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森林资源现状及动态分析和发展对策
2013-01-25姜鸿爱周春国杨均科杨静
姜鸿爱周春国杨均科杨静
(1 江苏省盐城市林业工作站 224002;2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210037;3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林业和蚕桑技术指导站 224002)
盐城市森林资源现状及动态分析和发展对策
姜鸿爱1周春国2杨均科2杨静3
(1 江苏省盐城市林业工作站 224002;2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210037;3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林业和蚕桑技术指导站 224002)
通过对盐城市2007年与1987年森林资源的调查结果对比分析研究,在相关数据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盐城市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一是科学制定林业发展规划,充分挖掘林地资源潜力;二是积极推进林权制度改革,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沿海绿化造林事业的积极性;三是提高森林经营水平,稳步增加森林资源总量;四是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促进林业经济快速有序发展;五是以林业产业化经营为抓手,提高林业经济效益。
森林资源;森林覆盖率;动态分析;盐城市
为了准确掌握盐城市森林资源现状,2007年组织完成新一期全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2007年盐城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大约调查18.6万公顷林地,勾绘12.06万个林地小班,调查四旁树样地7724个,同时对区域内的农田林网、未成林造林地、宜林地等进行全面调查。
1 森林资源现状
1.1 各类土地面积(本节所引用的数据均为2007年全市二类调查数据)
全市土地总面积为149.83万hm2,其中林地面积18.65万hm2,占12.45%;非林地面积131.18万hm2,占87.55%。
林地中,有林地面积13.7万hm2,占73.54%;灌木林地面积 2.23万hm2,占11.95%;未成林造林地面积1.87万hm2,占10.04%;苗圃地面积0.12万hm2,占0.64%;无立木林地面积0.11万hm2,占0.57%;宜林地面积0.59万hm2,占3.19%;辅助生产林地面积0.01万hm2,占0.07%。
有林地面积中: 乔木林面积13.68万hm2,占99.79%;竹林面积0.03万hm2,占0.21%。有林地按林种分:用材林面积9.68万hm2,占70.61%;防护林面积2.47万hm2,占18%;特用林面积0.24万hm2,占1.72%;经济林面积1.33万hm2,占9.67%。
1.2 森林覆盖率与林木绿化率
盐城市森林覆盖率、林木绿化率分别为10.61%、13.90%。
1.3 林木蓄积
全市林木总蓄积1014.87万m3,其中:乔木林蓄积813.02万m3,占80.11%;散生木蓄积0.36万m3,占0.04%; 四旁树蓄积201.49万m3,占19.85%。
1.4 林地权属
林地面积:国有3.05万hm2,占16.37%;集体3.95万hm2,占21.16%;个人11.64万hm2,占62.42%;其它98.70hm2,占0.05%。
1.5 四旁树资源
全市共有四旁树7987.88万株,其中:乔木树5702.20万株,占71.4%;经济树1349.30万株,占16.9%;其他灌木936.38万株,占11.7%。
2 盐城市森林资源的动态分析
2.1 各类林业用地面积变化动态及分析
2.1.1 林业用地面积变化
与1987年相比,全市林业用地面积18.65万hm2,比1987年的10.51万hm2增加了8.14万hm2,增长了77.52%,增长幅度较大。主要原因是:一是近年来,各级政府十分重视生态环境建设,注重林业的培植,特别是自从实施“绿色盐城”战略以来,造林的步伐不断加快,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使部分非林业用地通过工程造林转变成林业用地;二是调查技术标准不同,按照1987年调查标准许多达不到成片林的地块,2007年调查就可以划为成片林小班进行调查统计(1987年二类调查成片林小班划分的最小面积为2000m2,而2007年二类调查将成片林小班划分的最小面积定为667m2);三是调查技术手段的改进,1987年二类调查主要是通过实地调查后在1:10000地形图上勾绘小班,这样难免有遗漏,而此次调查充分利用GPS定点,辅以卫星照片核对,使调查精度有了很大提高;四是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使一些农田转变成苗圃地。
2.1.2 有林地面积增加
