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企业的曲折电商路

2013-01-16黄若

浙江经济 2013年24期
关键词:淘宝亚马逊零售

有个话题当下很热,就是线下公司传统企业触电。这些年,电商快速突起,作为一个新兴渠道的市场影响力日渐显露,传统企业也从一开始的不以为然,渐渐地开始重视。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怎么去看待所谓的传统企业进入互联网行业?从整个大背景来讲,我们今天站在2013年这个时间轴上,2012年电子商务成交额大概占社会零售总额的5%-6%左右,这是目前国内电商的市场占有量。整个中国一年的社会零售总值大概是二十几万亿元。就相关报道所说的,你如果把淘宝年交易放在一个地方生产总值的概念上衡量,据说它的销售金额如果按省来排列已经排在了第十位或者第十一位,即这家企业的年交易额超过了中国2/3省份该年度的国民生产总值。想想这个体量是很大的,当然这只是一个比喻。

从行业规模来讲,中国电商目前是淘宝一家独大,B2C和C2C加起来,淘宝大约占了电商行业的85%-90%。而电商达到社会零售的5%-6%这个体量在中国只不过用了10年左右的时间。相比之下,线下连锁零售业态在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20多年过去了,也还达不到这个体量。

电商在中国差不多做了10年,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自然而然就会提出一个问题:怎么样去看待电商企业未来的主力军?到现在为止,中国电商行业基本上还是一些互联网人士占主导地位,那么怎么样去看待传统企业?怎么样去看待传统企业下一步触电?为什么在过去的10年时间里传统企业在这方面一直没有大的作为?

我们先看一下中国对比美国数字方面的差别:美国最大的10家电商公司有9家来自传统企业,真正从零做起的互联网企业只有亚马逊一家。美国最大的10家电商公司的名称和交易金额如下:

那么中国的情况呢?中国的情况是现在排名前10位的有9家都是互联网,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中美两个国家发展截然不同的状况。

而且,美国电商行业虽然以亚马逊为首,但没有出现一家独大的现象。就交易规模上看,第一名的亚马逊和第十名的CDW相差就十来倍。中国的电商现象,则是几家规模领先的企业占据很高的网购销售比例。

美国销售额最大的10家电子商务企业名单及2010年网络销售(百万美元)

中国的传统企业过去这些年来也都在不断地尝试触“网”、触“电”,做网上销售方面的尝试,其中以线下零售公司为主,同时也包括一些品牌生产企业,但是这些尝试大多不成功。举几个例子。2007年的时候我在淘宝,那时候国美开始做电商,他们有几百人的团队,也找到淘宝表示希望合作。但这么些年下来,现在他们自己通过网上平台甚至收购库巴网来做,却也始终不见多少起色。还有其他不少企业像李宁、耐克、阿迪,包括一些化妆品领域的如欧莱雅及线下服装品牌公司等,它们都在试图做电商方面的拓展,但基本上都没有大的作为,无果而终。我们现在看到的在电商行业稍微有一点影响力的传统企业就只有苏宁一家。从销售规模看,苏宁也是唯一一家进入中国电商前10位的线下传统企业。

我本人是从传统行业转到电商业的,经历过这个过程,或者说这期间的阵痛。我可以分享一下自己这份跌跌撞撞的经历,这个过程其实很有代表意义。2007年我加入淘宝,当时公司有一个非常好的习惯,我被告知如果你是一个新来的员工,公司期待你在3个月之内至少能够在淘宝上有20次购买,当然这不是强制的。这里面的道理和我以前做线下零售管理时,喜欢一个人以顾客的身份不定期到公司各个卖场购物类似,就是你要有自己第一手的购买经历。特别是对高阶管理者来说,这样的经历非常有价值,它能帮你很快捷、很直接地了解你的业务现状及顾客体验。我加入淘宝之初,大概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完成大大小小50笔购买,这是我为了熟悉电商环境,自己把自己当作学徒,因为淘宝是我转行进入电商的第一站。在没有去淘宝之前,我做线下零售,几十年都在这一个行业。在线下零售领域我的涉猎面比较广,从采购管理、运营管理到市场、新地区拓展,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虽然有这些零售积累,但是对线上仍不是很熟悉。所以,对于我来讲,在淘宝那个时候的经历就好比现在说的传统行业怎样开始触“电”。

猜你喜欢

淘宝亚马逊零售
门店零售与定制集成,孰重孰轻
校园“淘宝”
亚马逊雨林在燃烧
亚马逊卖的最好的100款玩具
美妆零售新玩法! 化妆品市场现新零售模式
今年春节新兴消费亮点纷呈——2018年新零售走向
节俭又“浪费”的亚马逊
万利超市的新零售探索之路
淘宝试衣间
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