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概论》课教学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探析

2013-01-22刘朔涛

中州大学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概论马克思主义理论

何 花,刘朔涛

(郑州经贸职业学院社科部,郑州 450000)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而在当前的高职院校中,《概论》课教学面临着一系列实际的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探索这些问题的解决途径。

一、当前高职院校《概论》课教学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问题之一是课程体系存在断裂,教学难度陡增。《概论》课是国家规定的本科院校四门政治理论课之一。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不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只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概论》两门课程。这四门课程的设计原本是大一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二才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概论》,使学生有了基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历史知识积累之后,才学习《概论》课程,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概论》课向学生介绍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需要历史、哲学、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知识积累,课程难度较大。相关课程体系的断裂,使学生的知识衔接出现困难,如:本课程没有讲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及其包含的理论体系,而学生之前对其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就不可能深入理解我们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

问题之二是教师教学观念与知识结构不能与时俱进,学生学习兴趣低。首先,一些高职院校的师资结构目前虽然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许多教师取得了研究生学历,并成为了“双师型”教师,但是,在高职院校任教的一部分《概论》课教师对高职院校的教育规律缺乏认识,对学生学习规律缺乏深入研究,教学观念和知识结构不能与时俱进,授课内容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其次,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过程中,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社会信息量的增大及生活节奏的加快,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危机感增加,浮躁心理和功利心理明显,部分学生政治意识淡漠,认为与专业课相比,《概论》课没有太多使用价值,致使《概论》课对高职院校学生没有吸引力,失去了该课程应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效。

二、高职院校《概论》课教学质量提高途径探析

(一)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主动性

提高《概论》课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关键在教师。应以学生为本,实现教师观念的转变,才能增强高职院校《概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课程的吸引力。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教育,高职教育有其特殊的教育规律,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学习职业教育理论,深入分析高职学生特点,掌握高职教育规律。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要努力贴近学生实际,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要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实例、新颖活泼的形式来活跃教学气氛,启发学生思考,增强教学效果。同时,要倾听学生反馈意见,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认真探索专题讲授、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二)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切实保证理论分析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概论》课向学生介绍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不仅富有理论性,而且政治性很强。《概论》课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的传播者,是教书育人的表率,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因此,《概论》课要求教师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

教师讲授的内容不仅要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而且还要做到“言之有据”。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体系、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的论述,不能道听途说,人云亦云,而应当坚持从历史文献中找依据,从严密推论中找结论。

同时,《概论》课教师需要有扎实的历史、政治、哲学等基础理论知识。在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需要翔实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知识论证;在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总体布局时,需要深入浅出的政治理论分析;在讲社会主义建设、改革战略部署时,需要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知识基础。只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储备,才能保证理论分析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教学效果的有效性、教育性。

(三)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提高学生科学分析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能力

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概论》课程应当突出它的理论性,致力于帮助大学生提高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认识事物本质和内在规律的能力。

特别是在当前社会改革转型时期,面对与学生紧密相关的诸如教育、就业等热点、难点问题,《概论》课教师更应该以提高学生理性认识为己任,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提高学生科学分析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能力,不失时机地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譬如,在讲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时,在讲完从1840年我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农民起义、清廷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晚清新政等一一失败,辛亥革命有花无果,近代以来的一系列民族救亡运动都没能救中国后,应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中国未来路在何方?在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后,应使学生明白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用来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在解决中国近代以来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中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最终让学生总结出: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共产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

(四)以服务专业教育为重点,加强学科之间的渗透性

《概论》课虽然是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但是在高职院校教学中还应该以服务专业教育为重点。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保证了职业人才的政治素养。《概论》教学涵盖的知识很广泛,学生的消化吸收需要不同学科知识的渗透和补充。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紧密结合学生的专业实际,同样一堂课针对不同专业教学对象应做到因材施教,有所取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为哲学基础,以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体,以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为主线,并围绕它形成的一整套科学理论体系。这些内容仅仅依靠《概论》课本身不足以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应该贯穿于大学教育全过程。因此,《概论》课必须教会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学会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认识社会,做到活学活用,融会贯通。

三、结束语

在国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下,《概论》课教师应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主动学习和掌握高职院校的教学规律及学生学习规律,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提高教学效率,改进教学效果,使《概论》课真正变为学生爱听、教师爱讲的一门课,彰显其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1]赵婀娜.中央16号文件印发以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综述[EB/OL].(2012-06-20)[2012-11-18].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57/18241785.html.

[2]刘幼群.高职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7(12).

[3]石云霞.“两课”教学法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4]柳礼泉,黄艳.加强教学研究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6).

[5]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概论马克思主义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神秘的混沌理论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李剑农和他的《政治学概论》
青铜器辨伪概论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与人文情怀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