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翻译视角下《京华烟云》中的中国英语

2013-01-21

关键词:京华烟云京华烟云

黄 琴

(长沙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76)

文化翻译视角下《京华烟云》中的中国英语

黄 琴

(长沙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76)

当今世界,英语这门国际化语言出现了全球化和地方化的特点。带有明显东方特点的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应运而生。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是指带有中国文化蕴涵和文字特色的语言、文化、事物、思想意识等的词汇。中国英语在表达中国特有事物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传播了中国独特的文化。林语堂先生用英文创作的著名小说《京华烟云》中的中国英语就是中国文化传播的典范。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无法用地道的英语表达出来,因此林语堂先生在书中创造使用了大量的中国英语来阐释中国传统文化诸如婚丧礼宴,冲喜守寡,中医中药,古玩字画,赋诗作对,道家文化,饮食文化等等。纵观本小说,林语堂先生创造的中国英语主要体现在生态文化、语言文化、物质文化和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中国英语的使用是本部小说的成功之处,有着重要的文化意义,这让更多的西方人了解了中国文化,有利于中西文化的渗透和融合。

文化翻译观,《京华烟云》,中国英语,文化意义

一、中国英语

“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我国著名语言学家葛传椝(1980)提出来的。他在1980年《翻译通讯》上发表的名为《漫谈由汉译英问题》一文中指出:“就我国而论,不论在旧中国或新中国,讲或写英语时都有我国所特有的东西要表达,…所有这些英译文都不是Chinese English或Chinglish(中式英语),而是China English”。[1]1991年,汪榕培将中国英语定义为“中国人在中国本土上使用的,以标准英语为核心的,具有中国特点的英语”。[2]

换言之,中国英语带有明显的中国特点,反映了中国的独特文化。比如,Four Books(四书),Five Classics( 五 经 ),imperial examination(科举 ),eight-legged essay( 八 股 文 ),May Fourth Movement(五四运动),Mr. Science(赛先生),the four modernization(四个现代化)等等这些都是典型的中国英语。鉴于中国各个时期的特殊情况,我国特有的东西用英文表达的时候,就产生了这一客观存在的中国英语。显然,中国英语是中国特定社会文化与英语的结合体。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先生直接用英语完成的创作,其作品中展现了大量的中国文化,广受西方读者的欢迎。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林氏在该作品中使用了大量的中国英语来阐释中国的独特文化。本文旨在研究分析文化翻译观指导下《京华烟云》中中国英语的使用情况及其文化意义。

二、文化翻译观

据文献记载,“文化翻译”的概念最早是由社会人类学家提出的,埃德蒙·里奇在《我们自己与他者》一文中对这一概念作了较为明确的界定[3](参见刘禾,2002)。英国著名比较文学家、翻译理论家苏珊·巴斯奈特认为翻译是文化内部与文化之间的交流,翻译的对等就是原文与译文之间文化功能的对等。翻译的基本单位不是单词,不是句子,甚至不是语篇,而是文化,基于词语对等或篇章对等的“忠实”根本不存在。[4]翻译的实质体现为:在两种语言交流的同时进行文化交流。它不是简单地从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而是从一种文化中的语言形式转换成另一种文化中的语言表现形式。[5](徐珺,2005,2006)杨仕章指出文化翻译观的主要内容是:“翻译不仅仅是双语交际,它更是一种跨文化交流;翻译的目的是突破语言障碍,实现并促进文化交流;翻译的实质是跨文化信息传递,是译者用译语重现原作的文化活动;翻译的主旨是文化移植、文化交融,但文化移植是一个过程;语言不是翻译的操作形式,文化信息才是翻译操作的对象。”[6](杨仕章,2000:4)换言之,原作和译作都是文化产物。由此可见,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符号的转换,实则是两种语言文化内部和文化之间的交流活动。词以及词汇只有就文化层面来说才有意义。翻译与文化的关系甚为密切,不同的文化反映了不同国家的思维方式、风俗习惯和文化价值观,文化差异是翻译过程中的主要障碍。在翻译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译入语国家的文化因素和语言特色,处理好其中的文化因素。译文是否被认可就取决于文化的可接受性。文化翻译,旨在文化的大语境下来进行翻译工作,探讨文化与翻译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流,实现了跨文化信息的传递。

