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艺术观念的趋向*
2013-01-23童岩姜申
童 岩 姜 申
所谓艺术观念,是指对艺术现象自我意识的投射。关于艺术观念的议题①本文所指 “艺术观念”更趋近某种 “艺术思潮”,应与现在常用的 “观念艺术”相区分。始终伴随着西方当代艺术的发展进程。究其内涵,不外乎三点:其一,每个当代艺术品都具有其自身的理念;其二,在当代艺术语境下的整个艺术思潮又使这些观念形成趋向;其三,处在后现代背景下的人们对今天的艺术有着自己的看法。这些就构成了当下艺术观念的三个层次。如果从杜尚的现成品艺术尝试算起,西方当代艺术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始,西方逐渐步入后现代消费社会,各种社会文化的转变对艺术趋向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今天,当艺术家努力走出美术馆、走上街头、将艺术还给大众的时候,又将自己消解在后工业社会的消费文化与商业景观中。艺术观念成为西方当代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驱动力,却又陷入上述尴尬境地,这一状况尤其体现于新媒体艺术中。
新媒体艺术按照时间演进的意义可以理解为“新的 ‘媒体艺术’”,但本文的 “新媒体艺术”更主要的是指新媒体所催生的艺术形态与现象②限于篇幅,本文主要针对视觉造型艺术现象。,它应该在艺术形态上具备鲜明的特征,应该有独立于传统艺术而存在的特质。近年来新媒体艺术展览及相关作品不断涌现,但问题也随之产生:不少人在最初的惊诧之后,仍对新媒体艺术一头雾水或缺乏持续的兴趣。耐人寻味的是,这种现象与后现代文化渗透于当今社会的精神颇为相悖。如若说现代主义趋向于疏离大众、拒绝媚俗艺术、以致让大众望而却步尚可以理解;那么就很难解释具有后现代风范的新媒体艺术为何难以与大众相容?问题的症结又在何处?
不难看出,上述问题可归为艺术交往互动障碍,而这种障碍出现在最强调交往互动的新媒体艺术中,其症结不但涉及新媒体艺术的形态特征,而且涉及与这些形态特征互为表里的艺术观念。据此,本文将首先讨论新媒体艺术在形态特征上如何区别于传统艺术,然后讨论新媒体艺术在观念取向上如何区别于现代主义艺术。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对新媒体艺术观念的趋向做出自己的研判,并就其在中国的演变与发展做一番讨论,以期对上述问题做出合理阐释。
一、新媒体艺术的主要特性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指出,数字化呈现、交互式过程和沉浸性体验是新媒体艺术的主要特性。
以往常见的艺术呈现与表达是以 “波”的传递作为介质而实现的,例如绘画、电影、雕塑、舞台等依靠视觉体验的艺术形式,多是透过可见光波在颜料、墨迹、银幕或视觉造型上的折射,最终在视网膜上成像以获得审美呈现。再如音乐等依靠听觉体验的艺术形式,源于乐器或声带发出的声波,作用于人的听觉系统而产生审美感受。所以,这些艺术形式都建构在对 “波”的雕刻之上。
而新媒体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样式的一个根本特征,就在于其新颖的媒介性质。新媒体艺术很大程度上虽然也是视听的,并且在视听艺术的范畴内 “波”仍旧是艺术表达与呈现的最基本介质,但却经过了对模拟信号的数字化采样、编码、处理、记录、传播与解码之后的呈现与体验,并经过了数字媒介的整合、过滤与雕琢等加工。这一媒介性质的中间过程产生了变化,应该说以 “比特”为单位的数字电信号或以 “基因”为载体的生物电信号都是新媒体艺术呈现与体验过程中所普遍经历的新中间状态。2011年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的北京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以“延展生命”为题,实际上就已显露出新媒体艺术在生命形态上的新趋向。因此,有机艺术 (或称为炭艺术、湿艺术)也是新媒体艺术的存在方式。
