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家医药思想特色

2013-01-22洪宗国

关键词:土家元气土家族

洪宗国

(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民族药学三级实验室,武汉30074)

1 土家族源与医药思想演化

土家族是中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自称毕基卡,分布于湘鄂渝黔毗连的武陵山地区,2010年人口为835.39万人.土家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土家语支,原无文字,1984年创制拉丁文字,通用汉文.崇拜祖先,信仰多神,以白虎为图腾[1].

土家族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古羌族南迁的百濮、蛮蜒、盐神、容米等部落.周武王伐纣,巴人负伐参战,勇锐建功,后封巴子国.秦灭巴,巴子兄弟五人流人黔中,以廪君为长.汉有天下,名曰酉、辰、巫、武、沅,各为一溪之长,号称“五溪蛮”.唐贞观四年(630年)到元延佑元年(1314年),中央王朝推行“羁縻州”制,在部落中择其素有智勇为“蛮”人信服者为酋长,补以官职,以镇抚当地.从元、明到清初雍正年间“土司制”的实施,对于土家族的形成,有巨大的加速作用.清世宗雍正十三年(1735年)开始“改土归流”,标志着土家社会从封建领主制经济转化为封建地主制经济,土家族历史进入了新阶段.以古代巴人的一支后裔为主逐渐融合了周围的其他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共同的居住环境,共同的文化心态,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的语言的中国土家族[2].

土家医药思想的演化经历远古巫医不分、医药独立发展、接受中医影响、现代土家医药4个时期.

上古土家先民,刀耕火种,疾病不事医药.病则无医,惟锥牛羊,巫师击鼓以驱邪,摇铃卜竹篙以祀鬼.闻有疾病者,令巫人祈祷,谓之求福.或为幼童男女除灾祈祷,命巫人求神,金鼓竞胃,谓之迈摊愿.土老师为宗教仪式执行人,兼做歌师傅,兼事医药,过阴、渡关、追魂、画符、还愿、替死烧胎,寄拜给山、石、水、树,用百家锁等法祀鬼驱邪[3].

巴子国八百年,土家先民共同生活,开创了土家族萌芽时期文明.在长期与疾病斗争中,随着生产的发展而逐渐积累了一套简单易行的土方土法,逐渐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土家族医药学的雏形.土家人民最尊敬土家族医药始祖“药王菩萨”.他识百草、治百病、藏百技、创百药、医术精湛,法术高明,人神相通.土家族地区的无数“梯玛”、“水师”、“药匠”、“土医生”都是药王菩萨的弟子.流传于土家的药王医白虎,骑白虎升天的故事与土家族信奉白虎图腾有关.

作为周朝的分封国,巴子国与其他分封国之间交往频繁,春秋战国时期争鸣的百家学说在巴子国广泛传播,发展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医药在巴子国也有广泛的影响,中医的整体观、阴阳五行思想方法已经根植于民族文化的深层.但在中医成型的秦汉,巴子国民流落五溪,错过了与中医共同发展的机会.

秦汉时期,廪君兄弟五人流入黔中,各自为王.唐宋时期,朝廷将土家分而治之,羁縻军州,族民分散.不但与汉族交往减少,本民族各部落的交往也很少.故医药发展缓慢,长期停留在神医结合,药神两解阶段.直到土司制度实行,族民才有较大的生存空间,土司内部的交往开始频繁,民族医药有了独立发展的条件.成书于土司时期的《土王真药本草》手抄本,书中载药360种,分七十二参、七十二七、七十二莲、三十六风、三十六还阳、三十六蜈蚣、三十六血,其中有疗效卓著的“一百单八将”.简述了七十二症,七十二痧,七十二风,三十六痨,三十六疮疡、三十六惊,三十六伤疾,阐述了“一百单八症”的症候及临床表现与诊治,形成土家医药体系雏形.可惜该书已失传[4].

