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建设实践对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借鉴启示
2013-01-12舒本耀张春霞
舒本耀, 张春霞, 姚 荣
(装备学院 装备采办系,北京101416)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建设,是我国立足世界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着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为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和创新、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做出的一项强国兴邦的国家战略决策[1]。工程实施以来,顺利完成了6次无人飞行试验,成功实施了4次载人航天飞行以及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2次交会对接,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标志着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3个能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是我国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取得的又一个辉煌成就。这一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汇聚着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浸透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心血与汗水,对于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振奋民族精神,鼓舞和激励全国人民奋力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2]。新世纪新阶段,回顾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建设的伟大实践,总结载人航天工程建设实践对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借鉴启示,对于开创军民融合式发展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1 载人航天工程建设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实践历程
载人航天,是我国航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创于我国航天事业20世纪50年代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发展于我国改革开放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科技水平日益提高的新时代。20年来,在党和国家几代领导集体的坚强领导下,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建设始终积极探索与实践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思想,并在这一伟大探索与实践过程中,不断深化认识,取得了显著成就。
1.1 “军民两用”战略下萌生
建国之初,为大力发展国民经济和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迅速提升国家安全防御能力,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制定了“军民两用”发展战略,并以此指导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3]。20世纪50年代末,面对美苏两国太空角逐,毛泽东同志高瞻远瞩,从社会主义新中国生存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以超长的眼光和非凡的胆识,决定发展新中国航天事业,为确立我国航天大国地位做出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为发展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1958年,我国启动“581工程”,开始独立自主研发人造卫星,并同步开始探索载人航天技术。1970年,中央批准“714工程”,开启了我国载人飞船论证、研制以及航天员选拔工作[4]12-14。工程建设实践中,我国国防工业部门在“军民两用”战略思想指导下,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政治优势,平战结合,军民结合、以军为主,以民养军,成功实践了“两弹一星”管理模式,把有限人力、物力、财力集中起来,以形成工程建设的“拳头”,确保工程在极度艰难的局面下得以顺利实施,为载人航天事业艰苦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 “军民结合”战略下起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综合分析国际形势后认为,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改变了原来认为战争危险很迫近的看法,确立了国防和军队建设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的国防科技工业建设指导方针[5]。同时,面对以“星球大战”标志的世界高技术较量,邓小平同志果断决策实施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并明确把发展载人航天事业纳入发展高技术的“863计划”。“863计划”的实施,使我国载人航天研究列入了国家重点发展计划,其中,100亿经费中有40亿用在航天领域的项目上。航天技术领域是“863计划”中的第2个重要的高技术领域(简称“863-2”),一个主题项目是大型运载火箭和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简称“204主题项目”),主要研制能发射小型空间站的大型运载火箭和研究发展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另一个是空间站系统及其应用主题(简称“205主题项目”),主要研究发展规模较小、性能先进、模块式的空间站系统,并进行空间科学与技术研究,实现载人空间飞行[4]21-22。这些高技术发展计划顺利推进,为发展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开辟了道路。
1.3 “寓军于民”战略中前进
20世纪90年代初,面对世界科技进步突飞猛进、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从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防实力,推动科技进步,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的高度出发,做出了实施载人航天工程这一强国兴邦的重大战略决策,科学确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即:第1步,在2002年前,发射2艘无人飞船和1艘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2步,在第1艘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约在2007年,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并利用载人飞船技术改装、发射1个8吨级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应用问题。第3步,建造20吨级的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应用问题。同时,面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经费巨额需求与有限供给不足矛盾,江泽民同志在继承邓小平同志军民结合理论的基础上,确立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两头兼顾、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提出了“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大力协同、自主创新”的十六字方针,把坚持“寓军于民”作为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重大举措,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开局起步并顺利推进提供强有力物质支撑和技术动力。
