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昭平县中蜂养殖适用技术推广初探

2013-01-23陆超丽何世瑞吴殿军莫丽娜

中国蜂业 2013年1期
关键词:示范场度夏群势

陆超丽 何世瑞 吴殿军 莫丽娜

(1昭平县养蜂技术指导站;2昭平县昭平镇中蜂养殖示范场;3昭平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546800)

养蜂业是昭平县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从2000年以来,蜂群数保持在3万群以上,是广西中蜂养殖重点县之一。2008年10月,农业部正式启动第二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2011广西加入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后,中蜂养殖示范场是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和载体,现将我县在示范场建设管理方面的主要做法总结如下。

一、中蜂养殖示范场基本情况

何世瑞蜂场2011年被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南宁综合试验站确定为项目中蜂养殖示范场。该示范场位于昭平县昭平镇裕益村,全村总面积49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90%,辖38个村民小组,农户786户,总人口4016人。2011年有养蜂户43户,蜂群总数2630群。该示范场负责人何世瑞,1983年开始依托本地丰富蜜源植物资源建立养蜂场,已连续养蜂21年。2011年末有中蜂168群,人均饲养84群,实现产值27万元,纯收入18万元,人均达到9万元。通过示范场的建立,已经辐射文竹、五将、马江、走马等周边乡镇,带动养蜂户230多户。

二、中蜂养殖示范场生产模式及四季管理

昭平县地处南岭南延余脉,山区面积占全县面积90%以上,是以土山为主要特征的山区县,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为19.8℃。年平均降雨量达2046mm,是广西多雨、暴雨中心地带之一。植被生长旺盛,更替周期短,亚热带的常绿阔叶林和常绿针叶林均有生长,野生植物达1700多种。2011年全县森林覆盖率84.2%,是广西三大重点林业县之一。2007年被国家环保总局列入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据调查,全县各类蜜(粉)源植物总面积约6万公顷,其中野生优势蜜源有鸭脚木、乌桕,人工种植优势蜜源有茶叶(福云6面积约1万公顷)、尾叶桉(约0.5万公顷)、果菜等经济作物,理论载蜂量10万群以上。目前全县蜂群3.5万群,全部为中华蜜蜂,排名广西第二,野生中蜂资源极为丰富。根据昭平自然、气候条件和养蜂资源情况,示范场在养蜂生产模式和蜂群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摸索;

1.养殖模式

昭平养蜂以定地养蜂为主,少数实行转地。示范场放蜂路线为:2月中旬~4月底转地春繁,采荔枝和龙眼蜜;5月初~7月上旬返乡,定地采乌桕蜜;7月中旬~10月下旬转地度夏、秋繁,采九龙藤蜜;11月上旬~次年2月上旬返乡,定地采鸭脚木蜜,越冬。

2.四季管理

春季管理:昭平县1~3月份平均温度为12.2℃,1月份气温最低,平均10.1℃,极端最低-2.6℃;阴雨天每年平均9天,最长23天。春季低温阴雨出现的频率较多,2008年1月10日~2月14日遭遇50年一遇,长达31天的持续低温阴雨和冰冻天气,对养蜂业造成了严重损失。为了避开低温阴雨天气,示范场近年来尝试了转地广西梧州市苍梧县一带春繁。转地时间一般在春节过后,立春左右,此地气温比昭平高出2℃左右,阴雨天少,百花已经陆续绽放,有利于越冬蜂提早春繁,培育健康蜂群,为转地广东等地采收荔枝、龙眼蜜打好基础。主要管理要点是:到达新场地,待蜂群安定下来,逐个开箱检查,把老旧脾抽出,合并弱群,以利于保温。当外界气温在18℃以上,陆续有粉蜜进箱时,进行奖励饲喂,刺激蜜蜂出巢采蜜积极性,喂量为每群蜂(约两框计)每晚喂糖水100~150g,连喂5~7次。当气温逐步上升,外界有大量蜜粉源时,适当加大蜂路,及时加入新脾,扩大群势。到2月底,转地广东采集荔枝、龙眼蜜,花期约30天结束。而广西平南县一带龙眼开花比广东迟一个月,刚好又可再次转地平南赶龙眼花期,放蜂采蜜20天后,于5月初折返昭平定地饲养,完成一年中的第一次小转地。

夏季管理:根据昭平当地的气候,初夏是养蜂的好季节,外界蜜粉丰富,蜜蜂发展极快。6月初芒种阶段,正值乌桕树开花,花期长达一个月,期间还有玉米花粉。此时的蜂群管理,一是夏天高温高湿,遮阴防雨甚为重要;二是及时加脾,取蜜。由于气温高,蜂群内应脾稍多于蜂;三是进行人工育王,更换老劣蜂王。适时分蜂,扩大蜂群数量,防止分蜂热,提高采蜜产量。昭平7月份气温最高,平均27.9℃,极端最高39.4℃。7月份,小暑至处暑为蜜蜂度夏期,约45天。这时外界几乎没有蜜粉源,蜂群完全处于断子状态。度夏前,留足饲料(每脾留蜂蜜1kg以上)。如果度夏时间延长,饲料不足时应补喂糖水。度夏期间尽量少开箱检查,重视做好遮阴工作,减少饲料消耗。针对本地度夏时间长,蜜蜂停产的状况,每年小暑过后,示范场把蜜蜂转地广西金秀县大瑶山度夏,此地山高林茂,日照时间短,又处于亚热带和南亚热带的相交处,海拔比昭平高,早晚温差大,气候凉爽,山上有零星杂花,总体开花早,粉源丰富,可缩短一半度夏时间,非常有利于蜜蜂秋繁。在此度夏、放蜂约60天。

