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空秆发生的原因及防治
2013-01-22赵红克
赵红克
(南阳市卧龙区种子技术服务站,河南 南阳 473059)
玉米空秆是指玉米生长发育过程中未形成雌穗,或者雌穗不结籽、结籽很少,是玉米生长过程中的常见现象,一般发生率在2%以上。近年来南阳市许多玉米田块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空秆现象,严重的地块,空秆率高达40%以上,给玉米生产带来极大损失。
1 玉米空杆发生的主要原因
2009年,南阳市多数地方出现玉米空秆现象,大田主要表现是无雌穗或者雌穗发育不良、雌穗很小,基本无结实或结实很少。
1.1 天气因素
2009年,玉米生长期间,南阳市阴雨天气较多,空气湿度大,日照时数少,气温偏低。尤其是8月上中旬正值玉米授粉期,阳光照射时间低于1.5h天数达7d(据南阳气象局资料)。一方面,光照不足,直接影响光合作用制造有机营养,雌穗发育因有机营养不足而受到影响,导致空秆发生;另一方面,病虫害发生也与这种天气条件有极大关系,是引起玉米空秆发生的间接原因之一。
1.2 病虫危害
2009年南阳市大田玉米普遍存在蚜虫危害情况,个别田块十分严重。蚜虫危害不但消耗植物体内有机营养,而且破坏叶组织,同时在叶表面形成一层黑色霉状物,使光合作用无法正常进行。因蚜虫危害而引起的植株体内有机物质缺乏,会导致雌穗发育不良或停止发育,形成空秆现象。调查中发现,在密度较小的田块或边行,同样有空秆发生,而发生空秆的单株多数感染蚜虫,这也进一步证明蚜虫危害是造成2009年南阳市玉米大田空秆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1.3 品种因素
排除其他因素引起的空秆,实际调查发现,在大致相同的自然和栽培条件下,空秆发生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品种。调查中还发现,出现空秆现象的品种,蚜虫危害严重,这说明品种、品种感蚜虫性和品种空秆率之间存在密切关联。
1.4 田间管理
对没有蚜虫发生或较轻发生的田块调查发现,空秆发生主要出现在以下田块:第一,种植密度过大,多数田块密度在7.5万株/hm2以上,有的甚至达9万~10.5万株/hm2。第二,田间杂草多,地力消耗严重,植株矮小。第三,低洼易涝田,缺乏良好排灌设施,植株因渍害影响,生长不良,空秆增多。第四,未能科学施肥,氮肥施用量大,忽视了磷钾肥施用,植株营养生长过于旺盛,也易引起空秆。
2 玉米空秆的防治措施
综合分析南阳市2009年玉米大田出现空秆的原因,既有品种本身遗传方面的差异,也有外部环境条件、栽培管理等因素的影响,是品种、环境、栽培管理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预防玉米空秆的发生,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2.1 选用优良品种
选用适合当地自然条件和栽培习惯的品种,按照品种特性采取科学合理的种植方法,做到良种良法配套。针对近几年机播面积扩大、播种量偏大、田间密度高的实际情况,尽量选用株型紧凑、耐密性强的品种。
2.2 合理密植
依据地力和品种要求,合理安排种植密度。合理密植可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通风透光,是减少玉米空秆发生的主要措施。稀植大穗型品种一般种植密度4.2万株/hm2,高水肥地以4.95万株/hm2左右为宜。半紧凑型品种,一般种植密度为5.25万株/hm2,高水肥田以不超过6万株/hm2为佳。紧凑型品种一般种植密度为6万株/hm2,高水肥田以不超过6.75万株/hm2。种植方式,提倡采用宽窄种植,以改善田间通风透光,宽行80cm,窄行40cm。株距依密度要求掌握在25~40cm之间。
2.3 加强水肥管理
增施有机肥,以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适时适量的供应肥水,使雌穗分化和发育获得充足的营养。氮磷钾合理配比,科学施肥,尤其要防止田间缺磷和硼。从拔节到开花是雌穗分化和授粉受精的关键时期,肥水供应要及时,中后期追肥对防止空秆有重要作用,低肥力地施肥要早,前期要重施追肥;对于高肥力地,应分期追肥。注意防旱排涝,玉米抽雄前后各半月期间,注意遇旱灌水,促使雌穗发育,缩短雌雄穗间隔时间,以利于授粉结实,减少空秆发生。
2.4 强化栽培管理
加强中耕培土,提高土壤通透性和保水保肥能力,促进根系发育,提高植株抗逆力。科学化控,以促使植株健壮,药剂的使用要注意适时、适量,避免因化控不当而出现空秆现象。加强田间管理,控大苗促小苗,使群体健壮整齐一致,降低空秆率。酌情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以提高结实率,有效降低田间空秆的发生。
2.5 及时防治病虫害
对于病虫害的发生,要及时科学防治。在玉米心叶末期,要加强玉米螟和棉铃虫的防治工作。在玉米生长的中后期,要注意各类叶斑病和蚜虫的防治。低温和多雨天气条件有利于蚜虫的活动,这时要特别注意蚜虫的防治,尤其对是那些易感蚜虫的玉米品种。
[1] 黄超.玉米空秆原因及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0(01):100.
[2] 马毅,张学舜,洪德峰,等.玉米空秆形成原因及防治对策[J].种业导刊,2012(08):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