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叉神经痛合并舌咽神经痛的神经外科治疗分析

2013-01-23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期
关键词:三叉神经三叉神经痛微血管

闫 芳

(辽源矿业集团总医院,吉林 辽源 136200)

三叉神经痛合并舌咽神经痛的神经外科治疗分析

闫 芳

(辽源矿业集团总医院,吉林 辽源 136200)

目的 探讨三叉神经痛合并舌咽神经痛的神经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我院治疗的三叉神经痛合并舌咽神经痛患者 18 例,并根据患者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情况选择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以及舌咽神经根及迷走神经根上部 l-2 根丝切断术或者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术以及舌咽神经根及迷走神经根上部 l-2 根丝切断术治疗。结果 13 例患者接受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以及舌咽神经根及迷走神经根上部 l-2 根丝切断术治疗,5 例患者接受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术以及舌咽神经根及迷走神经根上部 l-2 根丝切断术治疗。17 例患者手术结束后,疼痛症状完全消失,手术的早期有效率达到 94.44%。2 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 11.76%。分别有 1 例患者术后出现轻微的不良反应和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神经外科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合并舌咽神经痛具有十分确切的治疗效果,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神经外科治疗

三叉神经痛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面部神经痛,患者的病程较长,并且无神经系统的明显阳性体征,临床上的发病率较高。舌咽神经痛主要以单侧的咽喉部疼痛为主,并且可以向口部和耳部放射,疼痛的性质与三叉神经痛相同,而发病率比三叉神经痛低很多,仅为三叉神经痛发病率的1%左右[1]。笔者采用神经外科显微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合并舌咽神经痛患者18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8例病例均我院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治疗的三叉神经痛合并舌咽神经痛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6例;年龄44~68岁,平均(51.46±6.27)岁;病程4~12年,平均(8.76±1.75)年。

1.2 临床表现

患者有不明原因的眼裂疼痛、面颊疼痛、口角疼痛、舌根疼痛、咽喉部疼痛、耳门疼痛、下颌疼痛。患者的疼痛多为间歇性,并且张口、咀嚼等动作可以诱发疼痛的发生。患者经口服卡马西平治疗,但治疗效果不佳。

1.3 方法

患者手术选择全麻,术中取侧卧位,使用头架对患者头部进行固定,并将头部轻度向前屈曲,前屈约10°。在发迹内0.5cm处进行切开,于横窦下缘纵向切开约3~5cm的切口。在患者的乙状窦和横窦之间,使用磨钻以及铣刀,切开一个直径3cm的半圆开明骨瓣,手术结束后将骨瓣置回。切开骨窗的上缘要与患者的横窦相接近,外侧缘需要将骨质尽量磨除使之与患者的乙状窦相接近。术中,于患者的面神经、听神经、小脑幕以及后组颅神经之间将蛛网膜剪开,使围绕在三叉神经以及后组颅神经根部的蛛网膜、覆盖在桥脑以及延髓背外侧的蛛网膜完全分开。然后在显微操作下交替使用剥离子和吸引器进行颅神经的轻微牵拉,以明确三叉神经、舌咽神经根以及迷走神经根进入脑干区的部位,仔细探查导致神经根压迫的血管,并根据患者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情况选择手术方式:①如果患者的压迫血管明确,则选择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以及舌咽神经根及迷走神经根上部l~2根丝切断术;②如果患者的压迫血管不明确,以及压迫血管周围发生严重粘连,无法进行充分分离、减压时,根据患者的疼痛的情况以及范围,对感觉要进行选择性切断,则选择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术以及舌咽神经根及迷走神经根上部l-2根丝切断术。

2 结 果

2.1 临床效果

本组研究中,13例患者接受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以及舌咽神经根及迷走神经根上部l-2根丝切断术治疗,5例患者接受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术以及舌咽神经根及迷走神经根上部l-2根丝切断术治疗。17例患者手术结束后,疼痛症状完全消失,手术的早期有效率达到94.44%。术后有效的17例患者,术后均随访6~24个月,平均(14.57 ±2.34)个月,术后2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11.76%。2例患者复发后经MRA检查明确压迫神经的血管,经再次手术治疗后疼痛消失。

2.2 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患者术后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以及复视等症状。本组研究中,共有1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5%,患者经过有效的对症治疗后,症状好转后出院。术后患者的主要并发症包括:脑脊液漏、耳鸣甚至听力减退、面神经功能障碍、颅内出血以及脑梗死等。本组研究中,1例患者因为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而治疗效果不佳,占5.55%,患者感觉治疗效果不佳后,主动放弃治疗出院,无死亡病例发生。

3 讨 论

三叉神经痛的病因有许多种理论,包括:中枢病因学说、神经压迫学说、生化免疫学说以及其他学说。目前临床上公认的学说是血管压迫学说,因此,微血管减压术的应用越来越多,并取得了十分满意的疗效。原发性舌咽神经痛的病因尚不明确,于患者的手术过程中发现舌咽神经由于其他颅神经的走行以及血管的走行而受到明显的压迫,同时MRI检查也证实舌咽神经痛患者的颅内有异常的血管形成[2]。

根据患者的发病机制选择最佳的手术方法是提高治疗效果的主要手段。微血管压迫综合征假说,如果患者颅内解剖结构发生变化,导致颅内神经在出脑干区时受到牵拉和压迫,从而导致神经痛的发生;神经重叠终止学说,三叉神经痛与舌咽神经痛的疼痛区域并不相同,但是三叉神经痛与舌咽神经痛在传导过程中均需要有交感神经的参与,因此会在疼痛发作时扩大疼痛的区域,导致疼痛界限不清[3]。

三叉神经痛合并舌咽神经痛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不良反应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是十分常见的,因此,在手术过程中,必须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选择最佳的手术方式,并且在操作过程中要仔细认真,避免支颅内神经造成二次伤害。同时在切除患者的神经时,要严格控制切断的长度,以防止术后患者发生严重的并发症[4]。

本组研究中,18例患者中,13例患者接受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以及舌咽神经根及迷走神经根上部l-2根丝切断术治疗,5例患者接受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术以及舌咽神经根及迷走神经根上部l-2根丝切断术治疗。17例患者手术结束后,疼痛症状完全消失;术后1例患者出现轻微的不良反应,1例患者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导致手术效果不佳。

综上所述,神经外科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合并舌咽神经痛具有十分确切的治疗效果,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1]李放,于炎冰,徐晓利,等.左侧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及原发性高血压病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7,12(9):394-395.

[2]张黎,于炎冰,冯利东,等.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多根颅神经疾患[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4,20(4):299-302.

[3]荣道建,杨晓健,赵俊伟,等.颅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手术治疗的探讨[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0,15(3):132-134.

[4]姜晓峰,傅先明,牛朝诗,等.三叉神经痛合并舌咽神经痛的神经外科治疗(附三例报道)[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9,8(11):1165-1167.

R745.1+1

:B

:1671-8194(2013)02-0111-02

猜你喜欢

三叉神经三叉神经痛微血管
基于MRI探究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三叉神经形态学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难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难忍 家庭自灸速缓解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相关性
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研究进展
特殊类型血管神经压迫致三叉神经痛二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三叉神经痛与牙痛的区别
“能帮医师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机器人”在京面世
IMP3在不同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
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miR-126、EGFL7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