这里要指出,无论对 “波”的中间处理方式如何变化, “波”仍旧是视听造型艺术的基质,“比特”是数字媒体艺术的基础,而 “基因”是构成信息有机艺术的内在源泉。“波”不会因为有数字 “比特”的概念而失去在新媒体艺术中参与造型的机会,媒体艺术中的电讯号也不因为“基因”而失去参与信息传递和运算的功用。它们的关系不是简单的替代,而是复杂的共生。
此外,在我们固有的印象里,艺术始终是在一个空间和 (或)时间内由专门的艺术家来创作,而在另一个时空内呈现给受众。这便造成舞台上下、银幕内外、画里画外,作者和接受者之间明显的区分和距离感。身份的客体化无情地将大众与艺术的生成剥离开,转而塑造单向的接受者 (受众)。新媒体艺术则不同,它倾向于打破这种传统的时空秩序。随着数字交互与感知技术的逐步普及,新媒体艺术越发体现出其快速传导、即时反馈的优势,继而趋向于沉浸式的心理体验。观众不再是单纯的艺术 “接受者”,无须在另一时空中苦苦等待艺术创作的果实,而是艺术生成的 “参与者”,甚至成为艺术创作的一个组成部分。于是,创作与欣赏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这在空间的体验上导致各种交互和虚拟,而在时间上致使艺术的生成在个性化体验与偶发性感触方面显著增强。过程性的沉浸式体验逐渐成为新媒体艺术在展览形态中的重要表达方式。
除以上提及的数字性、过程性、交互性及沉浸性之外,新媒体艺术还具有其他多种特征。这其中有一些特点是原有的艺术形态所不具备的。比如跨越时空的即时性体验,是基于远距离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分隔两地的信息呈现在同一时间中,获得即时性呼应。2004年中国新媒体艺术家金江波创作的 《友谊井·第三只眼》系列作品就借助网络实时影像传输技术连通了中国上海与挪威奥斯陆、中国成都与法国蒙特利埃,人们可以通过井中多媒体影像来互动交流,感受的传递就源于跨越空间的惊诧。
如果我们把研究视野放大至人类艺术史的全过程,就不难发现,新媒体艺术的上述特性是艺术历史发展中的自然结果,某些要素于艺术审美的原初体验中早已存在,又因造型手段的发展而式微,却又随着新的媒介呈现方式的出现而复兴。例如新媒体艺术的 “参与性”就绝非是新媒体所独有的艺术形式或属性。对艺术生成过程的“参与”可以追溯到艺术诞生的早期,原初的艺术创造即使不是大众的,也绝非如今天这般分工明确。没有证据显示原始艺术的创造是由专门的艺术家独立完成的。例如原始部落的舞蹈,本就是大众参与的愉悦性审美体验,辛苦了许久的人们掩饰不住丰收的喜悦,自发地舞之蹈之,感谢大自然的馈赠。可见 “参与”从一开始就是人类接触艺术美的重要方式之一。与传统艺术相比较,新媒体艺术特征的概念范畴也多有延展。即新媒体不仅仅是在传播介质上的更新,它更透过网络、虚拟、互动等一系列参与形式,使艺术“创作与接受”、“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使精英文艺与大众文化间的距离感逐渐消退,从而更多地表现出艺术与生活的融合性趋向。生活中的艺术与艺术中的生活,曾经是对立的两极,而今它们已随市场、消费与日常文化的延展而逐渐趋向融合。
简言之,新媒体艺术在造型呈现上亲近于数字虚拟,在艺术语汇上趋向于多媒融合,在行动上贴近于实时交互,而在价值追求上指向平等、参与和共享。这些都与长久以来现代主义艺术及其主体性主张所导致的两极化取向背道而驰。显而易见,新媒体艺术带来的不仅是媒介手法的转换,更是艺术观念上对于现代主义艺术理念的反拨。一场对主体性及其艺术观念的反思渐渐在当下新的艺术实践及艺术思潮中孕育而生。
二、主体性与艺术观念的反思
总的来说,我们对事物的思考是以现代主体性 (subjectivity)观念为基础的。这种观念自笛卡尔用 “我思故我在”的方式逐步确立人类自我意识的主体性以来,已成为现代理性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现代性无疑同主体性捆绑在一起而对长久以来的社会文化生态起到决定作用,即以科学精神追求真理、以民主政治建立秩序、以艺术自律呈现审美——这正是构筑在理性基础上的主体性的延伸。现代性的三位一体取决于理智的客观性、合目的性及有效性,知识的客体化必然伴随着现代性树立起自我理解和自我指涉的权威地位。现代世界的原则是主体的自由,这自由完全取决于 “思考状态下的自我”——即主观理性与整体同一性在思维主体上的反映。思考的自主性对人类的进步起到积极作用,它帮助人们摆脱康德所谓 的 “不成熟状 态”[1](P22);摆脱蒙 昧 的 束缚、破除中世纪神权强加在人身上的奴役与枷锁。主体性成为理性贯穿现代社会发展全过程的一条重要线索。