秋季管理:昭平是山区县,主要以零星野生蜜源为主,可以说一年之计全在冬,就是说能形成商品并可实现较高养蜂收益的只有冬季的鸭脚木蜜,尤其是定地养蜂,冬蜜约占年收入的70%以上。一旦遇到低温阴雨恶劣天气,或者蜂群弱,可能就意味着收入下降,甚至绝收。因此,抓好蜜蜂秋繁,保持强大的群势,是夺取鸭脚木蜜高产的基础和关键。蜜蜂秋繁脾内应保持足够饲料,使其安心繁殖,减少飞逃现象;及时抽出老脾和蜜蜂咬破的不完整脾;经常清理蜡屑等箱底污物,减少巢虫的危害。接近白露时节,五倍子花期前抓紧时间加脾。秋分过后,示范场在金秀大瑶山结束度夏,转地桂林市阳朔县赶九龙藤花期,边繁蜂边取蜜,时间约30天左右整理行装返回家乡,一年中小转地到此结束。

冬季管理:秋末冬初,蜜蜂的繁殖达到一年中的高峰期。为了冬季采蜜增产增收,此时还要加强管理:适时加脾,调整群势,可用弱群的卵虫脾与强群的封盖子脾调换,能有效地减少分蜂热的产生,扩大群势,为采集冬糖作好充分准备;在鸭脚木流蜜期前,合并弱群,既可保证强群采蜜,又有利于蜂群越冬管理。昭平冬季平均温度在10℃以上,没有明显的越冬期,主要是留足饲料(每脾留蜂蜜1kg以上),适当加强保温,关小巢门,少开箱检查。

三、讨论与体会

1.中蜂小转地有利于蜂群繁殖与生产

示范场转地繁蜂,采蜜,避开当地低温、炎热等不良气候,有利于蜂群繁殖,能够长期保持强大的群势。例如同是度夏,定地模式度夏期需45天以上,外界几乎没有蜜粉,蜂群普遍处于断子停产状态;示范场实行的小转地模式,度夏期缩短到25天左右,对蜂群繁殖影响不大。经试验对比,同是10群3框的蜂群,从春繁开始,至秋繁结束,定地模式蜂群发展到15群60框,小转地则发展到20群90框,蜂数多出30框,约增加50%,群势强大。在本县冬季鸭脚木花期,定地蜂群采蜜3.5~4.5kg,而示范场的小转地模式可采蜜6kg,采蜜量增加2.5kg以上,大大提高了采蜜效率。此外,小转地多采收荔枝、龙眼、九龙藤3个花期蜂蜜,正常情况下,经济效益比定地增加40~50%。实践证明,中蜂小转地生产模式是可行的,可以在部分有条件的养蜂户中推广。但由于中蜂护脾力弱,巢脾易碎,转地难度大于西蜂。是否转地,要根据自身实际,一般情况下,养蜂规模过小,没有合适的放蜂路线,难以保证确实的收益,不要贸然转地。同时,要为转地做好必要准备。

2.中蜂换王2~3次为宜

选择分蜂性弱,能维持强大群势,工蜂个体大,群体采集力强,抗中蜂囊状幼虫病强,性情温和的蜂群进行人工育王,更换老劣蜂王,新王具有抗病力强,开产早、停产迟甚至不停产,所产卵圈大,防止分蜂热,蜜蜂采集积极性高,蜂群繁殖快发展快。示范场一年进行3次育王:

第一次:3月份下旬(春分前后),本阶段蜂群易出现分蜂热,是中蜂囊状幼虫病多发期,换王后,幼蜂强,可有效防止上述现象发生。最好全场换王,至少要做到把老劣蜂王全部更换。

第二次:6月下旬到7月上旬(夏至后、小暑前),乌桕花期后,蜜蜂准备度夏,本地外界几乎没有蜜粉,要求全部换王,使蜂群入伏后少断子或不断子,提高抗病力,为秋繁打好基础。

第三次:10月下旬(霜降后)。新王所产卵圈大,防止分蜂热,蜜蜂采集积极性高,在一年中重要的鸭脚木采蜜期,一般比老王增产30%左右。

3.加强度夏期蜂群管理

夏季气候炎热,是定地养蜂最困难的时期,此时外界粉蜜枯竭,胡蜂等敌害严重,如果管理不善,蜂群在伏中往往断子停产,度夏期结束后蜜蜂群势可能大幅度下降。根据实践,度夏期蜂群管理主要可加强三个方面工作,一是转地至早晚温差大,气候凉爽的地方放蜂。如难以转地,为长远计,要在蜂场周围种植乔木,以及夏季蜜源植物;二是在乌桕花期后,培育一批优质蜂王,更换产卵力开始衰退的老劣蜂王,使蜂群度夏后能够迅速恢复和发展群势;三是留足饲料,做好通风遮阴。据笔者观察,通风遮阴做得好的,巢虫危害明显降低,反之危害严重。这可能与工蜂护脾有关,很多蜂农忽视通风遮阴这项工作,把蜂箱置于烈日下,巢温增高,迫使蜜蜂离脾在蜂箱底部,巢虫趁机钻到巢脾上去,增加了巢虫危害机会。

猜你喜欢

示范场度夏群势
鄱阳县富大种养专业合作社种羊示范场
弱群自然合并的启发
度夏
听名画里的人讲述度夏宝典
如何处理好分蜂与产蜜的关系
小麦胚芽作为意大利蜜蜂春繁期饲料蛋白源的研究
徐祖荫谈中蜂
全国启动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创建活动
潍坊新增5家国家级畜牧养殖示范场
让玩具陪宝宝清凉度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