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位素》收录及载文被引分析
2013-01-11王国霞李来霞韩翠娥
王国霞,李来霞,韩翠娥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同位素》编辑部,北京 102413)
目前,我国科技期刊评价体系多个并存,但评价结果存在差异。目前应用较为普遍、被政府管理部门和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广泛采纳的主要是《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以下简称中信所版核心)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下简称北大版核心)。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hinese journal citation report,CJCR)是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受国家科技部的委托编制。《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1996年首次出版,每年出版一次,至今已连续出版十余年,分为核心版和扩刊版。其核心版即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亦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因其权威性、全面性而广泛作为评定标准。它是统计源期刊最权威的也是国内颇具影响力的统计源期刊检索工具。该机构出版的一系列研究报告,已成为国家科技部等各级管理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的决策和评估依据。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guide to core journals of China,缩写为GCJC)由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共同主持,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1年12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第六版)发布,该版核心期刊进一步改进评价方法,提高了期刊载文他引量和影响因子的重要程度。采用被索量、被摘量、被引量、他引量、被摘率、影响因子、被重要检索工具收录、基金论文比、Web下载量9个评价指标。目前,该总览被普遍用于科研成果评定和绩效考核的依据。
多数高校、科研院所等直接将两种核心期刊评价方法用于科研成果的评定以及绩效考核的依据,也有一些单位在评定职称时,不是照搬现存的核心期刊表,而是根据不同级别、不同性质的专业人员等具体情况对核心期刊表进行了细分,最终确定适合本单位具体情况的“重要期刊表”。《同位素》期刊是中国核学会同位素分会主办的专业会志,也是国内唯一一本同位素专业杂志,创刊于1988年,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承办。《同位素》因未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而影响了一部分稿源,进而影响期刊的发展。本研究拟对两种核心期刊评价体系进行分析,结合期刊载文被引分析结果,为组稿和选题策划提供参考以拓展稿源,对期刊发展提出适宜的应对策略。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核科技类核心期刊结果评价分析来源《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和《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JCR);《同位素》期刊的载文被引情况来源《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1.2 方法
登陆《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统计分析2002年—2012年期刊载文被引情况,采用普通检索,刊名项输入同位素,时间选择2002年—2012年,进行检索,对检索到的论文按照“被引频次”排序;登陆《中国引文数据库》,采用期刊统计进行检索,期刊项输入《同位素》,年限输入2002年—2012年,统计分析作者发文量排名和作者被引排名。
2 两种中文核心期刊评定方法对比
2.1 两种评价方法分析
