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进展
2013-01-22吴蓓蓓卢舜飞叶挺梅浙江省丽水学院医学院丽水323000
吴蓓蓓 卢舜飞 叶挺梅 浙江省丽水学院医学院 丽水 323000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后导致免疫缺陷,并发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征。目前,艾滋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世界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1983年,人类首次发现HIV。目前,艾滋病已经从一种致死性疾病变为一种可控的慢性病。此病传播的速度快,死亡率高,目前尚无根本治愈的方法。经过多年的研究和临床验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和民族特色,在治疗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文献综述如下。
1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优势和问题
20多年的研究和临床实验证明,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有其独特的优势:①中药品种丰富,具有强大的潜力和可开发的市场。②中药价格低廉,副作用小,不易产生耐药性。③中医的辨证论治个体化治疗可应对艾滋病复杂多变的临床特点[1]。④临床资料表明,部分中药确实能改善症状、体征,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减少机会性感染,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命期。⑤其他非药物疗法研究如针刺、艾灸等方法对于艾滋病腹泻、恶心呕吐、口腔溃疡、头痛、肢体疼痛等,具有缓解症状快,安全无副作用,操作简单,费用低廉等特点[2]。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临床实验样本数据少,缺乏临床对照实验来衡量中药的抗HIV作用;缺乏统一的治疗判断标准;中西药联合使用需规范和优化。因此,应该客观地认识中医药在艾滋病治疗中的潜力和有待解决的问题,充分发挥优势,努力解决现存问题,使中医药在艾滋病治疗中发挥更大作用[3]。
2 艾滋病的中医发病机制
在中医理论中,并没有艾滋病(AIDS)的概念,但是中医的辨证论治和整体法能够形成艾滋病的理论体系。从中医理论分析,AIDS发病外因是疫毒之邪入侵,内因则是体内正气虚弱。故其发病机制应以肾虚为本,疫毒为标,涉及肺、脾、肝、心等脏腑,形成正虚邪盛、五脏俱衰的病证[4]。
从病机分析,AIDS主要病机是本虚标实,疫毒之邪和瘀血痰浊内结是标,脏腑气血亏损是本。病位在肺脾肾,表现为艾滋病的相关症候群,人体诸多系统受损,错综复杂的病理变化[5]。
3 单味中药及有效成分抗HIV作用的研究
3.1 甘 草 药理研究认为,甘草具有很强抗炎、抗病毒和保肝解毒及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其主要抗病毒活性成分为甘草酸。据报道,甘草酸可通过抑制NF-KB和LTR的结合而抑制LTR所调节基因的表达,阻断HIV基因的转录[6]。此外,甘草酸对艾滋病患者肺孢子虫性肺炎机会性感染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7]。
3.2 黄 芩 大量试验研究证明,黄芩抗HIV的作用主要归功于其活性成分黄芩苷和黄芩素。而且黄芩素能够与HIV整合酶催化核心区的疏水区域结合,从而引起整合酶构象发生变化失去活性[8]。
3.3 天花粉 天花粉具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和消肿排脓作用,可治疗热病烦渴、肺热燥咳、内热消渴和疮疡肿毒。天花粉中含有一种可使核糖体失活的天花粉蛋白(TCS),有文献报导,天花粉蛋白可抑制被感染的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中HIV复制[9]。
4 成药研究
4.1 金黄胶囊 张可等[10]用金黄胶囊治疗10例HIV/AIDS患者,经过1~3年的治疗观察,能部分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CD4细胞稳中有升,使HIV/AIDS患者的免疫功能得到改善,延长HIV感染者进入AIDS的时间[11]。
4.2 唐草片 主要成分为老鹳草、香薷、诃子、金银花、黄芪等,具益气补血,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除湿化痰的功效,吴昊等[12]用该药对艾滋病患者试验治疗3个月,发现唐草片组患者CD4细胞平均上升69.32个/mm3,有效率50.72%,HIV病毒载量平均下降0.05个log,有提高CD4细胞计数的作用,同时可改善艾滋病患者临床症状,使患者体质量增加。
5 中药复方研究
5.1 六味地黄丸 李延斌等[13]研究发现,六味地黄丸对多形核白细胞的免疫功能有明显的双向调节作用,具有增强T细胞功能,诱生A-干扰素,清除病毒的功能,可用于艾滋病肾阴不足型 。
5.2 复方三黄散 黎明等[14]用复方三黄散治疗艾滋病和艾滋病相关综合征41例,对照组39例用安慰剂治疗,两组皆给予西药对症治疗及营养支持。发现部分病例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机会性感染控制,CD4 T淋巴细胞增加>20%,病毒载量下降>0.5log。治疗组有效率60.98%,对照组为35.90%,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3 理中汤 由人参、干姜、白术、炙甘草组成,试用于HIV阳性的血友病患者。结果表明,可增加正在减少中的辅助性T细胞,并增加具有抑制HIV重组作用的抑制系统细胞,并明显增加天然杀伤细胞。人参中所含金属元素锗可净化血液,提高肝脏解毒作用,进一步抑制艾滋病病毒[15]。
