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间结算标准欲改是权衡还是公平竞争?

2013-01-23作者陈亮

通信世界 2013年27期
关键词:资费中国联通中国电信

作者 | 陈亮

本刊记者 | 邬雪艳

工信部计划在近期调整执行多年的三大电信运营商之间的语音类业务网间互联互通结算规则的消息一出,三大运营商的股价出现大幅波动。为何一个结算规则的改变会引起如此大的市场反应?这之中又纠结了多少利益的博弈?

网间结算调整搅动一池春水

作者 | 陈亮

最近有未经证实的消息称:工信部计划在近期调整执行多年的三大通信运营商之间的语音类业务网间互联互通结算规则,届时将在中国移动这个市场领导者阵营和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这个市场挑战者阵营之间实施不对称结算,也即是中国移动向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过网话务维持原有结算标准不变,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向中国移动的过网话务的结算标准下调一半,同时向中国移动发放固定宽带运营的牌照,意味着中国移动今后无需再行通过中国铁通的招牌“借牌经营”。

1、网间结算办法应当调整

近十年来,中国电信行业历经了CDMA2000进入中国市场、电信运营商拆分与重组、3G牌照发放等重大事件,也在用户规模、业务种类、收入利润、技术革新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三大通信运营商之间的竞争合作也是影响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始终贯穿其中的就是三大电信运营商之间的互联互通管理办法和结算规则。从目前的市场发展情况来看,电信运营商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通信业务资费不断下调,过去的互联互通管理办法实际上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市场形势。

首先,结算单价过高使得电信运营商在制定营销政策的时候难免捉襟见肘。目前语音话务的网间结算标准为0.06元/分钟,实际上电信运营商目前执行的部分特殊优惠政策折算后的价格已经接近,甚至低于该标准,如果再加上其他的成本因素考虑,则有可能出现亏损的可能性。因此,网间互联互通结算标准过高实际上降低了通信运营商的竞争灵活性。

其次,用户市场规模的不对称使得市场挑战者经营难度加大。从当前三大电信运营商的用户市场占有率情况来看,中国移动的市场份额明显优于两家竞争对手。如果仅考虑用户的一般通信行为的话,中国移动的用户规模优势将直接反映在网间互联互通话务上,对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这两家挑战者来说更为不利。

因此,适当的调整电信运营商之间的互联互通资费标准以符合市场发展的要求,对整个市场今后长足健康发展是有利的。尽管对于三大电信运营商之间的均衡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依然不足以从根本上改变当前的竞争格局。

2、培养“造血功能”胜于“劫富济贫”

由于目前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利润基数较低,如果调整互联互通网间结算标准的话,对这两者的利润提振作用明显。上述消息的放出,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不对称管制”这个备受关注的词汇,通过政策杠杆的作用来平衡参与竞争的电信运营商之间的态势,在国际通信市场上也是常用的手段。

但是,通过政策来平衡竞争力量对比不能简单地采用“劫富济贫”的方式来实现,结算政策的利好只是缓解了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财务健康度压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这两者的可支配成本空间,实际上并不等于这两者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近年来国内通信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日益加剧,加上不合理的考核绩效指标设置使得电信运营商之间的恶性竞争现象层出不穷。在3G网络覆盖和智能终端日益成熟的推动作用下,电信运营商还要面临各种新型竞争对手对传统业务的分流。“内忧外患”的交替作用下,电信运营商传统业务的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前景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削弱,如果将利好政策充分运用在提升自身网络建设、业务创新和业务运营水平上,将优势条件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强化“造血功能”以更合理科学的方式来做大蛋糕并赢取市场竞争,方符合政策推行的初衷。但如果将利好政策作为今后非理性竞争的筹码,依然简单粗暴地将之作为短视性市场行为的“护身符”,那么不但没能够借此机会开拓市场新局面,反而在政策利好挥霍殆尽之后,使得电信运营商陷入传统业务盈利能力进一步削弱、可支配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减的更为被动的态势之中。

3、政策法规调整应顺应形势

由于近年来竞争形势纷繁复杂,通信行业政策法规的滞后性和不合理性的问题开始逐渐显现出来。业界对加强行业监管力度、提倡和保护合理竞争、及时修订各项法规流程的呼声日益高涨。此外,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势头日益迅猛,通信行业所面临的挑战和竞争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业务范围。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而政策法规能否及时跟进成了业界关注的焦点。以互联网业务的网间结算为例,由于电信运营商之间的发展差异使得三大电信运营商之间的结算依然存在明显的不对称现象,这种现象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业务在整体业务占比中不断扩大而加剧,实际上也为今后的新兴市场竞争埋下不确定的因素。

综上所述,通信行业的发展对电信运营商的竞争智慧要求越来越高,对行业监管者的管理智慧要求也是如此。如何深入把握行业运营规律、加快政策法规修订和调整的步伐以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做到不该管的少管或不管、该管的要“该出手时就出手”,才能真正实现以政策法规为杠杆,保障和调节市场健康运作。

