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特使外交”包围中国

2013-01-07

环球时报 2013-01-07
关键词:保安厅特使军费

● 本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蒋 丰 李 珍 ●本报记者 王 渠 ●卢 昊 魏 辉中日关系如何走下去?这个2013年东亚地区最大的悬念在新年的第一周便被不断塞进更多变数。6日,日本防卫大臣小野寺五典公开呼吁增加军费,以封堵对于中国的防卫“漏洞”。日本媒体则披露,为了应对与中国的领土争端,日本军费今年将增加2%,为11年来的首次增长。日本海上保安厅还要建立钓鱼岛专属部队。比军事部署更密集的,是日本在中国周边的特使外交。除了缅甸和韩国,日本特使还将很快出现在菲律宾、新加坡、文莱、俄罗斯等国。不过对于“以包围策略强化对华施压”的算计能否奏效,外界舆论并不看好。香港《南华早报》称,解决钓鱼岛争端的方案并不在安倍手中,中日关系很大程度上不过是中美关系的“子集”。美国《大西洋》月刊的评论似乎解释了日本急切的原因:可能用不了多久,日本就会失去领导反华“矩阵”的能力,每过一年,它就落在后面更远。日本军费“跃进”防中国  “中国政府的公务机不断侵入日本领空,这暴露出日本防卫存在很大漏洞,有必要增加军费预算,强化防卫日本的体制。”日本防卫大臣小野寺五典6日如此表示。小野还称,最近10年,日本防卫经费一直在缩减,但是周边国家军费却不断增加。日本应尽快修改民主党政权2010年推出的防卫大纲,为2014年度继续扩大军费开支,充实自卫队“作战力量”扫清道路。  在日本时事通讯社看来,小野的话是对日本增加军费的证实。报道称,日本政府已基本确定,在2013年国家预算中增加防卫和安全保障的费用支出。此前野田政权提出的预算方案中,日本2013年军费为4.58万亿日元(约合524亿美元),而安倍内阁则将极力推动这一数字达到约4.7万亿日元(约合534亿美元),较2012年上涨2%,这也是日本近11年来首次“光明正大地”增加军费开支。《朝日新闻》称,日本政府在军费预算方面采取“跃进”的主要原因,毫无疑问是为了防范中国日益崛起且“意图不明”的军事力量,以及中国日益活跃的海上维权活动。该报道称,钓鱼岛主权争议引发的中日对抗没有降温的趋势,反而将导致两国间长期的军力竞争和安全困境。  安倍本人也加入到对中国军事示强的行动中。日本NHK电视台6日报道称,安倍5日紧急召集防卫省和海上保安厅官员到首相官邸开会,听取关于中国飞机“侵犯日本防空识别圈”的相关报告。安倍要求各部门“就中国方面侵犯日本领空和领海的行动,必须做好万无一失的防御准备”,并明确指示防卫省在应对此事时可以出动战机“堵住中国飞机”,海上保安厅也必须立刻出动巡航船只,予以配合。这表明日本政府在钓鱼岛的问题上倾向于采取对中国更为强硬的姿态。共同社称,5日早晨,中国海监的一架运-12固定翼飞机自西北方向进入东海空域,飞至钓鱼岛附近进行巡航,但并未进入“日本领空”。在接到雷达侦测警报后,日本航空自卫队冲绳基地的F-15战机再次紧急起飞,试图进行拦截。  “今年最紧迫的工作,就是将尖阁列岛(即中国钓鱼岛)警备体制具体化。”这是日本海上保安厅长官北村隆志日前对媒体的表态。日本新闻网5日称,北村表示自去年9月日本将钓鱼岛“国有化”以来,除了恶劣天气外,中国公务船通常是5艘左右在钓鱼岛周边徘徊。为此日本需要成立一支一对一的专属海上保安部队,海上保安厅计划在冲绳县石垣岛建立专属基地和专门部队。共同社6日披露,日本唯一的伞降部队陆上自卫队第一空挺团将在13日的公开空降训练中实施空降夺岛演练。  “双方力量暂时平衡,但往前看,东京官员担心没有足够船只保护钓鱼岛。”美国《大西洋》月刊对“日本与中国竞争”并不看好。文章称,日本人口1.28亿,不足中国十分之一。这还不是大问题,但日本老龄人口众多,平均年龄44.6岁,中国平均年龄则是35.2岁。日本海上保安厅有51艘千吨级以上的巡逻船,中国已有40艘这样的船只,并在改装旧军舰,同时在建造新船。日本担心在东海巡逻的大型船只数量会迅速被中国超过。建造更多船是自然反应,但需要时间,更不要说人手。150名船员和日本订购的4艘新巡逻船需要5年才能服役。日本等不了,指挥官提出应急方案:启用尘封已久的10艘旧船,每艘都有25年或更高船龄,本来要成为废品,它们将由老船员操控。这揭示了日本的长期挑战。用“围堵外交”对华施压  在加强军事准备的同时,日本还在中国周边积极推行“特使外交”。