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牛“血汗症”防治报告

2013-01-24王雪玫李富育

中兽医学杂志 2013年3期
关键词:血汗通江县郁金

唐 勇,徐 其,王雪玫 ,李富育

(1.四川省通江县广纳镇畜牧兽医站,636718;2.通江县永安镇畜牧兽医站;3.通江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4.通江县畜牧食品局,636700)

位于大巴山南麓的四川省通江县,气候温和,水草丰富,适宜于发展牛羊等草食性牲畜,1996年末统计,全县存栏水牛47986 头,占牛存栏总量的50.7%。1962~1993年的30年间,本县的水牛散发一种急性、持续高热、皮肤毛孔溢血、颌下和颈胸部水肿及全身性败血症病变的疾病,民间兽医通称为“血汗症”。根据本病发生、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与送检病料检验分析,被诊断为“水牛热”(亦称“水牛类恶性卡他热”或“盱眙水牛热”)。笔者采用中药“郁金散”治疗收到较好效果,同时按水牛热防控措施预防本病的发生亦有明显效果,已有20余年未出现本病。现将防控本病的情况报告于下。

1 发病情况及病原诊断

瓦室镇畜牧兽医站最先报告,1962年5月20日 二村一社,一头水母牛发病,经该站兽医治疗无效,于第11 天死亡。1966年6月至9月,永安镇小平溪村一个社有3 头水牛发病死亡。1975年5月至9月,涪阳镇片区有四个乡的17 头水牛发病死亡,之后各地相继报告有本病发生,到1992年底统计,全县有18个乡的477 头水牛死于本病。据调查,本病为水牛特有的疾病,其它家畜如黄牛、绵羊、猪、兔等即使与病水牛长期密切接触,都未见发病。本病发生在夏秋季节,据瓦室镇和涪阳镇片区1975~1980年的统计,8月至9月共发病99 头,占总发病数123 头的84.48%。本病为散发性,发病率不高,毛浴乡长江村四社雷太业一家养12 头水牛只有一头发病。但本病致死率很高,可达100%,凡发现皮肤毛孔溢血的多转归于死亡。本病主要发生在养山羊较多的地区,特别是牛、羊混养和牛羊同圈舍的农家。

据观察,本病的临床特点是体温升高达40℃以上,持续稽留;颌下、颈部、胸前及四肢发生皮下水肿,严重时波及全身;粪便成柿饼状,混有黏液和血液;全身皮肤毛孔溢血,在前臂、胸及背部可见到毛的中部和毛尖上有绿豆大小的血珠往下滚;皮肤毛孔溢血时断时续,一般见到血珠只是半分钟左右,停止数分钟或几小时后又可见到,溢血病程半天到一天时间。同时可见到肩前和股前林巴结明显肿大,常达鹅蛋大小。血液检查可见红细胞、白细胞和血红蛋白均有明显减少,血液稀薄不易凝固。病后期整天站立不卧,有的病牛鼻腔流血不止;呼吸困难,呼出气体有腥味;心跳加快,每分钟达80~120次。最后病牛由于衰竭或窒息而死亡。

笔者先后解剖47 头病牛尸体,其中水母牛26 头。病牛尸僵不全,皮下水肿区呈黄色胶冻样。全身淋巴结肿大,切面上有许多灰白或灰黄色粟粒状坏死灶。腹腔和胸腔有黄红色积液,用碗或小盆盛之,10 分钟后红色物沉淀于底,淡黄色液体与红色沉淀界线分明。肝肿大,质脆易碎,呈土黄色,表面和切面上可见灰黄色粟粒状坏死灶。脾肿大1~2 倍,也可见到灰白色粟粒状坏死灶。肠系膜水肿,肠黏膜弥漫性出血,肠内容物中混有血液。心包积液,心包膜及心内外膜均有出血斑点。肺体积膨大,有不同程度的瘀血、水肿和气肿。

病原诊断,我们采集病料经细菌学检验未发现病原菌,炭疽沉淀反应试验结果为阴性,血孢子虫检查也未发现病原体。1993年5月,将病料送中国兽药监察所检验结果其病原体为水牛类恶性卡他热病毒,从而我们将本县所发生的水牛“血汗症”确诊为水牛热。

