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急需明确边界

2013-01-10

环球时报 2013-01-10
关键词:来源边界共识

牛新春  最近,改革成为最热门的政治词汇。乍看,在媒体和学者中间对改革的谈论已经热火朝天,改革热在嘴上、热在面上。要宪政民主、要廉洁政府、要和谐社会,这些都是改革目标,而不是改革路径、设计。改革要从空谈落到实干上,必须触及一些实质问题,尤其是要在改革的边界和底线问题上形成基本共识。如果没有这些基本共识,就不是政治改革,而是政治革命或政治暴动。  第一,政治体制改革要涉及权力来源问题,还是以规范政府机关的权力使用为重点。权力来源问题是政治的核心,权力来源于谁就对谁负责、受谁监督。理论上,中国政府的一切权力来源于人民,现实中还远不是这样。如果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真正来源于普通选民,那么人民代表大会监督一府两院的可能性就会大大提高。然而,涉及权力来源的改革是大动作、大改革,风险大,有可能翻船,但风险收益也可能大。2011年“阿拉伯之春”就是从权力来源的角度重新、彻底地洗牌,引起政治、社会大的动荡,至今可以说,这些国家已经为改革付出巨大代价,而民主稳定还遥遥无期。相比之下,把改革重点放在用好权力上,风险小、可预测性强,但也有可能收效小,可能错过改革的最佳时机。因此,我们需要判断涉及权力来源的改革是否在积极稳妥的范围内,以及能否凝聚全民共识。这个共识就是具有中国特色政治改革的边界。  第二,是继续以经济发展为中心,还是把社会公平摆在首位。这是时下中国社会出现所谓“左右之争”的根本分歧所在。人类历史发展表明,左右没有优劣之分,关键还是要判断在当下,一个时期的最迫切需求是什么。1949年前中国民众被“三座大山”压迫,社会公平需求占首位。而1978年后经济发展则成为迫切的全民诉求。但现在呢?“两者兼顾”的回答太简单,必须有更深入的探讨,进而决定中国特色市场经济和国家资源调配之间的边界。  第三,是继续摸着石头过河,还是通过全民讨论来确定改革的路线图、时间表以及顶层设计。这是一个涉及到改革步骤的问题,即改革是否要经过全民争论以达到共识的过程。在这个问题上,历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都有。苏联的戈尔巴乔夫改革就是从意识形态的全民讨论开始的,结果却导致意识形态的混乱,继而导致苏联的解体。但我们同样也不会忘记,中国改革开放的起点就是一场关于“真理标准”的全民讨论,解放了思想,解放了生产力。理论上看,我们已经摸了30多年石头,各种问题应该清晰了。但事实上,对于改革的路线图、时间表以及顶层设计的讨论,甚至争论,还远远没有结束。而这些争论,有可能会促进团结,也可能会分裂社会;有可能会积聚社会资源,也可能会浪费资源、空谈误国。因此,在这个问题上如何形成共识,就涉及到中国特色言论自由的边界。  凝聚基本共识,有赖于社会内部的互动,更需要政府与民间的互动。政府发挥引导作用,发出明确信号,有利于形成改革需要的共识。否则,民间、社会就会不断测试政府的底线和信号,引起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作者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西亚非洲所所长)

猜你喜欢

来源边界共识
将来吃鱼不用调刺啦
守住你的边界
BEIJING CONSENSUS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nd education(Ⅲ)
有边界和无边界
OF MALLS AND MUSEUMS
人蚁边界防护网
图表
图表
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