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唐寨山森林公园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2013-01-25

自然保护地 2013年3期
关键词:森林公园景点基础设施

逯 登 斌

(国家林业局华东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浙江杭州 310019)

福建唐寨山森林公园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逯 登 斌

(国家林业局华东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浙江杭州 310019)

通过对唐寨山森林公园多年建设管理实践的总结与分析,从资金、基础设施、特色建设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唐寨山森林公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修编森林公园建设规划、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调森林公园特色、以自然景观为主、突出自然野趣、力求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整体协调等对策,实现唐寨山森林公园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唐寨山;森林公园;建设管理;对策

森林公园建设事业,是对森林风景资源进行保护和开发利用的一项重要社会事业,承担着保护自然生态景观多样性和为社会公众提供良好户外游憩场所,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的重要任务,是林业自然保护结构体系的组成部分,是林业向社会提供生态服务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发展森林旅游业的重要基础。城郊森林公园作为森林公园的一种类型,其优美的森林景观,留存旷达突出的自然生态环境,成为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的现代城市的稀缺资源,同时城郊森林公园临近城市历史发展核心,与城市居民生活有着悠久的文化渊源,文化脉络清晰,名胜古迹相对丰富,人文景观集中,是处在城市远郊甚至边远山区的山野型森林公园所不能比拟的。

唐寨山省级森林公园是一个城郊型森林公园,本文对它的建设管理现状进行总结和分析,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今后的发展对策,为全面推进公园的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1 基本情况

唐寨山森林公园位于福建省德化县城关西北侧浔中镇,批建于2002年8月,公园总面积842公顷。该公园累计投资3000多万元,目前基本完成总体规划近期建设任务。总体布局上,该公园可分为“三区”、“六园”、“三林”。“三区”是指南大门景区、博物馆区、西华岩寺景区,“六园”是指百花园、百竹园、百果园、珍稀植物园、亚热带植物园、动物园,“三林”是指桉树林、杨树花灌木林、鸟语林。公园内现有景点37处,其中人文景观18处、生物景观9处、地文景观4处、水文景观4处、天象景观1处。同时,公园内还建有游乐园、度假山庄、森林木屋、观景亭、观景水库等。

园内森林植被保存较好,森林覆盖率达91%,植被以人工林、次生林为主。主要植被类型有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经济林、灌丛、草丛等7种。以马尾松、杉木等为主的常绿针叶林约占公园林分总面积的70%。园内有多种桉树人工林。在西天山东南侧、通天烛山南侧分布有成片的常绿阔叶林或常绿针阔混交林,树种以甜槠、米槠、阿丁枫、樟、楠、木荷等为主,常与杉木、马尾松、毛竹等组成针阔、竹阔混交林。林下灌木以杜鹃属、柃木属、冬青属的种类为主。主要野生药材植物有南沙参、葛根、葛花、土茯苓、七叶一枝花、观音串佛手等。

唐寨山森林公园既是一个集观赏、娱乐、休闲为一体、内涵丰富的城郊型森林公园,又是一个社会公益效益显著的开放式现代城市市政公园,已成为德化县广大市民休闲、健身、避暑纳凉的良好场所,近几年每年入园人数达50万人次以上。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持续投入建设,唐寨山森林公园的基础设施日渐完善,环境逐步优化,景观不断美化。但是,由于公园是一个“开放式”的市政公园,在建设和管理上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2.1 建设资金不足

森林公园建设是一项前期投入大、涉及面广的公益性事业,虽然当地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森林公园的建设,特别是近年来持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森林公园的基础设施建设、森林资源保护和森林景观改造等,森林公园的动植物资源保护和利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可用于森林公园建设的资金相当有限,资金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森林公园发展的瓶颈。目前森林公园包括事业发展、职工工资、林地和田地租金等正常运行经费每年约需132万元,而每年列入县财政预算和相关部门筹集的资金仅约50万元,经费缺口较大。

2.2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受土地(林地)使用权、资金等多方面的限制,森林旅游休闲相配套的水、电、吃、住、行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有的甚至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不能满足数量不断增长的游客们的感受生态、拥抱自然、休闲健身等多种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森林公园的土地(林地)、林木权属绝大部分归当地村集体,它们的使用方式主要是租赁,并没有征用,因此管理用房、停车场、给排水设施等重要基础设施建设搁置,难以开展进行;二是森林公园内的道路交通系统不够完善,导致各景区、景点的连通性不强,影响了旅游景观资源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三是森林公园内的景观亭、防护栏、木栈道、夜景路灯等基础设施老化较严重,园区道路也存在弯多路窄、环库区道路排水沟易堵塞、道路损坏等问题,安全隐患较大,威胁着游客的人身安全;四是森林公园内尚未进行给排水工程建设,园内不通自来水,也缺乏稳定的天然水源,生活用水受到限制,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也致使园内的厕所、景观亭、坐凳等基础设施不能及时清洗,卫生条件不佳。

