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舌尖上的乌龙

2013-01-24

南方周末 2013-01-24
关键词:安溪铁观音茶业

施南

“秋茶加价,原每斤320元的铁观音已标价每斤1680元”。这个消息在市场出现的同时,位于安溪县城的安溪铁观音集团股份公司正忙于筹措建厂60周年的大庆,并仰首期待着集团冲刺“中国茶叶第一股”的捷报。安溪铁观音一旦跻身A股,不仅意味着可以一次融资1.57亿并获得地方政府1000万元的现金鼓励,更代表国内茶商首次验明正身后走进资本市场,毕竟之前经营大红袍的“武夷星”只是通过借壳“中国矿业”方在港股改头换面亮相。

有上市冲动的并非安溪铁观音一家。仅在安徽一地,主营黄山毛峰的谢裕大茶叶股份公司和主营六安瓜片的一笑堂,也在窥伺茶叶第一股的宝座。即使同是“乌龙阵营”,本埠的大自然茶业和八马茶业公司同样进入了上市辅导递交材料关键期。能否代表半发酵的乌龙茶夺取这把交椅,已成为茶种之间和分类市场中话语权、定价权归属的风向标。

结果却出人意料。2013年1月,安溪铁观音集团董事长林文侨授意属下向中国证监会递交了撤回上市的申请。

其实,在截至1月10日包括备案登记受理在案947家准备过会企业中,安溪铁观音无论从排队等候时间到融资体量,均无过人之处。只不过,安溪铁观音打着的是“国饮”和“中国茶叶第一股”的旗号而已。

基于2012年第三季度上市的149家公司中有三分之一营收出现负增长,且同比平均下滑了33%,而很多公司明显表现出对从新三板分流的抵触,证监会开始大面积抽查财报、重惩造假公司,显然是解决IPO堰塞湖的终极手段。由此,安溪铁观音的主动撤退,自然会引发外界对其粉饰报表的质疑。

仅从数字分析,其关键财务指标随着IPO窗口临近而异常靓丽起来。不过如若按照业内对茶叶企业平均15%至20%的净利率研判,2009年到2011年这三年中,安溪铁观音集团分别交出的19%、15.6%和21%的成绩,却也似乎不离谱。

坊间的另一种揣测是,其高达95%的原材料外购数量很难取信于证监会。安溪铁观音集团高度依赖非自有基地的毛茶供应的事实,直接引发两大风险:一、如何防范农药超标在内的有关环保安全风险。二、作为品牌最大价值体现的“地理标志产品”标识,是否随时面临国家质检总局的摘牌风险。

数据显示,该公司2010年、2011年共销售822.58吨和1017.74吨铁观音茶叶,而这个数字仅占当地铁观音产品总销量的5%和6.2%,即便在当地都显得有限的权重加上茶树三年收成的现实,势必使公司一旦上市为录得业绩上涨而加大对外采购量,一旦个中混入农药超标产品(2012年11月,北京食品安全办就曾查获某款著名茶叶品牌稀土元素超标2倍杀虫剂超标6倍),那么将对其形成致命打击。

而且,仅安溪一地,包括该公司在内共有117家企业同时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甚至据泉州本地媒体报道,有182家当地企业1496个系列产品共享了该专用标志,另有一百余家企业索性直接将“安溪铁观音”直接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根据国家质检总局2005年6月发布的规定,使用此标识企业的原产料须全部来自本地区或极小部分来自外地,同时一旦没有达成相应标准管理生产的要求,政府有权取消标识并公告。

2011年7月末,美国最大茶制品零售商在纽交所挂牌。TEA,作为一个交易代码,从此归了美利坚。而纽交所北京办公室员工曾感叹,这原本是留给作为茶叶母国的中国的企业的。

还好,故事并非到此结束。同在福建同是经营乌龙茶的大自然茶业公司大股东蔡振荣家族以25亿代价,在2013年1月17日反向收购香港一家市值不足4亿港币的华丰集团,从而实现借壳上市。对于那些一心艳羡英国立顿红茶一年30亿美元销售额的中国茶商,倒也是一种启示吧。虽然这仍是穿别人鞋、走自己路的无奈法子。

猜你喜欢

安溪铁观音茶业
缩略词
预防病毒
铁观音
家乡的铁观音
基于经济下滑期茶业公司营销手段研究
八马茶业的IPO之囧
安溪铁观音秋茶飘香
海峡两岸茶博会开幕
陕西省茶业协会选举产生新一届领导
偶尔矜持,偶尔放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