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家车“油改气”走上台面
2013-01-17
2012年12月5日,山西省太原市,出租车司机在寒风天排队等候加气。入冬以来,北方各地迎来降雪天气,天然气出现了供应紧张的情况,导致山东、山西、陕西、新疆等多地遭遇出租车加气难现象。CFP━图
◤合肥市政府近日为私家车“油改气”放行,为未来天然气汽车的发展提供了想象空间。天然气与汽油之间高达一倍的差价,早就让私家车主跃跃欲试。但囿于政策法规的障碍以及气源的不足,私家车“油改气”始终行走在灰色地段。
南方周末记者 黄金萍
发自广州
私家车终于不用偷偷摸摸“油改气”了。
2013年1月5日,合肥市民开始通过“合肥市小型汽车油改气网上报名”系统报名,核准后合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将从中摇号抽取3000辆车,到指定的改装厂实现“油改气”。
所谓“油改气”,是给普通汽车加装一套天然气装置,使其可在烧汽油和烧天然气之间自由转换,把普通汽油车变为双动力汽车。尽管改装之后会有动力上的损失,但考虑到天然气与汽油之间高达一倍的差价,私家车车主们有足够的改装理由。
更不容忽视的是,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烷烃,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低于其他化石燃料,燃烧后无废渣废水,比汽油更环保。
眼下,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少城市在“节能减排”工作中主推公交车、出租车“油改气”,同时,相对数量更大的私家车却被拒之门外。
此次合肥市政府层面公开提出私家车“油改气”概念,在中国还是第一次。
燃气车让位电动车
“油改气”这个概念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出现。
1999年,科技部、国家环保总局等13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实施“空气净化工程——清洁汽车行动”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空气净化工程——清洁汽车行动”,重点开展了以天然气(LNG)、液化石油气(LPG)为代表的燃气汽车技术开发和示范推广。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成都及川中地区、哈尔滨、长春、西安、乌鲁木齐、广州、深圳、海南等12个试点示范区域,最早以“油改气”的方式,在出租车和公交车领域开始了燃气汽车试点。
意见给清洁汽车行动定下的步骤是:近期加快燃油汽车的清洁化进程、推广燃气汽车,中长期加强电动汽车项目的组织与实施力度,支持电动汽车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
这是中国第一次燃气汽车推广,可惜燃气汽车在北京、上海、深圳等试点城市水土不服,加气难,推进缓慢,试行汽车淘汰之后便没再新增车辆。
此后,政府把目光转向了电动汽车。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王成介绍,当年为协调清洁汽车行动工作而成立的“全国清洁汽车行动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地点就设在该研究中心,2008年前后,随着新能源汽车鼓励政策出台,小组办公室的工作人员陆续转到了新能源汽车领域,原办公室已经没有了。
2012年6月,中国国务院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将新能源汽车界定为“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及燃料电池汽车。
至此,燃气汽车还没上位,就让位给电动车,被划到了替代燃料汽车之列。
草根式生长
尽管国家政策层面不再发力,“油改气”并没有因此而停滞,在气资源丰富的四川、新疆、内蒙古等地,燃气汽车继续上路,燃气也从液化石油气更多地转向更环保的液化天然气。
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王成估计,全国约有四五十个城市有“油改气”,截至2012年,全国燃气车(包括油改气在内)保有量应该在140万-150万辆。
在四川省大部分城市、乌鲁木齐、重庆等地,私家车“油改气”早就存在,不过私家车、公交车、出租车一起纳入管理范畴,并没有像合肥那样单列。
2006-2007年间,合肥刚开始启动“油改气”时并没有对私家车设限。合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燃气管理处主任杨有明对南方周末记者介绍说,当时私家车数量不多,油价也不像现在这样高,很少有私家车主动改装。随着汽车保有量增加,私家车加入“油改气”行列,逐渐出现出租车加气难现象。2009年,政府出手限制私家车“油改气”。
