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协和医院第六届过敏性疾病国际高峰论坛
——暨首届过敏-转化医学峰会纪要

2013-01-21王子熹马士坤姜楠楠徐迎阳

关键词:结膜炎过敏性教授

汤 蕊,王子熹,崔 乐,马士坤,姜楠楠,徐迎阳,刁 颖,孔 瑞,关 凯,尹 佳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北京 100730)

由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和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编辑部联合举办的“北京协和医院第六届过敏性疾病国际高峰论坛暨首届过敏-转化医学论坛”于2012年9月8日在北京召开,论坛邀请到了日本国立相模原医院变态反应科主任Motohiro Ebisawa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张学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张连峰外籍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刘志杰研究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胡克平教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王秀杰研究员、江苏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程雷教授、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李太生教授、免疫内科田新平教授、呼吸内科高金明教授和眼科李莹教授等出席大会并作精彩讲座。本届论坛题目多为基础与临床结合的典范,使参会者对转化医学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过敏性结膜炎的鉴别诊断与治疗

目前,由于环境污染、饲养宠物、接触花粉及尘螨等因素,眼过敏反应的发病率不断增长,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流行病学显示,全世界约有20%的人患有过敏性结膜炎,我国目前尚无大样本的流行病学数据。

过敏性结膜炎是结膜接触到过敏原后,发生的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可引起眼红、眼痒、流泪等症状。北京协和医院眼科李莹教授就过敏性结膜炎的鉴别诊断与治疗进行了阐述。过敏性结膜炎主要由Ⅰ型和Ⅳ型变态反应引起,分5种类型: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Ⅰ型)、常年性过敏性结膜炎(Ⅰ型)、春季角结膜炎(ⅠⅣ型)、特应性角结膜炎(ⅠⅣ型)和巨乳头性结膜炎(ⅠⅣ型)。研究显示,我国以常年性和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为主,两类型病例之和约占73%。过敏性结膜炎以眼痒为最主要的症状。发病年龄大多始于儿童期,青春期后部分患者病症可消失,近50%者在18~35岁会再次发病。常年性与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主要与致敏原有关。

春季卡他性角结膜炎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疾病,患者年龄多在6~20岁,一般病程为2~10年,男性多于女性,一般为潮热地区高发,严重患者占3%。该疾病可致角膜盲,文献报道约有50%的患者出现角膜病变。春季卡他性角结膜炎的症状主要为持续眼痒、畏光、流泪、异物感、黏液性分泌物;检查可见结膜-鹅卵石样乳头,角膜表现为浅层角膜炎。巨乳头性结膜炎多与异物刺激相关,结膜成纤维细胞增殖,主要症状为眼痒,主要体征为睑结膜巨乳头增生(>1.0 mm)并有丝状黏液性分泌物。特异性角结膜炎的发病年龄为30~50岁,男性患者多见,常伴有湿疹样皮肤表现,多有特应性皮炎家族史。症状主要表现为反复眼痒,一般角膜不受影响。

过敏性结膜炎的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结膜刮片细胞学检查、泪液IgE含量测定、过敏原的皮肤试验或体外过敏原检测、组织活检、泪液检查、过敏原的眼部激发试验等。

治疗药物主要有以下6种:抗组胺药(富马酸依美斯汀、0.05%左卡巴斯汀)、肥大细胞膜稳定剂(洛度沙胺)、双效作用药物(帕坦洛、酮替芬)、糖皮质激素(1%泼尼松龙、0.01%地塞米松)、非甾体激素类抗炎药(酮咯酸、双氯芬酸钠)、免疫抑制剂(环孢霉素A、他克莫司)。辅助治疗药物主要为人工泪液(玻璃酸钠)。李莹教授推荐,常规的预防治疗主要用肥大细胞膜稳定剂,同时联合应用眼表润滑剂;轻度症状主要使用双效作用药物、抗组胺抗组胺减充血复方制剂、肥大细胞膜稳定剂;中度症状主要应用双效作用药物与抗组胺肥大细胞膜稳定剂联合;重度症状需应用糖皮质激素合并双效作用药物,可同时联用免疫抑制剂。

