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3年国内玉米市场回顾及后期走势展望

2013-01-22焦善伟

种业导刊 2013年11期
关键词:临储玉米价格深加工

焦善伟

(中华粮网,河南 郑州 450046)

2013年以来,国内玉米市场整体呈现震荡偏弱态势。在2012年玉米丰收、市场需求疲软、临储收购政策等综合作用下,产销区玉米价格涨跌互现,除政策性收购之外,其他市场主体收购态度谨慎,饲料企业、深加工企业库存水平低于往年,玉米市场总体呈现阶段性窄幅波动态势。其中,1~3月份在临储收购带动下,国内玉米价格小幅震荡走高;3~6月份,受H7N9禽流感疫情、猪粮比持续下跌等影响,玉米市场表现弱势;7月份之后,在养殖需求有所回升、储存成本提升、贸易商出库积极、新粮上市临近等因素影响下,玉米价格呈现涨跌相间态势,其中往年的市场回升拐点并未明显显现。据中华粮网监测,截至9月中旬,全国玉米收购价格指数为149.04,比年初上涨0.23%,比2012年同期下跌4.69%。随着2013年玉米陆续收获上市,2012-2013年度国内玉米市场供需形势将进一步转好,而在市场需求依然不足的情况下,预计后期国内玉米市场价格将易跌难涨。

1 新粮丰收在望,国内玉米供需关系将进一步宽松

1.1 主产区玉米长势基本正常,灾情影响预计有限

受东北地区出现60年来最严重低温春涝影响,2013年东北春播普遍延迟7~20d,但在粮食种植收益提高、国家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支持及各级政府的积极推进下,2013年东北玉米春播形势良好,播种面积总体增加,但增幅低于预期。由于5月中旬后东北地区气温回升较快,玉米整体长势良好,为玉米生产打下较好基础。但与此同时,在玉米生长过程中自然灾害、病虫害等较为严峻,特别是气候异常使得主产区生产形势较为复杂,洪涝、旱情及东北地区气温偏低等均对当地秋粮生产造成影响。据实地调研及农业专家分析,截至9月中旬,2013年秋粮生产仍是丰收趋势,主要原因一是面积增加,特别是高产作物玉米、水稻面积增加较多;二是政策扶持有力,中央财政多次安排专项资金支持防灾抗灾;三是灾害影响范围有限,大部分地区秋粮长势正常,但后期仍需重点关注早霜等不利天气对最终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1.2 养殖行业需求回暖,企业盈利增加

7月下旬以来,国内猪肉价格持续上涨,猪粮比重回到6∶1以上,至9月中旬生猪自繁自养利润在100元/头左右;另外,禽类养殖利润随着鸡蛋、肉鸡等价格的上涨也处于持续恢复中。据监测,8月下旬以来国内鸡蛋价格涨幅达10%左右。养殖企业盈利状况好转,带动饲料需求上升,从而对玉米价格起到支撑作用。其中,由于饲料中猪料玉米要求品质较高,生猪养殖消费的稳定复苏将继续支撑优质玉米行情。但随着新粮陆续上市,贸易商玉米出库积极,市场供应充足,饲料企业大多仍采取“随用随采”策略。春节前养殖需求仍处于上升期,对玉米的需求也将增加,但由于新玉米开始上市,以及低价进口玉米也将陆续到港,预计养殖行业的回暖对玉米价格的支撑作用将会有限。

1.3 深加工企业开工率下降,玉米消费减量明显

2013年以来,受宏观经济形势、塑化剂风波以及国家倡导勤俭节约等影响,淀粉、酒精需求持续不振,深加工企业整体亏损态势仍在延续。据监测,东北地区酒精出场价格从2012年9月份的6450元/t下跌至目前的5550元/t,跌幅达14%;受此影响,深加工企业开工率维持偏低水平,目前酒精企业不足40%、淀粉企业不足50%。据统计测算过去5年我国酒精行业各月开工率均值显示,1~5月份均值较高,维持在52%~56%之间,6~8月份下降至44%~47%之间,9~12月份逐步回升至48%~53%。进入2013年以来,酒精企业开工率大幅下降,目前不足40%,比过去5年均值下降了9%~14%。同时,淀粉深加工企业生存现状同样堪忧,中小型企业停机率较高,大型企业淀粉库存压力较大,盈利水平较低。在此情况下,深加工行业对玉米的需求增速下滑,局部甚至不增反降。后期深加工行业运行状况仍需重点关注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

