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剑经商”在非洲
2013-01-17
何籽❘制图
◤对任何国家而言,保护海外公民都是个难题,对于不愿当超级大国、希望在国际上保持低调形象的中国来说,这或许更难。
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严岳
2013年1月,有两则消息在不到一周之内传入国人耳中。
1月12日,中铁十八局4名中方员工在苏丹北达尔富尔州首府法希尔附近遭绑架。目前,搜救工作正在进行中,其他中方人员已撤至安全营地。
马里反政府武装近日发动新的军事攻势,致使马里局势动荡,中国驻马里使馆开始尽全力为中国公民提供相关保护。
中国人在非洲怎么了?
非洲痛与伤
2012年6月的一天,埃塞俄比亚一处中国工地,十几名壮实的黑人青年手持步枪,整齐列队射击,枪声响处,远方目标应声而倒。中方经理从身后走来,与带队的黑人青年亲切握手,然后签约。
这是一场中国公司聘请当地保安力量的仪式,当地保安公司要拉出队伍来给中国朋友看看实力。第二天,保安队正式上班执勤。来的五六个保安身材不一,年龄各异,远非昨天那些壮实的汉子,而手拿的枪支也只是破旧的样子货——广告过后,真实的情景原来如此。
中方经理苦笑——至少,他们与当地可能图谋不轨的人语言相通,甚至有可能间接相识,有事时可以发挥点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以来,类似苏丹绑架这样的事件有13起,其中7起发生在非洲,遇袭的多是石油、工程建设、矿业公司的外派人员。
前驻卢旺达经济商务参赞王勤曾在非洲几个国家工作多年。他说:“一般在非洲的中国公司都雇用当地持枪保安,尤其在安全程度相对差一些的国家,比如尼日利亚、卢旺达、刚果(金)、刚果(布)等,都有当地人开办的保安公司。”
非洲,已经是中国第二大工程、劳务承包市场和第四大海外投资目的地。数万中国工人在非洲四处扎根,参与建设和生活,领域涉及电力、通信、交通、港口等。
在非洲,有中国商人可以从南到北认识这国司令那国情报局长,可以乘坐军用飞机跑生意,也有中国商人被普通劫匪拿枪逼着交出多年辛苦所得,还有中国人被自己同胞开设的娱乐场所敲诈勒索甚至绑票撕票。
外交部领事保护工作视野中,最常见的6类需要提供保护情况是:出入过境受阻、被扣押、发生意外事故、家人在外失踪、家属国外亡故、犯罪分子侵害。
在非洲这片神奇的大陆上,无征兆阵发的群体性华人受侵害现象让人揪心,掺杂着中非双方都存在的法律和管理不完备、致富渴望、文化冲突和利益纠葛。
2012年10月11日,在加纳淘金者中,16岁的中国陈姓少年在加纳军警的枪下毙命。两天的执法行动中,加纳警方一共逮捕了一百多名涉嫌非法淘金的中国公民。这些人绝大多数没有在加纳的合法居留许可和工作签证。
2012年8月25日在安哥拉,37名中国籍犯罪嫌疑人被公安部通过包机押解回国。他们涉嫌对中国公民进行绑架、抢劫、敲诈勒索、拐骗妇女强迫卖淫等违法犯罪活动。
内战后开始十年重建的安哥拉,有近30万中国公民随着各种机会而来,怀揣梦想的淘金者、冒险家、大小国企,以及规避本土和欧美激烈竞争的“蛰伏者”向非洲集中。其中鱼龙混杂,家族势力、同乡会等发展如当年上海滩的青红帮。
横行一时的“福清帮”嚣张之时,安哥拉首都的华人商店每天在警察吃午饭的时间都不敢开门。一年中,帮派针对中国人下手的绑架案竟达20起,绑架成功率高达百分之百,被绑人质被百般折磨,身浇汽油、殴打、挖坑活埋、在野外被蚊虫叮咬等,重伤死亡事件不断出现,单人赎金最高达到50万美元。
“摸着石头过河”
如同在国内跨省打工一样,一些中国人来非洲淘金,并未考虑太多跨国法律因素,甚至根本无此概念。
不同的安全环境、不同的法律制度、不同的华人群体、不同的利益诉求,使得中国人在非洲的安全状况变得十分复杂。