天然免疫信号通路的结构基础

传统的天然免疫通路受体包括5种,分别为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RIG-I样受体(RIG-I like receptors,RLRs)、NOD样受体(NOD-like receptors,NLRs)、AIM2样受体(AIM2-likereceptors,ALRs)和C型凝集素受体(C-type lectins receptors,CLR)。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刘志杰研究员介绍了一种新发现的干扰素刺激因子基因(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STING)蛋白。STING蛋白是病原菌分泌的第二信使c-di-GMP的感受因子,也是宿主感知病毒核酸产生干扰素反应的信号接头分子。STING蛋白N端的5次跨膜结构与细胞内定位有关,C端胞内结构域(C-terminal domain,CTD)通过募集相互作用分子行使重要功能。通过生物大分子云平台,运用X-射线晶体学解析发现STING C端高度保守的AA153-173区并非之前报道的跨膜区而是STING CTD形成同源二聚体的疏水相互作用界面。二聚化的STING CTD与c-di-GMP形成二元复合物晶体结构,c-di-GMP与STING的结合是c-di-GMP介导的STING-TBK1-IRF3信号通路活化的结构基础,在诱导干扰素-β(interferon-β,IFN-β)的产生中是不可或缺的。2010年Tsuchida研究提出TRIM56与STING相互作用泛素化STING K150位点是诱导STING的二聚化的条件,但刘志杰教授研究表明STING的二聚化是自发形成的,因此这个问题还存在争议。

总之对STING蛋白的研究工作丰富了天然免疫信号通路研究中的结构生物学证据,为设计新的环磷酸鸟苷(cyclic GMP,cGMP)类似物疫苗佐剂或免疫治疗药物提供了更加充足的循证医学证据。

罕见病研究揭示大道理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张学教授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讲述了罕见病研究对常见病诊治的重要意义,并用生动的实例展示了他的研究成果。所谓罕见病,包括绝大多数的单基因病和基因组病。张学教授认为,一种罕见病常常是某种常见病的极端表现形式,通过对罕见病的遗传学研究可以发现致病基因;这不仅对诊断和治疗有帮助,而且通过对发病机制的研究,为常见的复杂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截止会议前2 d,分子基础已知的遗传病已有3 558种,未知的有1 766种,基因未知的疑似遗传病有1 901种。罕见的基因病仍是值得探索的领域,具有广阔的未知空间。遗传性毛囊病、家族性反常性痤疮、遗传性脱发、先天性全身多毛症等,一个又一个的所谓遗传“怪病”的谜底被张学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逐次揭开。从临床表现到家系分析,从基因筛查到功能验证,张教授用浅显易懂的话语描绘了其科学缜密的研究思路,对同样受遗传背景影响的变态反应疾病的研究具有极好的启发。

T细胞免疫亚群检测的临床应用

人体免疫系统是其抵御病原菌侵犯的重要保卫系统,可以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其中,特异性免疫又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T细胞是细胞免疫的主要功能细胞,在细胞免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谢静医师代表李太生教授就T细胞免疫功能的检测和应用做了发言。她指出,CD4+T和CD8+T细胞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巨细胞病毒(cytomegaoviyns,CMV)等具有抗感染作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主要侵入CD4+T细胞,使CD4细胞受累,CD4细胞的数量和病毒载量在监测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进程中起到指示作用。病毒载量越高,CD4细胞数量越低,疾病越凶险,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T细胞免疫功能检测可以分为T细胞亚群和T细胞功能的检测。T细胞亚群可以检测功能亚群CD28、激活亚群CD38、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DR、纯真亚群和记忆亚群、凋亡亚群。T细胞功能检测又分T细胞增殖功能、T细胞毒实验和细胞因子的测定。ELISPOT方法是目前国际上广泛应用的较新的体外测定特异性抗体分泌细胞和细胞因子分泌细胞的方法。T细胞免疫功能检测在AIDS、其他各种病毒感染、肿瘤和化疗患者的免疫功能监测、器官移植病人的免疫监测、自身免疫疾病和过敏性疾病中有重要意义。她特别指出,在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SARS)席卷中国地区时,T细胞的检测对其诊治起到了重要作用。SARS患者的CD4+T细胞和CD8+T细胞同时减少往往发生在起病的1周内,有些出现在X线胸片改变之前,有助于SARS的早期诊断。

泛自闭症障碍儿童Rett综合征人重组甲基CpG结合蛋白2磷酸化

Rett综合征是一种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性疾病,女性患儿多见,是女性严重智力低下的重要原因。1999年,Amir等在家族性Rett患者中发现,位于Xq28的MeCP2基因发生突变,随后在散发的Rett患儿也发现此基因的突变。MeCP2翻译产生的甲基化-CpG-结合蛋白2属于甲基化CpG结合蛋白家族。MeCP2是一个转录抑制因子,具有2个功能域,甲基化CpG结合域(methyl-binding domain,MBD)和转录抑制域(transcription repression domains,TRD)。