1.4 “军民融合”战略下发展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我国载人航天事业高度关注,倾注了大量心血,英明决策启动了载人航天工程第2步任务的研制建设,推动了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向更高的水平迈进。同时,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建设在“寓军于民”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适应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发展要求,逐步走开了军民融合的发展路子,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把工程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在经济有效地实现战略目标同时,同步推动了军民两用高新技术的发展,融合式发展作用日渐显著。
2 载人航天工程建设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实践经验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建设,既是我国探索军民融合发展路子的生动实践,又是国家重大专项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典范。实施这一战略工程,突破创新了一大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载人航天核心技术,牵引带动了一批军民两用新兴高技术产业特别是信息技术和工业技术快速发展,培养造就了一支能够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勇于开拓创新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探索形成了大型工程建设现代化管理模式,培育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2.1 战略规划的融入
载人航天工程是一项国家级战略工程,要想突破诸多世界级的关键性技术难题,一方面需要有一个切实可行的战略规划为指导,另一方面需要把工程发展战略充分融入国家发展规划以及国家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确保工程建设和国家科技发展战略能够做到同步运作、统一筹划。因此,在载人航天工程立论批准实施之时,也同步确定了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1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2步,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3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同时,为确保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顺利实施,国家在制定“五年发展规划”和“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时,统筹规划了载人航天工程专项建设,使工程建设规划与国家发展战略规划始终融为一体,实现各种资源最大限度的优化组成,以形成国家科技发展的拳头。例如,2005年,国家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把载人航天工程和探月工程一同列为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之一。“三步走”的战略设计与战略融合,规划了我国载人航天的发展蓝图,指明了载人航天的技术发展方向,使载人航天活动进入国家规模,成为国家战略计划,保障工程建设的有序推进。
2.2 战略管理的统筹
载人航天工程是“万人一杆枪”事业,由13大系统组成,涉及全国100多个主要研制单位、3 000多个协作配套单位以及众多学科领域,必须要有高效的战略管理进行科学统筹。短短的20年,工程之所以能在较短时间里取得辉煌的历史成就,靠的是党的集中统一领导,靠的是科学高效的军民融合式组织管理。工程实施以来,在国务院、中央军委双重领导下,成立由总装备部、国防科工委、中国科学院、航天科技集团等部门组成的工程指挥机构,专门设立了工程办公室统一协调实施。工程管理实行中央专委直接领导下的专项管理,设总指挥、总设计师常设机构,实施行政和技术2条指挥线管理,并建立总指挥、总设计师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决策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办公室在工程“两总”直接领导下,负责组织、指导和协调各任务单位开展工程研制建设和试验任务,在技术方案、科研计划、条件保障管理上“三位一体”,对工程从立项论证、规划设计、生产试验、组织实施,到运行管理、质量管理等业务工作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全寿命组织管理,形成了“横到边、纵到底”的组织体系和管理网络。载人航天工程深度融合式的组织管理,保证了全体航天人目标一致、决心一致、步调一致、大力协同、群策群力,形成了全局一条心、全国一盘棋、全系统一股劲的大合作。正是靠这种高效的制度机制,使得军民2种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和充分利用,形成了工程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
2.3 军民技术的互动
同“两弹一星”研制一样,载人航天工程也是靠自力更生起步,靠自主创新发展,靠军民技术互动成功。从世界范围看,随着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发展,当代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结合面越来越广、融合度越来越深[6]。而要想突破国外技术封锁,自主创新载人航天核心技术,单纯依靠军事高科技系统往往难以完全奏效,而必须由军事高技术系统和民用高技术系统共同支撑。因此,工程自立项以来,面对一系列全新的领域和尖端课题,始终坚持军民技术互动、集成创新的原则,充分利用开发“两弹一星”积累起来的成熟技术,注重学习借鉴国内外的军民成熟技术和经验,自主开发,独立研制,通过不懈探索和努力,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尖端课题,掌握了大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载人航天核心技术,牢牢掌握了载人航天事业发展的主动权。同时,工程建设自主创新过程中,还安排了一批空间军事侦察、对地观测和科学应用项目,开辟了一批军民两用技术发展应用的重点领域,带动了众多基础学科的深入探索,促进了众多高科技领域的创新发展和产业形成,加速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和战斗力的转化,为更好地发挥载人航天在军事、经济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推动科技进步和提高国防实力,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7]。
2.4 基础设施的兼顾
基础设施建设,是载人航天工程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点多线长面广且耗资巨大的系统工程。工程实施以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基建技改工作与工程研制同步进行,建成了包括航天员选拔训练中心、飞船研制试验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空间有效载荷研制试验中心为代表的具国际先进水平的一大批重要基础设施,成功研制或引进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型试验实施设备,较好满足了工程研制试验任务需要,实现了国防重点项目工程条件保障建设与项目研制配套进行的目标。许多实施设备在确保工程当前任务需要的同时,兼顾了工程后续任务的需要,并为其他航天型号研制试验提供了有力的条件保障,基本实现基础设施建设贯彻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需求的目标。
2.5 人才资源的共享
当今世界,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竞争。载人航天工程,是跨领域、多学科集成的系统工程,也是当今世界最具挑战性和广泛带动性的高科技,人才的高度决定事业的高度。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鲜明指出:“怎样打破军民界限、部门地方界限,合理使用,把全国的科技人员使用起来,并且使用得当,是个很大问题”。因此,中央在工程立项时就明确指出,一方面要打破军民界限、部门地方界限选人用人,充分凝聚全国科技人员的智慧与力量,另一方面要在完成载人航天工程任务的同时,造就新一代跨世纪科技人才。工程实践过程中,始终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坚持用伟大事业凝聚人才,用创新机制培养人才,用工程实践锻炼人才,用崇高精神激励人才,锻炼和培养一支能够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勇于开拓创新的科技人才,真正使载人航天工程成为人才培养的推进器,而人才培养又成为载人航天创新发展的发动机,基本实现了“一项工程、一批人才、一支队伍”的战略目标,为我国国防高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人才储备。
3 载人航天工程建设对军民融合式发展的重要启示
