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心为阳中之太阳”*
2013-01-25李高申郭梅珍
李高申,郭梅珍
(黄河科技学院,郑州 450006)
“心为阳中之太阳”最早见于《内经》,具有深刻的内涵,是中医藏象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就其渊源、生理病理变化、辨证施治、研究进展及对养生的指导作用进行探讨。
1 “心为阳中之太阳”渊源
《内经》关于心为“阳中之太阳”的记载颇多。如《素问·金匮真言论》云:“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灵枢·阴阳系日月》:“心为阳中之太阳,肺为阳中之少阴,肝为阴中之少阳,脾为阴中之至阴,肾为阴中之太阴。”《素问·六节藏象论》:“心者,生之本,神之处也……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阳中之太阳,心也,其原出于大陵,大陵二”。
除此之外,五脏五行论中亦多处论述“阳中之太阳”。如《春秋繁露·天辨在人》曰:“少阳因木而起,助春之生也;太阳因火而起,助夏之养也;少阴因金而起,助秋之成也;太阴因水而起,助冬之藏也。”其中明确指出五行之中木为少阳,火为太阳,金为少阴,水为太阴[1]。
从总体上来说,五脏为阴,六腑为阳,五脏再分阴阳,则心、肝二脏属阳,肺、脾、肾三脏属阴。因五脏有位居于胸腹腔之分,而“背(胸)为阳”,心与肺一阴一阳,同居胸中,处于阳位。心为阳脏,肺为阴脏,故“阳中之阳,心也”,指出中医脏腑与阴阳关系的解剖学属性。可见,“阳中之阳”的前一个“阳”字是指与属阴的腹部相对而言而属于阳的胸部,后一个“阳”字则是指在五脏中属阳的心脏。因心在五脏中,其性为阳又居于阳位,较之性为阳而居于阴位的肝脏,其阳自然为大,故为“阳中之太阳”[2]。
彭光谱[3]认为“心为阳中之太阳”等五脏阴阳属性,除了上述意义以外,主要是在说五脏的气化功能,心通于夏气,其气化功能最强,故而称为“阳中之太阳”。
2 心为“阳中之太阳”生理、病理变化
“心为阳中之太阳”,指明了心主阳气这一事实。人身之阳气源出于先天肾,上至于心而后旺,即所谓“肾为阳气之根,心为阳气之主”。尤在泾认为,“君火凝命于心,为十二官禀命之主。”故凡血脉所及,脏腑百骸皆得君火之温养,故谓“心主一身之火”[4],为一身阳气之所系。明代医家王肯堂亦明确提出:“心是主火之脏,阳乃火也,气也,故凡五脏六腑表里之阳皆心脏主之,以行其变化。”指出心阳对于维持人体生命活动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体现在心功能的各方面[5]。
首先,神与阳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征象,神与生俱来,虽分属五脏但总统于心。《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将“心”比作君主,君主上下内外平衡协调,国家才能兴旺发达。“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阳气温和则心神得养。心阳之化育与温养是神“内主一身,外役群动”的根本与基础。心阳动而中节,气化如常,心神得其化育,主明则下安;若火妄动或火衰动微,则心神因之而动乱昏昧,故主不明则十二官危。
其次,“心生血,肝藏血,脾统血”,心阳之气化,促进先天、后天之精化赤成血。心阳不足,失其运化,则无以成血,而血色淡;心火过盛,煎熬阴血则血色紫暗,可见心阳的气化作用是血液生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同时心阳的推动是心血运行的动力,“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心阳动而中节,故血液流行不止,环周不休;若心火过盛,动而无制,迫血外溢,则发为吐血、衄血等出血性疾病;心阳不宣,鼓动无力,血行涩滞,则积于体内为瘀血,血脉瘀滞不通,不通则痛则见心悸、怔忡、胸痹、心痛、脉结代等病证;火不生土,脾胃受损,痰浊内生,阻塞血脉,使之瘀塞不通,阳微阴弦,则胸痹而痛;君火暴衰,血脉骤闭,发为真心痛者,危在旦夕。
最后,“汗者心之液,故其为病,虽有别因,其原总属于心”。津液注于脉中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阳若蒸化津液于体表则为汗。心阳宣通,温运血脉,有助于津液的输布。心阳不足,不仅行血无力,因其无以蒸化痰饮亦趋于停聚。