MeCP2介导的转录抑制主要通过与甲基化的DNA相互作用产生,由MBD区识别启动子的甲基化CpG,TRD区募集由转录抑制因子Sin3A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1共同组成的转录抑制复合物,使组蛋白去乙酰化,从而抑制下游基因的表达。

通过对MeCP2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特性的系统研究,揭示了MeCP2对体内基因表达和表观遗传学修饰的调节是通过非Brahma-SWISNF染色质重建复合物依赖性的方式进行。MeCP2的部分位点磷酸化作用可以导致MeCP2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phic factor,BDNF)的启动子分离。利用蛋白质复合物免疫沉淀法和质谱技术,通过对MeCP2磷酸化翻译后修饰的系统分析,从高达9个潜在磷酸化位点中鉴定出Ser80、Ser421是直接调节MeCP2的活性和功能的关键位点。MeCP2在Ser80位点处发生磷酸化作用,Ser80在多个物种的MeCP2中保持稳定。BDNF是首个被公认的受MeCP2调控的下游靶基因。MeCP2与其启动子结合而抑制BDNF表达;MeCP2的Ser80位点磷酸化使得MeCP2与启动子分离,诱导BDNF表达。因此,Ser80及Ser421是潜在的新的药物靶点。对其相应转基因小鼠模型的研究也证明,这些位点突变后导致与Rett综合征患者相似的病症(如癫痫),同时也影响了MeCP2下游靶基因BDNF基因的表达。研究数据启示,通过对这些位点磷酸化效率进行高通量TCM药物筛选,很有希望找到治疗或缓解Rett综合征的有效药物。

难治性慢性鼻窦炎(refractoty chronic rhinosinusitis,RCRS)与超抗原假说

随着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及围手术期规范化治疗的深入发展,慢性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的临床治愈率已达90%。但在术后长期随访过程中可以发现,约10%的患者无法获得理想的临床结局。这类患者通常被称为RCRS。RCRS的难治性在于多种复杂的致病因素共同参与,如变态反应、超抗原、细胞生物膜、炎性细胞因子等,目前这些方面是国际鼻科学界重点关注的研究内容。

江苏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程雷教授对RCRS的相关因素进行了探讨,指出细胞生物膜和变应性炎性反应是导致该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生物膜常导致感染迁延不愈、反复发作,这是导致CRS难治的因素之一。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经典的IgE介导的变态反应存在于一部分急性鼻窦炎的患者,对于CRS患者IgE介导的变态反应是否高于非CRS人群,研究结果不一。根据血清变应原特异性IgE(specific IgE,sIgE)水平增加和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阳性,尽管存在经典的IgE介导的变态反应,但并无直接证据表明变态反应是CRS鼻窦炎性反应的主要因素。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非IgE介导的真菌超敏反应和非变态反应相关的炎性反应在某些CRS的病理机制中起作用,在鼻息肉患者中细菌超抗原sIgE水平增加,可能与调节嗜酸粒细胞性炎性反应有关。慢性鼻窦炎不伴有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out nasal polyp,CRSsNP)的组织病理学主要表现为中性粒细胞炎性反应,慢性鼻窦炎伴有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es with nasal polyp,CRSwNP)的组织病理学则主要表现为鼻窦黏膜嗜酸粒细胞性炎性反应。程雷教授比较了CRSwNP和CRSsNP患者中血清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 cationic protein,ECP)水平的差异,结论显示,嗜酸粒细胞性炎性反应在CRSwNP和CRSsNP的发病中可能均发挥了作用,但疾病的严重程度与炎性指标ECP的血清浓度之间未见明显相关性。

2001年,Schurbert指出细菌超抗原在CRS的病理生理机制中起重要的作用,即“超抗原假说”。随后,程雷教授的团队探讨了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在CRS及鼻息肉发病中的作用。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产生的肠毒素B在CRS及鼻息肉的发病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然而,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抗原对CRSsNP和CRSwNP病理生理过程中淋巴细胞及嗜酸粒细胞性炎性反应的作用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CRS是一种复杂的疾病,药物治疗包括抗白细胞介素-5、抗白三烯药、细胞因子拮抗剂及糖皮质激素等。目前,程雷教授的团队主要致力于研究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3、核转录因子NF-κB与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的相关性研究。