显然,看上去简单的违法开采、非洲居留工作事件,牵扯着太多复杂因素。问题并不能靠任何一方坚守死板的法律条文解决。
目前,公安部已向我在美国、泰国、土耳其、吉尔吉斯斯坦等19个国家的驻外使领馆派驻了30名警务联络官。但在非洲,只有南非有警务联络官。
保护海外公民安全,中国还是个新手,中国应对利比亚危机的一“撤”了之模式,不是长久之计。解决之道,在于切实深入非洲社会,增强与当地各派、各人群的认同与信任。
中国应对此类挑战的方针,遵循了那句历久弥新的实用主义格言——“摸着石头过河”。
对于正在经历全球化的中国,保护海外公民的问题将变得更加紧迫和复杂。
2012年11月6日,前一年在湄公河上杀害13名中国船员的糯康一伙在昆明被判死刑。与在安哥拉的黑帮被抓捕回国一样,中国通过国际合作惩治了真凶。
但实际上,糯康与安哥拉“福清帮”伏法都只是个案。
对任何国家而言,保护海外公民都是个难题,但对于不情愿当超级大国、希望在国际上保持低调形象的中国来说,这或许更难。
以民族心态看待,“中国人都是好人,外国人都是坏人”的思路不可取;以受害者心态看待,“中国人走到哪里都受欺侮,怎么也没人出面管”的思路不可取;以暴发者心态看待,“现在中国有实力了,不管是什么原因,只要中国人受欺侮就得狠狠打”的思路也不可取。
“持剑经商”?
“像是工人被劫持事件的营救行为,根本不涉及干预主义,中国走到海外国家,对方国就有责任进行保护。”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说。
全球不同的安全环境,给中国人的海外生存带来不同境遇。各国不同的体制、与中国地理位置的远近、中国人在不同国度的聚集程度以及各国对中国的认同程度等等,决定了中国应采取不同的对策。
中国与周边新兴力量距离近,可以施加有效的地缘影响,在中国现实的军力威慑与应急反应机制下,综合运用政府交往、法律沟通、民间交流、媒体造势,可以明显改善中国人在这些国家的安全处境。
然而遥远的非洲又该如何给予当地中国人持久、全面的保护?这需要更加长远、全面的战略筹划。
中国人在非洲要争气、自强,同时加强够得着、用得上的安全保障力量。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指出,雇用当地保安公司、寻找中资海外安保新机制等办法都亟待探索实行。
利用民间保安机构来保卫本国侨民和驻外企业机构的安全,已是国际通行的做法,但中国在这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目前,中国国内的保安公司仍不健全,规模不大,服务仍以国内为主。
中国在海外没有成熟的私人安保队伍,譬如美国黑水保安公司那样由退伍军人组成的队伍。
“安全方面的投入绝不是浪费,因为从以往案例来看,一旦发生安全事件,后期处理事件的花费往往高于预先采取防备措施的成本。”中国驻苏丹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郝宏社说。
更加长远和可靠的做法,是通过软实力建设不断赢得海外认同,同时尽量做实国际安全合作机制,使尽可能多的国家承担起保护中国公民的义务,使其认识到中国公民的合法权益必须保护。
中国不想侵犯别国主权,不想替急功近利、以身犯险甚至以身试法者保驾,军事力量在维护海外中国人安全时,只能非常有节制地使用。
中国人已经走出去,不可能再退回来。中国人走出海外是为了发展,而不像五百年前西方殖民者那样是为了征服和掠夺。这要求中国人在当地生根发芽,实现从实利到文化的兼容包容,与当地人共生共富共乐。
什么是最终能维护中国人海外安全的根本对策?对个人来说是需要自尊自重,对国家和机构来说是需要协作统筹,以“巧实力”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