雍正改土归流,打破土司藩篱,土家族民获得更大的共同生存空间,民族交往更加便利频繁.大量汉医进入土家,与土家医共同应对疾病的威胁.土家医的经验丰富了中医的内容,中医思想的传播开启了土家医药理论构建的大门.在与传统的土家医药交流融合过程中,中医理论被大量引入土家医药,传统土家医药元素慢慢减少,于是在土家族中出现了土家传统医药,中医药,以及带有土家特色的中医药鼎立的局面.不少土家医家开始应用中医理论整理总结土家医药经验,著书立说.其著名者有咸丰秦子文《玲珑医鉴》与清末汪古珊《医学萃精》(1896).

汪古珊,字昌美,号改勉,湖北恩施县(现湖北省恩施市双河)人,生于道光23年(公元1842年),卒于民国6年(公元1917年).50岁便弁刀枭,收萝素习传统医药至精汇而萃之,参之其人数十年临床所得所悟,编著了一部50余万字的医学著作《医学萃精》,共16卷,由其门人刻刊行于1896年.一卷首论医史,次论本草.二卷胎化死生,内景图形,脏腑象属,部位经络,营卫起止,以及四诊脉法.三卷分辨诊察内外妇孺.四卷伤寒及辨证施治.五卷阴阳问答.六至十卷专论内科杂病.十一卷外科丛真.十二卷至十三卷女科提要.十四至十五卷幼科提要.十六卷全录黄元御以六经论痘科.此书在传统中医学基础上,突出民族特色与地方特色,是融土家医药与中医药于一炉的标志性著作[5].

解放后,特别是土家族的民族成份全部确定后,各地积极进行民间调查,挖掘、整理土家医药经验与文献,出版了大量的土家医药论著.彭延辉等《土家族医药学》(1994)[5]、田华咏等《土家族医药学》(1994)[6]、赵敬华编《土家族医药概论》(2005)[7]、朱国豪等《土家族医药》(2006)[8]等具有代表性.研究者多仿照现代中医药模式,大量借用中医药概念,构建土家医药理论框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由于土家族分布于湘鄂黔渝四省市,各地对土家医药理论的研究也具有地方特色.湘西田华咏等《土家族医药学》坚守传统土家医药思想,认为土家医药以来源于三生万物的三元学说为基础,没有太极阴阳五行等中医核心元素,不承认汪古珊医药思想的土家特色及其对土家医药的奠基作用,是完全独立于中医药发展起来的医药体系.鄂西谭庆刚[5]、严其云[9]等推崇汪古珊医药思想,并力主在《医学萃精》的土家特色基础上构建土家医药的理论框架.黔东北的朱国豪等《土家族医药》则试图将两者结合起来,升华出独具特色的土家医药学.

一个独立的民族医药体系,应该具有特色的思维方法、特色的疾病谱及其治疗方法、特色的动植物资源及其用药方法.如何从传统的土家医药与引进中医药理论后的土家医药文献中进行整理与研究,形成有别于中医药与其他民族医药的特色,对于土家医药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2 土家医药思想基本内容

李济马的《东医寿世保元》在对中医因人而治思想进行发挥后形成了朝鲜医药独特的四象人论,从而形成朝鲜医药特色.与朝鲜医药相似,土家医药理论建立在汪古珊《医学萃精》对中医药的气、阴阳、三才、三焦等理论的发挥,从而形成具有土家医药特色的唯气论、唯阳论与三元结构论的思想框架,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土家特色的生理、病理与药理理论.

2.1 唯气论

土家医药在中医气的概念与整体观基础上进行了多方面的发挥,我们称之为唯气论.

(1)气是构成世界与人体的基本物质.

(2)人的生命来源于气.生命整体的功能与各脏腑的功能都是气的表现(元气).人以气化,不以精化.所生者,精中之气也.精如种仁,气如仁中生意,芽生而仁即腐焉.精不能自生,所生者精中之气也[10].

(3)气又是人体生理活动的动力所在(宗气),是一类活力很强的物质,具有激发、推动的生理效应,是人体各组织器官维持生理活动的最基本保证,气衰则肢体发冷、机体功能减弱,气亢则身热、机体功能亢进,气亡则身冷如冰、机体功能消亡,区别有生命的机体与死亡的机体的根本标志就在于是否有气,“有气生,无气亡”.

