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夏中蜂囊状幼虫病调查及防控措施

2013-01-24苏萍王彪

中国蜂业 2013年9期
关键词:西吉县蜂场中蜂

苏萍 王彪

(宁夏固原市养蜂试验站,756000)

宁夏中蜂囊状幼虫病调查及防控措施

苏萍 王彪

(宁夏固原市养蜂试验站,756000)

自20世纪70年代,宁夏发生中蜂囊状幼虫病以来,中囊病的危害一直是影响和制约着宁夏中蜂生存和发展。2013年6月下旬,有蜂农反映西吉县局部发生较为严重的中蜂囊状幼虫病。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固原综合试验站接到蜂农反映后,立即组织单位团队成员,奔赴西吉县及宁夏中蜂集中分布区域的固原市各区县及中卫市海原县,深入中蜂集中分布区域的各乡镇蜂场进行调查并开展技术防控指导服务工作。同时在深入走访蜂农的基础上结合翻阅资料,对宁夏历史上中蜂囊状幼虫病的发生、流行及危害等情况进行了较详细的调查与分析,并结合当地发病实际情况提出防控措施。

一、宁夏中蜂囊状幼虫病流行及危害情况

未引进西方蜜蜂以前,宁夏中蜂基本上没有发生过什么蜜蜂病害,仅有巢虫和胡蜂等敌害的骚扰或危害,但对蜂群的生存和发展一般不会造成大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初,大力引进和发展西方蜜蜂之后,不仅引起蜂种之间的竞争,造成中蜂分布区域和饲养数量的大大减少,而且还给周边的中蜂带来了许多病害,尤其是囊状幼虫病的危害十分严重,甚至给中蜂带来了灭顶之灾。

1975年宁夏中蜂未发生中蜂囊状幼虫病以前,宁南山区各县区几乎各乡镇各村庄,到处可见农家传统饲养的中华蜜蜂,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饲养,六盘山一带野生中蜂分布数量稠密,全区境内中蜂数量(包括野生中蜂)大约在5万群左右。1975~1976年,宁夏首次发生中蜂囊状幼虫病,到1977年后半年疫情过后,全区中蜂仅剩3000群。

1982以后,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不断深入,当地农民饲养的中蜂也和其他农业经济形势一样出现了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到了1985年,全区中蜂饲养量已接近2万群。可是好景不长,当年隆德县上梁、凤岭、沙塘、温堡、丰台、陈靳等乡镇,西吉县城郊、兴坪、平峰、新营、马莲等乡镇,彭阳县新集、孟原、草庙、交岔、古城等乡镇,泾源县黄花、新民、白面等乡镇,原州区张易、官厅、寨科、什子、大湾等乡镇,海原县李俊、镇旗、红羊、关桥、李旺等乡镇均不同程度爆发了中蜂囊状幼虫病,危害程度虽然没有上世纪70年代初发生时那样的迅猛,但是发病蜂群损失仍然高达60%左右。

1992年西吉县吉强、偏城、将台、马莲、兴坪等乡镇、彭阳县孟原、草庙、刘塬、交岔等乡镇,海原县关桥、贾倘、李俊、镇旗等乡镇部分蜂场不同程度发生中蜂囊状幼虫病,有的蜂场中囊病危害较严重,如西吉县吉强镇杨坊村任连鑫家饲养25群中蜂,发病后到年底仅剩8群。

进入本世纪以后,随着宁南山区“种草种树,封山禁牧”、“大六盘生态经济圈”等建设项目的实施,促进了当地生态和中蜂的和谐发展。根据固原市养蜂试验站承担宁夏中蜂种质资源调查统计数据,截止2005年底,全区中蜂饲养量达3.2万群。但2005~2006年隆德县上梁、温堡、凤岭、陈靳、观庄、大庄等乡镇,西吉县火石寨、偏城、兴坪、田坪、苏堡、红耀等乡镇,彭阳县的古城、交岔、新集、孟原等乡镇,泾源县的黄花、白面、大湾、六盘山等乡镇,原州区的清水、官厅、寨科、张易等乡镇部分蜂场又不同程度发生中蜂囊状幼虫病。大部分蜂场蜂群发病较重,发病蜂群损失率达50%以上,有的蜂场蜂群损失率超过80%,如西吉县火石寨乡沙岗村有16户蜂农活框饲养中蜂300余群,2006年春季仅发现有2户蜂农个别蜂群发生中蜂囊状幼虫病,到年底全村中蜂仅剩6群。

2010年以来,宁夏中蜂集中分布区域的固原市各区县的个别蜂场断断续续不同程度发生中蜂囊状幼虫病,但危害不太严重,有的发病蜂群经过一段时间后自愈。

2013年由于早春气温忽高忽低,春夏之交以后又一直受低温寒流及多雨的影响,当地中蜂分蜂期全部向后推迟,本来5月中下旬至6月中旬就应分蜂的蜂群到6月底也没有出现分蜂,同时西吉县吉强、红耀、平峰、偏城、火石寨等乡镇,隆德县沙塘、神林、联财、桃园、张程等乡镇,原州区头营镇、中河、彭堡、寨科等乡镇农户饲养的中蜂部分出现中蜂囊状幼虫病。最严重的隆德县沙塘镇黄明忠蜂场,今年早春饲养中蜂42群,由于患中蜂囊状幼虫病,截止6月底已死亡25群,剩余的17群基本都发病,大部分蜂群内没有封盖子脾。