然而自19世纪末以降,人们对主体性问题及笛卡尔 “我思故我在”的普遍理解不断提出质疑。尼采认为,有行动的主体才会有行动发生。这实际上将 “存在”问题与主体性并置起来。继而海德格尔将现代定义为人作为主体性的存在—— “我们称之为现代的时期……是以人成为所有存在的中心和尺度为标志的”[2](P28)。人取代了自然万物,而成为一般主体,即所有存在的基础。于是,人的自我意识、经验及其延续 (再现性地)凌驾于自然万物的瞬息万变之上,成为真理的教条。现代性成为所有对象化和再现的基础,亦即笛卡尔将自我意识的主体性确立为所有“再现”的绝对基础。这足以揭示现代性所潜藏的隐患。
首先,这隐患来自再现 (represent)对在场(present)①文艺上通常将 “再现”与 “表现”(express)作为一对并列的主体范畴来讨论对客观事物的审美呈现,但这里讨论的是现代性以作者的主体 “再现”取代了当下的存在,故此处以自然受众的 “在场”参与性予以对应。的剥蚀。存在最终被转变为再现在主体世界中的客体,真理被转变为主观的确定性。现代性在本质上是人类主体性的再现。而再现的统治地位预示着整个现代性及其文化环境正日益陷入一个先验的、单向传导的、教条式的危局之中。先验的主体性已然过时,声讨之声此起彼伏。
无疑,今天的新媒体艺术正实践着这样的对主体性的反思。这首先体现在:新媒体艺术试图摆脱传统再现性艺术,打破由艺术家向受众的单向思维传递模式,而建立在场性的艺术交往。再现性,注重表达主体性思维和创作者的权力意志(某种笃信灵魂的历史观);而在场性,注重每一个个体的多元存在。从后现代性的角度看,现代性文艺容易铸就作者权威,将其推向高高在上的话语逻辑顶峰。于是,“审美现代性”变成脱离大众、曲高和寡的孤芳自赏。笛卡尔对主体性的美好初衷已被现代性演绎为 “我思故 ‘你’在”的悲剧,即以少数人 (作者)的思维及其单向传递的再现来左右大众的存在。后现代性恰恰致力于填平高雅艺术与大众之间的沟壑。
2011年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的北京国际新媒体艺术展上,一个由澳大利亚和美国联合创作的新媒体艺术品—— 《无声攻击》①相关作品细节可参阅http://mediartchina.org/exhibitions/sublime-of-the-liminal/silent-barrage-au。,正好凸显出这种艺术观念的内在趋向。作品将远在澳洲实验室中的鼠脑细胞及其所含神经元阵列放大,通过网络与北京展览现场的机器阵列相连,参观者漫步在这个柱形阵列之中,其位置和移动会透过每根柱子上的传感器 (带有机械滑动装置和圆珠笔)实时地反馈给鼠脑细胞,后者根据这些数据发出生物电指令并传回北京,阵列柱子上的机械装置依据这些指令上下滑动并旋转,过程中带动笔在每根柱子上留下一圈圈螺旋痕迹。这个作品相对于传统艺术观念的表达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其一,人不再作为绝对的思维主体对艺术呈现负责,取而代之的是动物神经元细胞的自主映射;其二,打破了再现式的结果性艺术,而提倡实时参与中的过程性体验的生成;其三,人与艺术品的关系由完全的创作者或欣赏者变为置身其中的客体参与者。这些变化本身就是对现代性主体观念的反思。《无声攻击》利用观众在建筑般空间阵列 (放大了的 “神经元活动”)中的客体存在来激活培养皿中的生物细胞并获取反馈信息,最终实现交互性内心体验。作为这次展览的策展人,张尕在 《延展生命》中写道,“生命不仅受灵魂和理性的支配,也受电脑运算法则和程序语句的驱动。生命的多样化是数字当代中新的主体基础,它摆脱了再现的傲慢。它是一种既不源自文化也不源自自然的生动显现,摆脱了拟人的模仿,摒弃了人类中心论的排他性”[3]。这是为什么近来 “有机艺术”在新媒体艺术中崭露头角的原因之一。与数字化编程操控为基础的 “硅艺术”不同,以各种动植物细胞、基因、生物电、生物芯片为基质的新媒体艺术创作,找到了人类主体性思维以外的、原生于自然的灵感驱动力。这充分表明,不论是由主体到客体的转化,还是从再现的结果到在场的参与,都意味着新媒体在艺术观念上具有反思 “主体性”的趋向。