(4)气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营气),人生存在自然界中,其生长、发育和各种生命活动都需要从自然界中摄取营养成分,如清气、谷气等.气在气、血、精三大基础物质及其环流中具有主导地位[7].

(5)气还是人体疾病产生的原因.疾病由病气作用人体所致.病气不外废气聚集和瘟气所加二端.人体无时不在产生废气.正常情况下,废气不断地经肺从口鼻,或从肛窍、汗排除体外.若排泄失常,郁积体内,则会致病.而自然界的气候多变,动植物死亡腐败都能成为瘟气作用于人体而产生疾病.

(6)气是疾病治疗的主要依据.补气是提高人体及其脏腑器官功能的基本疗法.行气是治疗气滞血瘀的主要方法,排气是解毒排毒的主要途径.

2.2 唯阳论

土家医药全盘接受中医药的阴阳理论.但在阴阳相关性、对立性、方向性、相对性四大性质基础上,赋予阳主阴从的性质,突出阳的主导地位,我们称之为唯阳论.

土家医药认为:人体生命就是阳气渐生至盛,再由盛致衰的转归消亡过程.“万物之精,莫不以阳统阴,故阳者,阴之主也.阳盛则壮,阴盛则老”.汪古珊胎化死生论曰:赤子初生,元气混纯,纯静无知,体虽属阳,而象则属阴,故于卦为重坤.自一至三岁长元气六十四铢,则一阳生而为地雷复.至五岁又长元气六十四铢,则二阳生为土泽临.至八岁又长元气六十四铢,则三阳生而为地天泰.至十岁又长元气六十四铢,则四阳生而为雷天大壮.至十三岁又长元气六十四铢,则五阳生为泽天夬.及至十六岁又长元气六十四铢,则六阳已具,阴尽而阳钝,是为重乾.际斯时也,元气弥沦,流动充满,知觉运动,先天主宰,盗天地三百六十四铢之真阳元气,原父母二十四铢之祖气,所谓先天三百八十四铢之真阳元气,以全周天之造化,共为一斤之数者,靡不于是乎全焉.…由十六至二十四岁谓之一关,耗去元气六十四铢,一阴暗伏于下,即剥去纯阳一爻,于卦象应乎天风垢.…至三十二岁又耗元气六十四铢,于卦象应乎山天肫.…至四十岁,又耗元气六十四铢,于卦象应乎天地否.…至四十八岁,又耗元气六十四铢.于卦则应乎风地观.…至五十六岁,又耗元气六十四铢.于卦象应乎山地剥.…至六十四岁,卦气已周,其所得天地父母之元气,共三百八十四铢,而足一斤之数,至此阳气则耗散已尽,于卦象乃复为重坤.当此时也,纯阴用事,真阳无存[10].

人体性命的根本是阴阳二气相交,五元化生而生,五脏分属五行,五行金木水土各一行,唯火有二,即君、相二火,君火即隔上之心阳,于象为离,阳重阴轻,统上元之阳为用.相火居下,为肾中之真阳,于象为坎,阴重阳轻,统下元之阳为体.但坎离相交而成乾,即乾元之气,人之立命者,即此乾元之气的健运不息.二阳本乎乾一气所分,即一元之气,一元即阳气,阳气流通,阴气不滞;阳气不足,稍有阻滞,阳病丛生.

2.3 三元结构论

三元物质:气、血、精.

三元体架:上元骨架,包括头顶骨(脑颅骨)、面额骨(面颅骨)共23块.中元骨架(躯干骨),包括龙脊骨(椎骨)、肋巴骨(肋骨)、胸堂骨(胸骨)共5l块.下元骨架(四肢骨),包括手杆骨(上肢骨)与脚杆骨(下肢骨)共134快.

三元脏器:上元(天元)脏器:包括脑髓、心、肺.脑心肺共居上焦为天,为三元之首,具有统领气血、司呼吸而吐废纳清,主思维、定神志之功.中元(地元)脏器,包括连蹄(脾)、肚子(胃)、肠子(大小肠),居中焦腹腔内为地.连蹄(脾)主运化,统血肉.“脾胃消五谷,肠分清化浊,精气血都造,废物通排出”.下元(水元、精元)脏器,包括肝子(肝)、腰子(肾)、精门、尿包(膀胱)和男女生殖器,居下焦为水.“肝胆连一体,藏血藏微器,毒经此脏解,血精此调出”.“肾阳化元精,元精代代生,阳足体魄壮,阳弱体虚轻”.