三、文化翻译视角下中国英语在《京华烟云》中的体现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先生旅居巴黎时于1938年8月至1939年8月间用英文写成的长篇小说。该小说以从1900年到抗日战争三十多年间的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为背景,讲述了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的兴衰史和三代人的悲欢离合及和恩怨情仇,展现了中国社会历史的风云变幻。该小说必定根植于中国文化并与其有着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将中国传统文化诸如婚丧礼宴,冲喜守寡,中医中药,古玩字画,赋诗作对,道家文化,饮食文化等都用“完美 、流利”的英文鲜明的呈现出来。由于长年居住在欧洲和美国,林语堂先生非常了解西方文化,在创作《京华烟云》这部小说中,没有将中国传统的世俗文化用西方“地道”的英语表达出来,而是创造了大量的带有中国文化特征的“中国英语”。

《京华烟云》中中国英语的使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生态文化

生态文化是人类从古到今认识和探索自然界的一高级形式体现,指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任何一个民族或群落生存的自然地理条件,气候条件都不同,这就构成了其独特的生态文化。不同的国家也有其独特的生态文化。汉英民族生活的地理位置,气候及生存环境等都各不相同,这必然也会使汉英各民族产生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所以在翻译过程中,此类生态文化词的翻译必然体现其民族的地域色彩。 此类词汇《京华烟云》中出现了不少,如:Matajen Hutung-胡同;Taishan-泰山;yamen-衙门;South Gate of Heaven-南天门;moon door-月门洞;Shanhaikwan-山海关;the West Lake-西湖。

(二)语言文化

1. 民间俗语和格言

民间俗语和格言是一个民族的集体智慧。林语堂先生在翻译此类语言时,采用的异化翻译策略的中国英语,既带有异域风情,又符合西方读者的阅读审美观。如:

A pox toad thinking of eating swan’s fl esh.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Be a monk for a day, strike the bell for a day.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When a family is in poverty, it produces a filial son, and when a country is in danger a girl grown big should wed. 家贫出孝子,国乱识忠臣。

A boy grown big should marry and a girl grown big should wed.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这些民间俗语的翻译不仅不但没有给西方读者造成理解上的障碍,而且使读者在理解原句意义时头脑中产生生动的画面,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和理解。

2.中国的方言

中国地域辽阔,每个地方基本都有体现当地风土人情的特定方言。如《京华烟云》中“Tseng Laoyeh! Ten-thousand fortunes! I greet you”,中文意思是“曾老爷万福,给您请安!”,在英文表达中,给人打招呼没有“Ten-thousand fortunes”一说,林将这一招呼语翻译成“Ten-thousand fortunes”,取代了英文表达中的“Master Tseng, how do you do!,这明显保留了中国文化的元素。还有如“Rot your tongue(别饶舌根子)”“Living, I shall be a Tseng family person; dead, I shall be a Tseng family ghost”(我生是曾家的人,死是曾家的鬼), “family-ruining seed”(败家子)等都是典型的中国方言。林语堂先生用中国英语对这些方言的描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西方读者能通过字面意思所透出的鲜明形象,理解其蕴涵意义。

(三)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所创造出来包括经济生活和日常生活等一切的物质产品。在小说故事发生的年代,中西物质文化的差异巨大,这体现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如在介绍中国文化特色的器物以及建筑时,林语堂先生采用详尽描述的方式:

(1)Now, the grandmother had brought from Shantung some country style tsungtse. These were solid triangles made of glutinous rice stuffed with ham and pork or black sugar and bean fl our, and wrapped in bamboo and steamed. (p.188)

中国人的传统食品粽子对外国人来说是新鲜奇特的,林语堂先生对粽子形象地做了详细描述,使西方读者很快能想象得到其形象和滋味。

(2)There was also a jade yuyi, a purely ornamental but important formal wedding gift, usually placed on the table for display as a symbol of goodluck.(P.158)

例句中的jade yuyi(如意)这一传统饰物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吉祥如意。林语堂先生采用音译加详细阐述的手法把这一饰物表述出来,让西方读者一目了然。

