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卫康肛门用药配合中药口服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
2013-01-22刘文青牛艳丽于长缨
刘文青,牛艳丽,于长缨
(1.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苏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河北 邯郸 056000;2.河北省邯郸市第三医院,河北 邯郸 056001)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常为急性盆腔炎未彻底治疗或患者体质差、病程迁延所致,病情较顽固,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可急性发作。笔者应用妇卫康肛门用药配合中药口服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2008年4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60例,均符合乐杰《妇产科学》关于慢性盆腔炎的诊断标准[1],均经过妇科检查、实验室检查及B超检查明确诊断。均排除妊娠、哺乳期妇女;合并严重内科疾病者;慢性阑尾炎、盆腔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者;对所用药物过敏,不能正规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1.2 方法
慢性盆腔炎以湿热型居多,给予患者口服妇炎康(组方为当归、丹参、芡实、土茯苓各25 g,赤芍、延胡索、川楝子、三棱、莪术各15 g,山药30 g,香附10 g。湿热瘀结型,加黄柏、苦参各 15 g,为妇炎康Ⅰ号;寒凝气滞型,加炮姜、茴香各10 g,为妇炎康Ⅱ号,制成蜜丸,每丸10 g)每次1丸,每日3次,30 d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同时给予妇卫康(组方为乳香、没药、败酱草、苏木、红藤、白花蛇舌草、桃仁、丹参、赤芍药、川芎、当归、水蛭、地龙等适量,将上药研成粉末,制成糊丸,每丸4 g),每晚睡前30 min,肛门用药,每次1丸,经期停用。肛门置药与内服中药治疗同步进行。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以治愈+显效+有效合计为总有效。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用药3个疗程,有效率达91.67%,其中治愈35例(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或B超检查子宫附件正常,盆腔无包块、无积液或输卵管检查通畅);显效12例(自觉症状明显好转或基本消失,妇科检查或B超提示盆腔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有效8例(自觉症状好转,妇科检查或B超提示盆腔症状、体征均有改善);无效5例(症状和体征无改善)。
3 讨论
慢性盆腔炎是盆腔炎性疾病的遗留病变,是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组织的炎性病变,主要改变是组织破坏、广泛粘连、增生及瘢痕兴盛,临床常有慢性输卵管炎、输卵管积水、输卵管卵巢炎、盆腔结缔组织炎等,多由邻近器官炎症蔓延、宫内手术感染、不注意个人卫生、使用不洁浴具或经期、产后性生活等原因所致,常以为是急性盆腔炎延误诊治,或治疗不彻底,或患者体质虚弱,病程迁延、演变。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下腹疼痛,肛门坠胀,腰骶酸痛,白带增多,色黄或黄白相间,质黏稠,月经失调,或有痛经,部分患者神疲乏力,失眠,因输卵管粘连阻塞可有不孕症状。慢性盆腔炎相当于中医的带下、瘕、妇人腹痛等范畴,多由湿热、湿毒之邪乘虚入侵,与气血互结,蕴积胞脉、胞络,气血瘀滞,或肝经积郁,气滞血瘀,不通为痛,久则内结成所致,病情缠绵难愈,重伤正气[2]。治疗宜在扶正的基础上,随症加减,行气活血,化瘀消痛,清热利湿解毒。
本试验中60例患者均有抗生素治疗史,其中40例有急性盆腔炎病史,曾长期、大量应用抗生素,有不合理应用抗生素史。慢性盆腔炎患者盆腔局部纤维结缔组织增厚,组织病理变化突出,常有局部血循环减慢、末梢循环障碍的改变,全身用药在局部难达到有效的药物浓度,而重复、大量使用抗生素,不仅治疗效果不明显,药品不良反应相对增多。妇卫康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行气止痛的功能。乳香、没药、当归活血止痛、生肌,丹参、地龙安神宁心、清热定惊,苏木、赤芍药、水蛭、桃仁、川芎抗凝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白花蛇舌草能增强吞噬细胞活力、增强抵抗力,败酱草、苏木、川芎有抗菌作用。肛门处血管丰富,与盆腔血管有较多的吻合支,妇卫康经肛门给药,药物中的有效成分通过局部血液循环、淋巴循环或蔓延、渗透作用能够直接进入盆腔器官及组织,药物中活血成分能改善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再配合中药口服,局部用药与全身用药相结合,使病变局部能达到有效的药物浓度,促进炎症吸收,消除积液,松解粘连,减少炎细胞浸润,抑制纤维组织增生。既能促进病理恢复,又能增强人体的生理功能,尤其适用于长期滥用抗生素出现多种不良反应及耐药性的患者[3]。
综上所述,妇卫康肛门给药配合中药口服治疗慢性盆腔炎,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疗效显著,无明显毒副作用,操作简单,患者可在家自行用药,能坚持长期治疗,且痛苦小,药品成本低,易于接受,适合基层医院推广。
[1]乐 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34-263.
[2]罗颂平,邓高丕,陶莉莉,等.中西医妇产科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169-174.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46-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