三元孔窍:上元孔窍眼睛、鼻子、耳朵,位于头部,全部功能都是受脑、心的指挥.中元孔窍嘴巴(舌条、牙齿)和皮肤汗孔、肌肉主要靠脾气血的滋养和调节,肛门,主要靠脾、胃、肠气的推动,使五谷消化的余浆废物排出体外.下元孔窍尿道口为人体生命余液废水排出之道,主要靠尿包气化功能的推动完成.男女生殖器的玉茎和玉宫为男女繁衍后代交合的喜器,其功能主要靠肾气精门之精的推动完成[10].

2.4 生理病理

土家医认为:脑、心、肺居上为天;脾、胃居中为地;肝、胆、肾、膀胱居下为水.统乎上元之阳为用者为君火.于象为离,阳重阴轻.统乎下元元阳为体者,为相火,即肾中之真阳.于象为坎,阴重而阳轻,坎离相交,即水火相交而为乾,而化中土.人之立命者,即此乾元之气,健运不息.三阳本乎乾元之气一气所分,亦即一元之气,一元之阳气.人身之关节窍道,全赖此气播护运行,阳气健旺,则活动矫健,出纳有节.人体发病的主要机理是人体上、中、下三元的阳气不足所致.

三元阳气的功能是下阳主升,上阳主降,中阳主和.下阳是上、中二阳之根,无下阳则无上、中二阳,下阳本于先天所生.中阳乃是后天所赖,中阳不运,上下即不相交,故中者,天下之大本也,后天概以中土立极.三阳各有专司,处上、中、下三焦,负天、地、水三元,一焦一元阳气.阳盛则壮,男女一样,阳气无伤,百病自然不作,若五毒侵袭,三元阳气受伤,则群阴峰起.

人以精、气、血三元为本.气血即阴阳,阴阳即水火,病症百端,无非水火不济.精乃气血之精微,故为阳中之元阳,阴中之真阳.阳行则阴行,阳停则阴凝,阳衰则阴盛,阳微则阴绝,阳气健旺,百病难作,阳气稍病,群阴蜂起.万物之精以阳统阴,阳不统阴,气血精亏.气血精滞,诸病始致.

土家医以精、气、血三元物质为本,以上、中、下三元阳功能为纲、以五元行脏腑即“元神”(火)心、“元精”(水)肾、“元性”(木)肝、“元命”(金)肺、“元气”(土)脾胃为基本要素,进行辨证论治.揭示了人体由阳始生,到阳渐盛,到阳盛旺,到阴始生,阴渐盛,阴盛极,阳无存的生、长、壮、老、病、死的以阳统阴的生命消长转归过程.

2.5 土家药性味功能

土家药分为凉寒,温热,平淡三性和苦、酸、涩,麻、辣、咸,甜、淡、滑九味.具有苦、酸、涩味的药称为凉寒药,具有麻、辣、咸味的药称为温热药,具有甜、淡、滑味的药称为平淡药,这就是土家药的三元性.土家医发现每一种药物都不止一种味道,故土家药的味是固定的,但性是综合的,因多种味道可以使药性发生转变.药物的功能是以味定性,以主味定主性.神参(竹节参)味甘为主,苦为辅,故定性平.甘能补虚,故竹节参有补虚强壮之功,苦能清热散瘀止血,故竹节参有散瘀止血,消肿止痛的功效.即竹节参既有北方人参补虚之功效,又有南方田七活血化瘀止血的功能,故曰神参.