应用生物信息辅助生物医学研究举例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分子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王秀杰研究员用生动的实例阐述了生物信息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MicroRNAs是真核生物自身编码的一类长度为 20~25 nt的具有重要调节功能的小分子RNA。已知的microRNA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是通过序列互补性与其靶mRNA结合,从而调节靶mRNA的表达水平。尽管近几年在microRNA的发现和功能研究上有了较大进展,但对microRNA自身的转录调节机制仍知之甚少。生物信息学拟发展新的算法来寻找microRNA前体中与转录相关的特征序列,并以此作为依据来优化microRNA及其靶mRNA的预测方法。目前已经运用于单纯疱疹病毒的microRNA的鉴定、H5N1病毒表面蛋白有效突变的预测、小鼠胚胎干细胞多能性相关microRNA的鉴定、诱导心力衰竭的microRNA鉴定,且可以通过蛋白质的结构和建模筛选抑制乳腺癌的有效化合物。

食物过敏诊治进展

自从《食物过敏诊治指南2005》发布之后,日本将口服食物激发试验(oral food challenge,OFC)纳入医保范围,开展了大量的临床检查,获得了许多宝贵的临床经验和科研成果。

美国变态反应和哮喘及临床免疫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Allergy, Asthma and Immunology,AAAAI)国际理事会主席、日本国立相模原医院变态反应科主任兼变态反应及风湿病学临床实验室主任Ebisawa教授带来了“食物激发试验——何时及如何进行”的报告,并分享了近期的研究成果。

首先,他明确提出了OFC的适应证:(1)确定引起急性过敏反应的食物,用以诊断并监测食物过敏;(2)明确与某些慢性疾病(如特应性皮炎或过敏性嗜酸细胞性食管炎)相关的食物过敏原是否会引起急性反应;(3)对于需要限制多种饮食的患者,减少禁食种类;(4)评估患者对交叉反应的食物的耐受情况;(5)评估食品加工对食物耐受的影响。之后,他详细描述了鸡蛋、牛奶、小麦、大豆这4种主要食物过敏原激发试验的具体步骤和剂量。通过OFC与体外CAP-RAST检测描绘不同食物sIgE的诊断概率曲线。他们的研究发现,整鸡蛋、牛奶、小麦的sIgE水平同OFC阳性的相关性较高,而蛋黄及大豆的sIgE水平即使达到6级,OFC的阳性率也不到80%。而年龄对于诊断概率曲线也有很大影响,随着年龄增长,诊断概率曲线右移,即同样sIgE水平,患者年龄越大,诊断概率越低。另一方面,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单一过敏原蛋白组分的sIgE测定已可以应用于临床,他们发现小麦过敏原组分——ω-5麦胶蛋白及花生过敏原组分——Ara-h2具有很好的诊断概率曲线,且几乎不受年龄影响。这些研究成果将进一步推动食物过敏诊治的研究和发展。

过敏性疾病模型与医学应用

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是现代生物医学研究中探索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研究防治措施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实验方法和技术手段。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张连峰教授就实验动物模型的种类、主要应用领域及模型相关分析设备等知识做了精彩的讲解。常见的用于建造疾病模型的动物包括果蝇、线虫、斑马鱼、非洲爪蟾、小鼠等。动物模型大体分为非遗传性疾病模型和遗传性疾病模型。张教授简略介绍了遗传性疾病模型中自发突变动物模型及基因工程模型的资源和种类,并以非遗传性疾病模型中的诱导哮喘模型为例重点介绍了用于哮喘模型的动物种类及各自的优缺点,详细讲解了和变态反应相关的不同品系小鼠的名称、诱导方式和主要特征。目前最常用于哮喘研究的动物品系为C57BL6、BALBc小鼠和BN大鼠。同人类疾病需要辅助检查一样,动物疾病模型的评估也需要相关的现代化分析设备。血管成像、超声影像分析、CT成像分析、X线成像、MRI影像分析,PET影像分析、内镜及微创外科等现代化辅助检查技术已被广泛地用于动物模型研究领域。张教授强调,动物模型选择的关键是动物模型的种类和相关分析设备,只有挑选设备分析参数与人类相近的模型才能使人类疾病在动物模型上得到最大程度复制,从而更好地应用于医学研究。