2011年两种评价体系调查项目对比列于表1。比较两种评价体系发现,中信所核心中论文数据来源于《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北大版各个计量指标的统计源分散,要求考察的期刊必须是所列统计数据库的源期刊,一旦未被收录,就会造成该指标数据统计不完整,例如《同位素》未被《中国科学引文索引》收录,但是该数据库是北大版核心统计“影响因子”的两个统计源之一,计量指标数据中缺失了自引部分,提示编辑部注重各个数据库的收录情况,争取被更多相关数据库收录,保证统计数值全面。而中信所版的核心,论文数据来源于《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计量指标相对集中。数据库直接面向读者和作者,无需收录门槛。专业面较窄的学术类期刊,被引用量较小,但却是本专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两种评价体系均有定性评价部分,在定性评价中,争取主动,以填补行业、学科的空白。
表1 2011年版两种评价体系调查项目对比Table 1 The comparison of the two elvaluation in 2011
2.2 两种评价体系计量指标权重分析
两种评价体系中的计量指标权重分析列于表2。北京大学图书馆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主要目的是便于图书馆采买,以引用量为主要计量指标,相对有利于学术类期刊,不利于技术类期刊。进一步提示编辑部需要吸引高被引频次的论文,以提高期刊被引用量;同时要考虑增加刊期,在缩短发文周期的同时,能刊发更多的论文,提高相关参数。
表2 两种评价体系中计量指标权重分析Table 2 The Analysis of the indexes weights of the evaluation system in 2011
2.3 从核科技期刊评价结果分析两种评价体系
中信所与北大对核科技类核心期刊评价结果对比列于表3,由表3可见,在2011年,共有9种核科学技术类期刊入编中信所版核心,8种入编北大版核心,两者重合期刊为7种,重合率约80%。在中信所版中,《同位素》的总被引频次排名第9、影响因子排名第5、综合评价总分排名第6。其中《同位素》以及《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是中信所版核心。提示,两种评价体系对核科技类期刊的评定标准较为统一,只是略有差别。上述分析可见,《同位素》质量较为优良,但总被引频次是《同位素》亟待提升的指标。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中文核心期刊评价系统总体上,评价标准较为统一,但也存在差异,北大版本更加注重期刊的影响因子和文章被引用率。中信所的评价指标是综合性的,评价计量指标比较稳定,具有较强连续性。从核科技类核心期刊的评价结果可见,差异并不显著。分析《同位素》期刊未被北大版核心收录的几种原因可知,1)期刊要注重载文被引频次,不断提高载文被引用量;2)注重期刊被数据库收录情况,争取被相关统计源数据库收录,以保证统计计量指标数值全面;3)强调期刊的行业影响,在定性评价中争取主动;4)有针对性的向相关单位推送期刊,争取进入“重要期刊表”,提升期刊影响力。
表3 两种评价体系对核科技类核心期刊评价结果对比Table 3 The comparison of the two elvaluation for itomic energy core journal in 2011
注:排名按照综合影响力先后顺序进行
2.4 核科技类核心期刊被引频次比较
比较了中信所收录的核科技类核心期刊的总被引频次,结果示于图1。由图1可见,《同位素》与《核技术》、《原子能科技》等较知名的核科技期刊的被引频次差距很大,核科技类期刊的整体走势是越来越受到关注,被引频次逐渐升高,《同位素》与总体趋势一致,但增速偏低。期刊应抓紧时间,尽快提升期刊载文被引频次,扩大知名度,全面报道同位素技术的创新以及同位素技术在各领域的创新应用。
图1 中信所版核科技类核心期刊总被引频次结果比较Fig.1 The comparison of the total cited frequency of itomic energy core journal
3 《同位素》载文被引频次分析
3.1 2002年—2012《同位素》载文总被引频次分析
2002年—2012年《同位素》期刊载文总被引频次排名前20篇作者及单位列于表4。由表4可见,被引频次前4的论文中有3篇为医学应用领域,可进一步加大该领域的组稿力度,突出期刊特色领域。近年来,生态环境及生态农业领域成为科研热点,农科院的作者王志东,虽然发文量不多,但总被引频次却很高。在总被引频次排名前20的论文中,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论文5篇、南京大学论文4篇、北京师范大学论文2篇,中国原子能院论文1篇。分析投稿机构发现,一些单位与编辑部联系渐弱。编辑部要加强与相关专业单位的联系,调研“重要期刊表”情况,加强交流,主动约稿。
在被统计的作者中,高被引频次的作者多数都是主编、编委,这表明,编辑部的主编和编委处于科研前沿,科研活动活跃,对科研有一定导向作用,编辑部要发挥编委的学科带头人的作用,促进期刊发展。同时发现很多是优秀作者,尚不是期刊编委,可发展这些符合条件的优秀作者进入编委会,承担编委职责,为期刊发展注入新活力。同时,应在作者队伍建设方面积极挖潜、选拔和培养,在周围形成一支高产出、高被引的核心作者团队。重点跟踪核心作者,主动约稿,吸纳高水平的文章,是提高刊物质量关键。
3.2 作者发文量及单位分析