2 多空因素交织,预计后市玉米价格仍将易跌难涨

2.1 2013年玉米临储收购价格提高

2012-2013 年度,国家继续在东北地区启动玉米临储收购政策,敞开收购农民手中余粮,并将收购截至日期延长至5月末,对市场起到较强支撑作用。2013年7月初,国家有关部门提前公布了2013年玉米临时收储价格,国标三等玉米内蒙古、辽宁2.26元/kg,吉林2.24元/kg,黑龙江2.22元/kg,均比2012年提高0.12元/kg。据中华粮网监测,截至9月中旬,北方港口锦州、鲅鱼圈等玉米主流收购价2.30元/kg,吉林长春地区深加工企业挂牌收购价2.22元/kg,黑龙江肇东地区深加工企业挂牌收购价2.13元/kg,内蒙古通辽地区深加工企业挂牌收购价2.17元/kg,预计新玉米上市后,临储收购仍将成为市场收购的主要渠道。但由于国内玉米连续增产,而下游企业需求疲软,市场供需结构宽松,玉米价格上涨难度较大,预计东北地区玉米临储收购价格可能成为当地市场的价格高点。

2.2 临储玉米库存水平较高,后期出售及新粮收购压力较大

受产量增加、消费低迷,以及东北玉米质量下降、上市推迟等影响,市场主体采购心态谨慎,玉米价格持续走弱,为此,国家在东北四省区启动了2012年玉米临储收购,且收购期限比往年延长了一个月。据统计,截至2013年5月末,国家累计收购2012年产临储玉米约3100万t,为2008年实行玉米临储收购政策以来的收购量第二高的年份。针对这部分临储玉米,目前国家仅下达了第一批跨省移库计划,共计500万t,完成时间为2013年10月末。据市场消息,第二批500万t的跨省移库计划也将展开,截至时间为2013年12月末。但作为政策性粮食的主要销售手段——临储玉米竞价销售,目前还没有具体的实施时间,东北地区收储企业库存压力仍然较大。从当前形势看,即使在新粮收获上市期开始拍卖,新季玉米临储收购仍将面临仓容紧张局面。

2.3 港口玉米库存压力较大

据统计,截至9月上旬,南北港口玉米库存整体约280万t,仍居偏高水平,且库存消化相对缓慢,对港口价格形成较大压力。由于南方销区新季玉米已上市供应,以及运输成本有所提升,北方港口玉米走货速度减缓,南北港口价格倒挂也使得贸易商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虽然随着国庆等节日的到来,下游企业备货需求增加,南方港口玉米走货维持较高水平,但由于国内市场供应压力仍然较大,加之新年度进口玉米将陆续到港,后期港口玉米库存压力仍存。

2.4 新季玉米市场购销格局将异于2012年

由于天气利好,2012年华北玉米产量、质量均有提升,质优价低且提前上市,南方销区饲料企业采购积极。与此同时,受持续降水影响,2012年东北玉米收获期延迟,且质量差异较大,水分较常年偏高,大量粮源集中于年后销售;再加上2012年小麦饲用替代盛行,玉米临储价格提高使得东北产区价格相对较高,均使得东北玉米销售受阻,并导致后期东北玉米价格走势持续疲弱。

从2013年情况看,预计新季玉米大量上市后,玉米市场购销格局将不同于2012年。华北玉米对东北玉米的冲击力度将会减弱,在天气正常情况下,东北玉米将维持正常外流。受高温、干旱等影响,河南、河北等华北黄淮产区玉米生长受到影响,产量、质量很难达到2012年水平,尤其是河南省部分地区,受虫害、霉变及籽粒小等的影响,玉米籽粒容重下降已成定局。另外,受低温、干旱、降雨等不利天气影响,主产区2013年冬小麦产量略减、质量下降,各类市场主体收购积极,农民惜售情绪较重,小麦价格呈现稳步上涨态势。据监测,目前主产区小麦价格普遍高于玉米价格,加上节日临近,面粉消费进入旺季,后期小麦市场仍被看好,饲用替代优势丧失。

