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宜昌柑桔转型升级

2013-01-22文中华熊长权王友海王相兴

中国果业信息 2013年9期
关键词:罐头宜昌脐橙

文/文中华熊长权 王友海 王相兴

柑桔是宜昌市的优势特色产业,在农民增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宜昌柑桔产业发展也面临着销售难、效益低等困扰。对此,宜昌市委市政府提出“加快推进柑桔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目标,为当地柑桔产业脱困、转型升级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一、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宜昌各柑桔产地立足资源优势,狠抓产业结构调整,深入开展精品果园建设,不断完善产业体系,提升了宜昌柑桔产业在全国的地位和影响力。

一是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市(州)前列。宜昌是全国市(州)一级最大的宽皮柑桔生产基地,是农业部长江上中游流域优势柑桔产业带,是湖北省长江上中游200万亩(13.33万hm2)优质柑桔板块基地。2012年,全市柑桔种植面积12.40 万 hm2(186 万亩),产量 263 万 t,创产值59.4亿元,面积和产量分别占湖北省柑桔生产的51%和79%,占全国柑桔生产的的5.5%和8.9%。其中,柑桔产量超过50万t的县(区、市)有夷陵区、宜都市、枝江市和当阳市等。

二是丰富的产品结构在全国独树一帜。宜昌被称为世界柑桔种质资源库,独特的三峡河谷气候,几乎适宜种植世界上所有柑桔品种。2012年全市温州蜜柑产量为180万t,脐橙产量为30万t,椪柑产量为50万t,柚类及其他品种产量为3万t。规模化种植品种有温州蜜柑、椪柑和脐橙(包括早红、纽荷尔、红肉和晚棱等),其中,早熟(含特早熟)、中熟和晚熟品种种植比例分别占30%、40%和30%,鲜果上市期从8月到次年6月,共11个月,基本可实现周年供应。

三是标准化生产技术引领全国。目前宜昌市已先后制订了宜昌蜜桔、秭归脐橙等地方标准,2009年全国标准果园创建活动、2011年全国柑桔高品质栽培技术现场会先后在宜昌市举行,宜昌市推广的“10个一”优质丰产技术在全国得到宣介推广,柑桔无病毒容器育苗技术、高接换种技术、大枝修剪技术、控水增糖技术、绿色防控技术、完熟栽培技术和交替结果技术得到业内专家充分肯定。正如工程院院士、柑桔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邓秀新所说:“中国柑桔看湖北,湖北柑桔看宜昌,宜昌柑桔栽培整体技术在全省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四是桔瓣罐头加工能力为全国之最。目前,宜昌全市有柑桔深加工企业15家,占全国柑桔深加工企业的1/4;年加工罐头25万t以上,占全国加工量的1/3;年出口罐头7万t,占全国出口量的的23%。宜昌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最大的桔瓣罐头加工基地。

二、存在问题

目前,宜昌柑桔产业发展存在3个最为突出的问题:

一是“卖桔难”现象时有发生。尽管市委市政府投入柑桔销售的人力、财力、物力巨大,但基本上每年都存在或多或少的滞销现象,柑桔销售价格与桔农期望值有一定差距,市场占有率不够稳定。目前,全市有鲜果销售企业277家,但销售市场以国内低端市场为主;出口柑桔罐头大多为贴牌销售。

二是整个产业链条“前粗后短”。柑桔基地面积、产量规模较大,而采后商品化处理率比较小,精深加工产品较少。柑桔分级包装企业小而分散,设备档次低。虽然已有20多项桔醋、桔酒等生产技术,但很难大批量生产,企业鲜果加工能力显得捉襟见肘。此外,柑桔销售贮藏保鲜能力严重滞后,远途运输腐损率高。

三是产业整体效益偏低。柑桔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颜色、果形整齐度和含糖量等指标大都低于湖南、江西赣州等地同类柑桔,导致市场价格长期低迷。这既有基地设施落后的原因,也与品种混杂、社会化服务程度等因素不高有关,产业效益亟待提升。

三、对策措施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强化科技支撑,大力发展柑桔精深加工业,不断完善产业体系,组织实施“百亿产业培育”工程,加快建成中国一流、世界著名的柑桔主产区,全国标准化精品柑桔生产基地,全国柑桔品种资源多样性与新技术集成示范基地,全国柑桔精深加工基地。力争到2015年,全市柑桔面积达到13.33万hm2(200万亩),总产量达到300万t;年销售鲜果250万t,加工用果50万t,其中,20万t桔瓣罐头用果30万t,橙汁、桔汁饮料等其他加工用果20万t;年出口鲜果40万t,桔瓣罐头20万t,综合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为此,着力构建现代柑桔产业体系,加速推进宜昌柑桔产业转型升级,切实提高产业效益,推动宜昌柑桔产业健康持续高效发展。

