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层螺旋CT重建技术在骨关节外伤中的诊断价值
2013-01-23任大旺
任大旺
长春巿绿园区人民医院,吉林长春 130062
骨关节外伤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大部分患者骨关节损伤复杂,全面清晰地显示骨折线、关节脱位情况、骨碎片的位移,对医生术前诊断、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具有重大意义,然而,目前常规仍然是应用X 线平片为医生提供诊断信息,这常常会导致漏诊、误诊而影响患者治疗,引起了极大医患纠纷[1]。因此,准确诊断出骨外伤的类型、数量、外伤部位对提高治疗质量十分关键。16层螺旋CT(16-SCT)重建技术不仅扫描速度快、扫描范围大、功能多样化,再加上其图像后处理软件技术快捷、简便等特点都大大提高了图像的质量,对医生判断病情和提出治疗方法意义重大,16层螺旋CT 重建技术在骨关节外伤诊疗中的优势日渐明显,也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于临床诊断当中[2]。为探讨16层螺旋CT 重建技术在骨关节外伤中的诊断价值,2011年6月—2013年4月,该研究应用16层螺旋CT 重建技术在骨关节外伤诊断中取得了到了理想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骨关节外伤患者89例,其中,男46例,女42例;年龄15~89岁,平均年龄39.9岁。患者当中四肢关节损伤29例,胸部损伤10例,脊柱损伤23例,颅面部损伤13例,骨盆损伤14例。患者的致伤原因包括交通事故35例、击打伤22例、高空坠落10例、跌伤2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DR 平片诊断和16层螺旋CT 重建技术进行诊断。
1.2 检查方法
1.2.1 仪器设备与扫描技术参数 所有病例均使用美国通用16层螺旋CT 机进行扫描,扫描结束后将原始数据传到工作站AW4.2 进行三维图像的后处理工作[3]。扫描技术参数:管电压100~120 kV,管电流 280~230 mA,扫描时间 5~15 s,层厚 1.0~1.5 mm,螺距1.375∶1。根据不同部位调节层厚。将扫描后数据传输至工作站,采用多平面重建(MPR)和容积再现(VR)两项后处理技术进行重建。同时多角度、多方位地旋转观察重建图像,获得骨损伤的骨结构全方位图像,从中选择最能够显示病变的图像进行分析诊断。
1.2.2 对比检查 89例病症都采用美国通用16层螺旋CT 机进行扫描,扫描结束后将原始数据传到工作站AW4.2,并应用多平面重建(MPR)和容积再现(VR)两项后处理技术进行重建,同时配合切割、旋转等方法是图片显示最佳。所有患者都进行常规的DR 平片检查诊断,进行对照分析。具体扫描操作为:除了下肢损伤患者先进足外,其他所有患者均取仰卧位,先进头;29例四肢关节骨折患者扫描范围包括整个关节和骨折线上下各约1 cm;10例胸部损伤患者扫描范围包括胸骨入口到肋骨下缘;23例脊柱损伤患者扫描范围包括伤椎上下各1 椎体;13例颅面部损伤患者扫描范围包括整个上下额骨和颅部;14例骨盆损伤患者扫描范围包括骨盆的前后和入口位、出口位。以上都是连续容积扫描。
1.2.3 图像分析 必须保证全部图片都由放射科两位经验丰富的专家阅片。意见统一后,再做断定和记录。
1.3 统计方法
应用SPSS11.0 软件完成数据的统计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89例骨关节外伤中:①采用DR 平片检查确诊64例,检出率71.91%;②采用16层螺旋CT 后处理图技术检查确诊83例,检出率93.26%。16层螺旋CT 重建技术的优势十分明显。其中25例DR 平片诊断漏诊当中,6例为骨盆关节外伤,6例为脊柱骨折,5例为四肢关节损伤,4例为胸部损伤,4例为颅面部损伤; 在6例16层螺旋CT 后处理漏诊当中,2例为骨盆关节损伤,2例为胸部损伤,1例为四肢关节损伤,1例为骨盆关节损伤。
检查组(采用16层螺旋CT 重建技术)骨关节外伤83例,检出率93.26%;对照组(采用DR 平片检查)骨关节外伤64例,检出率71.91%。