最近几天,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访问了缅甸,首相特使额贺福志郎前往韩国拜会了新总统朴槿惠。日本前首相森喜朗将作为安倍的特使于2月份出访俄罗斯。另外,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将于9日出发访问菲律宾、文莱、新加坡等东盟国家。日本时事通讯社称,日本要和这些国家加强联合,从而达到牵制“海洋扩张行动活跃的中国”的目的。菲律宾和中国在南海有领土争端,日菲要重新确认遵守海上国际法的重要性。文莱则是今年东盟峰会的轮值主席国,去年在柬埔寨的东盟峰会是按照中国的意向进行的峰会,结果共同声明都没有发表。鉴于这个教训,日本这次提早和文莱进行沟通。《产经新闻》6日称,日本与东南亚国家加强关系的举动将引燃中国的危机感。”  日本《读卖新闻》6日说,为了实现稳定,安倍必须改善与中国和韩国的关系,但安倍对两国的做法不太相同,他派特使前往首尔,而对中国,则摆出一副强硬姿态。此前接受《读卖新闻》专访时,安倍强调他将重视“价值观外交”。通过联合有共同民主和人权观念的国家,安倍显然企图“包围”中国。不过,他也保留与中国的对话渠道,去年9月他出任自民党党首后就立即与中国驻日大使举行一系列会谈,寻求改善双边关系之策。共同社6日称,安倍希望通过与周边国家强化合作对华施压,以寻找与中国对话的突破口,但这种做法能否奏效尚不得而知。安倍已开始摸索访问韩国的可能性,能否与掌握东亚地区稳定之关键的中国重启首脑会谈将成为焦点。  对于一直强调美日同盟的安倍来说,更希望尽快访问美国。安倍5日决定,将派外务省事务次官河相周夫作为特使从7日起出访美国,就安倍访美相关事宜进行磋商。香港《亚洲哨兵报》刊登美国经济战略研究所所长佩雷斯托维茨的文章说,地缘政治游戏促进了美日的亲密,过去是冷战,美国和日本反对苏联,现在是美国和日本反对中国。日本的支持促进了美国在亚洲的部署,它促使和鼓励华盛顿“转向亚太”,部署更多美国军队,遏制中国。  旅日华人学者刘刚6日对《环球时报》表示,安倍现在比较矛盾,刚上台的他既希望同周边国家特别是中韩改善关系,又不肯放弃强硬立场,尤其是面对与日本争端更激烈的中国时。在中国周边国家搞围堵外交,从小泉纯一郎时就已经开始行动,这些年来,由于日本国内困境持续,每一任政权都有动作。但安倍应当明白,在中国周围打闹很难有什么实质效果,要真正改善中日关系,安倍必须拿出让中国感到诚意的行动。“安倍必须遏制民族主义本能”  香港《南华早报》的一篇评论给安倍泼了盆冷水。文章称,安倍已经开始寻求与韩国改善关系,部分是因为认识到首尔与东京在同朝鲜和中国的关系上享有更广泛的相似目标。不过在钓鱼岛问题上,安倍目前能做的很少。在独岛问题上,东京可能放弃希望渺茫的主权要求,以改善与韩国的关系。但由于日本实际控制钓鱼岛,安倍没有多少选择。如果承认存在领土争端,就好像对中国投降,除非中国也做出一些让步。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中日政治关系是中美关系的子集。东京与北京风雨交加的原因之一是北京与华盛顿的关系至少不是特别好。  《日本时报》6日说,上世纪60年代,日本是乐观的“大教堂”,国民相信国家终于走上“赶超西方之路”。上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空前繁荣,信心日益膨胀。但随后景气像气球一样飘走,经济一落千丈。2013年伊始,“教堂”内再次有了一些乐观者。但可能并不是这么回事,除了经济、教育等,也有外交政策方面的原因。日本将在钓鱼岛问题上采取强硬政策,对抗中国进入日本政府认为的“本国领土”。虽然对韩国采取较为缓和的立场,但是日韩之间还有慰安妇等历史问题,一些内阁成员还有可能参拜靖国神社,这都可能引爆怒火。  “安倍必须对中国谨慎从事,遏制其民族主义本能,将旧日幽灵锁在自民党的地窖里。”英国《经济学家》5日对安倍提出如此建议。日本《每日新闻》则称,在经过去年连续和周边国家因岛屿主权问题而关系恶化之后,日本国内政治舆论中出现了一些日本应与中国等亚洲近邻“进行外交渠道上的充分疏通”的声音。《富士产经周刊》评论称,日本需要在对华关系中平衡利益得失,“不要将自己逼入没有选择的死角”。▲

猜你喜欢

保安厅特使军费
中国特使 外交风采
全球军费支出创30年新高
特朗普又改口未来军费要大涨
总书记特使和主席特使有何不同
韩特使在华大谈“互信”“诚意”
奥巴马拟追加330亿军费
台媒猜测APEC代表层级