其次,再现的背后意味着主体性意志的沉淀,以及随之而来——工具理性的崛起,这是现代性危机的另一个状况。“理性”泄露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它一方面彪炳着客观规律与客体存在的重要性,一方面又无可避免地构筑在主体思维之上;这种双重身份使它既是征服的主体 (Subject),又可能成为被征服的对象 (subject)。现代理性既然能够驾驭客观事物,就无可避免地通向工具统治,并使人类导向功利主义,进而受到利益的驱使而不断被物化。工具理性将主体的欲望视为现代性的根本目的,形成工具统治的意志。这种意志不仅控制着物,也囚拘着人。现代理性日益使人成为世界的中心,油然而生的傲慢强化了人凌驾于自然之上的主体必然性。这使得现代性解蔽 (摆脱蒙蔽)的过程受到阻碍,即海德格尔所说,在工具统治的意志下,人依仗自身的中心利益 “向自然提出不合理的要求,要求它提供可以提取的一切能源……由此自然成为一个采矿区”[4](P14)。而被置于主体性地位之上的人却难以全面审视自身与自然界之间的责任。因此,想要真正祛除现代性的阴魂,就必须对主体性进行反思,重新审视和思考人与自然、人与其他生命之间的联系。随着数字技术、生命科技的蓬勃发展,新的媒介为艺术提供了新的延展。新媒体艺术正逐步唤起某种 “生态意识”②“生态意识”这一概念仍然没有摆脱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即自然环境作为人类主体存在的对象被加以关照,而实质上这种关照是出于人类 “可持续发展”的逻辑进行的,而并非将自然视为平等主体。这个思辨过程反过来促成了人类在 “主体性”反思中一个悖论式的讽刺。,这使得当下新媒体艺术观念将不仅是体现人的智慧和创造力,更着重于新技术条件下对生命意涵的伦理思考。
三、“新媒体艺术观念”与中国
有关中国的新媒体艺术研讨对于推动新媒体艺术在中国的蓬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同时,面向新媒体艺术的本土化梳理,对新的艺术观念的延续和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首先,观念上看,新媒体艺术本无国界。在艺术发展的全球化趋势下,它虽不乏本土化的特质与闪光点,但毕竟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不论是西方当代艺术还是后现代主义理论及艺术观念,对中国的艺术界来说都是一个 (在影响的基础上)不断认识、理解、吸收和创新的过程。而从上世纪后15年张培力、王功新等的早期视频作品到2011年的 “延展生命”——北京国际新媒体艺术展,就恰恰体现了新媒体艺术观念在中国发生的各种变化。从目前西方艺术观念的某些倾向来讲,它朝着一个 “观众解放”的趋向探索。2013年的巴黎艺术双年展中国项目就提出很多设想,例如:放弃 “展览”与 “艺术品”的概念,拒绝用艺术思考;艺术不应依靠艺术品而存在;鼓励将艺术日常化的行为,任何人可以以任何方式自愿来参加展览,打破 “艺术品”由艺术家创造、最终摆进博物馆的固有概念。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不论北京还是巴黎,艺术观念在今天碰到了相似的困惑:一方面,艺术家们能不能把自己的 “权利”让渡给观众 (或者叫接受者/参与者);另一方面,我们的受众、我们希望邀请并参与到艺术过程中来的观众们,他们是否具备了这种冲动、愿望、意识或者能力,把自己的角色定位由原来的 “对艺术的客观审视”顺畅地转换成 “主观的参与”呢?当新媒体艺术来到中国,这样的问题 (或者说矛盾)就更加突出,我们的社会发展和发达程度与西方是有落差的。当西方艺术在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已经开始批判、反思电子媒体的时候,我们还处在惊羡并拥抱 “新媒体”的阶段。60年代白南准在西方面对技术 “异化”所进行的反思与80年代张培力在中国所尝试的新媒体艺术表达在精神内蕴上或许并不一致。