2.5 运输成本提升,将对玉米价格构成支撑

8月中旬,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国务院关于改革铁路投融资资本体制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提出“将铁路货运价格由政府定价改为政府指导价,增加运价弹性”。随后据市场消息称,铁路货运价格改革方案已定,平均每吨每公里将提价0.03元左右,预计会在2014年年初实行,但也不排除年内提价的可能。另外,进入四季度,东北地区煤炭运量增加,粮食运输将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后期运输成本的增加必将传导到销区玉米价格。

2.6 宏观经济形势仍充满不确定性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发达经济体刚有好转迹象,受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影响,新兴市场遭受严峻考验,大量资本外流,引发股汇震荡,新一轮金融危机风险迫近。同时,虽然8月份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全面向好,增长拐点出现,但由于中国经济已高速增长30年,不可能再沿袭高消耗、高投入的模式拉动经济增长,受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市场信心不足、地方政府债务危机风险加剧等不明朗因素增多影响,中国经济会否“硬着陆”成为全球关注焦点。

3 全球玉米丰收在望,进口压力将加大

3.1 国际玉米产量将创历史新高

据美国农业部2013年9月份供需报告预计,2013-2014年度全球玉米产量为9.57亿t,比2012-2013年度增加9661万t,增幅11.23%;消费量为9.28亿t,比2012-2013年度增加5853万t,增幅6.73%;期末库存为1.51亿t,比2012-2013年度增加2883万t,增幅23.52%,由此拉动年度库存消费比回升到16.32%(2012-2013年度为14.1%)。其中,作为全球第一产量大国、第一出口大国的美国,2013-2014年度玉米产量预计3.52亿t,比2012-2013年度增加7781万t;消费量2.91亿t,比2012-2013年度增加2324万t;期末库存为4711万t,比2012-2013年度增加3031万t;预计年度出口量为3112万t,同比增加1245万t。全球尤其是美国玉米增产使得进口玉米价格优势明显,据测算,9月12日美湾12月份交货的美国2号黄玉米到中国口岸完税后总成本约1964元/t,而目前广东港口玉米主流成交价在2480~2500元/t。

3.2 进口玉米将冲击后市国内玉米价格

国际玉米丰产预期较高,实际产量可能创近年来历史记录,加之玉米乙醇用量增速放缓,预计2013-2014年度全球玉米结转库存较高,带动国际玉米远期价格持续走低,近期以来进口玉米到中国口岸完税价格始终在2000元/t以下运行。据悉,国内部分大型企业已经签订大量进口合同,执行价格在2100~2200元/t,到港船期在2013年10月至2014年2月,对后期国内玉米市场特别是南方销区价格将构成压制。据美国农业部预估,受比价关系等影响,预计2013-2014年度中国玉米进口量将达到700万t,比2012-2013年度的预计数据增加400万t。

[1]冯华.南旱北涝撼不动丰收基础[N].人民日报,2013-08-2510 .

[2]和讯网.酒精产业入寒冬玉米消费难起色[EB/OL].[2013-09-13].http://futures.hexun.com/2013-09-13/158000870.html?from=rss.

[3]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提高2013年玉米临时收储价格的通知[EB/OL].[2013-07-03].http://www.sdpc.gov.cn/zcfb/zcfbtz/2013tz/t20130704_548994.htm.

[4]中国证券网.国务院发布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推进铁路 建 设 意 见 [EB/OL].[2013-08-19].http://www.cnstock.com/v _news/sns _bwkx/201308/2705128.htm.

[5]USDA.World Agricultural Supply and Demand Estimates Report[EB/OL].[2013-09-12].http://www.usda.gov/oce/commodity/wasde.

猜你喜欢

临储玉米价格深加工
桃果深加工及其副产物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玉米价格开始上涨了
市场先弱后强 玉米价格是否大幅上涨
我国玉米临储收购量创新高库存压力凸显
临储政策改革元年,玉米市场变化明显
农产品深加工 亦喜亦忧谨慎前行
玉米价格将进入下行通道
2016年玉米将在寻底过程中艰难前行
我国有机食品深加工有待拓展
各地7月末玉米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