二、中蜂囊状幼虫病症状及发病规律

中蜂囊状幼虫病主要感染2~3日龄小幼虫,引起大幼虫或前蛹死亡,具传染性。其典型症状是蜂群发病初期,蜂巢内卵、幼虫和封盖子呈现排列不规则的“插花子脾”。当病害严重时,患病的大幼虫或蛹死亡,房盖下陷并有小洞或被工蜂咬开,死亡幼虫头部上翘,呈尖头状,体表失去光泽,内含液体,头部积聚透明的小液滴,用镊子夹住头部将其拉出,则呈囊袋状,故称“囊状幼虫病”。死亡幼虫由乳白色逐渐变成褐色,最后成黑褐色的鳞片,头尾部略上翘,形如龙船状,病尸无黏性,无臭味,易清除。该病症状往往有两种表现型,一是急性型,蜂群内大幼虫大面积死亡,成蜂不安,体色发黑,采集减少,极易飞逃。二是慢性型,蜂群采集基本正常,但大部分幼虫发育不良,在巢门口可见有工蜂拖出白色幼虫。成年蜂感染中蜂囊状幼虫病毒后,消化道中有大量病毒粒子,损伤中肠细胞,使其寿命缩短,但外表不表现症状[1]。

中蜂囊状幼虫病的发生往往与当地气候、蜜源和蜂巢内饲料及群势状况有关。一般当气温忽高忽低,变化幅度大,经常有寒流侵袭时,易感染中蜂囊状幼虫病,同时中蜂囊状幼虫病往往多发生在西方蜜蜂转地放蜂的区域,染病严重的多发生在活框饲养的蜂场及缺少饲料的弱群。另外,中蜂囊状幼虫病往往与欧洲幼虫腐臭病同时发生,或者先发生欧洲幼虫腐臭病后,又同时发生中蜂囊状幼虫病,尤其是爆发期。蜂群之间的盗蜂、迷巢蜂和人为的调换巢脾使病毒在各蜂群之间进行交叉传播。

三、中蜂囊状幼虫病防控措施

中蜂囊状幼虫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目前还没有研制出特效的治疗药物和防控措施,只能采取加强饲养管理、选育抗病蜂种及结合药物综合治疗的防控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

平时要关注蜜蜂福利,保持蜂脾相称,及时补充饲喂,确保蜂巢内有充足的饲料,注意蜂群保温。尤其遇到气候反复无常,气温忽高忽低,经常有低温寒流侵袭和持续多雨的年份,更要注意加强饲养管理,饲养强群,密集群势,确保饲料充足,提高蜜蜂抵抗疫病的能力。对患病蜂群最好采取隔离治疗的方法,如蜂场内仅发现有1~2群患病蜂群,可采取焚烧掩埋等措施,以防继续扩散感染其他蜂群。如蜂场内患病蜂群较多,又无法迁移隔离治疗,对患病较轻的蜂群,可采取断子、换箱、换脾、换王等措施。把患病蜂群的所有巢脾撤出销毁,换上消过毒的优质巢脾或巢础,用间接的方法介入无病群的优质成熟王台或处女王,同时给蜂群饲喂治疗囊状幼虫病的药物,待新蜂王交配成功产卵,第一批子脾正常封盖后,说明蜂群已恢复正常。对发病严重的蜂群要将患病蜂群整箱烧毁,防止囊状幼虫病毒大面积扩散,造成更大的损失。

2.选育抗病蜂种

疫病流行时,选择无病强群做父、母群,培育雄蜂和蜂王,用优质新蜂王替换患病蜂群的蜂王。选育中要及时割除患病蜂群的雄蜂子脾,并杀死患病蜂群内的雄蜂。经过反复几代的筛选,便可提高蜂群的抗病能力。

3.药物防治

中蜂囊状幼虫病要根据发病规律进行及时防控。在每年多发的春、秋季节及气候反常的年份,除饲养强群,密集群势,保持巢内有充足的饲料外,对蜂群饲喂或奖励饲喂时,可加入半枝莲或华千金藤(又叫海南金不换,牛舌头蒿)根煎药榨汁,配成50%的浓糖浆后,灌脾饲喂或用饲喂器饲喂,饲喂量以当天吃完为度,连续多次。用量为4群蜜蜂同一个人的用量。如果天气好在傍晚饲喂,天气不好可在下午饲喂,隔2天1次,连续饲喂3~4次。全场蜂群都要饲喂,弱群先饲喂糖浆1天后,再饲喂药物糖浆。

对已发病蜂群的治疗可在上述配方中加入病毒灵500毫克或专治中蜂囊状幼虫病的囊立克5克进行饲喂治疗。有蜂农用治疗结核病的利福平配制成糖浆饲喂蜂群也表现出很好的治疗效果,用量也是一个人的剂量饲喂4群蜜蜂。在治疗中为了同时治疗欧洲幼虫腐臭病,应加一些药物以抑制细菌,但不能用抗生素污染蜂产品。要求喂药至第一批子脾正常封盖后,每周再饲喂1次,到第二批子脾正常封盖即可停止喂药[2]。

[1]张中印等.中蜂饲养手册 (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3.

[2]张大利.中华蜜蜂饲养技术百问百答(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1.

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经费(CARS-45-SYZ-20)

猜你喜欢

西吉县蜂场中蜂
山西吉县:建设基层动物防疫队伍
邢台县蜂群南繁培育工作启动
污水源是春季爬蜂的元凶
《山顶上的足球场》
春季蜜源失收 转地放蜂步履艰难
中蜂保护与发展
中华蜜蜂
我国中华蜜蜂遗传资源现状
有计划安排蜂场确保稳产稳收
遂昌县中蜂产业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