限制的办法,就是交管部门年审时无法通过。其依据为中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拼装机动车或擅自改变机动车已登记的结构、构造或者特征,均属违法行为。2008年公安部据此制定的《机动车登记规定》明确规定,改变已登记的机动车外形和有关技术数据的,不予变更登记,这其中就包括了改变动力和燃油种类。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法规并未明文禁止“油改气”,有些地方也出台了相应的规定给予私家车“油改气”开绿灯。譬如,2012年2月1日起施行的《四川省压缩天然气汽车安全管理办法》,规定“车主应当自车辆改装出厂之日起10日内,持车辆改装合格证、车用气瓶安装监督检验证书、车用气瓶使用登记证相关手续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办理改装车辆的登记备案”,即可获得合法身份。200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制定颁布的《宁夏回族自治区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第十条规定,“新购机动车或者在自治区行政区域内注册登记的机动车,符合相关改装技术条件的,可以加装压缩天然气或者液化石油气燃料装置。”
即使在没有政策支持的城市,也有不少私家车主私下“油改气”之后,等到汽车年审时再将相关设备卸掉。
“天然气汽车就是从草根发展起来的,未来的发展还要靠更多草根,李书福就是一个例子。”四川省汽车工程学会天然气汽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饶川说。在他看来,各地限制私家车油改气,最根本的一点,是私人车主选用车用燃料权利不受尊重。再加上天然气供不应求,政府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行政手段,限制需求。
王成对比了新能源车和天然气车的数据,纯电动车的发展规模,从2008年至今总量没有过万,混合动力车也只有几万辆,它们都没法和天然气汽车相比。天然气汽车在民间已经形成产业链,这种情况与十多年前的电动自行车有些类似,而且,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包括改装厂、加气站、气罐、车主,都在赚钱,这便是它的发展动力。
气的未来
上一轮试点中,加气难是最大的问题。此次合肥高调示人,恰恰是解决了气的问题。
据合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燃气管理处主任杨有明介绍,合肥在2004年开始引入天然气,随着加气站建设数量增多,在供给出租车公交车之外,天然气出现富余。这一次合肥私家车得以试点“油改气”,要感谢中石油。
2012年12月5日,合肥市政府与中石油签订了《气化合肥合作框架协议》,携手打造LNG(液化天然气)使用模范城市。中国石油计划通过源自新疆的西气东输一线和江苏LNG接收站向合肥供气,到2015年供气总量将达24亿方。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认为,天然气汽车问题复杂,关键在于气。气资源掌握在中石油、中石化手里,他们的态度对“油改气”的影响很大;其次,政府的态度也至关重要。
饶川从1994年华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之初便参与天然气汽车产业,现任华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总经济师。华油公司是中石油下属企业,着眼于车用天然气,成立后的业务开展遭到包括交管、能源、质监、消防等有关部门的反对,“所有政策都不允许它存在”。
2007年的《天然气利用政策》,“明确禁止以大、中型气田所产天然气为原料建设LNG项目。”液化天然气生产公司很难被批准。华油的天然气,一部分靠在四川开采一些浅层气,一部分靠外购。
直到2012年10月31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天然气利用政策》,“鼓励天然气利用项目有关技术和装备自主化,鼓励和支持汽车、船舶天然气加注设施和设备的建设。鼓励地方政府出台如财政、收费、热价等具体支持政策,鼓励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
这是第一次从政策上明确可以生产液化天然气。
政策的松动与中国能源结构中过度依靠煤炭和石油有关。《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天然气占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为4.6%,与国际平均水平(23.8%)差距较大,而就已经探明的常规天然气、页岩气、煤层气、煤制气来看,中国天然气资源还是很丰富的。中国《页岩气发展规划(2011-2015年)》认为,中国页岩气可采资源量为25万亿立方米,超过常规天然气资源。
贾新光认为,中国的页岩气上来后,电动车紧迫性就没有那么严重了。如果现在能够推广天然气汽车,将来页岩气推广就快了,而这需要战略考量。“中国希望借电动汽车实现技术赶超的心情可以理解,但电动汽车技术尚不成熟,而地方希望能减少污染,消费者希望燃料价格更低,所以天然气汽车有市场。”贾新光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而各城市普遍加气难的局面也在破解之中。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都在加速启动建站计划,对他们来说,这是一个新的利润来源。据石油市场研究机构安迅思息旺能源统计,截至2012年10月底,中国已经投运的液化天然气加气站数量约为385座,同比实现翻番。
而气站的建设,不仅是石油三巨头可以建,天然气液化工厂、公交公司、民营资本都可以参与进来。《宁波市天然气汽车加气站管理办法》将于2013年2月5日施行,该办法规定,加气站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个人也可以投资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