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如何搞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2013-01-22李亚丽李永霞白志斋
李亚丽,李永霞,白志斋
(柘城县农业局,河南 柘城 476200)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是一项公益性事业,近年来,随着政府部门对农技推广工作的大力支持,形势大有好转,但还存在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今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着力点提出粗浅见解。
1 建设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健全网络,夯实基础
目前全国范围内已初步建立了以国家推广机构为主与群众性科技团体相结合的推广服务体系。为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作为重要补充的民间服务性科技组织必须加快发展。因此要根据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建设标准,建立起省、市、县、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村级技术服务组织,并按照“强化县级、充实乡级、发展村级”的总体思路,建立起上下相通、左右相连、设置合理、运转高效的农业技术推广网络,从而保证能将农业新技术、新机具及时地引进、示范、推广,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1.1 抓好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建设
投入资金,加强装备,建立起一支结构稳定、素质高、战斗力强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对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 抓好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建设
通过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管理制度,落实农业技术推广责任,下移管理重心,提供技术和致富信息等服务,加强农业新技术的宣传教育,营造一个人人热衷于农业新技术推广的良好氛围。同时结合开展创建“农业技术推广示范镇”活动,本着自愿、合作、平等的原则,发展由农民群众自愿组织的民间科技服务组织,直接代表群众的切身利益,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1.3 建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网点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农业大户应运而生,他们成为农业技术推广的主力军,也是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创新方面最具活力的一个突破口。如种田大户,他们利用先进农业技术,购买先进适用机具进行适度规模经营,在农村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
2 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把“号召农民干”变为“干给农民看”
科技示范园区既是农业技术展示窗口,也是开展站办实体建设,增强服务功能的基础,创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就是要给农民树一个样板,通过园区的建设、经营以及较高的效益,吸引农民照着学,跟着做,使高新技术尽快尽可能多地应用于农业生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是我国农业结构调整后农业技术推广的一条新型有效途径,结合实际情况,列举农业技术推广带来的效益。通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自己干,让农民亲眼目睹示范效果。
3 搞好宣传,广造舆论,培养农民的推广主体意识
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是推广的主体,而另一主体的直接参与者即农民,却往往被忽略。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加强对农业新技术,新机具的宣传,让全社会认识、了解、关心并支持农业技术推广,使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在社会上有影响,在农民中有威望,对农民因势利导,用科技知识武装农民,改变部分群众的小农经济思维惯性,提高他们参与农业技术的自觉性、主动性。还可在农闲季节,多举办一些针对性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农业新技术培训班;农忙季节让农业技术人员走上田间地头,实地开展技术培训,让农民亲身感受先进农业技术带来的巨大作用。
4 加强农业技术信息服务工作,提高科技传播速度
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农业技术推广也离不开信息支撑,如何更快更好更准确地获取相关信息,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尤为关键。因此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争取建立方便、快捷的县级农业技术信息网,并实现与全国农业网联网,及时为基层农业技术服务站、农资经营组织、种植大户提供农业新产品、新技术市场需求,产品购销以及先进的管理经验等信息。服务好农民,引导农业技术推广全面发展,如在引进新的经济作物时,可与该作物的原产地沟通联系,签订引种合同,发布新产品供求信息,吸引已有引种的农户扩大规模,同时带动其他农户,形成规模效应,并组织编写农业技术手册提供给农民,设立本地区农业技术服务联系电话;在新闻媒体上定期发布农业新产品和新技术信息,通过多渠道丰富信息来源,提高信息的时效性和有效性。通过信息服务,拓宽推广视野,积极引导广大农民运用农业新技术,缩小与农业发达地区的差距。
5 加强培训学习,更新思想观念,提高队伍建设
在生产力要素中,人是最活跃的因素,也是决定一项事业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21世纪是知识时代,需要的大批人是一人多岗,一岗多能的复合型、适用型、创造型人才,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人才的培养将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农业新技术能否顺利的普及推广,与是否拥有相应的技术人才密切相关。现代化的技术,必须有掌握现代化知识的人来推广,因此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要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必须将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放在首位。
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要坚持政治思想教育与职业道德相结合,业务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相结合。一是要强化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教育。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提高广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全局观念和全心全意为“三农”服务的宗旨意识,爱岗敬业、尽职尽责、乐于奉献。二是要加强农业技术业务技能培训学习,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在每个项目的推广过程中,首先要对推广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学习,使其首先了解新技术的增产原理、使用规程等,实际推广时达到能讲解、会指导、会排难、会现场示范,从而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其次在工作中利用空余时间,自学农业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总之要通过专业培训,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多种形式,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进行全员培训,进行素质教育。要求人人懂技术、会示范、态度好,把农业技术推广过程变成向农民传授农业新技术,培训农民科学种田新本领,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大课堂。
[1]蒋和平,孟俊杰.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及改善对策[J].农业科技管理,2007,26(05):61-64.
[2]杨芳.我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种业导刊,2011(09):11-12.
[3]申光华.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现状及发展对策[J].种业导刊,2011(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