网间结算新政不会改变行业总体竞争态势

本刊记者 | 邬雪艳

日前,有消息称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在酝酿电信运营商网间结算新政,对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的移动话音业务的网间结算资费进行调整,未来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向中国移动支付的移动话音业务结算费率将减半,由原来的0.06元/分钟降为0.03元/分钟,而中国移动向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支付的费率则保持0.06元/分钟不变。

从新政内容本身来看,传递出来的信息是监管部门对中国移动采取典型的非对称管制策略,即借助通过降低弱势移动运营商即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移动话音业务的网间结算费率以减缓其网间结算成本压力,同时带来的是作为强势运营商的中国移动的网间结算净流入收入的减少,试图通过“除强扶弱”以改善基础电信市场上中国移动“一家独大”的态势。

然而,就目前的行业市场发展情况来看,网间结算新政将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加剧本已非常成熟的语音业务的竞争热度,却难以改变行业市场的竞争态势。

首先,新政对中国移动的网间结算收入的影响规模不足以冲击公司总体发展趋势。

尽管网间结算新政对中国移动采取了看似极不公平的非对称费率标准,且这种费率的降低也将可能使得中国移动通过网间结算获得收入减半,但从中国移动目前的业务发展模式来看,网间结算收入规模在总体收入规模中占比非常小。此外,就中国移动目前的收入结构来看,语音业务对中国移动的业绩增长的贡献度已经非常小,2012年中国移动语音业务收入增速只有1.1%左右。由于影响的收入规模有限、占比较低,且对公司总营收和总利润的增长贡献度都较低,因此这种变化较难改变中国移动的总体发展趋势。

另外,如果网间结算费率的降低,中国移动也必将会针对性地调整市场策略,通过资费杠杆和套餐模式,利用大网优势将更多的用户话务量留在网内,从而形成与联通和电信的更多的网间移动话务量逆差,以话务量总量的提升来冲抵单价标准降低带来的影响,降低网间结算净流入收入的损失。

其次,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获得的非对称结算费率优势并不一定会转化为利润。

从目前的市场竞争模式来看,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在与中国移动的竞争过程中,资费仍然是重要的手段,但基于对网间结算成本考虑,由于小网的网络价值限制,他们往往很难凸显网内网外的差异化定价,且监管政策也不允许这种歧视性定价,因此,他们在设计相应产品时也必然会有一定的底线。在相当数量的三线、四线城市,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本地移动语音业务的单价早已突破了网间结算业务的费率,低于了0.06元/分钟,如中国电信曾在辽宁等北方地区推出过“5分卡”和“3分卡”,及每分钟话音单价只有0.05元甚至0.03元,显然如果用户呼叫异网号码,所产生的成本将远大于运营商的收入。

因此,随着新政的实施,网间结算成本降低,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虽然将获得更多的定价自由空间,但他们更大的可能是利用这种价格空间形成与中国移动的差异化资费优势,从而抢夺新增客户市场份额,而保持现状不变去将节省下来的成本直接转变为利润的可能性较低。

总之,网间结算新政虽难以改变市场格局,却很可能进一步加剧本已白热化的移动话音业务的竞争形势。

随着3G的普及和4G的商用启动,运营商的增长动力和经营重心将越来越多地转移到数据流量经营,对语音业务的经营将可能逐步趋向粗放。

以国际运营商竞争态势为例,在数据流量的收入利润贡献日益重要的情况下,部分运营商开始考虑用无限语音包或者免费语音等手段展开竞争,尤以弱势运营商采取这种策略为甚,如2012年美国无线运营商Metro PCS推出了一款不限量套餐,月资费25美元,提供不限量本地及长途通话,同年T-Mobile也推出每月支付89.99美元,即可不限量制使用语音、短信和数据流量服务的套餐,而Sprint也有支付109.99美元享受类似不限量语音和短信的套餐,在西欧市场,3瑞典公司Hi3G也在12年年初推出月资费349瑞典克朗(约51美元)包含不限量的语音电话和数据流量的套餐资费。

可见,网间结算新政降低了弱势运营商即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对网间结算成本的顾虑,使他们很可能在语音业务上采取更为激进的竞争策略,并将更多精细化经营的关注焦点转移到数据流量和应用的经营上来。

不过,回顾历史,随着国内电信市场企业化、市场化的演进,以及通过拆分或引入新的参与者开放竞争,管制机构早已曾多次采用非对称的资费管制策略。如上世纪90年代,中国联通的移动通信网向邮电公用网以0.06元/分钟的单向资费结算以提升当时的邮电大网的互联互通积极性;再如2010年全年中国移动的TD专用号段呼叫其他公用电信网的用户是向其他网络仅需按照0.012元/分的象征性的超低结算费率进行网间结算等。总体而言,这些措施虽能起到一定的市场调节作用,但对宏观市场影响甚微。

因此,此次网间结算新政虽将可能改变市场竞争模式,但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市场竞争态势。

猜你喜欢

资费中国联通中国电信
中国联通
中国电信再聘6名首席专家
第六次中国移动再次下调资费
电信资费解绑
中国联通发布首个网络即服务国际标准
4G就是让穷人用不起,运营商也得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