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忻州畜牧业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的措施

2013-01-25武锋平赵宇琼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3年10期
关键词:忻州市规模化产业化

武锋平 赵宇琼

(1.忻州市牧草饲料工作站,山西忻州 034000;2.山西省生态畜牧产业管理站,山西太原 030002)

忻州市位于山西省北中部,全市国土总面积2.55万km2,东南部的忻定原盆地是粮食主产区;西北部为黄土高原丘陵区和山区,山区、丘陵区占国土总面积的90%,主要分布69.87万hm2集中连片的天然草地。畜牧业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变散户饲养为规模化饲养,变庭院式经营为标准化小区经营,变自由放牧为以草定畜、划区轮牧,对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多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现代畜牧业以布局区域化、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专业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为特征。畜牧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的高低以及占农业总产值比重的大小,已成为衡量现代农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要推进忻州市农业的现代化发展,畜牧业就必须有更好更快的发展速度和质量。目前,忻州市畜牧业产值约占农业总产值的35%~40%(不同年份随着粮食、畜产品价格的波动有所不同),而西方发达国家都在5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70%~80%。加快忻州市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的条件也已基本成熟。

目前,忻州市畜牧业传统成分还比较大,存在着养殖方式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市场竞争力不强,产业化程度低,技术支撑体系不健全,抵御风险能力弱,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必须进一步巩固畜牧业发展基础,转变传统的增长方式,加快建设现代畜牧业,以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消费需求和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要求。

1 调整结构,优化布局

东南部平川地区粮食产量高、农作物秸秆丰富,以发展奶牛业、家禽业、养猪业、牛羊育肥业为主;西北部黄土高原丘陵区和广大山区土壤贫瘠、粮食产量低、土地利用率低、水土流失严重,要加快人工种草和天然草地改良步伐,以草定畜,逐步形成以牛羊为主的适度规模家庭牧场。

坚持产村相融、三产协调。将畜牧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相对接,全面提升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水平。协调好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速度与二、三产业发展水平,为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提供产业支撑,确保农民成为现代畜牧业的发展主体和受益主体。

坚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正确处理发展规模养殖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走标准化为基础、适度规模为主导、种养平衡、农牧互动的循环经济发展道路。养殖小区(场)的布局规模要与土地、水资源对粪污承载消纳能力相平衡,与种植业、林业发展相协调,做到畜禽粪污减量化排放、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

2 推广适度规模养殖,实现差异化发展

规模化经营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核心,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服务、分户经营”的原则,在充分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措施,加大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力度,提高畜牧业规模化水平。立足区域资源实际和市场需求,大力实施以村为单元、以户为基础的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发展模式。

明确发展目标,通过市场主导、政府扶持、项目带动,充分利用京津风沙源治理、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保障等工程在忻州市实施的机会,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家庭适度规模养殖,促进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养殖,提高产业聚集度,实现差异化现代畜牧业发展。

3 发展产业化经营,创新发展机制

产业化经营是畜牧业发展的基本方向,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促进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做到资源合理配置、要素协调调配、产业和谐发展。加大龙头企业建设力度,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创新机制,建立基地,树立品牌,向规模化、产业化、集团化、国际化方向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能力。

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养殖专业合作社+适度规模养殖户”产业化经营模式,以及托养、寄养、订单养殖等发展机制,建立企业与合作组织、养殖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完善畜牧产业链利益连接方式,推动各环节主体相互融合、利益均衡、一体化发展,建立“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合作共赢”的产业发展架构。同时要积极扶持和发展畜牧专业合作组织与行业协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使其成为市场运作主体。

4 加强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保障畜牧业生产安全

以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蓝耳病、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和布病、结核病、狂犬病等人畜共患病为重点,坚持依法防治、科学防治、群防群治。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的方针和强制免疫的政策,以及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政府补助的政策;抓好疫情监测、强制免疫、疫情封堵、疫情报告、疫情处置等关键环节;落实动物防疫责任追究制度,防疫标识和畜禽养殖档案管理制度,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考核制度,切实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保障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

5 完善现代畜牧业的技术支撑体系,保障畜产品的安全

积极推进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种植结构,构建与现代畜牧业发展相适应的饲草饲料生产体系;建立天然草地评估机制和监测体系,以草定畜,划区轮牧,合理利用天然草地资源。

积极推进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普及和推广畜禽良种,合理布局种畜禽场和畜禽改良站、点的建设,提高良种覆盖率。

配合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建设符合现代畜牧业发展要求的动物防疫体系,建立动物疫病监测预警、预防控制、防疫监督、兽药质量与残留监控,以及防疫技术支撑和物资保障等体系,形成上下联动、横向协调、运转高速、保障有力的动物防疫运行机制。

积极推进科技入户,重点推广畜禽品种改良,畜禽饲草饲料营养搭配技术,种草养畜综合配套技术,天然草地综合利用技术,疾病诊断和疫病防治技术,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构建与现代畜牧业发展相适应的畜牧兽医技术支撑体系。

积极推进畜牧业生产投入环节、生产环节、加工环节、运输环节、销售环节的监管,加强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市场检疫,着力构建畜产品安全质量监管体系。

各级政府要积极完善扶持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构建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要求的多元化投入体系和奖补政策,加快忻州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变。

猜你喜欢

忻州市规模化产业化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探索走出规模化效益化地热发展之路
枣规模化控制杂交育种技术体系
持续接力奋斗 推动山西农谷产业化发展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忻州市沙棘育苗技术
忻州市强力推动药茶产业发展
魔芋产业化,打开致富新大门
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县:坐在家里能养鸡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