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择期冠心病介入诊断治疗病人的心理护理效果观察

2013-01-17王宝珍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36期
关键词:消极冠心病情绪

王宝珍

吉林省通化市中心医院,吉林通化134000

临床冠心病介入性诊断以及治疗主要包括冠状动脉内支架术、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以及冠状动脉造影术。当前,该项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临床诊断以及冠心病的治疗中。在手术治疗中,患者的心理状态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因此,给予围术期患者实施必要的心理护理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笔者选取我院于2012年8月—2013年6月收治的75例接受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给予患者心理护理,研究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现将其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2年8月—2013年6月收治的75例接受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接受心理护理,之前未接受心理护理的冠心病介入治疗的7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所选取的150例患者中,男110例,女40例,年龄为15~85岁,平均年龄为(50±2.1)岁。患者文化程度:小学以及小学以下20例,初中16例,中专以上64例,采用交谈式方法。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1.2 方法

1.2.1 术前实施心理护理 (1)心理护理评估。当患者被告知需实施心脏介入诊断治疗,多会表现为担忧、害怕以及紧张心理。其中少数患者因被熟识的医生介绍到医院接受治疗,心理有所准备,担忧以及害怕心理并不严重,其余患者则无任何心理准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紧张以及恐惧害怕,同时会因陌生的医院环境、担心病情等原因而产生消极的心理情绪。因此在对患者实施治疗前,有必要给予患者适当的心理护理评估,文化程度的高,则焦虑程度低,文化程度低,则焦虑程度高。

(2)心理护理措施与实施。①针对患者所产生的悲观、消极、担忧的心理情况,而采取有针对性措施。患者因不同原因而产生不同的心理情绪,其主要表现为忧郁、冷静以及孤僻。针对患者这样心理状态,可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消除患者的担忧、消极以及悲观情绪,争取获得医护人员的信任与好感,是实施心理护理的前提。在进行交谈前,告知患者具体实施手术的目的方法、以及过程,耐听倾听患者的诉说,对患者的表情以及反应细心观察,真正了解患者的内心世界,找出患者产生焦虑、紧张以及消极的主要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给予患者有针对性护理措施。②紧张焦虑。多数患者因不了解手术检查,极易产生焦虑以及紧张情绪,主要表现为失眠以及坐立不安,要求患者陪伴,迫切想要了解手术的相关内容。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应做好与患者的交流沟通工作,接受患者一些常规手术方法以及手术过程,让患者了解手术实施目的、方法以及可能出现并发症,并告知患者如何在手术治疗过程中配合医师手术、手术注意事项以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反应等等。让患者明确了解手术的整个过程,消除其产生的焦虑、紧张情绪。在交谈过程中了解患者的具体心理状态,采取有效措施对患者实施治疗。

1.2.2 术中心理护理 ①心理护理评估。在实施手术治疗的整个过程中,患者完全处于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在整个手术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保持清醒的意识。且实施手术治疗会对患者的精神以及身体产生刺激作用,术中患者治疗所需的治疗时间较长,患者会对手术治疗效果产生担忧。医生的情绪可能会对患者产生影响,导致患者产生一系列消极不良情绪,甚至患者会出现大量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以及肾上腺素的分泌,在其两者的共同作用下,会导致患者产生冠状动脉痉挛,不利于成功实施手术治疗。在不影响手术的正常进行前提下,医生可适当与患者进行沟通,转移患者的注意力,消除其产生的不良情绪,有利于手术的成功进行。

②心理护理措施与实施。将患者推入导管室后,应向患者详细讲解室内环境以及手术具体操作过程,让患者了解术中如何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同时术中可根据患者具体情绪以及身体状况变化,而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1.2.3 术后心理护理①心理护理评估。术后患者须保持卧床24 h,患者常合并尿潴留、腹胀以及腰背酸痛等临床症状,如患者采用支架术,还需住CCU 24 h接受严密的心电图监护。患者因处于陌生的环境,且病房有多种抢救设备,医护人员患者应注意并发症以及其他注意事项,这些都可能导致患者产生害怕、担忧以及紧张不安情绪,会对患者术后健康恢复产生影响。尤其是接受支架术患者,因紧张易出现胃部痉挛,持续性痉挛可能会导致患者血小板积聚,而后形成血栓,患者会出现血管闭塞,手术治疗无效。

②心理护理措施与实施。患者术后产生焦虑不安主要是因长期卧床,患者主要合并尿潴留,病人会觉得比手术更为痛苦,医护人员可适当给予患者鼓励安慰,同时可采取有效措施。例如对患者进行按摩、按压患者局部,在按摩时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分散患者注意力。采取有效措施,可有效避免以及预防患者并发症出现,可有效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

2 结果

术前、术中、术后观察组患者的紧张焦虑以及悲观消极情绪显著少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术前、术中、术后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比情况

3 讨论

介入诊断治疗仅有短暂的发展时期,一些患者通过媒介或其他方式对其有所了解,但患者对其治疗方法以及优势仍是陌生的,因此患者在接受治疗时,会对其临床治疗过程以及治疗效果产生担忧以及害怕,主要表现为患者会出现悲观、消极、焦虑、紧张以及烦躁不安的情绪[1]。因此,在对患者实施治疗过程中,应针对患者的心理个体差异而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心理问题的产生是与患者个人对手术的了解程度、信息广度、文化程度、自身问题以及个人经历等方面密切相关的[2]。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强化对患者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心理护理,同时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了解患者术前的心理顾虑担忧,并在术中以及术后安慰鼓励患者,增强患者成功治疗的信心勇气,为成功实施介入治疗提供前提条件。从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在对介入治疗的患者实施全方位的心理护理,可有效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悲观消极等不良情绪,为介入治疗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增强患者术中积极主动配合意识[3]。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后,患者的紧张焦虑以及悲观消极情绪显著少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介入治疗中,给予患者必要的术前、术中以及术后心理护理是相当重要的。

[1]王霞,樊荣,鲁黎.冠心病介入诊断和治疗患者的心理护理评估与实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2,51(3):571-572.

[2]方彩妮,黄少娅.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性诊断治疗不良反应的预防效果[J].医药前沿,2012,64(13):541-542.

[3]王建华,毛秀芳.冠心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中的心理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64(6):124-125.

猜你喜欢

消极冠心病情绪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让自己发光
情绪认同
家庭教育:你种的是积极树还是消极树?
“消极保护”不如“积极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