可见心为“阳中之太阳”,为生命之枢要,其化神、生血、通脉、蒸津化汗,有着重要的生理病理作用。同时心阳功能的正常发挥有赖于阴血的涵养、心神的调节以及肾水的收敛。即所谓“火为阳,而生血之阴,转赖阴血以养火,故火不炎上”,体现了火与水、阳与阴之阳化阴、阴涵阳的根本关系。
3 心为“阳中之太阳”辨证论治
3.1 方脉
“心为阳中之太阳”在临床上意义重大,对于指导治疗有重要作用。张仲景指出“发汗过多”可损伤心阳,导致“脉欲绝,但欲寐”。各种心脏病的诱发、老年人的阳虚阴盛、误用寒凉药品皆能导致心阳亏虚,从而引发因心阳亏虚所致的心脏本身或全身疾病。仲景对心悸的脉象论述较少,并认为心悸的主脉为结代脉,结为脉来缓而时一止,止无定时;代脉为脉缓时一止,止有定时。二者都是阴脉,主血气不足,当按之无力[6]。
对于心阳亏虚之心悸,表现为心悸喜按,得按则心悸稍缓,时伴发呕吐,体疲无力,精神不振,少气懒言,脉来缓软或结,舌质淡嫩,苔薄白而润等。宜选用辛甘为阳的桂枝甘草汤,大补心胸之阳气,且药力专一,直达病所[7]。
对于胸阳不振、痰瘀痹阻、“阳微阴弦”之胸痹心痛,表现为心痛彻背,胸闷气短,自汗乏力,痰多不利,舌暗红,有瘀斑,苔白腻,脉沉细等。宜选用《金匮要略》栝蒌、薤白之剂宣痹通阳。尚可辅以豁痰、祛瘀之品以治标。
高飞在痰饮水气与心病的关系中,明确指出痰饮水气所以作祟,与心、脾、肾阳气虚衰有关,而上焦心阳虚衰尤为发病之关键。并指出轻者,正不甚虚,邪亦不著,主症为胸中气塞,短气等一派胸阳不畅,气机不利之证,宜茯苓杏仁甘草汤利气化饮;若兼心下痞塞者,可给与橘枳姜汤和胃化饮。若胸阳不振,痰浊壅塞而见喘息咳唾、胸背痛、甚则不得卧而心痛彻背者,则以瓜蒌薤白之剂为主,以通阳散结,豁痰开痹,常用方如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二者若兼心胸阳气较虚,病涉胃脘,或见冲逆之气者,宜用桂枝,其代表方分别为桂枝生姜枳实汤和枳实薤白桂枝汤。若正气不足,尤其心脾之阳气虚衰,兼以水饮者,宜用苓桂剂,代表方是苓桂术甘汤[8]。
赵冠英[9]在临床上根据“心为阳中之太阳”这一理论,使用温阳益气法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初期之汗出肢冷、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心悸胸痛、脉沉细或结代,心源性休克(即中医之脱证),病态窦房结综合症之窦性心动过缓、各种心律失常、心脑肾等供血不足症状、甚至阿-斯综合征和猝死,期前收缩及房颤等,均取得较好的疗效。
另外心为“阳中之太阳”也意味着心主阳气而主人身之表。《素问·刺禁论》记载“心部于表,肾治于里”;《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王洪图[10]早年根据这一理论从心论治皮肤刺痛一症,每每取得佳效。
3.2 针灸
心阳宣发,气血通达,则人时而动,时而卧,反之则身困体倦,嗜卧多寐。多阴少阳,心阳不宣则可发生“嗜睡”、“发作性睡病”,其实质为“阴盛则阳病”。许正等[11]针刺背俞穴“心俞”以振奋心阳,收到很好的疗效。
对于心火不降,肾阴不升,心肾不交之眩晕;心火亢盛,引动相火,扰动精室之梦遗;肾阴亏乏,心火独亢于上之不寐,马仁智等[12]采用大陵穴与太溪穴相配伍,降心火、安心神,同时补肾阴以敛心火,则诸病得愈。
4 现代研究
根据“肾为阳气之根,心为阳气之主”,杨介忠等认为心、肾二脏在阳气中的作用各领风骚。肾有真阳,为一身阳气之根本,肾阳精粹,深藏于下,不能直接温养五脏六腑,必待上行于心,心得肾阳则化蓬勃之君火,乃能发布天下,温养一身,肾阳经心火的变化形式才能发露于外。在此基础上结合“肾主骨生髓”,使用自拟络通阳和补肾方治疗股骨头坏死,结果发现温通心阳、交通心肾可有效防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3]。
现代研究[14]认为,“心为阳中之太阳”与肢体动脉缺血性疾病有一定关系。心阳亏虚则心主血脉的功能下降,“血脉不流而色变”、“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内瘀”。四肢为诸阳之末,心阳虚弱,寒从中生,阳气不能温煦四肢,则手足不温或肢冷畏寒,肢体麻木不仁;心阳不振,无力推动血液运行,或心阳虚弱,寒从中生,寒凝则血泣,使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故肢体疼痛。因而认为肢体动脉缺血性疾病是本虚标实之证,血脉瘀滞是其标,心阳亏虚是其本,治疗上选用黄芪桂枝五物汤以温心阳、益心气、通血络。
5 心为“阳中之太阳”与养生
