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懂深蓝

2013-01-11崔连德

中国船检 2013年4期
关键词:海权控制权国土

崔连德

这是个海权定乾坤的时代。谁拥有了海洋,谁就掌握了世界的命运。

海权,百度百科给出的解释是拥有或享有对海洋或大海的控制权和利用权,是“国家主权”概念的自然延伸。但这种权力的范围涉及军事、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控制问题,更重要的是用海洋来开拓一个新的舞台,一个新的时代。

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海权时代”登上历史舞台是通过对“陆权”的一次次挑战来完成的。在这里,我们不能不提及哥伦布、霍拉肖·纳尔逊、马汉。哥伦布的功绩绝非发现美洲大陆那么简单,他在1492年8月3日开始的那次远航,实际上拉开了一个波澜壮阔的新时代的序幕。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间,勇敢的航海家们用自己的壮举完成了“海权时代”的序言。霍拉肖·纳尔逊被英国人誉为“英国皇家海军之魂”。他指挥的著名战役特拉法尔加海战,是一次新兴海上霸权与传统陆上霸权的生死对决。最终,英国舰队战胜了强大的对手,确立了大英帝国在此后一个世纪的海上霸主地位,更重要的是宣告了“陆权时代”的终结。马汉则首次将海权上升到关系国家命运的高度,他的著名《海权论》指引美国走向了世界之巅。

人类历史沿着海权时代的轨迹走过近500年后,有人发现以控制海上交通线和海上交通要道为核心的传统理念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格局,新海权观伴随新时代应运而生。王鼎杰先生在《新海权时代》一文中将1982年称作“新海权时代”元年。之所以如此划分,有两个重要的标志性的事件。一个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这一年获得通过,公约对内水、领海、临接海域、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公海等重要概念做了界定,并由此产生了所谓“海洋国土”的理念。另一个重大事件就是马岛之战。英阿之间的这场战争并非争夺航道控制权,在很大程度上,是围绕马岛所属的这些海域、海地。显然,新时期的海洋控制权不再只停留在海面,更体现在海底,体现在对海洋国土的控制。

伴随新海权时代的到来,海域划分、岛屿主权纷争急剧增加。作为海洋大国,我国面临的问题十分突出,形势极为严峻。据媒体报道,在我国近300万平方公里的主权海域中,实际控制的不到一半,特别是东海和南海争端频频,海域被分割,岛礁被侵占,资源被掠夺,渔民被扣留,中国版图上划的海上传统疆界“九段线”名存实亡,几乎全部海洋邻国均不同程度地对我海洋国土和权益提出了无理要求。“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海,危险亦来自海上……一旦他国之君夺得南洋,华夏危矣。”郑和在600年前说过的话,至今听来依然振聋发聩。加强我国对主权海域的实际控制迫在眉睫。

继中共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战略之后,国家海洋局重组方案也获得了全国人大的批准,中国海警局横空出世,海上执法力量大为增强,海权控制能力大幅提升。然而,这只是建设海洋强国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后面的路依然充满挑战。走向海洋强国,我们需要一套超越单纯海权概念的综合国家海洋战略,需要全社会对海洋保持长期而持续的关注与投入,需要全民族读懂眼前这一片深蓝。

猜你喜欢

海权控制权国土
神农科技集团正式接收广誉远控制权
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思考
鲜花盛开的国土
公司控制权的来源
守望国土的藏族姐妹花
守望国土的藏族姐妹花
FF陷控制权争夺漩涡
马汉海权论在我国百年翻译史初探
中国需要确立自己的海权意识
新海权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