根据信息管理学中的普赖斯理论,核心作者的发文量至少应为m篇[1],计算公式为:m=0.749(nmax1/2)(1)式中,nmax为最高产的那位科学家所发表的论文数。2002年—2012年《同位素》作者发文量排名列于表5。由表5可知,2002年—2012年《同位素》发文量最多的是23篇,由式(1)可以计算出m=3.5,取最大整数为4,即《同位素》核心作者的最低发文量应为4篇。2002年—2012年《同位素》发文量大于4篇的作者共有118位。在注重发文量的同时,也要结合论文质量的考察,这里主要是用被引频次作为评价指标,必须把发文量和被引量结合分析,才能避免偏颇。通过中国知网,统计2002年—2012年《同位素》发文量超过4篇的118位核心作者的被引频次。结果如图1所示。由图1可以看出,118位核心作者的发文量与其被引频次间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为0.628。可初定为核心作者。但也有的发文量很大,被引频次却较低,发文量较小的被引频次却较高。
表4 2002年—2012年《同位素》载文总被引频次排名前20论文作者及单位Table 4 The total cited frequency ranked the top 20 from2002 to 2012 year in isotopes journal
图2 2002年—2012年《同位素》作者 发文量与被引频次相关性分析Fig.2 The publication and citation frequency correlation analysis from2002 to 2012 year in isotopes journal
由表5可见,2002年至2012年成果高产部门是编辑部争取和关注的核心作者群所在,作者所在机构是同位素研究的主要单位,但并不全面,提示进一步拓宽来稿源单位,势在必行。在排名前20的作者中,来自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6人、原子能科学研究院7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3人、解放军总医院2人。
表5 2002年—2012《同位素》作者发文量排名Table 5 The publication rank from2002 to 2012 year in isotopes journal
分析表4和表5可见,期刊的作者群相对较为固定,主要来自高校和大型科研院所,实力雄厚,但不稳定,有高质量论文的作者发文量偏少的现象,还不是期刊稳固的核心作者。需要通过联系加以巩固,为提高期刊水平提供参考数据。
3.3 同位素研究相关机构分布
以“同位素”为主题词,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后,按照发文机构进行浏览,结果显示,同位素地质研究非常活跃,发文量最多,但目前在《同位素》上发文几乎是空白,编辑部应开拓联系。
图3 2002年-2012年同位素研究相关机构发文量Fig.3 The related institutions publication from2002 to 2012 year in isotopes journal
图4 2002年-2012年同位素相关领域发文量分析Fig.4 The related fields publication from2002 to 2012 year in isotopes journal
3.4 同位素相关专业领域分析
同样以主题词为“同位素”进行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年限为2002年—2012年,点击分组浏览中的分学科浏览,发现地质学发文最多,其次是矿业工程(2 415)、石油天然气工业(1 646)、肿瘤学(781)、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777)、生物学(707)、化学(611)、核科学技术(571)、物理学(489)等,由此捕捉研究热点领域,加强约稿力度。
3.5 《同位素》载文单篇被引频次区间分布分析
2002年—2012年单篇被引频次区间分布列于表6。由表6可见,在统计的2002年—2012年间,《同位素》共刊载论文683篇,被引论文285篇,总被引频次1247次。在被引论文中,被引频次≥10的论文占被引论文数的2.77%,被引频次占总被引频次的23.2%,被引频次在3~10次的论文占被引论文数的8.93%,被引频次占总被引频次的54.1%,这种较少的高被引论文拥有较多的被引次数现象与长尾理论非常相似[2],提示期刊在组稿时要抓住关键栏目、关键作者,突出期刊特色。被引频次在1~3次的论文占被引论文数的30%,被引频次占总被引频次的22.5%,这部分论文数量较多,但是被引频次却较低,可见,高被引频次的论文数量虽少,却对期刊的质量和影响力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被引为零的论文占58.2%,这部分论文浪费了出版资源,却对期刊质量提升起到微乎其微的作用。更多的吸引高被引频次文章是提高期刊影响力有效手段[3-8]。
表6 2002年-2012年《同位素》单篇被引频次区间分布Table 6 The single paper total cited frequency interval distribution from2002 to 2012 year in isotopes journal
3.6 单篇高被引频次论文分析