(四)社会文化

1. 姓名、称谓

中国人取名常常包含自己对人或物的情感或愿望。 在《京华烟云》中,出现了众多人物,林语堂先生保持了中国人取名的传统,以其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所创造出来的,如:Mulan(木兰),Mochow(莫愁),Mulien(目莲),Afei(阿非),Sivlerscreen(银屏),Bluehaze(青霞),Radjade(红玉),Coral(珊瑚),Dimfragrance(暗香),Coldfragran(冷香),Mania(曼娘),SnowBlossom(雪蕊)等人名,这些人名都不是英文中惯用的,而是带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人名,采用直译的方法转换成英文,体现了中国取名艺术中的意蕴。中国传统社会特有的人称称谓,根据血缘关系,尊卑关系,亲疏关系等称呼而不同,可从中窥见中国社会等级制度的一隅。如Laoyhe(老爷),taitai(太太),nainai(奶奶), shaoyeh(少爷),hsiaochieh(小姐),Yatou(丫头),meimei(妹妹)等等。中国人取名及称谓与西方差异很大,《京华烟云》中这些人名及称谓蕴含了中国其独特的文化。

2.风俗习惯

中西风俗习惯的不同更多体现在婚丧嫁娶等人生重大事件中,如:Tsunghsi(冲喜),Menpao(门包儿),pingli(聘礼),happy event(喜事),red envelope(红包), new person (新人 ),wash the dust(洗尘 ),sweeping the grave(扫墓 ),tsung tse(粽子),lapacho(腊八粥)等。还有如林在小说中向西方读者介绍“裹脚”这 一独特习俗。写道: He went in, and soon appeared a beautiful young woman(Mr. Yao’s adopted daughter). She had small feet and exquisite jet hair…,此处译文:他进去之后,随后走出一个美丽的少妇, 一双金莲儿, 纤纤盈握, 乌油油的发髻……[7]以上列子都足见林语堂在《京华烟云》中对中国传统习俗的描绘全面而富有典型性。

3.中国的哲学思想和古诗、习语

在《京华烟云》中,文中隐含了很多《庄子》和道家等中国哲学思想的翻译。如在小说的开篇,有这样一段引语:

To tao, the zenith is not high, nor the nadir low:nor point in time is long ago, nor by lapse of ages has it grown old. (林语堂,1998:2)

大道,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这段摘自《庄子·大宗师》的引语不仅在阐明小说所要宣扬的道家哲理精神,与小说主题紧密相关,同时也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其重要的一种处世哲学,是林语堂旨在向西方读者所宣扬的人生态度。[8]

同时,小说中出现的许多古诗和习语的翻译都鲜明的反映了中国文化。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而固定的表达方式, 是富于色彩的语言形式,一般具有生动形象、喻义明显、富于哲理的语言特征,同文学作品、诗歌一样, 被认为是语言的精华。[9]如:“The affairs of the world, well understood, are all scholarship; Human relationships,maturely known, are already literature”(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He believes that men contrive, but the gods decid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stock standing among a group of hens”(鹤立鸡群)等等。

四、《京华烟云》中中国英语的文化意义

《京华烟云》自1939年底在美国出版后的短短半年内即行销5万多册,在当时,甚受西方读者的喜爱,其成功足以说明林语堂先生在《京华烟云》中所创造使用的中国英语不仅准确的表达了中国文化,而且能够被西方读者所接受。由此可见,《京华烟云》中的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能够被英语使用者所接受并发挥其文化价值。

