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的中医药防治
2013-01-24张雪娥
刘 飞 张雪娥
云南省祥云县中医院,云南 祥云 672100
中风的中医药防治
刘 飞 张雪娥
云南省祥云县中医院,云南 祥云 672100
中风病为中医风、劳、臌、膈四大难症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及复发率。中医学非常重视中风病的救治,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临床辨治经验。本文总结了现代各位医家对中风的中医药预防与治疗的方法,以供各位临床医生参考。
中风;中医药治疗;预防
中风又名卒中,因本病起病急骤,症见多端,与风性善行数变的特征相似,故以中风名之 本病是以卒然昏什,不省人事,伴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或不经昏补而仅以歪僻为主症的一种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及复发率。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流行病学调查,我国脑血管病发病率及死亡率居世界较高位[1]。据国家卫生部统计,我国脑血管病发病率为217/10万[2],现有脑卒中患者600万左右[3]。
1 中风病名的由来
有关中风的记载,始见于 《内经》。中风病有煎厥、薄厥、大厥、巅厥、昏仆之名。至东汉,张仲景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篇中,较为详细地论述了中风病的病因病机。至此,始有中风专论。元代王履将中风病分为真中风、类中风两大类,认为金元四大家所言之中风为“类中风”,与 《内经》所言之 “真中风”不同,这对中风病的病因病机认识有了很大的变化。明代楼英 《医学纲目》首用 “卒中”之名,认为 “中风”,世俗之称也。中风的一些症状常出现在厥证、痹证、昏迷、痉病等病中,造成概念上的混乱。张山雷指出:“晚近医家所谓真中、类中之界限,实即外风、内风之畛域。然自真中、类中显然分别之后,则类中之病,所在多有;而所谓真中风者,不可复观。”认为中风病是由内因所引起,也就是中风病全部都是类中风病,结束了王履真中风病的存在,得到了许多医家的认同,对中风的认识相对得到了统一。1986年制定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出台,中风病的病名为“中风病”,又名 “卒中”。1992年全国脑病急症会议上又正式统一“中风病”作为病名,在CVD(TCD)编码中与西医一致。
2 病因病机
中风病是一种复杂的病种,病因病机更是复杂多变。在唐宋以前主要以 “外风”学说为主,多以 “内虚邪中”立论。治疗上则采用疏风祛邪,扶助正气的方药。唐宋以后,特别是金元时代,突出以 “内风”立论。其中刘河间认为 “心火暴甚”,李东坦以为 “正气自虚”,朱丹溪主张“湿痰生热”。黄志伟提出[4]肝肾阴虚为其根本;此六者在一定条件下,互相影响,相互作用,导致清窍蒙闭,神明失宣,发为中风。综观历代医家,均从不同角度论治中风,但归纳起来不外虚、火、风、痰、气、瘀六端,且多为本虚标实。
3 预防
中风来病急,病势险。据统计,中风病患者约50%死于发病30天内,25%患者有半身不遂等严重后遗症,25%的患者有轻度残疾,仅有5%患者能够完全恢复。
中风虽然来病急,但在中风发作前,绝大多数患者会有先兆。如能在发现中风先兆前进行防治,可更有效的降低中风的危害。冯华等[5]提出中风病的发生与体质的失衡有着密切的关系,对特异性中风易患体质加以主动干预,调整其偏颇状态,可望降低中风的发病率,更好地预防中风及中风的再发。中风病也有着好发的体质类型。周昭辉等[6]认为瘀血体质与中风病的发生密切相关,通过对瘀血体质特点的研究探讨,掌握瘀血体质发病的规律和倾向性,做好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调整和改善瘀血体质,可以降低中风病的发病率。《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指出:通过经常了解自己的血压、定期体检、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主动地控制各种危险因素,可以达到减少发病机会或推迟发病年龄的目的。
所以在中风的防治过程中,引进中医学 “治未病”的思想十分重要,即寓防于治。中医的辨证论治能针对失衡体质长期进行调整,更能体现治病求本,从根本上防止中风的发生。
4 治疗
4.1 辨病论治 中医治疗疾病的特点即为辩证论治,但针对复杂多变的中风,有的医者提出了辩病与辩证相结合。张慧[7]用泻肝清热凉血开郁汤治疗出血性中风50例,显效11例,有效34例,无效2例,恶化3例,总有效率83.37%。袁永萱等[8]用祛痰开窍法治疗出血性中风伴意识障碍60例,合用安宫牛黄丸及苏合香丸,治愈17例,好转40例,无效3例。李文浩[8]用葛蒲郁会汤治疗出血性中风伴意识障碍120例,属闭证加安宫牛黄丸或苏合香丸;属脱证加大剂量参附龙牡汤合生脉饮;抽搐加全蝎、僵蚕、蜈蚣;便秘甚加芒硝、厚朴、枳壳;痰盛加天竺黄、法半夏,治愈29例,好转8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5%。张介眉[9]用黄芎汤治疗急性脑梗死31例,服药期间不用其它血管扩张药,治愈6例,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3例。由此不难看出,辩病与辩证结合治疗中风十分有效,且对中风病的本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4.2 专方专药