抗核抗体谱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风湿病学是以研究关节、骨骼及其周围组织为主的一门临床科学。在我国,风湿性疾病的发病率并不低,且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但由于对该类疾病的认识不足,常常造成误诊、漏诊,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及损失。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田新平教授对现代风湿病及自身抗体谱做了简明的介绍。现代风湿病主要包括结缔组织病、类风湿关节炎及其他滑膜病变为主的疾病、脊柱关节炎、感染相关风湿病、代谢异常和退行性病变、局部疼痛性疾病。这类疾病的共同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压痛和功能障碍。自身抗体检测是风湿性疾病重要的辅助手段,对风湿病的诊断及鉴别具有重要意义。结缔组织病主要见于女性,以多器官系统受累为特点,抗核抗体不仅对这类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还与疾病活动程度有关。系统性血管炎是以血供丰富的器官受累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受累血管供应区的缺血症状,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是该病的重要依据。类风湿关节炎是以对称性关节肿痛为主要特征的外周关节慢性炎性疾病,类风湿因子、抗核周因子、抗角蛋白抗体及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具有非常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脊柱关节病通常有家族聚集现象,与HLA-B27有不同程度的关联,主要表现为下腰痛及外周关节病变。除此之外,田新平教授还介绍了常见的风湿病如骨关节炎等,以及其他常用的自身抗体。

哮喘的异质性及治疗挑战

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的高金明教授围绕哮喘异质性的表现、影响因素、药物遗传学、药物治疗反应及综合治疗策略等方面做了精彩的演讲。哮喘的临床表现多样,受种族、性别、遗传背景、体重指数、血清维生素D水平、过敏原、吸烟、合并过敏性鼻炎等因素影响。不同的个体对药物治疗的反应可以千差万别。通过大量的研究结果显示,β-2肾上腺素受体、5-脂氧合酶启动子区域、糖皮质激素代谢途径及白三烯代谢途径的基因多态性对激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药物的治疗反应均有影响。高金明教授强调,哮喘作为一个典型的异质性疾病,需要综合管理,长期治疗。而要有效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处方尽可能简单,给予药物尽可能减少;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实行个体化治疗方案;监测治疗的连续性;治疗计划需考虑患者的顾虑、条件及喜好。针对哮喘特殊的表型,高教授还介绍了一些新的分子靶向性的治疗方法。如针对过敏性炎性反应的Anti-IgE及Anti-IL-4,针对嗜酸粒细胞升高的Anti-IL-5,针对气管重塑的Anti-TGF-β及Anti-IL-13等。最后,高教授以分别代表“Personalized”、“Participatory”、“Predictive”、“Preventive”的“4P”医学理念,精辟的总结了哮喘治疗的总体策略。

本次高峰论坛内容精彩纷呈,并首次与转化医学相结合,让全国变态反应学科医生“足不出户”即领略了国际高水准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精彩报告。在基础研究方面,着重聚焦了天然免疫信号的结构基础、罕见遗传病机理研究、T细胞免疫亚群检测的临床应用、自闭症Rett综合征的MeCP2蛋白磷酸化调控、难治性慢性鼻-鼻窦炎和超抗原假说、生物信息学在转化医学研究中案例展示、过敏性疾病模型与医学应用、哮喘的异质性以及治疗的挑战等热点问题。在临床研究方面,主要涉及了过敏性眼结膜炎、RCRS、食物过敏、哮喘治疗与控制、抗核抗体谱检测、药物过敏、蜂毒过敏、血管性水肿和慢性咳嗽等的诊断与治疗。大会报告者幽默风趣的讲演风格,使参会者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不仅收获了知识,更享受到了知识的快乐。此外,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十名青年医生和研究生还在会上作了精彩的学术交流与文献汇报,其中徐迎阳研究生(导师为支玉香)的“中国遗传性血管性水肿患者C1-INH基因突变谱及基因型—表型相关性研究”和刁颖研究生(导师为孙劲旅)的“北京地区尘螨物种多样性分析”已分别被国际变态反应学杂志Allergy和JournalofMedicalEntomology收录发表,充分展现了协和青年医生在变态反应研究领域的蓬勃朝气。

猜你喜欢

结膜炎过敏性教授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万物复苏话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法
儿童过敏性紫癜IL-17、HPV-B19检测的临床意义
楂曲平胃散合过敏煎治疗儿童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过敏性结膜炎
刘排教授简介
儿童春季卡他性角结膜炎伴干眼状态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长蛇灸联合四逆汤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验案1则
漫谈结膜炎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