林语堂之女林如斯在对父亲的书评中写道:“《京华烟云》在实际上的贡献,是介绍中国社会于西洋人。几十本关系中国的书,不如一本地道中国书来得有效。”(林如斯,引自张振玉,2009序:9)[10]由此可见,《京华烟云》中的中国英语成功地传播了中国文化。长期居住在欧洲和美国的经历使林语堂先生非常了解西方文化,有着深厚的英文和中文功底,通过大量的翻译和写作实践阐释了中国文化,为中西文化搭架了沟通的桥梁。林语堂的英文小说《京华烟云》就是一个成功传输中国文化的例子。小说是林语堂先生用“精纯娴熟的英语”写作完成,关注中西两种语言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带有明显的翻译痕迹,意即这部小说的写作很大一部分具有翻译性质。林先生在此小说中对中国独特的文化进行了很多China English 的创造,本部小说中的中国英语准确定义了中国特有的文化,向西方社会传播了中国文化。此小说中中国英语的运用体现在:(1)生态文化,如:Matajen Hutung-胡同;Taishan-泰山; (2)语言文化,“What wind blew you hereso early in the day?” (哪阵风把您两位吹来);(3)物质文化,jade yuyi(如意); (4)社会文化,tsungtse (粽子),lapacho(腊八粥);(5)中国哲学思想和古诗、习语文化,“no law and no heaven”(无法无天)。类似于这些的中国英语会让更多的中国人了解中国的文化。其次,《京华烟云》中的中国英语有利于中西文化的渗透和融合。在当时世界文化的大背景中,西方文化处于中心,东方文化处于边缘,东西方文化处于极其不平等的位置。作为文人的林语堂有着自己的文化理想,他认为文化是没有国界的,各国的文化理应平等对话。在此背景下完成的《京华烟云》中,林语堂将自己的文化理想融入自己的创作之中,使用了大量中国英语来阐释独特的中国文化,有利于西方学者对中国哲学的发掘和探讨,实现了中西文化的互相渗透,彼此融合,取长补短。

五、小结

中国英语的存在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英语本身作为一门语言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不可能全面、客观地反映世界上的所有文化。中国英语蕴涵了丰富的中国文化,通过这一媒介,英语国家的人们能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中国英语在跨文化交际中发挥着重大作用,有益于中华文化和文明的传播。

[1] 葛传椝. 漫谈由汉译英问题[J].翻译通讯,1980,(2):51-53.

[2] 汪榕培.中国英语是客观存在的[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1, (1):38-40.

[3] 刘 禾. 宋伟杰,等.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1900-1937)[M]. 北京:三联书店,2002.

[4] Susan Bassnett & Andre Lefevere. Translation, History and Culture[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and Education Press,1990.

[5] 徐 珺.古典小说英译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M]. 长春:吉林出版集团责任有限公司,2005.

[] 徐 珺. 汉英语篇形合与意合之文化阐释[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 (12):48-51.

[6] 杨仕章.文化翻译观:翻译诸悖论的统一[J].外语学刊,2000,(4):56-58.

[7] 张 征.论林语堂女性服饰话语中的时代性别特色[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95-98.

[8] 肖百容.林语堂快乐哲学初探[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44-49.

[9] 刘胡英. 从英汉习语翻译看中西文化差异[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2):104-106.

[10] 张振玉译,林语堂.《京华烟云》[M].北京: 群言出版社, 2009.

China English in Moment in Peking from the Cultural Translation Perspective

HUANG Qi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76, Hunan, China)

Nowaday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lobalization and localization appear in English—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Afterwards, China English with the orientalism emerged. China English is the English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language, culture and ideas. China English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expressing Chinese unique cultures. China English in the renowned novel Moment in Peking written by Lin Yutang in English is a very good example in spreading Chinese cultures.Due to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the Chinese unique cultural phenomena can’t be translated in native English. Lin created a good number of Chinese culture-loaded expressions in China English in this novel such as the culture of marriage and funeral, the widowhood culture,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the antique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culture, Taoist culture and food culture and so on. The usage of China English covers different aspects in the novel including ecology culture, linguistic culture, material culture and social culture. To some extent, the great success of the book is attributed to it. The novel is very popular among Western readers for its showcasing of Chinese culture, having great cultural signif i cance.

cultural translation perspective; Moment in Peking; China English; cultural signif i cance

H319

A

1673-9272(2013)03-0148-04

2013-02-06

湖南省教育厅项目:“基于学习风格的个性化课外阅读辅导之行动研究”(编号:11C0064)。

黄 琴(1981-),女,湖南汉寿人,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和翻译教学研究。

[本文编校:罗 列]

猜你喜欢

京华烟云京华烟云
山西药茶香飘京华
红色京华
烟云几许著苍山
从文化缺省补偿角度看《京华烟云》中文化负载词的复译
探究林语堂作品落后女性观的原因
论《京华烟云》人物的命名方式
京华清明记忆
物质文化在《京华烟云》中的异化翻译
茶山烟云
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