4.2.1 专方 韩定焕[10]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摸索探究治疗中风后遗症282例,治愈203例,有效7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7%,疗效显著。刘刚等[11]用真方白丸子 (白附
子、半夏、天南星、天麻、全蝎、川乌头、枳壳、木香)治疗缺血中风急性期中经络患者,经15天治疗,治疗组的评分差值与对照组的评分差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值<0.05)。
4.2.2 专药治疗 现代研究表明黄芪含有多种皂苷、黄酮、多糖等,有抑制血小板凝集抗血栓形成,能扩张血管、改善循环,还能减轻脑水肿、改善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增强神经细胞耐缺氧能力、促进星形胶质细胞的恢复[12]。除此之外,还有当归、红花、赤芍等活血中药,能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能促进损伤神经元的修复和对抗脑缺血后产生的损害因子,避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4.3 名医的治疗经验
4.3.1 李秀林教授中风治疗经验 李老[13]经多年治疗中风临床经验,提出将 “截法”用于中风病的前期和初期。“截法”是切断、控制疾病发展和变化的一种治疗方法。中风病起病急骤,病情变化多段,宜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尽早运用 “截法”控制中风病的发展和变化。李老研制“脑络平”一方,用于中风先兆的未病先防。中风已发,既病防变,治当育阴潜阳,平肝熄风,化痰通络。
4.3.2 张志钧教授治疗经验 张志钧教授[14]善用虫类药治疗中风。如常用的蜈蚣、全蝎、僵蚕、地龙、蝉蜕等,具有平肝熄风的功效,对于中风,肝阳暴张、风阳升动、冲逆犯脑之病症,具有良好效果。常用的水蛭、土鳖虫、虻虫、蛴螬和精制腹蛇抗栓酶、蚓激酶等均有溶栓散瘀、化瘀生新的功效,对改善脑部血液循环有重要作用。常用的僵蚕、白花蛇、壁虎等。往往能受到化瘀散结的治疗效果。由于痰瘀互结是导致中风发生的重要因素,因而使用平肝熄风、化痰散结的虫类药能取到较好的疗效。
5 展望
综上所述,随着对中风病的深入研究,及临床经验的累积。历代中医学者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中风预防与治疗方法。有结合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的,有专方专药治疗的,有中药结合针灸推拿的,有从血论治的,都取得了不错的疗效。喻嘉言 《寓意草·论杨季蘅风废之证并答门人四问》提出:“治杂合之病,必须用杂合之药”的观点。个人认为,不仅可以用杂合之药,还可以用杂合之法。将辨病辩证与分期治疗相结合,针对患者的病、证和疾病的分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同时将中医的各种治疗方法运用到其中,如:中药的外治法,可以用中药制剂熏、泡患肢;针刺在急性期的治疗,对于急性期的患者,患侧肢体气血虚弱,宜针刺健侧。但总的来说防大于治,作为一名中医生,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让中风病人尽可能恢复健康,更重要的是做好预防工作,在 “治未病”上下功夫。对于中风易感体质人群,做好健康教育的工作,指导其改正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运用中医药调理平衡其体质,防止中风的发生。但中风的预防是一条艰难而漫长道路,需要各位临床医生共同努力。
[1]江杨清.中西医结合内科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710.
[2]程学铭.脑血管疾病[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4.
[3]杨金生.中风病防治研究[M].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1999:1.
[4]黄志伟.脑卒中的中医治疗[J].中医中药,2010,6(17):97-98.
[5]冯华.中医体质学说在中风预防中的应用[J].陕西中医,2011,32(2):201-203.
[6]周昭辉,徐志锐,庄礼兴,等.浅谈瘀血体质与中风病的防治 [J].光明中医,2009,24(5):792-794.
[7]张慧.泻肝化瘀法治疗出血性中风体会[J].江西中医药.1997,28(1):16.
[8]李文浩.葛蒲郁金加减治疗出血性中风伴意识障碍120例[J].中西医结合临床急救,1998,5(8):380-381.
[9]张介眉.黄芎汤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1999,8(1):13-14.
[10]韩定焕.以“补阳还五汤”为主治疗中风282例的临床体会[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8(3):182-183.
[11]刘刚.宋璞等,真方白丸子治疗缺血中风中经络急性风痰入络50例[J].陕西中医,2011,32(6):673-675.
[12]刘香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6,33(9):157.
[13]申明轩.李秀林治疗中风病经验[J].中医杂志,2003,9(44):9,653.
[14]张丽玲,张刚,张丽萍.张志均运用虫类药治疗中风经验 [J].中医杂志,2004,45(2):105.
R255.2
A
1007-8517(2013)12-0124-02
2013.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