《同位素》2002年—2012年载文单篇高被引频次论文分布列于表7。由表7可见,高被引论文中,同位素在农业和环境中的应用排名比较靠前,从而提示,目前在农业和环境方面的研究是比较受关注的领域;另外,知名专家撰写的综述,虽然是研究初探但却是科研前沿的课题,同样受到更多关注。对被引频次排名前50的论文研究方向进行提取,结果列于表8。
表7 《同位素》2002年-2012年载文单篇高被引频次论文Table 7 The single high citation frequency from2002 to 2012 year in isotopes journal
表82002年—2012年《同位素》被引频次前50的论文主题词提取
Table8Thematicwordsextractionofrank50totalcitedfrequencyfrom2002to2012yearinisotopesjournal
研究方向论文数篇均被引频次同位素技术研究新进展1212稳定同位素示踪119标记化合物的应用1410同位素技术环境应用219中子测井、技术应用911PET临床显像27
《同位素》被关注的领域和目前研究的热点学科有相交的区域,但不尽相同,这表明,《同位素》是一本有自己特色风格的期刊。《同位素》作为同位素学会的专业会志,其自身发展有赖于科研的发展程度,同时又可促进科研生产,及时准确的展现行业动态,为科研工作者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基于此,编辑部应拓展《同位素》载文领域,针对目前研究热点,如地质、环境保护、石油勘探、生物学等领域,加强宣传力度和组稿力度。
4 应对策略
4.1 对编委会的建议
编委每年至少提供一篇论文,并尽可能协助编辑部组稿;编委向其他国内外杂志投稿时,合理引用《同位素》已发表的相关文献;吸纳高被引频次作者进入编委会,承担编委职责,为期刊发展注入新活力。
4.2 拓展载文领域
拓展《同位素》载文领域,针对目前研究热点,如地质、环境保护、石油勘探、生物学等领域,加强宣传和组稿力度。
4.3 加强编辑部与科研单位的联系
编辑部要加强与相关专业单位的联系,调研“重要期刊表”情况,加强交流,主动约稿。在核
心期刊评定中注重定性评价,争取主动,以填补行业、学科的空白,让期刊步入良性循环,提升期刊影响力。
多吸引高水平科研人员的关注,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和掌握核心作者,诚心诚意为作者服务,加强沟通联系。积极宣传期刊,提供信息服务,组建起一支高水平的核心作者队伍。
针对评价体系中的统计数据库,分析刊物被收录情况,尽可能多的入编相关数据库。同时要考虑增加刊期,在缩短发文周期的同时,能刊发更多的论文。
参考文献:
[1] 于光,杨华,赵悦阳.1996至2005年论文核心作者分析[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6( 6): 437-440.
[2] 刘艳苏,桂秀梅. 二八定律与长尾理论在现代图书馆的共生应用[J].现代情报,2009,29( 8) : 40-42.
[3] Garf ield E . Citation Indexes f or Science. A New Dimension inDocumentation T hrough Association of Ideas[J].Science, 1955, 122( 3159):108-111.
[4] Garfield E. Citation Analysis as a Tool in Journal Evaluat ion. Journals can be Rank ed by Frequency and Impact of Citations for Sc-ience Policy Studies[J].Science,1972,178( 60):471.
[5] Holden G, Rosenberg G, Bark er K, et al. S hould Decisions About Your Hiring, Reappointm ent, T enure or Promot ion use the Impact Fact or Score as a Proxy Indicat or of the Impact of your Scholarship[J].Medscape General Medicine, 2006, 8( 3) : 21.
[6] Smith R. Commentary: the Power of the Unrel enting Impact Factor ) is it a Force f or Good or Harm[ J] . Int 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2006, 35( 11) : 29- 30.
[7] Adam D. The Count ing House[ J ] . Nature, 2002, 415( 6873) : 726-729.
[8] Garf ield E. The History and Meaning of the Journal Impact Fact or[J].JAMA,2006,295(1):90-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