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问题研究
2013-01-18张庆利
□文/张庆利
(洛阳理工学院 河南·洛阳)
一、引言
河南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与农业大省。近年来,依托地区的比较优势,装备制造业、食品、有色金属等支柱产业逐步增强,工业增加值稳居全国第五位,产业结构水平显著提高。但是,与全国和沿海省份相比,河南产业发展中仍然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附加价值低和产业层次低等深层次问题,严重削弱了河南省的资源优势和劳动力成本优势,最终导致河南第一、第二产业竞争力优势并不明显,在新的经济形势下,选择合适的产业结构升级模式,要考虑到其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性,来逐步培育河南的产业竞争力。本文基于价值链的视角,提出河南省产业升级路径和对策,提出未来一段时期河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模式的可能选择。
二、价值链视角下的产业升级
价值链理论是一个从微观层面审视产业升级的新兴理论,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一书中基于企业角度提出了价值链概念,他指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各环节所蕴含的价值是不均衡的,其中位于价值链两端的上游研发与下游销售环节的利润最丰厚,而处于中间的加工组装环节利润较薄。根据价值链空间分布的大小差异,可以分成全球价值链(简记为GVC)、国内价值链(简记为NVC,或简记为DVC)。价值链理论通过对价值环节的分解和产业的空间重构,释放了传统的产品不可分假设,拓展了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为产业升级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全球与国内价值链并建,是指在通过参与国际分工融入全球价值链体系的同时构建国内价值链,充分利用国内资源和市场,实现沿OEM-ODM-OBM的逐步升级和高附加值环节的攀升,从而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持续升级与竞争力的提升。其原因在于:首先,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凭借其技术、资金和渠道优势占据着全球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把低端环节转移给发展中国家,从而形成了不均衡的生产网络,这种低端嵌入的方式,使得发展中国家(地区)如果单纯融入全球价值链而不构建国内价值链,仅有助于起飞阶段的产业升级,在进行到高端阶段时就会出现被“俘获”现象,发展中国家依靠廉价的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和环境资源,仅能获得微薄利润,无法向高附加值环节攀升的困境;第二,如果发展中国家(地区)仅封闭式地单纯构建国内价值链,则会导致无法利用国际产业转移为区域带来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资金支持和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带来技术外溢效应。因此,全球价值链与国内价值链并建,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的持续升级。
三、基于GVC与NVC并建的河南省产业结构升级选择
河南基于全球-国内价值链并建的产业结构升级选择,首先要解决的是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其次是产业进行攀升的路径选择。所谓主导产业,是指能够依靠科技进步或技术创新获得新的生产函数,通过自身的快速发展有效地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的产业。主导产业既是区域经济的主要支柱,又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
(一)河南省主导产业选择。我们以河南省统计局提供的《河南省投入产出表(2007)》分析产业的内部结构。根据计算公式和,计算出各个产业部门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表,如表1所示。(表1)
通过表1的统计计算可以看出: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都大于1,位居前十位的产业部门有:化学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同时,从河南省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看,现代装备制造、食品、纺织服装等产业在全国同行业竞争中处于领先和优势地位,业关联度较高,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发展潜力较大,应作为河南省今后重点发展和扶持的企业。此外,一些重要的战略性产业,如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是未来工业化和信息化过程中的主导和支柱产业,应采取特殊政策,加快发展。通过以上分析,河南省的主导产业的选择为:化学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和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食品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产业。
