本人,更是崇高伟大的解放事业!这幅“老照片”所要表现的其实已经超出了个体背景本身,切·格瓦拉就是一个编码,他一直被视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英雄和左翼人士的象征。他的遇害被大众解码为拉丁美洲革命运动由此遭受沉重打击陷入深渊,而事实也正是如此。“老照片”的编码—解码强调了它的独特性,即不断地将客观上的独特性转化为观者主体经验的独特性,并在图像与观者之间缔造某种关联,将原来处于旁观者的观者转变为身临其境的当局者,把“静止的语言”变成“动态的语言”,把“被动语言”变成“主动语言”。这就是“老照片”在符号学视野下的新解,不仅使得“老照片”的细节更为细致和确切,显得富有结构性,而且为当代视觉文化研究灌注新的生机与活力。

2 “老照片”的怀旧话语

2.1 老照片之“老”

图3 《文革记忆》

“老照片”的魅力就在于它的“老”,它记录的是过去的“历史视界”,再现的是已经逝去的峥嵘与沧桑。以前的生活不断远去,我们只能把对历史的远眺都寄托在“老照片”的观赏之中。“老照片”取代了传统的叙事方式,提供了建构丰富的、生动的历史或过去的一个通道,人们借助静态的老照片进驻自己祖辈过去生活的遥远年代。“老照片”多为黑白胶片影像,对比如今流行的彩色数码照片,黑白照片本身就带有了历史的遗韵,加上它泛黄了的旧色,在视觉效果上的厚重格调唤起观者的心理认同。自从它被摆在那里就已经开始述说着古老的故事——“它曾经在那里存在过,但很快就被隔开了”。法国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认为人类的记忆形式主要有两种:“历史记忆与自传记忆。历史记忆是通过书写记录或照片的方式存在,自传记忆则是通过对过去亲身参加事件的记忆。”而“老照片”就是一种记忆的重新建构,不同的观者自然有不同的观后解读。如图3拍摄的是我国“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情景,若观者有亲身经历的境遇,便会第一时间启动自传记忆重新回到当时当刻,对图片的感知自然更为具体与真实,甚至超越图片本身联想至时代的记忆;若观者是年轻一辈,那么图像中历史的距离就会被拉开,在阅读老照片的时候就会进入到历史记忆,通过文化知识的不同接受方式想象性地介入到“文化大革命”时期,处于一种看似真切实在空洞的情境之中。人们就这样在阅读“老照片”的过程中将不同的个体文化和记忆形式带入其中,并建构起个体与历史的关系,进而达到与历史的对话和重新构建。“老照片”展现的是不仅是一种历史记录,而且是一种人们对经历当下生活的追根溯源。一方面,如今的观者在相对优越的条件下,用同情的眼光关注过去的稠人广众,现在生活的相对安逸与过去历史的危难之间存在着鲜明的对比;另一方面,观者凝视照片的过程中,已经把自己想象成照片中的某人某事某物,进而实现了静态图像与现实感官的高度融合。

2.2 “老照片”的文化意蕴

现在流行的“老照片”大多反映的是寻常老百姓的普通生活,这在过往的文化记忆里是不常见的。以前的图像披露的都是风云人物和历史事件以此让大众顶礼膜拜,但是对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却是从不关注,对于他们的想法和情感就更是不愿多加记录。可是,从建国初期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从人民公社化运动到文化大革命,从改革开放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历了如此多的变化之后,视觉文化也开始了新的转向,并且突出表现在了“老照片”流行的现象当中。随着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老照片”也在从单调的正史记录转向丰富的多元记录,从单一的国家历史向多元的生活史、家庭史、文化史过渡,能够对过去的文化记忆补录遗漏,还原一个更加“原生态”的历史面貌。在英国社会学家费瑟斯通的观点中,当代消费行为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成为大势所趋,现代主义艺术运动追求消解艺术和生活之间的界限,并将日常生活转化为艺术。所以,反映日常生活的“老照片”开始流行起来,使得过去的日常生活通过影像符号表现出来。人们由此获得更为丰富的感性认识,美学和艺术就这样走向大众成为公共资源,进一步提升了人们的审美情趣。更重要的是,拥有“老照片”的人也会乐于传播,这让他们具备了某种可以影响他人的文化符号,他们以此来寻求身份认同。而普通观众在欣赏了“老照片”之后,便激发出不断追求美好生活的迫切愿景。这样,日常生活本身所传递给我们的压抑也得到了缓解和转移,达到了视觉文化真正该有的文化意蕴,除了图像审美,我们更希望从“老照片”中获得精神审美。

在见证重大的历史事件、历史场景的发生,展现市井平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写照中,“老照片”都蕴涵了许多丰富的文化意义:它们让历史更加真实完整,帮助我们以多元的视角认识历史并且能够发现在当时难以察觉的某些特征,它表征的是世界的文化艺术精神,它符合世界历史文化社会的现实和艺术的审美,是全球文化符号的精神内涵,成为了人类对历史的认知过程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2.3 “老照片”的人文美

