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蜜蜂为紫花苜蓿种子生产授粉的配套技术

2013-01-23毛玉花张世文田自珍逯彦果

中国蜂业 2013年7期
关键词:群势长势苜蓿

毛玉花 张世文 田自珍 王 顺 逯彦果

(甘肃省蜂业技术推广总站,天水 741020)

蜜蜂为紫花苜蓿种子生产授粉的配套技术

毛玉花 张世文 田自珍 王 顺 逯彦果

(甘肃省蜂业技术推广总站,天水 741020)

紫花苜蓿又名苜蓿、紫苜蓿,为豆科(Leguminosae)苜蓿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因其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易消化,而被称为“牧草之王”,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栽培牧草。甘肃省是草业大省,其中紫花苜蓿的种植面积和留床面积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同时也成为全国紫花苜蓿种子的主要供应基地。为了进一步提高全省紫花苜蓿的供种能力,增加种子产量,2011~2012年的两年间,我们在通渭县马营乡开展了“蜜蜂授粉技术在豆科牧草种子生产中的应用研究与示范推广”项目,实验结果再次表明蜜蜂授粉能够显著提高紫花苜蓿种子的产量和质量,在开展蜜蜂授粉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也总结出了一套蜜蜂为紫花苜蓿种子生产授粉的配套技术,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一、加强蜂群的管理,在开始授粉之前使蜂群群势达到最佳状态

蜂群大小、蜂群内采集蜂的多少和蜂群内蜂王的优劣,都会影响授粉效果。因此在紫花苜蓿花期来临之前,就要加强蜂群的管理工作,淘汰老王弱王,调整产卵时间,将蜂群的群势在进入授粉区时调整到最强。蜂群进入授粉区后,要及时调整群势及幼蜂比例,采取喂饲治螨、喂水喂盐、喂蜜喂粉、缩小巢门等管理措施。进入授粉区后,要采取针对性较强的蜂群管理措施,减少巢脾数量、刺激蜂王产卵、在巢门口加脱粉器和诱导饲喂等相结合的方法。另外,由于紫花苜蓿花期正是炎热夏季,应注意对蜂箱遮阴。同时,还要做好防病、防螨、防天敌的工作。

二、加强紫花苜蓿的田间管理,为授粉增产打下基础

授粉植物自身生长状况的好坏,对蜜蜂授粉效果有直接影响。若生长状态差,营养不良,尽管蜜蜂授粉很充分,坐果数增加,但因营养供给不足而造成大量落果,也无法获取高产。如果植物长势好,营养充足,蜜蜂授粉的效果才能充分地体现出来。因此,为了能使紫花苜蓿长势优良,要精耕细作,科学管理。在播种时要选取发芽率高的纯净种子进行播种,播种前要进行整地保墒。播种量为1~1.2千克/亩,播种季节以6~8月为宜,8月底以前必须播完,以保证其安全越冬。出苗后应加强水肥管理,合理密植,保证开花期植株不倒伏,通风透光良好,能方便蜜蜂为植株各部分的花朵授粉,使蜜蜂授粉获得显著的增产效果。紫花苜蓿生长年限可达10~20年,但留种用地一般选择2~4年生为最佳,最长不超过6年。

三、掌握合适的入场和授粉时间

在授粉过程中,掌握好入场时间至关重要。入场过早则蜜蜂不采集紫花苜蓿,会飞向其他植物,形成竞争,降低授粉效果,过迟则会错过花期,使其授粉不充分。与初花期和谢花期相比,盛花期最有利于蜜蜂授粉。因此,授粉之前必须充分了解当地紫花苜蓿的生长规律和特性,掌握开花时间,适时运进授粉蜂群,达到最佳授粉效果。通渭县的紫花苜蓿于6月下旬进入初花期,花期35~40天。由于紫花苜蓿初花时期有大量山花开放,为了增强蜜蜂对紫花苜蓿授粉的专一性,蜂群最好在红豆草开花10~15%时进场,并在进场后的前几天结合诱导饲喂。

四、蜂群的摆放、密度和距离

为大田农作物授粉的蜂场,蜂群的排列应考虑蜜蜂飞行的半径、风向和互相传粉的因素。在紫花苜蓿授粉过程中,宜将授粉蜂群(蜂箱)采用小组(6群)散放和排放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排列,这样最有利于蜜蜂的飞行和采集。不宜将一个蜂场放在一起,这样离蜂场较远的作物授粉不充分,蜂箱附近授粉蜜蜂则过剩。也不宜采用单群排列,这样一是管理不便,二是蜜蜂飞行范围受局限,不利于异花授粉。