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出发,提出要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路子。载人航天工程建设,作为我国长期以来探索与实践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典范,对于我国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提供深刻的启示。
3.1 始终把制定实施战略规划作为军民融合式发展的龙头
载人航天军民融合发展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以制定实施战略规划为龙头,才能统筹全局、突出重点,明确目标、有序推进,牢牢把握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方向和节奏。军民融合是一项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国家战略。推动军民融合式发展,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必须要以一个科学的战略规划为统领,不能走一步看一步,需要制定实施长远科学的发展战略,努力使国防建设与经济社会建设同步设计、同步运筹、同步落实、同步推进,努力形成二者互为一体、相得益彰的融合格局。当前,应以落实《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十二五”规划》为重点,以重点专项工程军民融合式发展为突破口,力求以重点领域突破带动整体跃升。在重点领域方面,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把武器装备建设融合式发展作为重点领域,用更多的精力来研究对策,力求取得突破性进展。在重大专项工程方面,应继续选择一批具有军民两用性质的重大专项工程重点进行突破,力求以更快的速度、更短链接,实现军民双向转移。
3.2 始终把加强战略管理作为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关键
载人航天军民融合发展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以加强战略管理为关键,才能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统一指挥、大力协同,确保形成适应军民融合式发展大合力、大协作。军民融合式发展,事关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全局,涉及军地多个部门,必须依靠国家层面的集中统一领导、国家高层的统筹协调和军地有关部门的相互配合,才能确保各个环节运行顺畅。当前,推动军民融合式发展,在国家层面上依然缺乏科学的战略统筹与有效的协调管理。国防经济、国防科技、国防教育等与军民融合发展的相关管理职能,大多分散在国务院各部委和军队四总部。推动军民融合式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建立统筹军民融合发展的国家综合性管理机构,并赋予其统筹规划、制定政策、总体协调和重大决策等职能。近期看,需要进一步调整充实现行军民融合发展机构的职能,并考虑研究建立国务院、中央军委军民融合发展工作协调领导小组,作为国务院、中央军委的议事机构(下设工作协调办公室),负责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总体协调推进工作。长远看,可考虑将现有军民融合发展相关的管理协调机构加以整合,形成由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统一领导的综合性协调管理机构。
3.3 始终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基点
载人航天军民融合发展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战略基点,才能掌握核心技术、突破瓶颈制约,牢牢把握军民融合式发展的主动权。自主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支军队保持强大战斗力的基石。因此,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实现我国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施军民融合战略,本质不是促进“军技民用”或“民技军用”,而是通过调整资源配置方式促进自主创新,进而实现战斗力和生产力的同步跃升。如果没有自主创新,发展命脉仍受制于人,战斗力与生产力跃升将无从谈起。当前,推动军民融合式发展,应切实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战略基点,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大力增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要选择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带动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整体跃升;要深化科技创新机制改革,充分释放自主创新活力,形成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强大合力。
3.4 始终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支撑
载人航天军民融合发展实践证明,人才是第一资源观念,是兴国之本,强军之基,只有坚持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战略支撑,才能激发活力、持续创新,全面夯实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智力支撑。马克思主义战争观认为,人是武器装备的使用者、作战方法的创造者、军事行动的实践者,人的素质和精神状态对战斗力的形成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军民融合是关系富国强军与民族复兴伟业的大战略、大工程,必须要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观念,尊重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主体地位和劳动创造;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培养和造就一批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要完善物质精神激励机制,健全评价机制与手段,充分挖掘人才潜能,全面激发人才活力。
3.5 始终把培育弘扬先进军事文化作为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动力
载人航天军民融合发展实践证明,只有培育弘扬好载人航天文化,才能不畏艰险、砥砺前行,牢记使命、不负重托,为工程创新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同时,革命战争实践也充分证明,先进军事文化既是软实力,更是硬道理,能产生坚不可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实践,伟大的实践催生伟大的精神。军民融合式发展这一伟大实践,不仅需要科技生产力的物质动力,更需要先进军事文化的精神动力;不仅可以实现辉煌成就,也可以催生先进军事文化。新的历史条件下,推动军民融合式发展,一方面要守望好、传承好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等为代表的先进军事文化,自觉以大局为重,自觉以奉献为荣,大力强化实践军民融合的使命感责任感;另一方面,要深入总结好、挖掘好新时期军民融合实践中新型军事文化,丰富文化内涵,凝练文化特色,持续为军民融合式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胡锦涛.在庆祝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12-17(02).
[2]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对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 务圆 满 成 功 的 贺 电[N].人 民 日 报,2012-06-30(01).
[3]蒋宝祺,于连坤.毛泽东军事经济思想新探[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93:249.
[4]彭继超.国家战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纪实[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
[5]怀国模.中国军转民实录[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10.
[6]舒本耀,谢文秀,王珍.关于军民融合思想的几点认识[J].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2010,21(5):1-5.
[7]李扬,李宇飞,杨坤,等.航天探索活动的社会影响和社会价值研究[J].航天工业管理,2010(8):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