药物的性味功能是长期观察药物形态和临床实践的结晶:藤木空心定赶风,对枝对叶可除红,枝叶有刺可消肿,叶内藏浆赶毒功,苦清辣打麻赶气,酸涩止泻甜补益,香药走窜赶风湿,苦寒赶热消肿痛,苦涩排脓咸软坚,淡滑滋补药称雄”.苦味药赶毒、赶火、赶气、赶食;酸涩药收敛固涩,赶火、赶毒,止泻、止汗;麻辣药赶风、赶气、止痛,壮阳;咸味药赶毒、赶气、散结、软坚;甜淡药温补、滋补、缓急、止痛;淡滑药滋补滋养、保元保阳、延年益寿、解毒排毒、通利清利等.

3 土家医药的思想特色

3.1 突出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

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它强调的是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许多矛盾的地位和作用不平衡,其中必有一种矛盾是主要的.在土家医药的三元物质中,气、血、精各有不同的功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但气是一种具有基础性与能动性的物质,因此在三元物质中具有突出的地位,这就是唯气论.

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它强调的是在同一矛盾中,矛盾双方有主次之分,其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有一方是主要方面.土家医认为阴阳是一对矛盾,又是所有矛盾的高度概括.阴阳有相关性、对立性、方向性、相对性,阴阳还有主从性.在阴阳矛盾的运动变化过程中,阳具有能动性,因而具有主导性,是阴阳矛盾的主导方面,这就是唯阳论.

3.2 在对中医浓缩简化基础上辨证论治

天命象数、太极、阴阳、五行是中医思想的内核,也是土家医的思想内核.土家医在中医三才、三焦概念基础上提出三元结构理论,将中医的气血、阴阳、藏象、经络理论浓缩一炉,在三元物质、三元结构、三元阳气盈虚基础上进行辨证论治,并利用药物的三元性味对症用药,极大简化了中医的辨证论治,但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历史的迁徙、政治的分合导致土家族与汉族交往程度时紧时松,但土家族先民与汉族先民居住于同一个地域与时空,拥有大致相同的朴素自然哲学思想.从秦汉到土司时期两千多年几乎独立发展并未改变相似的文化基因,改土归流后汉族医学一旦进入土家族地区,就能被土家医全盘吸收,并通过对中医思想的浓缩简化与传统土家医药思想对接融合,创造出具有土家特色的民族医药.

3.3 术数“三”的广泛应用

土家族崇尚术数“三”,土家医药中处处有三或三的倍数.如三元物质气血精,三元骨架,三元脏腑,三元孔窍,三元阳气等.疾病分为七十二症,七十二痧,七十二风,三十六痨,三十六疮疡、三十六惊,三十六伤疾,其中著名的一百单八症[6].药物分为七十二参、七十二七、七十二莲、三十六风、三十六还阳、三十六蜈蚣、三十六血,其中疗效卓著的一百单八将.它们均为三的倍数,结合三元理论的三元辨证,将土家医药理论架构成一座三角大夏.在加上以气为核心的整体观,以阳为主导的阴阳观,形成土家医药的思想内核.

[1]王希辉.近十年国内土家族研究综述[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版,2009(8):8-12.

[2]伍 湛.土家族的形成及其发展轨迹述论[J].贵州民族研究,1986(1):41-49.

[3]彭延辉,尚立昆,郁 刚.土家族医药史探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1994(7):4-6.

[4]朱国豪,邹廷生.论土家族医药的民族特色[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2,25(2):31-34.

[5]谭庆刚.从《医学粹精》看汪古珊的医学思想[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6):1815-1816.

[6]田华咏,潘永华,唐永佳,等.土家族医药学[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4:147-219.

[7]赵敬华.土家族医药学概论[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20-22.

[8]朱国豪、杜 江、张景梅.土家族医药[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6:23-25.

[9]严其云.鄂西土家族名医汪古珊与《医学粹精》[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2(56):139-141.

[10]清·汪古珊.医学萃精(上)[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16.

猜你喜欢

土家元气土家族
快手元气早餐
No.3 元气森林宣称2021年营收约70.2亿元
Dancing for theDead
土家族情歌
The Dunhuang murals are helping to revive travel on the old Silk Road
三峡地区土家族摆手舞艺术特征分析
———评《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钟 鸣艺术作品欣赏
土家摆起来
土家摔碗酒
明清两朝地方文献辑录的土家语词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