2.3 森林公园特色不明显

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关键是突出特色,创特色品牌。目前,唐寨山森林公园已经基本形成了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相结合、景点建设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的开发利用格局。但是,旅游业作为一个朝阳产业,正在国内外蓬勃发展,竞争非常激烈。而该森林公园的特色景观资源挖掘力度不够,特色活动和特色旅游产品比较缺乏,在植物景观氛围、主题活动整体宣传和策划上依然有很多不足,没有形成自身特有的品牌,不能最大程度地吸引游客。

3 对策与建议

3.1 修编森林公园建设规划

森林公园的总体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应满足发挥森林公园主体功能的要求,以保护为前提,遵循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而科学合理的森林公园建设发展规划是保护、利用森林动植物资源的基础。针对目前森林公园范围有较大调整的状况,当务之急是聘请专业的、高水平的规划设计单位开展森林公园的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做到规划先行,分期实施,避免盲目开发建设,促进森林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3.2 多渠道筹集资金

拓宽森林公园建设资金渠道,广开财源,多方集资,解决森林公园发展的瓶颈问题,为森林公园建设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一是积极响应国家、省、市有关政策,积极争取财政投资;二是大力发展园林绿化、生物防治、技术咨询服务等辅助产业,提高经济效益,把积累的资金投入到森林公园建设中;三是综合考虑社会集资、银行贷款等多种途径,全方位筹集资金。

3.3 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今后的森林公园建设管理,要妥善解决森林公园的土地(林地)、林木权属等历史遗留问题,不断加大对管理用房、道路、停车场、旅游休憩设施、厕所、给排水设施等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做到基础设施建设与景点建设同步进行,为游人提供一处惬意、舒心、安全的森林生态旅游的良好场所,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增加经济效益,形成良性循环。

3.4 突出特色,整体协调

特色鲜明是森林公园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 是一个森林公园区别于其它公园的本质所在。通过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 使森林资源本身具有的特色充分显现出来。因此,森林公园特色营造要贯穿开发建设的全过程,包括景区景点设置、建筑风格、配套服务设施等各方面,力求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使森林公园更具生命力。新设景点的建设必须以自然景观为主,突出自然野趣,辅以人文景观的必要点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除特殊功能需要外,景区内不宜设置大型人造景点,如必须设置时,应以不破坏自然景观并与整体风格相协调为前提。如针对公园内优势树种以杉木、马尾松等针叶树种为主、森林景观效益和生态效益不高的现实,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对林相进行景观改造,种植秃杉、马褂木、银杏、竹柏、罗汉松、雪松、樟树、红豆杉、枫香等各种珍贵乡土观赏树种,以改善树种结构,使森林景观特色逐渐显现。在百果园附近建设花卉园,移植、引种、培育珍贵乡土花卉苗木,并对每种植物挂牌辅以简要的植物学介绍,策划开展科普活动(如自然知识讲座、动植物标本制作),既提高景观质量,又普及植物科普知识,集游、学、玩于一体,突出了景点特色。

4 结语

森林公园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唐寨山森林公园作为城郊型森林公园和具“开放式”市政公园的公益性质,决定了该森林公园的发展建设应以政府主导为主,林业、国土、旅游、环保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为基础。当前,应以德化县全县范围内开展的“解放思想,先行先试,抢抓机遇,跨越发展”的大讨论活动为契机,转变森林公园经营理念,加大资金投入,尽快完善森林公园的基础设施,加强景区景点建设,不断提高档次和品位,注重森林公园特色的营建和策划宣传,强化管理,促进森林公园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森林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的双赢。

[1] 张涛.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研究[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3.

[2] 刘莉梅.城郊森林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D]. 福建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1.

S759.91献标识码:B

1004-7743(2013)03-0055-03

2013-07-01

猜你喜欢

森林公园景点基础设施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森林公园游记
打卡名校景点——那些必去朝圣的大学景点
龙架山森林公园
矿区旧址森林公园化改造规划设计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英格兰十大怪异景点
游温州森林公园 享自然山水美景
没有景点 只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