紫花苜蓿的花期不同、长势不同以及蜂群群势不同则授粉密度也不同,在一般情况下应按照1群蜜蜂承担2700~3400 m2种植面积进行配置,但应尽可能考虑到授粉蜂群的大小、强弱以及紫花苜蓿的长势。如紫花苜蓿长势较好,最好按照4亩/群(12足框/群)进行配置,但不要高于这个密度。对于授粉距离,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应尽可能的缩短,一般不要超过1000 m,以500 m之内为最佳。

五、及时了解气候因子

气候因子除影响蜜蜂的生理生物学特性外,还会影响紫花苜蓿的生长、开花、吐粉和泌蜜。如果天气热、干燥、刮风,柱头可能干燥,落上的花粉就很难萌发,但如果长期阴雨连绵,雄蕊的吐粉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必须了解天气动态,最大限度地利用哪怕只有几天几小时的适宜天气进行授粉,这样也会获得成功。蜜蜂为紫花苜蓿授粉的最佳温度在15~25℃之间,田间湿度最好不要超过70%;风力最好不要超过3级(风速小于5.4 m/s)。晴天最利于蜜蜂授粉,雾雨天不利于蜜蜂授粉。当外界气温低于16℃或高于30℃时,蜜蜂飞行次数显著减少。强群在低于13℃,弱群在低于16℃的条件下几乎停止采集授粉活动。风速过大也会影响蜜蜂的出勤,当风速达24 km/h,蜜蜂飞翔完全停止。过低的温度以及有云、有雾或雷雨、暴雨天气都会影响蜜蜂的采集活动。过低的温度和灾害性的天气,不但影响蜜蜂的飞翔采集,还会对植物的花器官造成损害,晚霜冻会冻坏花器官。4~10℃的低温会延缓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导致受精失败。长期低温阴雨天则影响雄蕊花粉的成熟。炎热的天气和干热风,会使花的雌蕊柱头过于干燥而影响花粉的萌发。

为了避免气候因素的影响,一定要在授粉前做好充分准备,把握和利用好短暂的好天气,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时间对紫花苜蓿进行授粉,以获得较好的收成。

六、防止蜜蜂农药中毒,开展好紫花苜蓿的病虫害防治

蜂群进场前要了解当地紫花苜蓿是否使用过对蜜蜂有毒的农药,药效是否已过,如还未过,应推迟进入。蜂群进入后,要及时查看附近水源有无污染,了解紫花苜蓿的病虫害情况,在农民使用农药前制止或撤离。为了确保蜜蜂安全授粉,种植者与养蜂者必须密切配合,计划在花前或花后施药,开花期严禁施用农药。

另外,紫花苜蓿也会受到病虫害的侵害,目前常见的病虫害有:苜蓿叶斑病、苜蓿黄斑病、露菌病、黑茎病、蚜虫、红蜘蛛、苜蓿盲椿象、蓟马等,严重时引起植株腐烂死亡或造成花蕾凋萎干枯,结实率下降等后果。防治方法主要是清洁田面,拔除病株并用火烧掉,增施磷钾肥,增强抗病能力,选育抗病品种等,也可喷洒药剂进行防治,控制蔓延。但应注意用药后需等待15天以上方可收割,否则易造成牲畜中毒。

七、开花结束后应及时撤离蜂群,种子成熟后及时采收

紫花苜蓿开花后期,花朵基本为无效花,基本不泌蜜不吐粉不结籽,这时应将蜜蜂及时转场,以免影响蜂群收益。种子的收获时间各地不尽相同,但一般在开花后30~35天种子成熟,通渭县在8月底9月初才开始成熟,收割时应以植株下部种荚有70~80%由青变褐或变黑时为最佳。

甘肃省农业科技创新项目“蜜蜂授粉技术在豆科牧草种子生产中的应用研究和示范推广”;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经费(CARS-45-syz6)。

猜你喜欢

群势长势苜蓿
结瓜盛期“歇茬” 恢复长势有“方”
山西270多万公顷秋粮长势良好
苜蓿的种植技术
山西:夏粮总产增长秋粮长势良好
要造就一片草原
小麦胚芽作为意大利蜜蜂春繁期饲料蛋白源的研究
苜蓿:天马的食粮
如何防治黄瓜长势不一
要造就一片草原……
黑龙江地区蜂群春繁群势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