全市有林地面积由1987年的4.2万hm2增加到2007年的13.71万hm2,期间净增加9.51万hm2,年均增加4755.39hm2。其中用材林面积增长非常明显,增长量达9.31万hm2,占全市有林地面积增长量(9.51万hm2)的97.86%。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进入新世纪之后,市委、市政府为满足林业的发展和生态建设的需求,强势推进“绿色盐城”建设,大力推进全市植树造林活动;另一方面,新世纪初期,我市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入推进,加之杨树价格行情上扬幅度较大,这些因素充分调动了我市林农的植树造林的积极性。
2.2 各类林木蓄积变化动态分析
全市活立木总蓄积由1987年的266.97万m3增加到2007年的1014.87万m3,20年中净增加747.9万m3,年均增加37.39万m3,其中:乔木林蓄积增加最多,由1987年的69.12万m3增加到2007年的813.2万m3,增长率为1076.27%,年均增长率为53.81%;疏林从1987年的0.96万m3下降为2007年的无疏林地;散生木由1987年的1.04万m3下降为2007年的蓄积0.36万m3,下降率为65.8%,年均下降率为3.29%;四旁树蓄积由1987年的195.86万m3,增长到2007年的201.49万m3,增长率为2.88%,年均增长率为0.14%。二十年来全市林木总蓄积增长了2.8倍,乔木林蓄积增长了10.76倍,而四旁树蓄积只增长2.88%,散生木蓄积下降。其主要原因:一是由于新造林面积大幅增加,加之营造林水平、森林抚育管理措施更趋科学,极大的提高了林分质量,蓄积量也就必然随之增加;二是随着林分的改造,疏林地都被改造成林分;三是由于调查技术标准的变化,1987年调查时的四旁树,大部分在2007年调查时纳入法林调查,因此,四旁树蓄积增量不明显。
2.3 权属结构对比分析
1987年二类调查将林地权属分为国有、集体两类,2007年调查将林地权属分为国有、集体、个人和其他四类。1987年全市林地面积10.51万hm2,其中:国有林地面积5.01万hm2,占47.67%;集体林地面积5.5万hm2,占52.33%。2007年与1987年相比,国有和集体林地面积比例大幅下降,个人使用的林地面积大幅增加,说明林权制度改革、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等一系列促进林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2.4 龄组结构对比分析
1987年和2007年调查结果显示,幼龄林和中龄林占比例较大,特别是中龄林面积从1987年占乔木林面积的47.7%上升到2007年的60.8%;2007年中龄林的蓄积更是上升到76.8%;而近熟林和成熟林比例太小。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地方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造林绿化工作,采取各种措施大力推进植树造林,通过实施绿色通道、村庄绿化、经济林等工程建设,每年新造林面积迅速增加;二是随着前几年杨树木材价格急剧变化,部分群众急于采伐变现,部分尚未达到成熟的林分被提前采伐;三是由于盐城市杨树造林初植密度普遍偏大,加上未能及时进行抚育间伐,致使部分林分未到成熟年龄就急剧衰败,而不得不提前进行采伐。
2.5 四旁树株数变化分析
1987年全市共有四旁树9514.16万株,其中:乔木树8861.38万株,占93.14%;经济树652.78万株,占6.86%。两次调查结果对比,2007年全市四旁树总量较1987年有所下降,而四旁树中经济树种的比例有所上升,其主要原因,一是两次调查技术标准不同,许多按1987年二类调查细则应当作为四旁树调查的树木,按2007年调查要求应按成片林调查;二是大量的农村四旁原有乡土树种被所谓的“更新品种”采伐了;三是农村大搞庭院经济、庭院拓果,使四旁经济树种比例增加。
2.6 森林资源生态状况变化分析
全市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由1987年的44.05m3/hm2,上升到2007年的59.41m3/hm2,说明全市森林生态状况得到了明显提高,这主要得益于造林树种的改良和营林措施的改进,以及科学营林措施的应用和采取集约化经营。
2.7 森林覆盖率动态分析
盐城市森林覆盖率从1987年的2.9%,上升到2007年的10.61%,林木绿化率从1987年的7.9%提高到2007年的13.9%。盐城森林资源呈现逐步增长和良性发展趋势。
3 盐城市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两次调查结果对比显示,盐城市森林资源数量、质量均有了很大提升。但是,盐城是一个平原少林地区,人均有林地面积只有0.0169hm2,人均活立木蓄积1.253立方米,远低于全国人均0.145hm2和10.151立方米的平均水平,这与盐城市蓬勃发展的社会经济和日益突出的生态环境对林业的需求不相适应。从2007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还可以看出,盐城市森林资源质量仍然不高,林种、龄组结构不尽合理,木材采伐量偏大,森林经营水平低下,林地改变用途现象严重,影响了全市森林资源的健康稳定发展。因此,必须采取相应对策,使盐城市森林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3.1 科学制定林业发展规划
