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益私有化背景下的贝宁高等教育改革
2013-01-21科宾米歇尔奎德吉比胡六月
科宾·米歇尔·奎德吉比 著 胡六月 译
日益私有化背景下的贝宁高等教育改革
科宾·米歇尔·奎德吉比 著 胡六月 译
在过去的20多年中,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高等教育状况越来越为人所熟知,改善其整体教育条件的思路也逐渐清晰起来,这应该归功于多次区域研究以及国家范围内的摸底调查。如今,在该地区的高等教育改革文献中,最常见的主题词就是“复兴”,这也是1997年非洲高校协会和世界银行联合起草的报告中关键性的策略建议。*《复兴非洲大学:策略和纲领》,世界银行,1997年。根据这份报告,非洲高校校长会议于1999年2月在坦桑尼亚阿鲁沙举行,会议将主题缩小为“复兴非洲大学:面向21世纪的策略”。
虽然高等教育改革已经具备坚实的基础,且改革的消息十分确切,但事与愿违,非洲高校仍每况愈下。追根溯源是由于行动力不足,研究中提出的解决方法并不能付诸实践,具体原因有:提供的信息范围不符;改革缺乏坚定的意志,守旧势力和各种非学术的担忧因素抵制改革;对高等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角色认识不足;现有资源有限,而对策的本质和视野过于超前。
行动力不足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因此,采用的方法既要考虑高等教育和整体发展的宏观政策,也要考虑某些高等教育机构的内部问题。
最近对贝宁高等教育体系的全面考察就兼顾了以上几个方面。*这次考察由比利时自由大学前任校长G.维尔根组织进行。它分析了大学的各项功能,如结构、教学、科研、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和学生服务,还分析了大学与国家的关系,并就此提出建议。报告指出,阻碍贝宁高等教育改革的外部因素是官方无法协调高等教育有计划的改革和当前自由经济大环境之间的矛盾,高等教育改革应当以全面考察为基础。此方法在英联邦国家广泛应用,由政府邀请外部专家参与其中,定期考察高等教育体系或机构的各个方面。
一、背 景
贝宁政府的社会主义浪潮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止于80年代末期,它对经济、政治、社会生活,尤其是教育体系产生了重大影响,教育体系由此发生了深刻的变革。80年代中期高等教育改革兴起,一批所谓“专业化的院校”在国家高校体系内成立,其目的是为了调整高等教育的培养模式,适应国家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这批新兴的院校包括3所教师综合培训学院和1所教师高级培训学院,为小学和初、高中培养师资。80年代末期政治动荡,政府无法像以前那样为所有大学毕业生提供工作,毕业生失业率逐年增高。于是,政府决定关闭贝宁国立大学内的上述3所教师培训学院,教育系统因此大受冲击。
此后,贝宁民主政府建立,自由的市场经济取代了原来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私立学校包括私立高校一度繁荣起来。
二、现 状
各类公立和私立高校数量猛增,这是目前贝宁高等教育的特点。1998年,有27所私立高校获得政府许可,招生人数占高校总招生数的16.72%,这在20世纪90年代初是绝无仅有的。只有与教师资格相关的高等院校没有对社会开放,其目的是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最近对公立高等教育所作的全面考察就指出,公立高校目前仍占据主导地位,但由于受过去计划经济的影响,无法满足各种需求。
三、措 施
在公立教育需求日益增长和教育服务逐渐私立化的背景下,亟需摒弃过去计划经济保障所有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旧理念。公立高等教育在未来发展方面仍然发挥着关键作用,它为初级教育提供师资,也为新兴的小型私立高等院校提供指导,仅仅因为公立高校无法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就关闭师范院校,这是毫无道理的。
公立高等教育要充分发挥作用,必须深化改革,考察报告中尤其强调这一点。报告建议从以下十三个方面进行改革:(1)校长任命模式;(2)学校委员会和核心委员会的组织构成;(3)教师地位和组织机构;(4)财务账目和预算;(5)生源和资源调配;(6)教学组织;(7)科研条件和管理;(8)人事管理和业绩考核;(9)行政部门的重新组织;(10)学术结构;(11)校图书馆组织;(12)学生服务组织(包括住宿、交通、膳食和健康);(13)奖学金分配制度。
考察报告为改革提供了可靠的信息,也为决策提出了合理的建议,但能否落实于行动,关键在于改革的意志力。在新兴私立高等院校的施压下,改革势在必行。
科宾·米歇尔·奎德吉比(Cobin Michel Guedegbe),任职于非洲发展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