2 防治研究及应用效果

我们曾先后试用过多种抗菌药物,都没有取得好的疗效,对症治疗也只能使病程延长,最后仍然死亡。1993年5月以来,我们利用中草药和古方对其防治进行了研究,通过筛选,最终选用了“郁金散”为治疗本病的药方,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郁金散:郁金50g、黄连55g、大黄60g、寒水石100g、白矾55g、甘草30g,混合加工研成粉末,分成三份,用米泔水调服,一日一剂,连服5~7剂。

为防控本病,从1994年起,我们主要采取切断传播环节的措施,严禁水牛与山羊混养,甚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禁止疫区养羊。平时坚持兽医卫生防疫制度,病死牛尸体就地深埋,常年用1%烧碱液消毒圈舍及场地。

1993年以来,我们采用郁金散治疗水牛“血汗症”病牛332 头,治愈297 头,同时采取切断传播环节的措施防控都收到了良好效果,近20年来,我县尚未发现有本病发生,保证了养牛业发展。历史疫区瓦室镇退休兽医闫登元所在的四村,1993年6月~9月有6 头水牛发生“血汗症”,采用“郁金散”治疗病牛,结果全部治愈,在此基础上动员全村乃至全镇农户不养山羊,从而杜绝了本病发生。新建乡畜牧兽医站兽医向甫贤分管的爱国村二社、前进村四社,1994年4月~8月有11 头水牛发病,不仅用“郁金散”治好了所有病牛,而且配合乡广播站拟定了包括有“严禁水牛与山羊混养”内容的10 条防疫措施,利用黑板报、广播和乡、村各种会议广泛宣传,也收到了满意效果。

3 分析、讨论和建议

3.1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观察、尸体剖检、病原诊断,确认我县从1962年至1993年发现的水牛“血汗症”为水牛特有的一种传染病,即教科书上所指的“水牛热”,亦称“水牛类恶性卡他热”或“盱眙水牛热”。采用中兽医古方“郁金散”治疗和切断传播环节的措施防控本病有良好效果,可以推广应用。

3.2 “郁金散”原出《元亨疗马牛驼经全集》。在应用中,方药组成相同,药量为常用量。方中郁金行血理气,凉血散瘀,入心及包络,兼入肺经,散心热,解肝郁,为主药。黄连入心泻火,镇肝凉血,燥湿开郁,解渴除烦,消心瘀,治热毒血痢;大黄泻血分实热,下有形积滞,二药助郁金增效,为辅药。寒水石辛咸大寒,泻热,治时气热盛、口渴水肿;白矾酸咸而寒,性涩而收,燥湿除涎,化痰堕浊,止血定痛,通大小便,除骨髓痼热,二药能攻能守,以达蚀恶肉生好肉之目的,为佐药。米泔水味甘性凉,清热止烦渴,凉血利小便,作为引药而与甘草同用,有补有泻,能表能里,可升可降,调和诸药,使之不争,为使药。

3.3 本病的潜伏期长,目前尚无特异性诊断与免疫方法,亦未见报道有效的治疗药物,其主要防控措施在于切断传播环节,即牛羊隔离。为此,笔者建议,非疫区要坚持自繁自养,绝对不从本病流行区引进山羊。疫区的牛羊必须分开饲养、分群管理,做到人员、用具、棚舍、牧地完全分开;山羊只准在当地宰杀,不得向外地出售活山羊,必要时在相当长时间内禁止养羊,解禁后再从非疫区购进山羊。平时坚持卫生防疫制度,做好卫生防疫工作。

[1]中国农科院中兽医研究所重编校正《元亨疗马牛驼经全集》,农业出版社,1963年1月第1 版.

[2]陈溥言主编《兽医传染病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8月第5 版.

[3]陈可毅主编《实用水牛疾病学》,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5月第1 版.

[4]清·吴仪洛撰《本草从新》,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3年12月第1 版.

[5]吴培主编《兽医中药学》,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87年4月第1 版.

猜你喜欢

血汗通江县郁金
农民
多基原郁金的性状、显微及气味差异性研究
颂屈原
“一指禅”爸爸
川郁金入药道地史考证*
4种不同药材来源郁金饮片醋炙前后的HPLC特征图谱分析及水煎出物含量比较Δ
通江县国有林场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考
浅析通江县退耕还林现状及对策
浅析通江县退耕还林现状及其对策
海纳百川聚群贤 强化支撑促发展
——通江县多措并举推进优秀年轻干部递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