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出,16层螺旋CT 检查能够诊断出DR 平片无法显示的隐匿性骨折,定性诊断的所有信息都可通过轴位图像来提供,但是,轴位图像不能够更加完满的显示关节间隙、碎骨块移位方向、关节面以及粉碎性骨折的全貌。然而多平面重建(MPR)和容积再现(VR)等重建技术可以很好显示空间关系,弥补DR 平片检查的不足之处,很好地提高了骨关节损伤的诊断质量。
3 讨论
16层螺旋CT 重建技术,能够通过各个方向进行同性扫描,立体成像十分逼真,又可以通过重建技术获得患者骨关节冠状、矢状等任意角度的图像,消除了重叠、遮盖等复杂情况的干扰,对医生清楚了解患者骨关节损伤的详细情况极具帮助[5]。常规DR平片检查虽然能够解决很多问题,但是对于扁骨、不规则骨等复杂骨质损伤,脏器重叠,脊柱骨折等情况不能有很好的显示;对细微病变的显示和骨关节损伤的分型有一定困难,经常会出现漏诊、误诊等事故,导致医生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治疗,因此也引起了有许多不必要的医疗纠纷,不仅平添了患者身体、心理上更多的痛苦,严重影响了预后,甚至使患者失去自理能力,也增加了患者的家庭经济负担。16层螺旋CT 重建技术的应用,使图像骨质表面清晰、逼真显示,可以旋转图像从任何角度进行观察,也可以运用切割技术,去除图片重叠部位的干扰,能够明确观察骨折线走向和骨折块空间位移的距离,弥补了DR 平片检查的很多不足之处,比如,对于严重复合关节创伤和胸部创伤的诊断,16层螺旋CT 重建技术不仅减少了患者的痛苦,还可以很好地确定骨折类型及其并发症。因此16层螺旋CT 重建技术弥补了X 线平片检查可能出现的误诊、漏诊情况,能很有效的确定或排除可疑骨关节损伤,降低了医疗纠纷。
通过该组病例的诊断观察,笔者分析总结,想要全方位了解骨关节损伤的具体情况,如骨关节位移、塌陷情况、严重程度等,需要技术人员准确掌握并运用16层螺旋CT 重建技术,加强技术能力培训,还需要医生结合其轴位图像和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图像,进行多角度、多方位地观察图像,善于总结分析。综上,通过几年临床实践证明,16层螺旋CT 重建技术的诊断价值与常规DR 平片检查相比,能使临床医师获得患者更详细、更多、更准确的疾病资料与信息,这对临床患者的确诊、治疗方案、手术方式、监护、功能评价和患者预后评定都十分重要,可以作为骨关节损伤的首选检查诊断方法。此外,16层螺旋CT 重建技术在临床上被誉为“CT 发展史上的又一巨大进步”[6]。全部病例的MPR 和VR 为临床诊疗和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极具指导意义,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1]姚国龙,郑睿龙.16 排螺旋 CT 三维重建技术和DR 在骨,关节创伤中的对比体会[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2,21(4):227-229.
[2]谢文珍.16层螺旋CT 二D,三D 重建技术对骨与关节外伤的诊断价值[J].青海医药杂志,2012,42(8):67-69.
[3]李胜奎,孟凡坤,周菲.多层螺旋 CT 及三维重建技术在骨关节创伤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0(8):125.
[4]张浩,曾红辉,李金茂,等.邓周强.16层螺旋 CT 三维重组技术在骨关节外伤中的诊断价值[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16):2396-2400.
[5]邵泽锋,杨小庆,吴联生.16层螺旋CT的后处理功能在复杂骨关节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厂矿医学,2008,21(4):402-403.
[6]孟凡坤,王翠霞,周菲,等.CT 三维重建在骨关节创伤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评价[J].吉林医学,2011,32(13):2623-2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