一是构建标准化生产体系。首先是完善现代种苗繁育体系。以华饴生物、秭归柑桔良种苗木繁育中心、宜都国家级果树良种苗木繁育场和兴山香溪源柑桔茶叶良种苗木繁育场为基础,重点加强品种选育、引进和示范工作,建成宜昌柑桔良种苗木繁育中心。其次是加快结构调整。以优化品种、调配熟期为重点,重点打造三峡库区优质甜橙和长江、清江两岸优质宽皮柑桔两大特色产区,确保良种率达到90%以上。其中,三峡库区以发展适于鲜销、加工的纽荷尔脐橙、红肉脐橙、晚棱脐橙和伏令夏橙等为主,力争总面积达到2万hm2(30万亩),产量达到45万t;长江、清江两岸以发展适合鲜销和桔瓣罐头加工的鄂柑一号、鄂柑二号、无核椪柑、华柑二号和宫本、大浦等温州蜜柑为主,力争面积达到11.33万hm2(170万亩),产量达到255万t。再次是发展标准果园。捆绑涉农项目资金,以改种、改土、改水、改路和改肥等措施为重点,以病虫害综合防控、简化修剪、交替结果和控水增糖等技术为支撑,提高柑桔果实品质和食用安全水平。力争每年建设标准果园0.67万hm2(10万亩),到“十二五”末全市标准果园面积达到6万hm2(90万亩),占全市柑桔面积的45%以上,优质果率达到80%以上。

二是构建一体化加工体系。首先是培育龙头企业,支持土老憨公司做大柑桔调味品生产,年加工产品10万t,加工消化柑桔鲜果20万t,产值达到20亿元以上;支持秭归屈姑食品有限公司开发以脐橙为主要原料的柑桔深加工产品,生产脐橙酒、非浓缩橙汁、膳食纤维和脐橙茶等系列产品,实现年加工消化鲜果20万t,产值达到20亿元以上;支持丰岛、荣盛、鸿新等桔瓣罐头加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市场开发,年加工消化鲜果30万t,出口桔瓣罐头20万t,产值达到20亿元以上;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再引进2~3家柑桔深加工企业。其次是发展加工园区,以土老憨、丰岛和华饴为依托,建设“宜昌蜜桔产业园”,实现产值25亿元以上;以秭归屈姑食品有限公司为依托,建设秭归脐橙产业园,实现产值20亿元以上;以晓曦红、荣盛食品为依托,建设晓曦红柑桔生态园,实现产值20亿元以上。再次是发展现代物流,加快建设宜昌柑桔交易大市场,积极支持柑桔加工销售企业发展冷链物流,力争全市冷库容量达到50万m3以上,产值达到20亿元以上。

三是构建现代化营销体系。首先是培植营销队伍,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完善激励机制,培植壮大营销队伍。其次是创新营销方式,逐步稳定和完善基地、农户和企业利益联结机制,加强与大型销售商、中间商、企业、学校、机关和团体等方面的联系,进一步拓宽出口销售渠道。再次是强化品牌宣传,树立大品牌、大市场意识,减少重复投资,统一使用“宜昌蜜桔”“秭归脐橙”等主流品牌,通过中央电视台、销地电视台等各级媒体扩大宣传,引导和鼓励经销企业统一品牌、统一包装销售,进一步提升宜昌柑桔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四是构建新型化产业经济体系。首先是打造宜昌柑桔文化,依托宜昌市柑桔科学研究所建设柑桔主题公园、柑桔博物馆,依托窑湾蜜桔建立原产地保护区,做好柑桔文化传承、展示和保护工作。其次是发展生态旅游,开发柑桔旅游观光产品,建设三峡库区柑桔旅游观光走廊,清江库区柑桔旅游观光走廊,金银岗柑桔观光休闲基地。再次是鼓励发展家庭农场,创新桔园流转机制,鼓励柑桔种植大户扩大规模,专业化经营。

五是构建多元化支撑保障体系。首先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宜昌柑桔产业发展办公室,落实经费和人员,加强产业发展调研,完善柑桔产业规划,科学制订柑桔产业扶持政策,搞好柑桔产业服务与指导。其次是加强科技服务,加大科技投入,培育科技人才队伍。依托市柑桔科学研究所、龙头企业,开展柑桔采摘、运输、打蜡、贮藏及保鲜技术攻关;依托基层农技推广队伍、龙头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把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到生产一线;依托秭归屈姑食品有限公司、宜都土老憨集团打造柑桔科技产业链。再次是加强社会组织化服务,鼓励柑桔营销企业成立机防队、采果队和修剪队,通过订单生产、农资统供及大病统防等措施落实标准化生产。

猜你喜欢

罐头宜昌脐橙
脐橙连上物联网 扫码便知“前世今生”
宜昌“清单之外无事项”等
湖北宜昌卷
为战争而生的罐头
奉节脐橙
吃剩的罐头怎样保存
50年前的罐头
秭归脐橙进入收获季
南昌将建脐橙保鲜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