但正是落差如此巨大的两个文化土壤,在今天却面临同样的问题。在西方,自行为艺术起,其观念就着力于摆脱 “艺术品”作为某种权力的象征而进入博物馆的固化形式。然而时至今日,很多艺术仍旧以物化的方式依存于画廊、展厅和展品之上,再现性始终难以去除。物化使艺术具有了符号价值、交换价值以及使其最终成为商品的根基。带有社会批判色彩的西方左派艺术家们寄希望于博物馆的取消,以使物化的符号无处藏身,进而彻底铲除交换的、商品的以至于权力的根基。围绕这一观念,近几十年来西方的各种策展制度屡屡提出新的主张和思路,不过每一次都摆脱不了物以及具有特殊意义的展览空间。但无论如何,西方艺术观念的趋向中,主张作者的消匿、受众与作品之间平等交互关系的声音,的确与新媒体艺术的观念有着某种契合。若以此为参照,在中国,我们也感受到类似的状况。从早期流浪艺术家们的个体性反叛到被 “招抚”并纳入到体制之中 (如从圆明园画家村到798艺术区的全面商业化),继而丧失批判性和创作原动力,成为固化体制的一员,最终被新一轮策展活动和理论探索撇开或批判,陷入不断替代的循环往复之中。简言之,艺术观念在各自的舒展过程中总有着不同的文化诱因、社会背景、创作驱动力及呈现的结果,但它们所面临的问题、所需面对的困境,在宏观上也总有相似之处。
其次,作为一种基于高科技手段的新媒体艺术,它的艺术形式是否具有地方性?其民族性又能否得以体现?这些问题还值得不断探讨。如果结论是否定的,那么所谓 “中国新媒体艺术”就存在伪命题之嫌,而应该改为 “新媒体艺术在中国的发生与发展”。如果新媒体艺术的地方民族性真的存在,其本土化特色也大多是源于20世纪90年代至今特定的时间与空间。这其中,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下的西方文化扩张对中国当代艺术思潮的影响,这个大背景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本地因素包括特殊的历史时期、特殊的国家形态、特定时期的文化语境以及艺术家特殊的教育背景与实践环境。高明潞在 《现代性与抽象》中曾提出这样的质疑:西方的艺术发展及其叙事模式是否适用于中国现当代艺术?“在中国现代性开始出现之初,艺术即被看做是中国的整一的社会现代性的一部分…… 因此,它被认作是人的社会化生活的一种和谐方式,而非异化方式。”即在中国的背景中,“现代性和前卫的概念不是二元的,是时间、空间、价值三位一体的现代性……”,新的民族、国家 “更多的是空间意识,而不是时间意识”[5](P18-20)。这种 “空间整一”的现代性与西方现代性的 “时间分治”是需要区别考虑的。正是这些特殊性造成了中国新媒体艺术与西方新媒体艺术之间的差异或距离,而这种差异与一个芬兰的新媒体艺术作品和一个巴西的新媒体艺术作品之间的区别是不同的,后者的差异更多体现出同一文化语境中不同的艺术风格,而中国的新媒体艺术作品表现出的是特定时空下的文化现象——对西方新思想、新文化、新艺术的吸收与对本土文化的挖掘、对文化复兴的幻想之间的矛盾心态。
如果说再现性艺术是主体性的艺术,那么新媒体艺术就是 “主体间性” (inter-subjectivity)艺术,前者所依赖之 “作者—作品—受众”的三段式结构与后者探索中的 “发起—呈现—参与”的交互式艺术体验截然不同。中国的新媒体艺术由早期的视频艺术发展到现在的更具交互性特征的新媒体艺术创作,其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由再现性艺术向在场性艺术的转变。但由于各种因素(主要还是观念上)的限制,这种在场性是不彻底的,主要体现在 “作品”意识仍然主导着艺术创作,加之展示场地的特定化 (画廊、美术馆、艺术中心等)强化了展品的客体性,从而使参与者成为 “被参与”的接受者。于是,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娱乐至上的后现代文化背景下中国大众与新媒体艺术的 “参与性”之间出现了兴味索然的断裂。这为本文开始的疑惑提示了一个可能的答案。