5.4 复方SHO 罗士德教授根据中药筛选的结果,选用桑白皮等5味中药各自的抗HIV有效部位,组成了抗艾滋病新药/复方SHO,在接受治疗的28例AIDS患者中,有9例体内HIV载量显著减少,16例HIV载量变得稳定,3例无效,其控制HIV-1载量总有效率达89%[16]。
6 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的建议
在AIDS的治疗中,按照中医理论组成的药物不但可以抑制或杀灭病毒,还有调节机体免疫力、防治并发症、对西药增效和减少副反应发生等作用[17]。但中医对艾滋病的研究尚处在探索阶段,特别是通过艾滋病大宗病例的临床症候观察、进行病因病机探讨、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临床试验、症候诊断标准、疗效评价体系等方面研究还较薄弱,应加强进行艾滋病的相关中医基础性研究,以探讨其机制变化,为临床研究提供技术支持[18]。危剑安教授[19]认为,中医药是我国特有的优势和资源,我国要在国际上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艾滋病防治道路,就必须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和资源。
总之,中医药治疗AIDS有较好的疗效,有潜在优势,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是其治疗的主要切入点,但也要加强中药抗HIV病毒研究,做好抗HIV病毒中药的筛选工作。使中医药治疗更加规范化和系统化,探索出适合中国患者的量化标准和治疗方法[20]。
[1]危剑安.发挥中医药优势,应对艾滋病挑战[J].环球中医药,2010,3(3):172-176.
[2]谢世平.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研究思路[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117(2):1-3.
[3]刘瑞,彭勃.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国内外研究进展[J].世界中医药,2009,4(3):175-177.
[4]王爽.中医药防治艾滋病概况[J].辽宁中医杂志,2009,36(7):1243-1245.
[5]尤松鑫.艾滋病中医证治概述[J].江苏中医,1997,20(3):3-5.
[6]Cherng JM,Lin HJ,Hsu YH,et al.A quantitative bioassay h H Ⅳ-1gene expression based on UV activation:effect of glycyIr}lizic acid[J].Antiviral Res,2004,62(1):27-36.
[7]Badam L.Glyeynhizin:an alternate drug for Pneumocysfis ca⁃rinii pneu-monia in AIDS patients[J].J Assoc Physicians In⁃dia,2002,50:287-288.
[8]Ahn HC,lee SY,Kim JW,et al.Binding aspects of baicalein to HIV-l integrase[J].Mol CellB,2001,12(1):127-130.
[9]McGrath MS,Ssntulli S,Gastan I.Effects of GLQ223 on HIV replication in human monocyte/rnacmphages chronically infected in vitro with HIV[J].AJDS Res Hum Retroviruses,1990,6(8):1039-1043.
[10]张可.金黄胶囊(金黄口服液)治疗HIV/AIDS 10例分析[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艾滋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北京:2003,4:59.
[11]王健.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现状与前景[J].武警医学,2003,14(10):582-585.
[12]吴昊.唐草片治疗HIV/AIDS的临床研究.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研究进展[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4:95-103.
[13]李延斌.六味地黄丸的新功效[J].江苏卫生保健,2004,(4):21.
[14]黎明,陈大刚.复方三黄散治疗艾滋病和艾滋病相关综合症41例报告.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艾滋病的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G],2003,4:57.
[15]王健,许建阳.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现状及前景[J].武警医学,2003,(10):583.
[16]田圣志,黄海英.中药复方抗艾滋病的回顾分析[J].中成药,2006,28(6):582-584.
[17]朱平,姚文虎,池云.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述评[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12):1843.
[18]郭会军,王丹妮.论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研究方向[J].中国医药指南,2007,9:118.
[19]危剑安.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现状和展望[J].传染病信息,2005,18(4):149-157.
[20]熊南山,刘启,程斌,等.中药治疗艾滋病的最新研究进展[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9,29(2):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