《素问·六节藏象论》曰:“心者……通于夏气。”《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灵枢·本神》所云:“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夏天为火季,心为火脏,心火应于夏热,火气通心。暑邪乃夏令主气,为阳邪,其性炎热,使人烦躁易怒,可出现高热、面赤、皮肤灼热、失眠、口腔溃疡等心火之症[15]。暑性升散,易耗伤津液,阳气亦随汗出过多而受损,出现口渴喜饮、唇舌干燥、小便短赤、大便干结等不适。暑邪常夹湿邪,故常兼见四肢困倦、胸闷呕恶、不思饮食、大便溏泄而不爽等湿阻的症状。
故调养要清静己心,做到戒怒戒躁,注意调节情绪,放松心情,乐观愉快,做到心态平和则心火不能内生。“汗为心之液”,夏季气温高皮肤毛细血管开放量大,大量血液充于体表,心脑供血相对不足,加之汗出量大,血汗同源,汗大出则伤心之阴阳,汗出则血液黏稠度大,易发心脑血管疾病,故要及时补充水分。另外可用金银花、莲子心等代茶饮以清心火。
6 小结
“心为阳中之太阳”是中医藏象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自《内经》以下,有学者认为这是解剖部位结合五脏阴阳属性分配的结果,也有学者认为是其气化功能的高度概括。笔者认为这两种说法均符合《内经》的最初旨意,故而在文中并列而存。
而心阳之气化功能对于心生理病理过程更具有说服力。本文试分析了心阳病变机体的变化情况,并学习了以此理论为指导的一些治疗方法,如《伤寒论》中对心阳亏虚之心悸的治疗,如针刺“心俞”穴振奋心阳对“发作性睡病”的治疗等。同时还收集了目前关于“心为阳中之太阳”的相关研究,发现心主阳气与股骨头坏死和肢体动脉缺血性疾病有一定关系,从心论治可获一定疗效。
最后,本文结合《内经》中相关摄生理论,探讨了夏季养心的必要性和一些具体的措施,希望对广大养生爱好者能有所裨益。
[1]张效霞.王振国.五脏配五行原理溯源[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20(3):3-6.
[2]张效霞.中医脏腑学说的文献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3:5-6.
[3]彭光谱.读《内经》一得[J].四川中医.1983,1:17-18.
[4]浙江中医研究所等.近代名医学术思想经验选编·陈良夫专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5]张国霞.心为“阳中之太阳”浅析[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92,2:12-14.
[6]尹龙.仲景辨治心悸的学术思想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7,5:15.
[7]刘渡舟.《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剖析(续)[J].中医药研究,1990,2:16-17.
[8]高飞.痰饮水气与心病[J].中国医药学报,2004,1(10):589-591.
[9]赵冠英.温阳益气法在某些心血管疾病中应用的体会[J].人民军医.1983,1:37-39.
[10]王洪图.谈谈皮肤病的证治思路[J].中医杂志.1991,4:55-56.
[11]许正.针刺“心俞”穴治愈发作性睡病两例[J].新中医,1976,4:41.
[12]马仁智,孟云凤.大陵、太溪穴临床配伍应用举隅[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5,14(3):37.
[13]杨介忠.心肾相交理论防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3:4.
[14]罗旭峰,杨磊.从中医学浅析心与早期肢体动脉缺血性疾病的关系[C].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四届学术大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病分会25年会.北京:2011:152-154.
[15]张玉亮,陈华东.浅谈夏季养心[C].中国(江门)国际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江门:2010:328-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