新媒体艺术从视频艺术延伸到交互艺术,后来又延展到生物艺术,如果说第一个延伸是由再现性艺术向在场性艺术的转变,也即作者与受众的关系的改变,但还是人际关系的改变,那么生物艺术的延展则标志着人与自然、人与其他生命体之间关系的转变,也是对主体意识 (人类中心主义)的扬弃。这是就现代性的一个不断反思的过程,而后一个转变较之前一个更具有挑战性。尤其在中国,全面的现代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人们在受惠于这一结果的同时,也会以人文精神 (主体精神)去关照被破坏了的自然,以人的博爱去关照其他生命体。这种主体对他者的关照体现在艺术观念上就是 “人”与 “人的主体意识”始终是艺术创作和艺术评论的中心,致使中国的艺术家和艺术理论界的观念和认识仍然在传统的再现性、表现性、主体性以及艺术的等级观念上徘徊不前。故此,中国的新媒体艺术创作更多地停留在视觉、造型阶段,而鲜有超越。2011年的 “延展生命”——北京国际新媒体艺术展中,国内艺术家的作品入选者寥寥也正说明了我们所存在的问题。或许,相当一部分中国艺术创作者还来不及与新媒体艺术参与性背后所折射的对再现性及主体性反思的观念擦出火花,就不可避免地置身于西方全球化所浸染的矛盾语境之中,这直接阻碍了人们对 “发起—呈现—参与”过程中艺术生成与交互体验之间的贯通点的选取。换句话说,我们还没有完全领悟到一个新型的、参与式的 “召唤结构”的关键和要领,不论是艺术发起者还是艺术过程的参与者,都存在这样的问题。一方面,发起者早已摆出邀人参与的架势,但参与度是否具有适宜的召唤效果,是否能够长久地维持体验的快感、提供不竭的审美原动力,进而这样的度可有具体的标准存在?这恐怕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需要探索和验证的。
另外,由欣赏者转变为参与者,这同样需要观念上的改变。以往的艺术教育都将重点放在如何培养和提高人的艺术修养与欣赏品味上,也即艺术接受的教育,而其背后折射出的是对艺术品的膜拜心态与艺术趣味的等级思想。这种教育背景下的艺术观众,当他或她在一个特定的艺术场馆里面对一个物体的时候,无论你如何提示,其潜意识仍然决定了他或她作为欣赏者或接受者的角色定位。因此,从一个习惯了直面结果的被动接受者转向过程中体验艺术、创作艺术的参与者,这种观念上的转变不是光有足够的勇气和魄力就可以完成的,这需要我们整体的艺术教育思想有一个革命性跨越,即从对伟大的艺术和艺术家的膜拜教育向 “人人都是艺术家”的参与式教育的思路转变。从欧洲的文艺复兴到后现代艺术,以及依此逻辑构建的中国美术史,艺术风格与艺术观念的转变趋向都是以伟大的艺术家为主导的。而在新媒体艺术观念的发展趋向上,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家与受众都将成为主导者,而艺术家和受众这对二元概念也将在未来的新媒体艺术史上嬗变为艺术参与者。这一目标的真正实现不仅取决于艺术界的实践,更多的是取决于艺术教育对 “人人参与意识”的唤醒。这应该是新媒体艺术在中国的演进过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唤醒 “人人参与意识”也是未来新媒体艺术要努力探索的方向。
[1]康德:《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载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2]Heidegger,Martin.Nietzsche.Volume 4.New York:HarperOne,1984.
[3]张尕:《延展生命》,载 《当代艺术与投资》,2011(9)。
[4]Heidegger,Martin.The Question Concerning Technology,and Other Essays.New York&London:Garland Publishing,1977.
[5]高明潞、赵璕:《艺术研究 (第1辑):现代性与抽象》,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