制定科学的林业发展规划是推进林业发展的关键措施,要根据全市社会经济发展对林业产业的要求,以及特殊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对生态文明和生态安全的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林业发展规划,做到与盐城经济发展规划相结合,与沿海开发规划相结合,充分挖掘林地资源潜力给林业发展预留足够的空间。通过大力推进绿色盐城建设,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大力开展植树造林运动,加强绿色通道和农田林网建设。通过实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绿色通道工程、村庄绿化工程和经济林建设工程,以工程项目推进林业发展,至2015年,使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达到21%以上,基干林带达标率达到95%以上,高标准农田林网控制率达到85%,湿地恢复率达到70%。
3.2 积极推进林权制度改革
着力推进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必须着重理顺“三个关系”:一是要理顺“权与人”的关系。做到“不栽无主树,不造无主林”,凡是栽下的树木,通过各种不同形式进行林改,使新栽的树木都各有其主。二是要理顺“栽与管”的关系。进一步明晰产权,落实管护责任,实行一栽就管,一管就活,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三是理顺“投入与收益”的关系。要采取公开拍卖、租赁经营、流转股份等形式深化林权改革,改变单一投入的机制,保证林农的合法收益,充分调动全社会关心林业、支持林业、投入林业的积极性。
3.3 提高森林经营水平
增加森林资源总量的途径有两条,一条是植树造林,以林地面积的扩张,拉动森林资源的增加,这是数量增长性模式,另一条是强化森林资源经营,以单位面积林地上林木生长量的提高,带动森林资源的增加,这是质量增长性模式。盐城地处江淮平原东部,黄海之滨,多为基本农田,加之进入新世纪以来大面积持续造林,宜林地资源越来越匮乏,因此,我们必须实现指导思想的转变,即从注重成片造林向深挖四旁和滩涂潜力转变,从注重增加林地面积向森林资源的增量与提质并重转变,从注重经济效益向生态效益优先、兼顾经济效益转变。
森林经营包括森林抚育、林分改造、病虫防治、护林防火和采伐更新等各项生产活动。科学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合理制定营林和护林措施,加大低产林更新改造和过密林抚育间伐力度,逐步减少纯林面积,增加混交林比例。继续做好森林火灾防控,进一步落实各级行政领导负责制,加强火源管理和森林消防队伍建设,增加防火物资的贮备,全面提高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能力。严密防控林业有害生物,加强对美国白蛾等重要外来危险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控工作,同时强化全市林业有害生物测报与防治体系建设。通过森林经营水平的提升,全面提高全市林木生长量和活立木蓄积,实现森林面积和蓄积的“双增长”,实现森林资源质量和经营效益的“双提升”,为盐城实现基本现代化提供生态保障。
3.4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
实行商品林、公益林分类经营管理,是林业建设中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政策。在林木采伐管理方面,我们要适应分类经营和分区域突破战略的要求,对林木采伐管理实行分类指导,逐步做到“管死一块,管严一块,放活一块”。“管死一块”就是对重点国家公益林一定要管死,不允许商业性采伐。“管严一块”就是对一般公益林要严格控制采伐。“放活一块”,就是对商品林应允经营者依法采伐,但不得转变林地用途并要及时更新。
同时,我们要强化林地保护管理,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和湿地保护管理,加强木材市场管理,做好木材运输和木材加工经营管理,严厉打击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提高林政管理队伍的素质和执法水平,充分发挥其在保护森林资源、维护林区治安方面的特殊作用,促进林业经济快速有序发展。
3.5 以林业产业化经营为抓手,提高林业经济效益
林业的发展离不开产业,林业产业的发展能更好地带动森林资源的培育。我们要切实把握市场需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结合平原林业的特点,以市场为导向,加快结构调整,突出兴林富民重点,发展经济林、项目林、致富林、高效林,把林业作为振兴地方经济的“绿色产业”、农民增收的“绿色银行”、地方财政的“绿色金库”。一是要大力发展经济林。改变过去单一品种种植,优化林种、树种、品种结构,重点发展经济林果。二是大力发展高效林业。把林业产业发展列入高效农业的重要内容进行同布置、同考核。三是大力发展林木加工业。随着资源的扩张,逐步形成了“资源吸引投资,投资拉动资源”的良好态势,加大林业加工龙头企业的培育,提升林业发展档次。
S750
B
1004-7743(2013)03-0041-04
2013-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