(二)河南省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河南省政府要制定出产业调整的政策,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各地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的准备,与沿海的产业实现对接;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代工形式加入跨国公司主导的GVC分工体系,快速实现工艺升级和流程升级;实现主导产业的价值链向两端攀升,通过主导产业的价值链升级,通过区域产业协同构建本土产业链(NVC)。一是沿着技术能力方向发展,向产业上游的研发设计环节攀升;二是沿着市场销售能力方向发展,向产业下游的营销物流环节攀升。鼓励没有实现工艺升级和流程升级的小企业积极加入跨国企业主导的GVC来实现工艺升级和流程升级为主,然后再加入区域产业链;三是基于本土产业链形成主导产业集群,培养高级要素,促进其链内企业的技术提升,积极鼓励融入跨国企业主导的GVC,实现从高端嵌入GVC;四是凭借其品牌、设计和营销渠道为基础,借鉴“制造三角”将生产制造环节转移到周边国家或有相似需求的发展中国家,形成区域价值链(AVC),从而更多的从事核心能力的开发,逐渐建立大企业主导的GVC,即实现NVC(本土价值链)→AVC(区域价值链)→GVC。
四、促进河南省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建议
根据河南的现状,从全球价值链和国内价值链视角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对企业自主创新激励的支持政策;第二,国内价值链构建与完善过程中,协调各个区域地方政府的冲突,以避免区域产业结构同构和恶性竞争的出现。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用工序型的产业空间转移形成区域间价值链分工,整合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建立基于本土的价值链分工体系,逐渐培养人才、技术和品牌等高级要素,形成具有核心技术的主导产业,通过链的竞争最终建立自己主导的全球价值分工体系的模式。
(一)统筹规划国内价值链构建中的区域分工。为避免出现制造业向现代服务业攀升过程中,区域产业结构重复建设和同构的风险,在进行河南省经济规划时,要以主导产业为中心研究制定规划,重视主导产业发展中的地区协调,统筹主导产业上、下游发展,系统整合资源。各地市政府部门应从各自的优势出发,促进资产的跨市重组和要素的跨地区流动,不仅要统筹考虑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分工和布局、城市功能定位,还要统筹考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提高整个河南省的整体合作力与整体竞争力,创建开放性区域经济合作。
表1 河南省42个产业部门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表
(二)营造主导产业创新发展环境。技术创新是实现从制造环节向产品研发环节攀升的核心,因此必须营造主导产业发展的创新环境,建立良好的区域信息通讯网络,提供数据信息服务,制定行业技术规范等;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支持企业建立产业研发机构,重点推动与省内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合作体系;加大创新投入,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组织体系和激励体制,建立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完善包括技术市场、信息市场、产权交易市场、人才市场等在内的生产要素市场体系,逐步地培育和规范管理各类社会中介组织,建立创新服务体系,强化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功能,使科技成果的转化具有充分的空间和良好的环境;保护企业知识产权,积极地推进科技创新成果专利化。
(三)完善主导产业发展的金融环境。通过差别化的金融货币政策,如利率政策、信贷倾斜政策等对主导产业的发展进行鼓励;激励高科技企业以其技术和产品优势更多地承担国家重点工程的科技配套项目,参与到国民经济的运行中;扩大主导产业融资渠道,通过财政预算拨款、国有股权出资等多种渠道,扩大现有主导工业发展基金的规模。对于管理水平高和成长性好的大型企业,在上市融资、发行债券等方面予以优先保障,实现资本规模快速扩张,继续完善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担保,鼓励发展势头良好的中小企业,充分利用创业板募集资金。向上争取国家和省各类专项资金支持,整合市政府各部门的政策和资金,建立主导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发展;通过政府建立官方或半官方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向市场金融机构不愿或无力提供资金的重点产业进行投资和贷款,发挥对市场机制的矫正作用。
(四)倾斜配置资源,实施区别性的产业政策。对主导产业实行倾斜配置资源,政府应通过明确的条文规定,保障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供给,凡是主导产业涉及到的资源,都应通过一定的形式,给予优先考虑和支持,促使资源流向主导产业;实行减免税收、差别税率,鼓励国防技术向民用技术转化等,增强产业核心企业的市场优势;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主要用于主导产业基地和产业项目建设,对重大项目由市“点供”用地指标。
[1]黄建中.中部崛起的可持续发展动力[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
[2]孙海燕.区域协调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3]周韬.中原经济区要素空间集聚现状与政策选择[J].西北人口,2012.1.
[4]刘中原.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战略及产业发展选择研究[D].河南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