黑格尔说:“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车尔尼雪夫斯基:“美就是生活”,马克思说:“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的”。“美”成为了一个包罗万象的审视过程,可以感性,抑或者理性,更甚是人的基本面生活都在美的范围之中,那么“老照片”的艺术美学也正是如此,而包含更为宽泛的内容与意义,人文美便是其一。

人们称摄影为人类的第三只眼睛,伴随着摄影术发明以来的“老照片”大大了拓宽人类的审美领域,引导人类在视觉器官不能直接企及的宏观世界、微观世界和瞬间中进行超时间、超空间、超影像的自由体验。人类自从有了“第三只眼睛”,在地球上不管哪个地方发生的事情,通过“老照片”的记录都能看到真实情景,照相机的镜头可以延伸到任何地方,使我们看到太空与海底、微观与宏观的世界,它成为了人类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试想如果没有了“老照片”的记录,整个世界就会黯然失色。“老照片”又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它以图像传播的,记录的是真实影像,因此最少受到民族、文化、地方、语言等影响,使人们一目了然,“老照片”的信息传播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因此只有基于审美的生活态度,我们才不会把“老照片”带来的感性认识和传播性仅仅当做机械工具性能所包涵着的人情味,体会到独特的人文美感。当摄影实践主体创造性的发掘出其间的丰富意蕴时,会在心灵上得到自由创造的体验而引发审美愉悦。

诚如共识,“老照片”具有记录的功能,因此也就具备了发现美和捕捉美的效用,将“美”以图像的方式记录留存下来。但是,“老照片”所追求的美,不是简单的视觉效果,更不是“漂亮”的代名词,一味的追求美的外在形态必定会造成只求形式美的怪圈。“老照片”的“美”是深层次的,是将拍摄者的作品表达出与其相适应的艺术性的表现效果,使得画面在视觉效果上产生艺术感染力。

图4 《离别之吻》

“老照片”的人文美并不同于欣赏旅游风光的震撼的风情之美和封面女郎所带给观者的直观的性感之美,它带给我们的是在图像之外的心灵感受,引起观看者与图中人在情感上的共鸣。如图4《离别之吻》,摄于1944年的宾夕法尼亚火车站。这幅照片拍摄的是一个美国士兵将要奔赴二战战场,为国家、为信念、为使命而战。他紧紧地拥抱女友,送上离别的深吻,战争残酷的背后则是深深美好的祝福情感。可见,这幅照片就表现了基于图像的真实度、传神度以及立意的深度的美感,让人流连的是主体与对象的默契,一种眼与心的协调。它的视觉静观能够陶冶我们的性情,体现出了相当程度上的人文关怀,使人性得以脱离刻意追求人为视觉效果的符号世界,在视觉上建立人与人之间自然的、深层的情感联系。

3 “老照片”记录者的文化态度

“老照片”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但记录了过去,而且记录了过去记录者的眼光和情感。于是,看‘老照片’不但是在看过去百姓的日常生活,更隐含了另一种潜在的探求,那就是看到当时的摄影家(专业抑或业余的)是如何观看当时的生活的。看过去的人如何看,便使得老照片的欣赏别具文化意味和历史感”。作为“老照片”主体美和客体美的执行者,摄影师把握了画面的所有部分,所以摄影师的文化态度就显得尤为重要,摄影师怎么看,他们的每一次镜头捕捉都是他们怎么看的表现,他们拍摄自己想要传达给人们的情景的同时,也剔除了生活中其他的大部分镜头之外的场景。正如罗兰·巴特所说:“历史是歇斯底里的:它只在人们关注的时候才存在——而为了关注历史,你必须站在历史之外”。所以“老照片”的拍摄就是摄影师的意识形态的表征,体现的是摄影师对当时生活世界的选择,最终指向的是那个时代摄影师的群体性价值取向和人文关怀。所以,我们阅读“老照片”时,不仅是我们与“老照片”的情感交互,更是我们与当时摄影师的精神交谈。

一位真正的摄影家不会将自己的镜头远离人民,还需多承担一份社会责任,不要让“假照片”、“丑照片”、“恶照片”来误导大众的双眼。“老照片”不应仅仅再被看做是对过去世界的反映,它也在创造这个世界。借用弗洛伊德说过的话“除了母体以外,没有别的地方能让我们有把握的说,我们曾经在那里呆过”。我想说的是除了“老照片”以外,没有别的事物让我们有把握地说,我们曾经在那里呆过。一张“老照片”由于有了时间的、人文的印记,“已经不再是一张‘普普通通’的照片了”。

[1] 苏珊·桑塔格(美):《论摄影》,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

[2] 哈布瓦赫(法):《论集体记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3] 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 罗兰·巴特(法):《明室——摄影纵横谈》,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5] 韩丛耀:《图像:一种后符号学的再发现》,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6] 理查德·豪厄尔斯(英):《视觉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北京林业大学 人文学院,北京100101)

猜你喜欢

格瓦拉老照片符号学
匼河“背冰”民俗活动的文化符号学阐释
基于图像符号学的品牌联名设计研究
翻译符号学的三域问题剖析
“把他放心里”:古巴人的切·格瓦拉
重走“格瓦拉之路”
老照片
老照片
老照片
老照片
社会符号学视角下法律翻译对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