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撰写“论著”摘要的要点与经常出现的问题

2013-01-22本刊编辑部

中国防痨杂志 2013年12期
关键词:论著交代分组

有学者指出,读者有没有兴趣阅读某篇论文,首先浏览目次表;如果某篇论文文题反映的主题贴切、简洁明了、新颖度高,就会翻至该篇论文所在页面阅读其文摘;如果文摘写得精彩才会紧接着阅读全文。所以,文摘应该力求结构严谨、简明扼要、语句通顺、语义贴切、引人入胜,使得读者手不释卷,产生必须阅读全文才肯罢休的欲望。兹将写作要点与常见问题阐述如下。

1.“目的”段:该段写得好不好就是看其有没有言简意赅地阐明本研究主题。在该段中不必介绍研究背景,也不必说明采用什么方法。前者是正文中“前言”的内容,后者是正文中“材料和方法”段,以及摘要中“方法”段的内容。“目的”段采用与论文主题(文题)相呼应的一句话来表述就可以了。

2.“方法”段:该段内容主要反映本研究所采用的重要的基本素材、研究手段与方法,所以要有本研究中与此相关的主要数据。比如:总的样本数,按照什么进行分组(如果是随机分组,一定要介绍清楚采用什么随机方法)及各组的样本数(各组之间有没有可比性及其相关资料、统计学结果不必在此介绍);采用什么分析(或检测)方法,主要评价指标是什么。如果是对具有相同目的的多个独立研究结果进行综合统计分析和评价而进行的Mata分析,则必须交代文献收录标准,通过什么检索系统、怎样检索及检索了多少篇文献,实际纳入分析的有多少篇,以及这些纳入分析的文献中总样本量多少,如果有分组要交代清楚分组情况和各组样本量,以及评价标准。如果是问卷调查,必须交代问卷的来源与可信度、主要内容及打分标准,同时要交代问卷发出多少,收回多少,有效多少。如果必须进行统计学处理,应该交代清楚什么样的数据采用什么样的统计学检验方法(如t检验、χ2检验等),P小于多少为有统计学意义。“方法”段写得好的标准,应该是当“结果”段介绍各类具体数据时,都是来自“方法”段所介绍的资料与方法的结果。还有,在撰写本段时要特别注意不能够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该段就是要如实地讲清楚本研究重要的基本素材、研究手段与方法,绝对禁忌加赞美的形容词和相关的议论。

3.“结果”段:该段内容是本研究的精华所在,必须不加评论地(不包括有无统计学意义的评价)、翔实地、准确地反映与本研究主题高度相关的研究结果,这些结果应该用数据来说话,而不是用结论性语言来说话。这里强调“与本研究主题高度相关”,就是为了避免撰写论文时将摘要的“结果”段变为正文“结果”段的数据移植地;一大堆数据的堆砌,不但使读者看得眼花缭乱,而且并不能够突出主题。

的“结果”段写得不好的情况主要有如下几种:①与本研究主题高度相关的研究结果及数据有没有交代清楚;②将正文中“结果”段的数据在此机械性堆砌,使该段显得臃肿乏味;③出现与“方法”段介绍的研究素材、研究方法无关的结果文字,这时要么是“方法”段没有写好,缺失了必须介绍的东西;要么就是“结果”段掺进了与本研究主题或与主要数据无关的内容;④在讲“各组比较有或无统计学意义”时,没有列出各组的具体数据,以及统计学检验值、P值;或者只有统计学检验值和P值,没有具体数据;或者只有具体数据,没有统计学检验值和P值。

4.“结论”段:该段应该忠实地根据“结果”段的内容得出毫不夸张的、客观的结论,一般采用与“目的”与“主题”相呼应的一句话叙述清楚就可以了。“结论”段具有画龙点睛之功效,但是写得不好就变成画蛇添足了。常见的错误是:①与本研究“主题”和摘要中的“目的”不相呼应;②有的结论根据“结果”段的内容不能够得出,此时可能为画蛇添足,也可能为“结果”段没有交代清楚,缺失相关的主要数据;③将“结论”写成了“小讨论”。

猜你喜欢

论著交代分组
分组搭配
中国文联出版社“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著书系”
怎么分组
给我个交代
分组
本刊对论著类文章的一般要求
本刊对论著类文章的一般要求
本刊对论著类文章的一般要求
交代
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